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2022-05-30刘婧妍
摘 要:初中和高中是两个开设历史课程的相邻教育阶段,这两个阶段的历史教学在多方面都有区别和联系,如教学目标、教科书的内容、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法、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测量该阶段教师教学目标及学生学习成果是否达成预期的标准等。这两个阶段的历史教学在客观上存在的差异是教学研究人员和一线教师应当关注的问题。教师针对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有助于制订科学的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历史;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统编版教材
作者简介:刘婧妍(1996—),女,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一、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必要性
(一)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为落实加强中小学三科教材建设的要求,教育部在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科统编版教材投入使用的基础上,集中力量组织统编了普通高中三科教材,并在全国范围内陆续推广使用。许多学校根据相关政策的要求,在其新课程的框架内,逐步推进初高中阶段的新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
教育既要立足当前,也要面向未来。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教育必须根据时代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进行改革,培养与时俱进的人才。在新教材实施的进程中,基层教师提供了非常多宝贵的经验和建议,有效发挥了教科书的教学作用,拉近了教科书编者与中学生之间的距离,开阔了学生的历史视野,促使其形成正确的历史观[1]。
(二)学生学习的系统性要求
教育部要求各学段、各学校在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阶段性、差异性特点的前提下,分阶段、有序地进行教学活动,依次递进,有序过渡,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2]。
按照年龄划分,初中与高中的学生皆在教育心理学的形式运算阶段,但被分为初中和高中两个不同阶段。这使初中、高中教学长久以来处于相对独立的局面,相互之间的信息传递与反馈并不畅通,造成中学两个阶段的教师各自完成相对高度的教学目标,而中间衔接处却出现断层这样的教学局面。中学历史教师要运用学生的常识和认知經验架桥铺路,培养学生的思辨意识,让学生找到科学高效的学习策略,发展学生通向实践的历史学科人文素养[3]。
(三)学科基本素质的实际要求
历史是一门基本的人类社会科学。学校在中学开设浅易的历史课程,向学生普及历史事实,使学生理解历史结论,从而获得历史认知,发展历史思维能力,获得对人生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有益启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部分地区,初中历史属于非闭卷考试学科或者考试分值较低的学科。部分教师受应试教育思维的影响,不够重视历史学科,忽略了学生的长远发展。如果初中生的历史基础知识薄弱,历史学习方法不当,那么其步入综合性强、知识跨度大、学习强度大的高中阶段之后,就会出现明显的不适应现象,从而影响课堂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初中、高中教育是相互联系的整体,做好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工作,既能够开拓教师的职业前景,又能使学生具备学科基本素质,使其发展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二、当前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过程中的问题
教师在不同的教育阶段开展教学时,都应该考虑衔接的问题。教师在此阶段的教育既要承接与提升上一阶段的教育,也要为下一阶段的教育做好过渡准备。笔者通过实践考察发现,初高中历史课程的衔接教学,尤其是在初三年级和高一年级学生的教学中,存在如下问题。
(一)教师对初高中两个阶段的课程标准认知不足
历史课程标准是有关历史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等方面的指导性文件。初中与高中阶段的受众不同,其相应的课程标准亦不同。
在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主要是由教师将中国与世界在特定时间和空间发生的历史事件呈现给学生,加强学生对历史的科学认识,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国灿烂的历史文化,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历史知识,掌握基本的技能和方法。高中阶段的历史课程标准着重强调综合性、抽象性,不仅把重心放在历史知识本身,还强调总结历史文明的兴衰和朝代更替及其发展规律,培养学生解释历史现象的思维,进而提升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运用史料的能力,促使学生形成科学的历史思维,以真正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从而引导学生与时俱进,关注国家与世界的发展,对过去和未来产生更全面客观的认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部分初高中历史教师对课程标准的差异认识不足,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基于课程标准设立科学的教学目标,造成学生的历史学习效果没有达到预期,出现衔接断层的现象。
(二)教师对教材和学生的能力把握不足
初中、高中两个教育阶段的历史教科书同为通史体裁,其文字表达大同小异,但阐释的深度却有较大的差别。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对学生把握历史知识精髓、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要求比初中阶段的更高。初中历史教科书的具体内容以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为主,删减了大量的不易理解的概念和知识点,以减轻学生负担。而高中历史课程在向历史学过渡,要求培养学生更加专业的学科技能和思维。对于同一史实,初中教科书用了较多的篇幅叙述,而高中教科书往往一笔带过或将其分布在不同的章节中。这影响了学生对单元主题的认知。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对教材内容与学生能力把握不足,在讲解基础知识时,没有认识到对基础知识的讲解应在内容的深浅、难易方面有所区别,从而影响了初高中历史衔接教学的效果。
(三)教师教学方式陈旧单一,有待优化
中考与高考虽都是对学生能力的测量与评价方式,但两者评价的侧重点不同。中考较侧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高考更侧重考查学生理解、运用、思考和解释历史现象与历史问题的能力。部分历史教师受应试教育思维的影响较深,将升学考试作为教学的根本目的,在课堂上照本宣科地讲授知识点,在考试前统一组织学生背诵知识点,忽视了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的历史发展观的教学目标。在陈旧单一的教学模式下,大部分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中难以建立完整、清晰的历史知识结构,欠缺基本的历史学习能力,如运用地图、概括分析史料的能力。进入高中阶段后,学生基础不牢固,就难以深入理解较为抽象且深奥的知识点。另外,高中历史教师如果不了解班级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程度,不重视课程与初中历史教学的衔接,或对不必要的基础史实进行重复讲述,就容易出现教学内容的重复或脱节,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
三、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策略探索
为了提升初高中历史课程衔接质量,初高中历史教师应在尊重学生个性及学科规律的基础上做到如下几点。
(一)贯彻一脉相承的课程理念
通过历史教学,帮助学生构建结构完善的历史知识体系,形成初步的历史思维方式,让学生具备正确叙述历史、评判历史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远大的人生理想。这是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普通高中阶段的课程标准与之异曲同工,如要求教师创新教学思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系统建立多元化、动态化的学科评价机制,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综上,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方面都具有承上启下的特征。两者虽然形式不同、内容不同,但宗旨是一样的,都要求发挥学科独特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可持續发展。
初中历史教师不仅应该熟悉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标准,更要了解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内容与要求,了解高中历史教材的内容编排等,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进而制订详细的教学目标,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准备。这既促进了的学生的发展,也顺应了新课改的要求。
高中历史教师应在课前的准备工作中比较两个阶段的课程标准,设计便于实操、环环相扣的教学方案,在授课过程中适当、适时复习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初中课程内容知识,使学生了解初高中历史学习的不同要求,转变历史学习的思维方式,掌握高效实用的学习方法。在初高中历史课程的衔接过程中,教师既要“眼观六路”,了解历史学科的最新发展,也要“耳听八方”,充分吸收教育领域前沿的研究理论,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创新历史课堂教学方法,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效提升历史教学的质量。
(二)遵循课程内容环环相扣的原则
初中历史教科书以时序为线索,让学生了解重要历史事件,体悟重大历史事件的影响和意义。高中阶段的历史课程,从培养学生的知识与能力两个层面出发,既要求学生“回头看”初中学过的知识,以温故知新,又要求学生能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和解读史料,探讨人类社会的历史和未来。为了避免高中学生的历史学习成为空中楼阁,做好初高中历史课程内容的衔接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力抓手[4]。
初中历史教师应形成衔接高中课程的意识,有意识地去了解高中历史教材的内容。另外,教师要加强自身历史学专业和教育学专业双学科的素养建设,以最新的教育理念指导历史教学工作,要将史实讲清讲透,而不是对史料进行表面的、肤浅的解读;要引导学生对所感再加工,使学生在探究中获得更深的感悟,从而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提升衔接质量。
高中历史教学时间紧,任务重。历史教师需要通过自主备课和团队协作的集体备课,重新整理课文内容的逻辑线索,对体量庞大的教科书内容进行融合、分割,更要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情感倾向有所了解,而后再开展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作业的方式,明确要求学生在课前复习初中教科书中与即将学习的内容相关的知识,在新授课中有针对性地“旁征博引”,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将学生的已知与未知联系起来,为学生的“欲知”做好铺垫。
(三)开展循序渐进的课程教学实践
初中历史课程要求学生透过特定的时空视角观察事物,记忆重要的时间节点和历史事件。而高中历史课程则要求学生通过对已考证的历史资料进行解读和分析,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更理性地评价历史事件、现象及人物。
就五大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而言,在时空观念方面,初中历史教师应注重为学生搭建时间以及空间环境,通过时间轴或者历史年表等形式,把零散的历史事件进行排列,以便学生准确把握历史事件的发展轨迹,从而建立正确、清晰的时空观念。在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方面,教师应找准学生情感的共鸣点,通过加强在授课时的情感投入,或选取相关影视片段,创设历史情境,使课文内容更加具体、形象,使学生能够设身处地地感受历史,身临其境地理解历史,促使他们关注人、关注社会。
在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这一核心素养方面,高中历史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搜集整理自己感兴趣且与即将学习的课程相关的资料,在课上分析和总结,培养学生史料搜集、整理和辨析的能力。部分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基础较薄弱,难以准确理解史料。为此,教师要对史料进行必要的注释,搜集整理相关的补充资料,降低学生阅读和理解史料的难度。由于高中课本上的历史结论较多且抽象,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使历史情境、历史人物“重现”在课堂上,打造与学生现实生活相联系的问题探究型、参与型课堂。同时,教师也可通过层层深入的提问,要求学生在独立思考后,与小组成员合作解决相关的历史解释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效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吴伟.也谈中学历史教育的衔接问题[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7(11):3-7,14.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新发展[J].教育研究,2017,38(4):4-14.
于秀芹.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策略谈[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0(14):69-71.
石玉英.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问题及策略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