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激励理论的企业薪酬管理

2022-05-30林文明

今日财富 2022年18期
关键词:积极性薪酬形式

林文明

人才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关键,所以企业想要得到长远的进步,就必须在人才方面下苦功夫。要学会引入优质人才,以推动企业的生产力,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想要得到充足的人才储备,激励管理是一种非常良好的形式。激励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当中能够显著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使企业得到长远发展。能够帮助企业吸引外部人才,使企业在市场竞争当中拥有优势。本文通过探究薪酬激励管理理论在企业薪酬管理中践行的方法,并找到现存的问题,通过创新管理的形式,从而推动企业的发展。以激励理论作为基础,提高企业薪酬管理的效率。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经济有了非常大的发展。一方面,国家正在不断努力推动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也通过借鉴国外的先进生产技术形式,来提高国内的综合生产力。在这当中,除了借鉴一些具备实用性的技术形式之外,还应当学习国外的先进管理方法,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国内的一些企业在薪酬管理方面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一些现实难题亟待解决。为了使企业拥有更加持久的生命力,达到提高薪酬管理效率的目的,可以有效地使用激励管理的形式,利用激励理论来提高薪酬管理的效率,从而使企业内部的人才在工作中更具积极性,也能让企业提高竞争实力,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一、激励理论简介

激励理论是从上世纪初西方发达国家的管理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由于市场经济调节而逐渐形成的一种发展理论体系。它通过各种形式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保证员工工作的主动性。企业利用激励理论,能够使员工在思考层面上拥有更加独特和积极向上的看法,也让企业全体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更具效率。利用激励理论的形式,能够健全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也让企业运行的过程更有利于内部人才专业的发挥。帮助企业留住人才,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的综合效益达到最大化。激励理论根据个人的实际需求和具体行为来制定,在不同的企业和不同类型的工作模式当中,激励理论的发展形式会有所差异,但总的来说,激励理论是基于员工的自身发展需求出发,来设置总体的发展方向。企业管理人员能够利用激励理论满足企业内部员工的真实需求,通过分析员工的工作类型、工作内容,找到员工有关行为产生的原因,并与员工达成深入的交流和沟通,观察员工在不同状态下的工作情况。最终,企业能够通过激励的形式得到令公司和企业内部员工都非常满意的结果。

二、企业在管理中运用激励理论的必要性

(一)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运用激励理论来进行企业内部的管理,可以显著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挖掘员工的个人潜能,找到员工的个人价值。在该过程当中,企业的最终目的是能够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所以应当适时考量员工的业绩情况来调整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利用激励理论来刺激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员工应有的工作水平。在企业发展的过程当中,员工个人的业绩与企业的实际收益有非常大的联系,如果企业无法带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就有可能会降低企业的综合收益,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通过引入激励理论,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员工在工作中更具主动性。

(二)优化配置,更好地完成人力资源管理

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市场的竞争压力变得越来越大,企业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能够拥有一定的地位,就必须要善于运用激励理论,投入到企业内部的管理当中,尤其是在企业的薪酬管理当中。薪资待遇的高低会直接决定员工在从事一项工作任务中的状态,好的待遇能让员工在工作时更有干劲,愿意积极主动地完成工作任务。人力资源作为企业得以长远发展的重要动力,能够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而想要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质量,学会引入激励理论来完成薪酬管理,就是非常好的一种形式。

(三)增强企业的核心凝聚力

通過实施激励制度,能够满足员工真正的需求,使员工自身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也让员工在从事某项工作和业务活动的过程当中更有归属感。激励机制可以说是建立起企业与员工之间沟通桥梁的重要方式,让企业能够拥有机会听从员工的心声。使用激励理论,做好激励机制效能的发挥,能够缓解员工和企业之间不对等的关系,使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也能够以正确的形式鞭策员工的工作过程,使员工能够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推动企业的综合发展。

三、薪酬激励管理理论支持

薪酬是人力资源当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直接关系到员工的切身利益。薪酬激励管理指的是利用激励理论来完成员工薪酬的发放过程,包括薪酬的核算、评定、最终的下发等内容。激励是指以某种形式来激发人们内在的动力,使人们在完成某项目标的过程中,能够拥有更加果断的行动力和积极向上的态度。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当中,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会与最终的执行效果挂钩,所以应当发挥激励理论的作用,更好地督促工作人员提高个人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从而推动企业的发展。人的需求通常可以大致分为五个层次,最低层次的是生理需求,一旦得到满足之后,人会自然而然地转而去寻找一种安全感。但当安全感的需求也被满足之后,人们就会寻找具备更高层次的需求形式,这就是所谓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如今也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的人才管理当中,管理层只有抓住企业内部员工的心理需求,才能够以此督促员工在工作上更具积极性,这也就是激励机制所起的作用。企业应当了解员工的真实诉求,才能够合理地利用薪酬激励的理论和原则,使员工时刻保持较佳的工作状态。由此,才能够提高企业的人才竞争力,让人才竞争力成为企业的一种竞争优势,督促企业能够更加高质地发展,也能够在市场当中得到竞争的优势。

四、我国相关企业在薪酬管理时存在的问题

我们可以大致将企业的类型分为国有企业和私有企业,不同于私有企业的管理形式,国有企业在进行管理的过程当中,经常会涉及到政府的干涉,这也是我国的一种国情现状,在计划经济时代,企业主要是由政府来达到统一管控的。而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私有企业得到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在生产的过程中,所有的生产活动和最终的结果都由私有企业独立承担。国有企业却仍旧由政府来主导,一部分的经营管理权仍旧掌握在政府手中,这很难让企业展现出应有的生命力,导致企业内部在完成某项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存在着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也会使得员工薪酬较低或者较为固定,严重阻碍了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部分员工在一段时间内能够保持一种较佳的工作状态,但由于固定工资在薪酬比例当中所涵盖的占比过大,最终也会由于这种不懂变通的形式来挫伤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导致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随着工作时长的增加而逐渐下降。政府的过多干预也会使得企业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失去一定的活力,虽然政府能够为企业在发展中某些决断的错误来承担部分损失,但是企业想要得到更大的发展,却因为这种模式的管理而受到限制,导致在市场的竞争当中失去了一定的活力,难以得到快速和长远的发展。

另外,一些私人的民营企业当中也容易受到企业规模的限制而导致经营活动受到阻碍。有一些小型企业为了谋取更大的利润,经常会忽视对于企业内部员工的薪酬调动,导致无法以激励理论来推动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使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大打折扣,也容易影响到企业的长远发展。可以说,能够做到引入激励理论,做好薪酬管理的企业少之又少。在达到企业自身发展需求的过程当中,需要寻找到一种合适的方式来协调各方关系,使得企业的发展模式更具有效性,来避免私营企业在生产和市场竞争中的各种风险,就应当利用好激励理论的内容,做好薪酬待遇的综合考量,督促管理层更好地考虑基层员工的诉求。有许多高层员工对于薪酬管理方面所做的调研和工作并不充足,也缺乏对激励理论的重视,最终无法达到利用激励理论来促进薪酬管理过程的目的。也使薪酬管理的效率低下,难以真正地推动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也无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五、在企业管理当中,运用激励理论的具体途径

(一)建立并完善竞争平台

如果想要更好地利用激励理论来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使得薪酬管理的效率更高,薪酬的发放更具公平性,企业应当重视对于竞争平台的建设。要考虑内部员工真正的物质需求、心理需求,让员工的个人诉求得到满足。在职位安排的过程当中,也要根据员工的个人情况、工作能力等进行综合评定,从而使员工的潜在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个人的技能水平也能够得到充分的凸显。而为了达到该目标,管理层应当制定严格的选拔机制,使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得到个人能力的展现,对于表现优异的员工也能够及时以激励形式进行嘉奖,或者直接以晋升的方式使员工的个人努力得到回馈,让薪酬待遇方面更具合理性。企業内部的员工才有可能在工作中保持最佳的状态,更加努力地投入到具体的业务中,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建立企业文化

一个企业想要实现长远的发展,必须要根据企业自身发展的情况,合理地制定激励的机制,并根据价值理念的完善,构建良好的企业氛围。想要达到该目标,创建企业文化是一种非常良好的形式。一个企业倘若没有自己的文化理念,则不可能会发展壮大起来。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经营的状况和发展的方向,制定具备适配性的文化理念。再在加大宣传力度的基础之上,使员工能够清楚企业文化的实质。企业也要认识到激励理论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性,通过宣传企业文化,增强激励理论在企业薪酬管理当中的实质作用,而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创设一个更具浓郁文化氛围的工作环境。

(三)将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相互结合

精神激励指的是企业要尊重员工的个人诉求,对待员工时要具备亲切感,使员工能够体会到管理层对于自身工作的重视、对于个人能力的肯定,并产生对于企业的归属感,进而自发性地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物质激励指的是一些更具实质性的待遇,根据员工个人的工作情况,以发放薪酬、福利等等形式,让企业能够重视员工的工作成果,根据员工的工作能力给予员工奖励。在当代企业进行薪酬管理的过程当中学会利用激励理论,将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相互结合,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管理形式。企业应当对于表现优异的员工进行褒奖与肯定,并根据其工作业绩和表现情况进行物质奖励,使员工既能够在精神上得到激励和满足,感受到企业对于个人价值的肯定,进而更加热情地完成相关工作。又能够拥有更多的物质基础,愿意持续性地创造个人价值,产生对于企业的归属感。

结语

综上所述,将激励理论利用到薪酬管理当中,能够构建更加完善的薪酬福利制度,满足企业内部员工的需求,实现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的目的,推动企业的长远进步。企业如果将这种管理方式持续进行下去,所有员工都能够按照个人能力和业绩情况得到奖励,则企业可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当中拥有竞争优势,创造更大的收益。在将激励理论应用到企业薪酬管理的过程当中,可以向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学习,并融合企业自身的特点,找到合适企业的激励形式,做好薪酬管理的调动工作,从而完成人力资源的优化过程,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凝聚力得以增强。通过研究薪酬管理在企业内部运作时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建立起竞争平台,创建企业文化,能够更好地完成激励机制的应用,从而增强薪酬管理的整体效率。这样一来,无论是对于企业内部的员工,还是对企业自身的发展而言都是一种极大的帮助,能够让企业在竞争当中拥有更大的胜算,得到持续性的发展。

猜你喜欢

积极性薪酬形式
三方共进,激发干部积极性更上一层楼
差异化薪酬管理和员工激励探讨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VBA在薪酬个税筹划上的应用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文科薪酬包揽倒数十名,该如何看?
技校生学习积极性的探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