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知道应该往哪走的时候,你才会变得更强大
2022-05-30王语嫣
赵世俊:心理教育特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江苏常州市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首席心理咨询专家、督导;中小学生涯教育赵世俊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未成年人心理成长与生涯发展指导站主持人;家庭教育与心理辅导名教师工作室领衔人;南师大心理学院应用心理学研究生行业导师;江苏省心理学会学校心理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长期从事中小学生心理教育与咨询辅导、生涯教育指导工作。30多年来接受考试心理问题、学习问题、学校适应不良、情绪障碍、社交障碍、心理危机、亲子关系、生涯规划、家庭教育等各类咨询个案10000多例;在省内外做心理、生涯、家庭教育与考试心理辅导讲座1500余场。
和赵老师的采访约在一个星期一的晚上七点钟。经过一天的忙碌,赵老师的声音中明显透露出些许疲惫,他刚刚简单地吃过晚饭,我们的采访结束后,赵老师还有一个线上座谈会。采访前期准备的时候,在网络上搜集了很多赵老师的资料,也了解到了他的繁忙工作日常——
4月23日,“合肥市首届名校(园)长领航班主题交流会”(第5期)上,发表“双减背景下的家庭教育”主题讲座;
5月8日,“赋能家庭,助力成长”心理特级教师家庭教育论坛,进行“家有考生”的中高考考生及家长的心理备考主题演讲;
5月20日,在四川心理专题会议发表“学生生涯规划指导的策略与实践”主题演讲;
5月22日,在科大讯飞智慧心育直播间进行主题为“开发‘心力,用‘心应试——考试心理准备的10大要点”的考前心理辅导;
6月19日,主持中小学生心理危机干预论坛,发表关于“呵护每一个孩子的心理安全——中小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难点与突破”的主题演讲;
6月20日,做客常州广播电视台网络直播间《你的心事有我愿意听·带着一颗强大的心远行》,谈中高考后考生心理辅导、生涯规划辅导,在线观看人数3.22万人次……
在数字图书馆搜索赵世俊老师的名字,很快出现了很多篇关于中学生及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心理个案辅导等等心理内容的期刊文章,从这些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赵老师在一线心理教学中对心理教育的研究与思考,在家庭教育、心理教师培养方面的思索与探讨,以及他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全神关注。
简明扼要的问候之后,我们就开始了这次的采访。在跟赵老师聊天的过程中,很清晰地感受到了他对于工作的全情投入,对于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热爱,和言谈之中流露的睿智与沉稳。
心:赵老师,您当初的理想就是学心理学,做心理教师吗?
赵:高考后我没有去到第一志愿的专业,阴差阳错读了心理学专业——那时候没有现在的学生有那么多关于专业的规划,考前学校也没有专业填报相关的指导。一开始我对心理学专业也是不怎么感兴趣的——心理学专业是恢复高考几年之后才设立的,周围的人也都不知道心理学专业是干什么的。
心:那您学的是师范类的专业吗?
赵:是的,我是在师大学的心理学专业,毕业后成为了一名心理教师。
心:2019年您当选为全国模范教师,当时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赵: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阶段性的工作总结。也是大家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认可。心理教师获得这样的殊荣,相对来说很少。最重要的是,我感受到了大家对这一方面工作的重视和认可。
心:我在搜集您的资料时,看到您的著作中对于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方面的研究很多。可以讲一下您在这方面的研究心得吗?
赵:无论是初中生,还是高中生,都需要引领。特别是高中生,发展到了这个年龄,该有自己的思考了。所以那些厌学、混日子的孩子通常都是在这些方面缺乏非常认真的思考和梳理、不知道为啥要学、学的意义在哪里的孩子——这也会带来孩子其他方面的成长问题。所以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开始做生涯教育课、心理生涯教育辅导训练,包括个体辅导和团体辅导。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个特别必要的训练,它可以让学生早一点儿开始思考、规划、安排、管理自己的人生。这会更直接地帮到学生。对于心理健康工作来说,生涯规划辅导教育既能够预防学生的某些心理问题的发生,也可以帮助某些类型的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最重要的是促进学生的成长、促进学生深层的发展——当一个学生变得更强大、更有能力,他就能抵御生活中的很多挫折、失败、打击,防止心理问题的发生。
这些都是我们心理工作中的收获体会。
心:那么学校、老师们在进行生涯规划发展的课程中会不会遇到很多困难?
赵:这需要学校培养师资,配备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师,并推动在这方面有研究、有所涉猎的其他学科老师参与到这些工作中来。
心:关于生涯规划与发展方面,您有没有印象比较深刻的学生或老师向您咨询的个案?
赵:印象很深刻的是一个不想上学的初中生。他不想上学的原因是,他在电视上看到赛车、汽车拉力赛,感到热血沸腾——其实他一直对赛车很有兴趣,那天看了场比赛之后,他就鼓起勇气跟爸爸说:“爸,送我去学赛车吧,我想当赛车手。”爸爸觉得他是随便说说的,也没当回事,结果第二天他就不去上学了,跟爸妈摊牌:“我就是要学赛车!”爸妈怎么劝也劝不住。但以为他也只是一时冲动。然而一个星期后,他还是没去上学。妈妈认为,学赛车不靠谱,父母不了解,家里也没经济支持。实在没办法了,就带着孩子到我们这里做咨询。
这个同学来到我们的工作室后,第一眼看过去,我就觉得他可能真的不太适合做赛车手,但我不能说。男孩子身高一米八几,身单力薄,戴着厚厚的眼镜,近视度数应该不低。首先,他的体格、体质就不太适合做这种运动强度很高的,对体能、对身体素质要求很高的运动员级别的职业角色。我们帮他做了一个智能测评,了解了一下他的职业倾向、兴趣,然后拿着数据,和他探讨各种可能性。可以看出他对汽车确实是很感兴趣的,对赛车也很感兴趣,但是由于身体局限,他的确不适合成为那样一个角色,所以我们就引导、指导他去思考、假设:未来如果不能成为一个赛车手,还能怎样从事与车辆有关系的职业?于是他开始理性地思考,成为赛车手的几率有多大。我引导他从测评数据看,他的理工科方面、动手能力比较强,以这种优势,他可以学习车辆维护、汽车设计有关的专业,然后可以成为高级技师、工程师。他将来可以考虑应聘赛车队,做维护车辆的工作,就有更多的机会接触赛车。比如说,帮助赛车手把车调校好,试车的时候去车场上转两圈。听到这里,小家伙眼前一亮,觉得这样更靠谱、更可行。然后我们一起設计了一个未来朝着车辆修理、维护这个方向的专业去学习的生涯规划。他接受了这个规划。
咨询结束后,他就回家了。但也没说要不要上学,大家也没催他去上学。第二天,爸爸打电话过来说,孩子决定要回去上学了。还说要考高中、考大学,学习汽车相关专业。过了一个月,父母又反馈,现在他对物理、数学十分感兴趣,也不用催着学习了,回到学校后也没有再说过不去上学了。跟踪的最后结果就是,他考到了当地一个中档的高中,高考后考到了上海某大学的汽车相关专业。这就是我们生涯规划方面的一个比较经典的咨询,对于我们很有启发——当一个学生知道未来应该朝哪里行动时,他的动机会更强,自我管理、自我要求会更高。
心:看到您也是家庭教育心理辅导方面的专家,在当下新时代的家庭教育咨询中,您最近的心得体会是什么?
赵:我们一直在做家庭教育的辅导,一直在给家长做辅导,我们的感受就是,家长非常非常需要这方面的指导和训练。我们早些年是以讲座的形式进行辅导,2013年之后我们设计了父母深度培训的封闭课程,爸妈报名之后连续两个月跟着我们学习跟孩子成长相关的课程,一边学,一边做,还要完成家庭作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带着家长学员们实际训练,让他们找到感觉,因为很多的东西不是父母亲知道就可以的,能不能做到,怎么做才能更有效,跟孩子的沟通、相处各方面,如何改善才是重中之重。这个是深度培训。这个训练对父母的影响更深刻、更大。
关于这方面,有各种各样的个案。最近我接待了一个家长,是大一学生的家长。打小这个孩子就很聪明,两三岁就能自己读报纸、读书,天赋特别好。小学、初中成绩遥遥领先,根本就不需要父母操心。到了高中,渐渐开始显露出一些问题,到现在,这个孩子已经变成了让爸妈非常揪心的一个孩子。孩子在外地上学,父母操的心比初中高中多很多。他的成长,是被父母经常忽略的孩子綜合发展的一部分——心理的成长。就像现在,很多夫妻只看孩子的成绩,孩子成绩好就好,别的都不管,可是孩子的心智水平、习惯、心理方面的困难,都被忽略掉了。所以在这方面缺的课,到后来就显现出来了。还有很多各种各样类型的家长,他们都是需要帮助的。
心:所以孩子的很多问题,其实都是反映了家庭教育中的一些问题。
赵:对的,绝大多数都是来自家庭。
心:看到您也一直做中高考考前团辅、个案辅导,这么多年,和高考考生之间有没有比较深刻的故事?
赵:高考前,每天会有大批的学生接受考前辅导。这些学生中有很多学生请我去吃升学宴。其实,请心理老师吃升学宴很不常见,请班主任、毕业班老师吃升学宴的更多。我的学生中,有十几个请过我吃升学宴,这对心理老师来说已经相当多了。其中有一部分就是高考考前帮到他的,他的那一关过得不错,所以一直感念在心。也有几个学生会经常回来看我。所以从结果上来说,从学生的这个表达上来说,确实是在他挺困难的时候得到了帮助——心理辅导、心理咨询能帮到学生,这是肯定的。
编辑/王语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