APP下载

浅析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模式的应用

2022-05-30杨青亚

教育界·A 2022年15期
关键词:拓展阅读策略分析阅读教学

【摘要】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有效提高语文教学的整体水平。阅读教学不受时间的限制,既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又可以在课余时间开展。教师可以将拓展阅读模式应用在教学活动中,这样不但可以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拓展阅读;策略分析

作者简介:杨青亚(1982—),女,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前黄中心小学。

为了满足新时代发展的需求,教育事业不断改革发展,并更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而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教师更应该正视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教师应用拓展阅读模式开展教学,能够增强语文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阅读学习上,同时能够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应用拓展阅读模式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时,教师需要有创新意识,不断做出教学调整,使学生从被动阅读转变为主动阅读,充分发挥拓展阅读模式的教学价值。

一、小学语文拓展阅读现状

(一)学生阅读兴趣不高

小学阶段的学生心理和生理发育尚不成熟,没有较强的自制力,很难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阅读学习。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电脑、电视等设备得到了大面积的普及。很多学生将精力放在玩电子游戏、看电视上,导致课余时间没有充分利用。另外,在部分教师和家长的思想中,应试教育的理念根深蒂固。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将过多的注意力放在考试成绩上,没有认识到阅读学习的重要性,直接扼杀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即使部分学生进行阅读,也是走马观花式阅读,对文章的关键字词、语句和段落不求甚解,也就很难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1]。

(二)拓展阅读内容不精

小学阶段的学生玩心比较重,容易被娱乐性较强的文本所吸引,比如童话或者笑话类的文本,而阅读此类文本很难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经典文学作品是历史沉淀下的精华,阅读此类书籍不仅能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还能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然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大多是让学生阅读辅导资料,对经典文学作品的关注度比较低。

二、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模式应用的具体策略

(一)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和质量,教师应充分发挥拓展阅读模式的优势,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主动进行阅读学习。首先,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采取合理的阅读教学措施,让学生沉浸在良好的感官体验中,体会拓展阅读的乐趣和魅力。其次,在学生的感官体验还没有消退时,教师需要结合教材内容,推荐贴合学生兴趣的读物,而且推荐的读物理解难易度应符合学生的阅读水平,使学生的感官体验转变为自主兴趣。如果教师推荐的读物难以理解,学生阅读会比较吃力,也就很难培养阅读兴趣。相反,如果读物内容太过简单,又无法提高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难以实现预想的阅读教学效果。最后,教师应该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基础,综合考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情况,适当选择有插图的经典读物。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一)》为例,此课要求学生能充分把握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能体会牛郎、织女敢于追求新生活的决心,懂得勞动才能创造幸福生活的道理。学生对听故事比较感兴趣,教师用讲故事的方式进行导入教学,这样进行描述:“每当夜幕低垂,群星闪烁时,我们仰望天空,不难发现有一条银色的天河。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天河两边分别有两颗闪亮的星星,这两颗星星就是‘牛郎星和‘织女星。民间早就有关于牛郎和织女的动人传说。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不但丰富了课堂教学形式,而且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探究欲望。在课堂小结时,教师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背诵《鹊桥仙》,并为学生讲解中国四大爱情传说分别是:《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哭长城》以及《白蛇传》,让学生从其他三个传说中任选其一进行拓展阅读。这种方式不仅能拓宽学生的视野,还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另外,教师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设定相应的阅读目标,在学生完成阅读任务后给予必要的肯定和鼓励,使学生获得阅读的成就感,进一步增强阅读兴趣,从而养成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2]。

(二)紧贴教材阅读内容

虽然拓展阅读模式具有多样性,但是教师在设计拓展阅读内容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使拓展阅读内容与教材内容相统一,切勿出现拓展阅读内容和教材内容相背离的情况。拓展阅读内容和教材内容相背离,不仅不利于学生的阅读学习,而且有可能占用大量的课余时间,与“双减”政策的要求不符。因此,在开展拓展阅读教学活动时,教师需要以教材内容为基础,重视拓展阅读内容的选择,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学习质量,保证拓展阅读教学的顺利开展。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为例,此课出自梁晓声的中篇小说《母亲》。文中描述了“我”的母亲在家境贫困的情况下,毫不犹豫地给我买《青年近卫军》的事情。文章字里行间体现了母亲对儿子的爱,同时也表达了“我”对母亲的爱以及感激之情。教师在导入环节介绍作者的背景:梁晓声先生出生于哈尔滨,自幼家境窘迫。19岁时,他成为“知青”,在北大荒度过了7年的岁月,经历了生活的酸甜苦辣。接着,教师让学生有感情地阅读文章,并联想作者下定决心到母亲工作的地方要买书钱的情景,体会当时作者家庭生活的不易和母亲对儿子的深情。当学生对文章有深刻理解时,学生的阅读欲望最为强烈。这时,教师引导学生拓展阅读作者的中篇小说《母亲》和短篇小说《父亲》。学生对作者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拓展阅读时能更容易理解文章的中心主题,也能更深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在布置拓展阅读任务时,需要根据教材内容作出合理的阅读规划,保证拓展阅读内容具有多样性,从而丰富学生的阅读知识储备。上述过程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以及鉴赏能力,使学生的阅读水平得到质的飞跃,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3]。

(三)营造拓展阅读氛围

在进行拓展阅读教学活动时,教师需要以实际教学情况为基础,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拓展阅读氛围。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而且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祖父的园子》为例,此课要求学生能够正确、流利以及有感情地阅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感情,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为了达到此课的教学目标,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园中常见的景物图片,如蜂子、蝴蝶、蜻蜓、蚂蚱、倭瓜、黄瓜、玉米等,营造沉浸式的阅读氛围,使学生仿佛置身于祖父的园子中,从而迅速进入学习状态。接着教师以抢答的方式进行提问:“同学们,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如果你现在有一个大大的园子,里边有这些动物和植物,你会喜欢吗?如果喜欢,能不能说出原因呢?”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能活跃课堂氛围,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顺利开展后续的教学活动。为了让学生更为深刻的体会作者的情感,教师还向学生详细介绍作者萧红与《呼兰河传》,并让学生自主阅读“阅读链接”的内容,使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本课内容[4]。

(四)开展拓展阅读指导课

小學阶段的学生年龄跨度比较大,不同年级的学生认知能力有所不同。针对低年级的学生,教师以播放录音、逐字逐句或者范读的方式进行阅读教学,而且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融入拼音、识字、书写等方面的知识,为学生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基础。但是,高年级的学生认知能力已经上了一定的台阶,如果教师还是采用上述方式进行阅读教学,很难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也无法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因此,针对高年级的学生,教师需要以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基础,有效地开展拓展阅读指导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合理使用工具书,学习阅读的技巧,让学生熟知精读、泛读、速读等不同阅读方法的使用条件,并让学生养成边阅读边思考的良好习惯。每个学生的阅读能力不同,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制定一份“拓展阅读卡”,内容可以包括:时间、书名、主要内容、中心思想以及作者情感等。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少年闰土》为例,此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快速地默读课文,自主背诵第一自然段;通过对闰土的描写了解闰土是一个果敢机智、聪明能干、见多识广的少年,并感受作者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在开展阅读指导教学时,教师让学生应用速读的方法进行第一遍阅读,大概了解故事内容。为了使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内容,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鲁迅先生的简介课件,介绍其代表作有《彷徨》《野草》《朝花夕拾》等。接着教师让学生应用精读的方法进行第二遍阅读,了解文中关键字词、语句表达的感情,理解“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等句子的深刻含义。在课堂总结环节,教师让学生从鲁迅先生代表作中任选其一进行拓展阅读,并将阅读过程记录在“拓展阅读卡”中。“拓展阅读卡”起到监督学生阅读学习作用的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和质量,从而达到高质量拓展阅读教学的目的[5]。

(五)重视家庭拓展阅读

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学习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家长作为学生的第一任教师,营造的家庭阅读环境能直接影响学生的阅读效率和质量。因此,教师需要重视家长辅助拓展阅读教学的重要性,重视和家长之间的联动。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学生拓展阅读学习的好处,传授家长辅助学生拓展阅读学习的方法。教师可以利用微信群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随时了解学生家庭拓展阅读的情况。教师还可以提倡家长和学生共同制订拓展阅读计划,一起进行阅读。这样,不但能逐渐改变家长唯分数论的教育理念,获得家长对拓展阅读教学活动的支持,还能让家长为学生树立良好的阅读榜样,营造浓厚的家庭阅读氛围。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鲁滨逊漂流记(节选)》为例,此课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人物命运和故事情节,引导学生体会并学习鲁滨逊不怕困难、顽强生存、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并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教师将此阅读任务发布在家长微信群中,让家长协助学生阅读。学生需要用小标题梳理出鲁滨逊流落荒岛后的故事。教师需要注意布置阅读任务的方式,避免出现机械重复的现象,而且阅读任务应具有少而精的优势,让学生在家长的协助下合理利用时间,从而实现高质量的家庭拓展阅读。

(六)开展拓展阅读活动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但并不是唯一的场所,只靠课堂教学并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拓展阅读学习质量。因此,教师需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开展多样性的拓展阅读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和阅读效率。教师作为引导者,在活动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教与学的有效互动,从而使师生共同畅游书海,享受阅读的乐趣,感受语言文字的无限魅力。

教师可以将拓展阅读活动主题设置为“读经典美文,做博学少年”,引导学生根据以往的阅读经验开展讨论交流,拉近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通过拓展阅读活动的开展,教师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阅读基础和阅读需求。教师还需要对学生加以鼓励,满足学生的自尊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从“要我读”转变为“我要读”,逐渐形成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

结语

综上所述,拓展阅读模式的有效应用,需要经过实践的积累,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实现的。教师需要和学生共同努力,善于发现拓展阅读中的教学问题和学习问题,并共同解决问题。教师更需要开辟拓展阅读模式发展的新路径,从而使拓展阅读模式更加多元化,切实提高学生的拓展阅读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蒋贵香.小学语文教学中拓展阅读模式的教学策略[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0(05):18.

[2]王杰.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活动中拓展阅读的教学策略[J].科普童话,2020(10):131.

[3]侯延琦.小学语文教学中拓展阅读模式的教学策略分析[J].中华少年,2019(24):15.

[4]唐努尔·热合木拜. 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有效的拓展阅读教学策略[C]//.2019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出版者不详],2019:517-518.

[5]郑虹.小学语文教学中拓展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长江丛刊,2018(24):81.

猜你喜欢

拓展阅读策略分析阅读教学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策略与延伸有效路径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服装电子商务发展浅析
完善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的策略分析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