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务驱动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价值与应用

2022-05-30王永利

求知导刊 2022年14期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信息技术教学高中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互联网给社会各个领域带来了极大的变化,教育行业亦不例外。文章主要围绕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基础理论展开论述,分析任务驱动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价值及实际运用情况,并就如何基于任务驱动法开展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进行策略探析。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价值;应用

作者简介:王永利(1974—),男,甘肃省临洮中学。

在传统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往往将教学过程当作对学生开展电脑基础操作培训的过程。这不利于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而任务驱动法能有效地改变此种现象。在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时,教师借助任务驱动法,能明确本节课教学的目标。任务驱动法凭借操作性强、学习效率高等优势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被广泛应用。教师在采用任务驱动法开展教学的时候,要重视操作性、探究性和应用性,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考虑学生的兴趣以及学习的能力。教师需要掌握一种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从而改变传统信息技术课堂单一的教学模式。

一、任务驱动法概述

教师在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时,应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学习能力为目标,在帮助学生掌握更多计算机操作技巧的同时,也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在建构主义教学理念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的教育教学方法,以实际的任务设计为主。简言之,任务驱动法的主要教学理念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目标任务的设计,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让课堂知识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任务驱动教学法能让学生在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完成学习,并获得知识。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化繁为简,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使课堂教学顺利开展[1]。在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过程中,学生重点围绕任务开展互动学习。学生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学生在问题的驱使下,与教师共同围绕任务,充分挖掘学习资源。任务驱动教学法旨在让学生以积极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让每位学生都能够建立适合自己的学习体系,并能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问题剖析。

二、任务驱动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价值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全新的知识架构,帮助学生有效融合新旧知识。而任务驱动法这种富有趣味性的任务学习模式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不断学习与探索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文化储备,优化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引导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完成学习任务。任务驱动式的学习方式,是以学生的真实生活情感体验为出发点,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能培养学生兴趣爱好的一种学习活动[2]。这种推动式的教学模式能不断激励学生前行,帮助学生拆解和分析目标任务,层层深入,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多条线索,促进学生解决问题效率的提升。

三、任务驱动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虽然任务驱动教学法已被许多教师应用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然而,由于缺乏完整的理论指导体系,其教学效果不如预期。首先,在教学任务设计的过程中,部分教师直接将教材中的练习题或者单一的知识点作为学生的操作任务。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虽然课堂上的操作任务足够多,能让学生多进行练习,但是学生在实际练习的过程中,往往只是机械地练习,与任务驱动教学理论相违背。其次,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在教师提出任务以后,学生并没有进行积极的探索,而是进行缺乏目的性的练习。这会导致其难以理清解决问题的思路。长此以往,学生会对信息技术课堂产生抵触情绪。此外,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离不开小组合作。但是,在目前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有的小组合作流于形式,小组成员之间各自完成各自的任务,缺乏交流。最后,在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过程中,部分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的时候,过于随意化、简单化,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任务驱动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做好任务设计

在授课之前,教师要充分备课,设计好驱动任务。教师在设计驱动任务时要把握好以下要点。一是任务要有连贯性,有难易的区别,内容要科学具体。教师利用任务驱动法开展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专注力以及自学能力。在某种程度上,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的任务驱动法主要结合学生的生活来开展。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呈现任务的环境,进而引出任务,提高学生对需要完成的任务的认识,让学生理解深层次的学习内容。二是在任务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分析任务的层次,发现授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旦应用任务驱动法,就要考虑学生对目标任务的需求,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探究任务中蕴含的知识点,而后让学生根据素材方法和步骤进行探究,最终解决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地揣摩任务以及例子,做好重点问题的分析工作,避免学生陷入毫无目的的模仿中,并鼓励学生展开思考,创造性地开展探究活动。三是针对前期任务设计过程中出现的不足,教师要进行及时的反馈和总结。教师还要仔细观察每位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尽可能地幫助学生进行任务设计,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教师在进行任务设计时还要考虑任务和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积极地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知能力,进而帮助学生全面提高实践能力[3]。

(二)创设情境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任务驱动法的应用和教学情境的创设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师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法创设具体情境,可以使抽象的任务内容变得更加直观和形象。例如,在教学生设计旅行计划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和景区相关的宣传图片。在学生欣赏风景时,教师可以进行提问,引导学生把握知识要点,如“同学们,为了避免旅行过程中发生意外,需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准备?”以激发学生设计旅游计划的兴趣,并思考与旅行相关的细节问题。教师通过图片展示以及提问,为学生创设真实的学习环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现有的情境下,教师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解决问题来构建知识体系,是探索型任务学习的主要方式。除了情境创设,教师还要帮助学生确定任务,理清思路,不断地进行自主探索。

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并不是让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如何解决问题,而是教师给学生提供相关的思路,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通过信息资源及时地获取资料内容,或在网上查找与之相对应的资料信息,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教师基于任务驱动法创设情境开展教学时,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促进课堂的有效开展。教师划分学习小组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结合具体的学习情境,有目的、有计划地学习本章节的知识。不同小组之间进行讨论和交流,还能活跃课堂氛围。在划分学习小组的时候,教师还要考虑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科学分组。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充分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让每位学生都能有效地参与课堂学习,实现各个小组之间的优势互补,以更好地推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

在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知识,教师需要积极地创设教学情境,并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活化生活情境和教材知识内容的融合方式,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兴趣。为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将图片、视频、音频等内容进行多元化处理。例如,在教学生使用Word时,教师可以结合校园的生活小报或学习园地等相关素材,创设情境,强化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Word的操作技巧。

(三)着重整合教学任务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采用任务驱动法旨在以学生的学习任务为目标,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拥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感受学习的乐趣。为此,教师要制订有效的教学目标,在明确而又精细的目标下开展教学。为了充分发挥教学任务的作用,教师要帮助学生逐步击破不同章节的教学任务。教师应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划分为不同的小章节,在授课过程中使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帮助学生总结小章节的知识点,实现上下章节知识的有机衔接。此外,教师还要积极地和学生进行交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让学生既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又能发现自己的不足。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观看同学的优秀作品,并对同学的作品进行评价,提出修改建议。在课堂结束以后,教师要积极地对学生在本节课中的学习表现以及课堂授课效果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教师要重视对教学任务的整合,及时进行教学评价和课堂总结,因为这些可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动手能力的提高,也能提高学生结合自身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更多的空间。

(四)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不同学生因为成长环境、知识能力、家庭背景等不同而形成不同的个性化。在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个性特点,要循循善诱,帮助学生灵活地掌握知识点。例如,在教学生设计网页时,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个性化的教学方案,满足不同学生在网页制作方面的不同需求。为此,教师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地增加任务的难度,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标准,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挖掘软件的隐藏功能;对基础知识较为薄弱的学生,教师要引导他们掌握一定的制作技巧,巧妙地应用知识。任务驱动法的应用要以明确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为前提,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了更好地发挥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作用,教师要分析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一教学模式,因材施教,考虑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在挖掘学生学习能动性的同时,也引导他们在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从而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为学生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个体差异,所以千篇一律的教育教学方式满足不了素质教育的需要。教师通过制订差异化任务,可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帮助学生形成学习信心,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进而在课堂上表现得更加出色[4]。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过程中,要考虑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挖掘学生的智力潜能,巧妙地设计教学任务,利用情境教学法帮助更多的学生掌握知识。任务驱动法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教学方法。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師要鼓励学生敢于迎接挑战,不断成长。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突破对信息技术教学的传统认知,避免将信息技术教学和计算机技能培训混淆,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改变传统学科本位的思想,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展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崔丽.“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运用研究:以四川省泸州高级中学校为例[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3.

苏静.网络环境下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1.

李玉霞.“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基本模式与策略[J].宁夏教育,2014(6):62-63.

赵小腾.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4.

猜你喜欢

任务驱动法信息技术教学高中
胶囊剂的制备课程教学设计
物流运输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高职院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革新的探索与研究
任务驱动法在土木工程测量教学中的应用
运用“分层教学”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任务驱动法在车工教学中的应用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