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教育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中华民族文化传承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2022-05-30佟建波

职业 2022年14期
关键词:文化自信职业教育一带一路

佟建波

摘 要:本文介绍了广西玉林农业学校构建“一核心、两平台、三结合、四突破”职业教育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中华民族文化传承模式的具体做法,提出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为核心,以“线上+线下”教学为基础,通过教学载体、微媒体载体、活动载体相结合,实现传承教育方式、传承教育内容、传承教育主体、传承教育场所的突破,促进职业教育与中华民族文化的有机融合,不断增强中华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影响力,增强文化自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助力中华民族文化传承。

关键词:职业教育    一带一路    文化自信

课   题:本文系2021年度中国—东盟职业教育研究自筹经费课题“职业教育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研究”(课题编号ZGDMKT2021ZC024)的研究成果。

中华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统一,是融于新时代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在驱动力,也是提升我国软实力的重要支撑力量。弄清楚为什么及怎样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关键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科学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为我们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明了方向。

广西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加强与东盟国家的互联互通,成为新时代广西经济、人文发展的重要途径。广西职业教育改革围绕“一带一路”倡议,将职业教育教学融入“一带一路”的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全过程,对于培养广西乡土高素质应用型民族文化传承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职业教育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推进下,职业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改变传统规模化发展的现状,走上了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康庄大道。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职业教育传承中华民族文化显得尤为重要,但目前还存在专项经费投入不足,专业师资力量薄弱,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路子”不够宽、措施不到位等困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职业教育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中华民族文化传承效果。

(一)专项经费投入不足

广西经济发展水平比不上发达地区,由于经费有限,广西大部分职业院校的教育经费更多地投入教学基础设施、专业内涵、师资队伍建设,对中华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的专项经费支持力度不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职业院校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工作的突破性开展。

(二)专业师资力量薄弱

职业院校教学师资普遍存在缺口大的问题,尤其是严重缺乏精通中华民族文化知识的专业教师,专业教师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认识不足,无法满足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实际教学需求。

(三)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路子”不够宽、措施不到位

目前,大部分职业院校传承中华民族文化仅局限于制作宣传板报、开展具有广西民族文化特色的“三月三”等活动。活动期间营造了较好的中华民族文化传承氛围,然而活动结束后,未能及时跟上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步伐,未能将信息化教学融入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工作,出现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淡季”,没有形成传承常态化、制度化机制。

二、职业教育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职业教育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深入研究中华民族文化脉络,探究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趋向,发挥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平台作用,推动职业教育改革与“一带一路”倡议相适应的跨越式发展,创新中华民族文化传承路径,开发传承载体和资源,强化传承师资队伍建设,完善传承评价体系,培养适应新时代“一带一路”建设的民族文化传承人才,丰富和完善“一带一路”的中华民族文化的内涵,不断增强中华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影响力,增强文化自信,提升中华民族文化的综合影响力,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三、职业教育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中华民族文化传承模式的构建

广西玉林农业学校注重民族文化传承,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推动“一带一路”的中華民族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实习实训、活动实践全过程,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基于“一带一路”倡议,进一步挖掘中华民族文化价值内涵,以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为宗旨,以培养“知行合一、止于至善”新时代工匠为目标,创新中华民族文化教育路径,构建“一核心、两平台、三结合、四突破”(“一核心”是以“一带一路”的中华优秀民族文化传承为核心,“两平台”是以线上学习平台与线下活动平台为基础,“三结合”是教学载体、微媒体载体、活动载体相结合,“四突破”是突破传承教育方式、突破传承教育内容、突破传承教育主体、突破传承教育场所)的中华民族文化传承模式,实现职业教育与中华民族文化的有机融合,鼓励学生传承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不断增强中华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影响力,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培养一大批文化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助力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工作。

四、职业教育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中华民族文化传承模式的实施

广西玉林农业学校将“内容与形式对接、学校与社会对接、课内与课外对接、理论与实践对接”,开展“一带一路”的中华民族文化传承教育教学和实训教学活动,推进“一核心、两平台、三结合、四突破”中华民族文化传承模式的有效实施。

(一)“一核心”,凸显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地位

广西玉林农业学校围绕“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挖掘中华民族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传承中华民族文化为宗旨,从活动实施、项目支持、基础建设、工作室建设等方面,多措并举加大对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扶持力度,开展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师资培养计划,通过“以老带新+教学团队+专项培训”模式,提升专业教师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能力,将传承中华民族文化融入学校德育、教学全过程,进一步提升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与中华民族文化传承、良好的风俗习惯等相结合,形成独具民族特色的德育,用中华民族文化来滋养学生的心灵,建设美好的精神世界,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两平台”,创新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方式

广西玉林农业学校注重创新中华民族文化传承方式,充分发挥线上线下综合教育功能。

在线上,通过学校云教学平台、超星学习通、微信群、QQ群等发布中华民族文化知识、活动内容等,开展中华民族文化教育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充分发挥中华民族文化育人功能。

在线下,开设中华民族文化兴趣班,将中华民族文化融入课堂教学,并通过开办经典诵读社团,开设“校园之声”广播站经典诵读栏目等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内涵特色进行进一步挖掘和整合。开发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学习视频、课件等多样化资源,编制读本,实施中华民族文化“线上”和“线下”相融通的教学模式,构建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新时代民族文化德育活动体系,加大中华民族文化教学力度,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三结合”,丰富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

广西玉林农业学校充分融合教学载体、微媒体载体、活动载体,构建“一带一路”的中华民族文化传承校内校外双课堂特色课程体系,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

一是在课堂活动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教与学的能动性和互动性,完善教与学交流互动机制,强化实践操作环节,以典型案例丰富教学内容,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升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效率。

二是搭建并发挥微媒体工作平台的作用,挖掘涉及“一带一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知识点,开发有关中华民族文化的图片、语音、文字、实物等教学资源,依托学校云教学平台、超星学习通、微信群、QQ群等微媒体学习平台,创新线上课堂教学活动、模式,形成互动式、问答式微课堂。

三是搭建“第二课堂”活动载体。广西玉林农业学校依托学生社团、学生实践、学生调研、校园文化艺术节、主题班会等活动载体,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艺术活动,拓宽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渠道,将中华民族文化传承融入活动全过程,拓展中华民族文化学习空间,引导学生崇尚中华民族文化,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四)“四突破”,提升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质量

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对新时代维护我国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广西玉林农业学校在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方式、内容、主体、场所方面实现“四突破”。

在教育方式上,根据“一带一路”倡议,将中职教育与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人才培养相结合,把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作为教育教学、实践教学的重点工作任务,推动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教育方式的有效融合,使中华民族文化传承更加系统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在教学内容上,优化中职学校中华民族文化类课程与专业课程融合的途径,加大产学研结合力度,申报广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广西瑶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德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广西教育厅教改立项课题《微媒体时代中职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与实践》、中国—东盟职业教育研究课题《职业教育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研究》等,以及多项校级课题,致力于通过理论研究和成果转化,将中华民族文化嵌入教学内容,创新中华民族文化传承路径。

在教学主体上,寻找政府部门、院校、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的利益契合点,打造“政校行企”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人才培育机制。根据政府关于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顶层设计,广西玉林农业学校积极牵头成立玉林市职业教育集团,促进多元主体参与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激发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内在驱动力,有效调动各行各业人员参与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工作,形成良好的社会效应。

在教学场所上,建设农业生态长廊、文化展示橱窗等,在日常宣传标语、宣传画、图片、专栏融入中华民族文化,在教室、实训场所嵌入中华民族文化元素,潜移默化地开展中华民族文化传承教育。

五、职业教育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中华民族文化传承模式的成效

广西玉林农业学校在推进“一核心、两平台、三结合、四突破”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工作过程中,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开设方向、精品课程建设、校本教材建设和教学方式方法上都逐步嵌入中华民族文化元素,积极与玉林乃至广西地区开展产业对接,通过项目经费支撑,经过多年的中华民族文化传承模式探索与实践,实现了“横向”和“纵向”双贯通。

横向上实现了“政校行企”共同推进中华民族文化教育传承,广西玉林农业学校以中华民族文化相关项目研究为平台,成立传统文化创意工作室、语素培养工作室、信息化教学工作室等,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非遗文化讲座等系列中华民族文化传承活动,带领学生制作和创作具有中华民族文化元素的手工作品,公开发表《广西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服务“一带一路”创新模式研究》等21篇论文,形成专题调研报告2篇。

纵向上完善了教学与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相关体系,开发《经典诵读在线读本》《中华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系列活动方案汇编》,搭建中华民族文化教育“微”平台,建设10门精品课程,丰富了中华民族文化教学资源,实现了中华民族文化传承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广西玉林农业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中小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对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忠昌,董磊,李晓娟.共建“一带一路”:新时代职业教育校企协同国际育人探析[J].教育与职业,2020(21).

[2]韦红彤,唐启焕.“一带一路”背景下民族文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6,37(26).

[3]李强,任胜洪.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传承民族文化路径探析:基于社会组织参与视角[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22).

[4]胡美玲,袁凤琴.利益趋同与合力构建:职业院校传承民族文化多元参与的案例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22).

(作者单位:广西玉林农业学校)

猜你喜欢

文化自信职业教育一带一路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