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埋头的鸵鸟or威武的雄狮

2022-05-30陈安娜

中学生博览 2022年16期
关键词:自卑共生母婴

陈安娜

心理学家玛格丽特·马勒把6个月前的婴儿期称为正常共生期,即这一阶段中的婴儿觉得“我就是妈妈,妈妈就是我,我和妈妈是一个共同体”。此时的母婴共同体是一种正常且必须的存在;而当孩子长大后,妈妈和孩子如果还是无法区分“你是你,我是我”,就会导致混乱,进而陷入混沌共生中。在这个案例中,孩子其实想和母亲分离,不再共体共生,但强势的母亲不愿解开禁锢孩子的枷锁,认为你就得听我的。如:你不能去读职校,你得去读高中,必须得考上本科,不为别的,因为你就是我,我当然得听我的。

那个想要脱离共同体的孩子呢,开始还想试着为自己筹谋,如:思考以自己的中考分可以上理想的职高,毕业后或许会有不错的就业机会,单招单考对自己来说也不失为一种明智之选。可久而久之,他发现弱小的自我无法与强大的共体母亲进行抗争,只能服软。他其实是自卑的,就像是一只被逼得走投无路的鸵鸟,只能把头钻进沙子,掩耳盗铃般逃避自觉无法抗拒的一切。

个体心理学大师阿德勒说:“自卑能毁灭你,也能成就你。超越自卑,你将成为内心强大的自己!”那么,难以脱离共同体的孩子如何正确认知自卑情结,又如何逐渐实现从自卑走向自信呢?

我们可以试着理解自己因无法脱离母婴共同体而产生的自卑情緒,静下来不加评价地感受这份自卑。当自我无法与母亲抗衡时,你受社会规则制约的超我和你说了什么?违抗母亲会让母亲没有面子,周围人会觉得自己是个叛逆的孩子吗?而你那个因为欲望无法正常产出的本我又作何反应?我有自己的规划,我就想毕业后找个好工作,我想要自由地生活不依仗父母,怎么办?最终你的自我如何演变?我到底该不该和父母说?怎么说合适?说了以后会有什么后果?如何处理?

然后试着创绘自己的积极心理意象。我有哪些特质适合单招单考我想选报的专业?老师和同学对我的专业选报持有的支持性建议是什么?假如我考上了,我会喜欢吗?自己有哪些能力可以胜任该专业未来的工作就业?此外,自己以往有否说服母亲的经历?借鉴过往,现在可以做哪些努力?

在现实生活中试着去完成前面两步,然后在实际行动中收集正向反馈,从而逐渐提升自信,超越自卑。以此,如若再一次发起脱离母婴共同体的行为,不妨尝试着做一些和既往想要逃避与退缩等行为不一样的选择,感受一下事情的结果以及旁人对你的反馈,在现实的关系中,逐渐提升自信及做事情的能力。

编辑/王语嫣

猜你喜欢

自卑共生母婴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共生
让自卑成为一种前行的力量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点亮婴儿房,母婴灯具搜集
一个自卑者的自白:“觉得做什么都不行”
喜忧参半的母婴产品“海淘热”
战胜自卑,让生命之窗开出自信之花
自卑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