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时代技工院校加强内涵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策略与建议
2022-05-30李宇新宋永昌王建
李宇新 宋永昌 王建
摘 要:本文基于专项调研,探索具备推广价值的技工教育高质量内涵建设之路,助力国家、地方产业发展,促进人力资源高质量发展,为助推河南省技工教育“双高”建设建言献策。
关键词:技工院校 高质量 内涵建设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的《技工教育“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十四五”时期技工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技工院校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要服务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要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高质量的人力与智力支持,加强内涵建设,提升技工院校办学质量。
一、坚持高水平党建,引领技工院校高质量内涵发展
技工教育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各级组织在技工院校中的绝对核心领导地位,坚持思政课在技工教育中的核心地位,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技工教育思政课的重要内容,引导广大师生坚定理想信念,加强技工院校的党建工作,进而引领技工院校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技工院校各级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进一步加强技工院校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建设,加强对学生会的领导和指导,打造强大的后备军。
把“立德树人”作为技工院校教育的核心目标。重视思政课教学,把提高思政课的质量作为抓手,采取多样、灵活的教学形式,进而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同时,还要将思政元素融入其他课程,真正实现思政教育、知识讲授及技能培养的有机结合。加强思政课师资队伍建设,举办多种形式的思政课师资培训班,建立若干个思政课研修中心,切实打牢技工院校的思政课理论基础。
二、坚持高水平德育工作,促进技工院校高质量内涵发展
一是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加的技工院校德育制度。建立技工院校、家庭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德育工作机制。
二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融入技工院校所有课程教学,利用班会、社区实践、志愿者活动等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
三是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确立“技能+素养”的双核培养模式,树立技能和素养并重的培养观念。
三、坚持高水平产教融合,带动技工院校高质量内涵发展
一是全面深入实施校企合作的基本办学管理机制,认真进行顶层设计,制定学校产教融合发展的校企合作发展规划,建立推进校企联动发展的体制机制。
二是坚持以项目为主导的校企合作发展思路,把技能人才培养同校企共建专业、共担课程、共编教材、共享师资、共享资源结合起来,并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近期,开封技师学院与奇瑞汽车河南有限公司签订了开封奇瑞汽车(产业)学院合作协议,成立了开封奇瑞汽车(产业)学院,这是落实国务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及河南省政府关于产教融合实施意见要求,持续高位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聚焦制造立市战略,服务河南汽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奇瑞汽车集团与开封技师学院联合招生,实现“招工即招生、招生即招工”的深度校企合作、校企融合,与开封技师学院联合开发实训课程,在基本职业素质、职业技能、管理能力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方位联合培养,真正做到人才共育。
三是开展校企深层次科技协作,通过搭建产学教研一体化协作平台,在服务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做好校企文化融合发展等方面同中小企业深入开展协作,进一步增强企业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实力,打造校企合作命运共同体。
四、坚持高水平专业建设,推进技工院校高质量内涵发展
一是面向重点行业或地区重要行业,依靠优势特色学科,完善衔接行业、动态调控、自我调整的地区学科专业集群建设机制与体制,推动地区学科资源整合与内部结构优化,进一步完善地区校企合作;同时,针对河南省、开封市等行业规划与未来发展方向,立足地区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注重构建地区骨干学科与专业集群,充分发挥地区学科专业群的聚集效应与服务功能,促进地区人才培养供给侧教育教学链、人才培养链与行业发展需求侧制造产业链、技术创新链等基本构成要素的全面融合。
二是构建与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同步的课程体系,校企合作研究并形成规范化的技术培养方案,将新工艺、新技术、新标准等产业技术前沿元素融入实习实训课程,建立开放共享的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实习实践基地。
三是在学校内建立健全专业群课程设置的准入、审批、评价与退出等制度,遵循菜单式、模塊化、开放性原则,重构学科体系。
五、坚持高水平实训基地建设,提升技工院校高质量内涵发展
一是对高水平实训基地必须长期且不断投入,以保持设备的先进性。以开封技师学院为例,学院坚持项目引领带动,近10年累计投入1.5亿元用于各个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先后建设完成了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基地、省级公共实训鉴定示范基地、省级职业院校师资培训示范基地、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河南省乡村振兴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和示范专业点等。近3年累计完成社会培训近4万人次,在校生人数突破1万人。
二是高水平的实训基地建设需要把握时代脉搏,紧跟行业技术标准要求,要具有前瞻性。职业教育必须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预判技术的发展,使职业教育永葆活力。
三是高水平实训基地建设需要实事求是、科学规划、统筹兼顾,考虑技术标准、培养目标和学校实际,坚持学院长远规划与现实急迫需求相结合。
六、加强师资队伍高水平建设,推动技工院校高质量内涵发展
一是提高教师“互联网+教育”教学应用水平。组织专家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提升教师认识;利用教师职业能力大赛平台,选拔出信息化教学应用水平高的教师,让他们向其他教师介绍、传授经验,形成以点带面的示范效应。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帮助教师根据自身教学需求和教学实际情况量身定制教学资源,建设需要用、乐意用、很好用的教学资源库。
例如,河南省开通了技工院校教学资源库,提供了涵盖电工电子类、信息类、交通类、经贸类等专业大类的教学资源,涉及几十个专业相关课程的数字教学资源,主要形式有动画、微课、二三维仿真课件、二三维交互课件、PPT课件、企业实操数字资源等。并将资源库放到河南省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平台上,技工院校教師和学生可以免费注册,极大便利了技工院校的教学,也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有力保障。
又如,开封技师学院作为主要负责单位,组织参与了国家级教学资源库——技工院校电气自动化安装与维修专业的资源库建设工作。资源库运行几年来,取得了可喜的效果,注册人数有十多万人,极大促进了技工院校电气自动化安装与维修专业的教学工作,师资水平得到较大提高,将一体化改革的成果呈现给全国技工教育工作者,“以建促改”“以建促教”,对全国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改革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二是注重“双师型”教师和“一体化”教师的培养,采取“引进来、送出去”的模式加大与企业及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交流培训力度,促进教师职业发展。
一方面,技工院校要将实训教师深入企业实践制度落到实处,重视职业技能大赛对教师的培养作用。例如,河南省将实训教师进入企业作为技工院校职称评审的必要条件,规定具备企业实习经历的教师才能参评,并作为评先评优的加分条件,切实提高了教师到生产一线实践的积极性,促进了教师技能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又如,开封技师学院聘请专家和技术人员定期到校讲课,特别是进行实训课程的教学,把企业的工作规范和有关技术标准带到学校,把企业能工巧匠的绝招绝活传授给教师以及学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再如,通过外专局邀请德国、法国等外国专家定期到校进行交流授课,外国专家与相关专业的教师进行深入交流,亲自给学生授课,师生都有很大提高和收获,为其他省市技工院校的国际合作项目作出示范。
另一方面,政府奖补政策跟进,建立人才流动机制,鼓励企业与学校建立员工互派制度,企业高技术人才积极参与到实训教学中,提升实训教育教学质量。
七、坚持高水平社会服务,实现技工院校高质量内涵发展
各类技工院校必须与产业发展相衔接,承担产业技术工人培养、职业训练、技能评估、竞赛比武、技能提升服务等综合性职责,全面服务于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一方面,采取校企合作的全日制培养方式,为企业、行业培育合格技能人才;另一方面,协助企业进行多样化的在职员工培养和职业技能提高训练,采取弹性学制等多种形式,适应企业培养在职员工的需要。同时,积极承担企业新型学徒制等多种形式的培训,设立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为各类技能人才提供技能评估和认证,在技能人才测评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并有力推进专业技术人才研修工作,积极提供协作平台。
参考文献:
刘彩琴.职业教育工学结合课程开发与实施[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作者单位:开封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