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度学习导向下小学语文单元主题教学的优化策略探析

2022-05-30平宏乐

教育界·A 2022年15期
关键词:优化策略深度学习小学语文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时期和关键时期,语文学科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承担着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责任。在开展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时采用单元主题教学的模式,对于清除应试教育的积弊有一定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深度学习的情况下,开展单元主题教学,让学生更好地把握阅读材料的核心,从整体上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深度学习;小学语文;单元主题教学;优化策略

作者简介:平宏乐(1993—),女,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搬经镇常青小学。

单元主题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单篇课文作为教学单位来进行教学的,而单元主题教学的基本教学单位则是单元。由此,教师可以从单元整体对教材的内容进行规划和开展教学,可以通过一篇文章的教学去启发学生理解整个单元的核心内容,引导学生用整体的眼光去对待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将整个单元的内容进行关联,并对该单元的其他内容进行自主学习。这样的教学方式实现了教学的整体化和系统化,采用这一方法可以让教学内容变得更加集中,从而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并且可以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自主探索。基于此,笔者对深度学习导向下小学语文单元主题教学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几点优化策略。

一、深度学习导向下小学语文单元主题教学的要求

要实现通过小学语文单元主题教学引导学生深度学习,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需注意如下几点。其一是教师要确保教学整体性。教师需要仔细阅读教材中的单元引言等内容,从整体把握单元主题,点明单元主题的特点,确保学生的深度学习有方向。其二是教师选择教学内容时要进行适当取舍。由于需要留出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索以进入深度学习,因此教师要确保教学时既有详细讲解的部分,也有简单讲解后让学生自主探索的部分。当然,教师要保证选择的内容具有代表性,教学时方法得当,能让学生举一反三,自主学习该单元其他内容。其三是教师需要设计一系列教学引导问题。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既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又能启发学生继续探索,确保学生能在单元主题教学中逐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二、深度学习导向下小学语文单元主题教学的优势

(一)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时采用单元主题教学模式,可以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因为在开展教学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朗读整个单元的重点段落,让学生从这些经典的段落中积累语文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锻炼他们的阅读能力,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让课堂变得更加多样化。而且在学生朗读课文的过程中,他们也可以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学习习惯。

(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课堂的主体是教师,学生只能被动地去听,这样的课堂往往枯燥单一,很多时候学生提不起兴趣,这样不仅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还可能会让学生出现偏科甚至是厌学。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对学生来说是很不利的,教师也很难得到学生的反馈,因此教学质量也不会得到提升。引入单元主题教学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从整体上提高语文的教学效率和质量,因为利用单元主题教学可以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学生可以从一篇课文及该单元其他课文的重点段落学习整个单元的内容,有机会进行充分的自主探索,对单元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也有了解,也就能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1]。

三、深度学习导向下小学语文单元主题教學的优化策略

(一)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教师在利用单元主题教学来进行授课时,首要的任务就是结合本单元的主题来对教学的内容进行布局,并给学生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这样不仅可以让教师的教学内容变得丰富,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比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汤姆索亚历险记》的内容前,就可以根据该单元的主题引导学生参与“探索作品的谜底”活动,让学生利用这个主题活动对本单元的选文进行整体阅读。该单元均是冒险类的小说,这类小说是许多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教师完全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索,让学生能够真正去阅读,得到自己的体会。部分偏爱冒险类作品的学生往往会认真阅读《海底两万里》和《八十天环游地球》的选文,教师可以等学生对这些文章进行阅读之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让他们在交流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阅读见解,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且对自己的阅读体会进行描述。这种阅读交流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的阅读思维。此外,学生也会在阅读活动当中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结合课内外资源引导学生

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时,教师不能够只在意课堂教学,应该将课内和课外的资源进行结合,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时有更符合自己的学习思路。比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时,可以以“处处留心皆学问”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将生活中的学问引入教学中,以此激发学生对生活知识的探索热情。当然,在学生学习该单元的课文时,教师要给学生思考生活腾出时间,还要鼓励学生探索生活中的学问,让每一位学生都从自己的实际生活中受益,也确保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以加深他们对相关语文知识的理解。比如教师给学生讲解了与感恩相关的文章后,可以组织以“学会感恩”为主题的实践活动,然后鼓励学生参与活动策划,自主设计感恩活动,从而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可以做很多事来感恩父母、感恩同学、感恩老师。通过这种感恩实践活动,学生和教师、同学以及父母之间的情感会得到维护,学生也能树立更好的价值观。

当然,教师还可以在学生学习课文之后,引导学生进行课后阅读,然后鼓励学生相互交流,促使他们展开更多的思考和探究[2]。

(三)鼓励学生观察、探索生活

小学语文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十分密切,因此教师完全可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发掘教学资源,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探索生活,让他们将生活中的情境与课文内容进行有机融合,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加深他们对语文知识的理解。

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拓展阅读“信息化时代”时,可以提前了解学生的学情及生活实际,并结合教学内容列出问题清单,引导学生观察、探索生活。笔者为学生列的问题清单为:“同学们,请你们观察,自己的生活当中跟信息化时代挂钩的事物有哪些?自己在学习时、在生活中,什么时候利用信息化时代的产物来帮助自己呢?”这些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学习兴趣,让他们能够进行契合所学内容的探索活动。在学生观察、探索生活的过程当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整个单元的教育内涵,也让学生将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在学生分享自己的探索、学习体会之后,教师可以适当进行总结、升华,从而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和习惯,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对单元内容进行适当提炼

在开展单元主题教学时,教师要适当提炼单元内容,确保学生能够通过自主探索和教师的少量引导消化整个单元的内容。教师在提炼单元内容时,要注意将单元中的所有课文进行联系,根据单元内容的特色来选择切入点,并将教学内容串联起来,确保给学生留下足够的线索,学生能够利用线索进行深度学习。

比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慈母情深》《父爱之舟》《“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三篇文章前,可以对这个单元的内容进行提炼,让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进行深度学习。由于这三篇文章都是描写父母与子女之间情感的佳作,只是文章侧重点不同,所以教师可以以“父爱和母爱”为线索来开展教学。笔者安排的教学流程如下:首先,学生对这三篇文章进行通读,读完之后在小组中讨论这三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描述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其次,学生自主选择一篇文章进行深入阅读,阅读完成后,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总结文章当中描述了什么样的亲情,文章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来描述,文章当中的人物特点都有哪些,等等;再次,学生在课下对另外两篇文章进行自主学习,简要总结两篇文章的写作手法以及人物的特点;最后,学生进行该主题的随堂练笔。由此,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3]。

(五)解析教材内容,提取主题、突破难点

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流程大致可以分为指导学生阅读全文、讲解生僻字、安排学生课后复习三个部分,为了讲透课文内容,教师讲解每篇课文时都需要重复这三个流程。这样的内容安排,强调了语言学习是一个缓慢积累、水滴石穿的过程。但对于活泼的小学生来说,这样的积累过程没有立竿见影的反馈,容易使他们感到无趣。所以教师在准备课程的时候,可以以单元教学的方式安排课程,从课本当中选取内容相近的课文,提取主题,构思教学大纲,便于学生构建知识网络。课文的相互比较,也有利于学生感受文章细微之处的差别,体会中国语言文字的精巧。

同时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对基础的和难度较大的内容进行区分,对语言学习的难点适当进行精讲、细讲,让学生从小学打好语言学习的基础。以《古诗三首》《青山处处埋忠骨》《军神》《清贫》的教学为例。第一步,教师应当逐字逐句地讲解古文的含义,让学生熟读文中的生僻字。第二步,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文章进行整体朗读,若朗读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掌握不到位的地方,需要再次讲解,让学生理解后继续诵读。解决了生僻字这一重点难点之后,第三步,教师应指导学生默读文章,了解并学习文中的动作描写、语言特点、修辞手法。第四步,教师要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感受文字背后的思想感情。古文学习,既是学习,也是一种沟通,作者用文字架起桥梁,让学生穿越千年的时光,看到烈日下辛苦劳作的农夫、斗志昂扬的战士。

(六)开展符合学生的年龄、兴趣特点的单元主题教学

在单元主题教学中,单元主题十分重要,符合学生年龄、兴趣特点的单元主题可以充分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更有兴趣进行学习,也更愿意参与探索、讨论。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年龄、兴趣特点突出单元主题的特色,让学生有切入点,这样才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将课文内容与单元主题结合,学生会对单元主题印象更加深刻,从而更好地掌握单元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

比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红楼春趣》这几篇文章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学生活泼、好動的年龄特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教学。因此,教师可以选择精讲《猴王出世》这篇文章,鼓励学生从猴王的出场动作、语言等内容学习课文,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发现阅读的有趣之处[4]。

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阶段是学生积累知识的初级阶段,也是培养他们人文素养的重要阶段。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会对课文进行逐篇讲解,这样做会导致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减少,难以实现深度学习。同时,教师这样做还将整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分割开了,一个单元的课文的关联性会被忽略,无法实现对语文的教材的充分利用。所以,小学语文教师不妨在开展教学时,引入单元主题教学,让学生实现深度学习,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和效率,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为他们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伟.试论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开展单元整体教学[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9):244.

[2]郭峰.立足“学思行”教学理念 构建小学语文单元主题式教学模式[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20,35(03):69-75.

[3]罗朴.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单元主题阅读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

(04):267.

[4]王志宏.博融语文: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创新[J].中国教育学刊,2019(11):101-103.

猜你喜欢

优化策略深度学习小学语文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