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相关问题分析与探究
2022-05-30刘平定
刘平定
在新预算法大环境下,预算绩效评价开始逐渐被行政事业单位所关注和重视,我国各地区行政事业单位都在积极推进预算绩效评价工作。预算评价体系的构建对于预算评价工作质量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可以实现预算绩效评价的科学、系统开展。但是现阶段,很多行政事业单位都存在着预算绩效评价体系不健全的情况,对于预算绩效评价工作质量难以形成一定保障。本文就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究,在阐述了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相关概念之后,进一步分析了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原则,指出了现阶段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深化绩效评价体系构建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优化建议,以期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评价质量的提升提供一定参考借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稳定增长态势,民众对于社会服务的需求质量不断提升,间接敦促行政事业单位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在服务质量提升的同时财政资金支出也呈现出不断上升趋势,这就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提出更高要求。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从宏观层面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作出了指导,基于国家相关政策文件,各省相继出台了具体的实施意见。但是由于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时间较短、实践经验较少,一些管理上的问题对于此项工作效率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预算绩效评价作为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单位资源配置和风险防控有着重要的意义,如何科学、合理开展此项工作成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有必要深入探究优化措施来促进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水平的提升。
一、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相关概念
(一)行政事业单位
行政事业单位是指实施行政管理、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开展经济和文化建设等管理和服务职能的组织。行政事业单位属于公益性单位,主要类型包括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以及实行预算管理的其他机关、政党组织等。
(二)预算绩效评价体系
要想对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必须先了解预算绩效评价的含义,预算绩效评价是指采用一定的方式方法对预算执行结果和成效进行评价,进而对预算管理是否达到预期目标进行反映的活动。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则是指通过对表征评价对象各方面特性及其相互联系的多个指标进行组合所构建的具有内在结构的有机评价整体。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主要是对预算管理过程中资金配置以及业务和项目开展是否科学、合理、规范进行评价,对于评价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要能够为“有的放矢”优化建议的实施提供有效信息参考。在新预算法实施的大环境下,越来越多的行政事业单位开始积极构建预算绩效评价体系,以为单位预算管理整体成效的提升提供一定助动力。
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构建需要遵循全面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公平公正原则、科学规范原则,具体分析如下:
(一)全面性原则
行政事业单位在构建预算绩效评价体系过程中需要对单位预算管理相关业务进行综合考察,不能够“顾此失彼”,而是要通过对评价内容的设定科学评价预算执行情况、预算支出的经济性及合理性,以便于后续预算管理情况的全面反馈。
(二)综合性原则
行政事业单位在构建预算绩效评价体系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实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评价相关事宜,不仅要对评价内容进行准确反映,而且还应当对评价结果进行合理解释说明,进而促进预算绩效评价的信度和效度的提升。
(三)公平公正原则
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预算绩效评价过程中必须要能够充分结合客观事实进行评价,在对评价标准进行设定过程中要积极对评价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公正性进行论证,确保评价结果的公平公正的体现。
(四)科学规范原则
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预算绩效评价过程中应当时刻关注流程和制度的严谨性,要关注流动和制定内容的科学规范性,为此项工作开展作出正确的指引,实现具体评价业务开展有章可循。
三、现阶段我国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建设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时间较短,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现阶段仍然处于初步探索状态,且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模式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此项工作开展难度较大,一些问题逐渐凸显出来,主要表现在预算绩效评价目标设置缺乏合理性、预算绩效评价具体内容存在着不完善性、预算绩效评价方式方法存在着单一性、预算绩效评价监督和激励措施缺失以及预算绩效评价人员业务能力偏低等方面。
(一)预算绩效评价目标设置缺乏合理性
现阶段,部分行政事業单位预算绩效评价目标设置缺乏合理性,仅仅是以年度目标为评价重点,并没有对评价目标进行分解,设定阶段性目标,使得评价更有层次。同时,还有一些单位对于预算绩效评价目标缺乏正确的理解和认知,一些单位在预算绩效评价目标设定上存在着应付了事、走形式、走过场的情况,不仅在设定目标时也没有通过正式化沟通交流方式来获取各部门以及相关人员的建议和意见,及时发现目标设定上的偏差,而且对于所设定的评价目标也没有经过可行性论证,不能够与单位预算管理实际情况相契合,出现各种问题不及时进行调整和完善,不利于对预算绩效评价实际情况准确、全面反映。
(二)预算绩效评价具体内容存在着不完整性
现阶段,我国一些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工作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在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置上存在着不完整性,完全按照企业的方式进行绩效评价,不仅指标设定过于生硬,不能够完全反映单位预算管理情况,而且并没有实现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种方式方法间的相辅相成,对于一些定量评价结果并没有必要的解释说明,使得预算绩效评价结果难以被单位管理人员所理解和掌握。此外,还有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在设定预算绩效评价指标过程中没有实现指标内容的细化,并没有从多角度、多层次出发,分类、分层进行指标设定,不利于预算绩效管理水平的提升。
(三)预算绩效评价方式方法存在着单一性
目前,有相当一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方式方法存在着单一性,主要仍然停留在结果导向对比评价方法的应用上,通过预算执行结果与预算管理目标的对比分析来进行差异性评价,并没有引入一些先进的方式方法来进行综合性评价,不利于评价结果全面性、真实性、准确性的提升。同时,还有一些行政事业单位还存在着预算结果分析不充分的情况,虽然也投入了一定的人力物力对预算绩效评价结果进行深入挖掘,但是预算绩效评价止步于评价结果的获取,并没有将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到后续预算管理工作中去,没有针对预算管理问题所在形成报告,没有为单位预算管理正确决策的制定提供有效信息数据。
(四)预算绩效评价监督和激励措施不完善
要想切实提升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水平,配套的监督和激励机制必不可少。从监督角度出发,现阶段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监督组织机构设置存在着滞后性,预算绩效评价工作仍然是由单位负责人和财务部门人员通过兼职的方式开展,并没有安排专人来负责此项工作,存在着监管不到位的情况,使得预算绩效评价监督工作存在着形式主义问题;从激励角度出发,现阶段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还存在着预算绩效评价激励机制存在缺失情况,对于预算绩效评价工作做得出色的人员并没有设置科学、合理的激励标准,难以通过考核来激发相关人员开展此项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一些事业单位虽然构建了预算绩效评价激励机制,但是激励机制内容存在着局限性,以精神激励居多,并没有对预算绩效评价工作成绩突出的工作人员进行精神和物质双重激励,这也不利于充分发挥预算绩效评价的作用。
(五)预算绩效评价人员业务能力偏低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水平的高低与预算绩效评价人员的业务能力有着密切的关联性。但是现阶段,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预算绩效评价工作过程中存在评价人员知识结构滞后的情况,预算绩效评价理论知识掌握以及实务操作能力较差,难以满足此项工作需求。同时,部分单位并没有定期组织和安排预算绩效评价工作专项培训,使得评价人员难以及时获取和掌握最新政策和业务处理办法,不利于此项工作顺利推进。
四、对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建设的几点优化建议
(一)明确预算绩效评价目标
各地区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预算绩效评价目标设置过程中,不应当仅仅是以年度目标为评价重点,而是应当对评价目标进行分解,设定以年、半年、季度以及月的阶段性目标,使评价工作更有层次性,在实际开展过程中有侧重点。同时,行政事业单位还应当对预算绩效评价目标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和认知,负责人有必要通过正式的沟通和交流方式来与各个部门以及相关人员探讨如何进行评价目标设定以及设定评价目标对于预算管理整体上的影响,转变一些单位以往在预算绩效评价目标设定上应付了事、走形式、走过场的情况,并及时对目标设定不完善、存在问题的地方进行及时调整,实现预算评价目标与单位预算管理实际情况相契合。此外,行政事业单位还应当邀请专家对自身内部所设定的预算绩效评价目标进行可行性论证,通过之后再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以促进对预算绩效评价实际情况准确、全面反映。
(二)优化预算绩效评价具体内容
各地区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预算绩效评价工作过程中还应当在现有的指标体系内容基础上结合单位实际情况进行优化和完善,围绕评价目的、评价内容、评价重点等来确定具体内容。此类单位应当实现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种方式方法间的相辅相成,对于一些定量评价结果要辅以必要的解释说明,使得预算绩效评价结果能够被单位管理人员所理解和掌握。同时,各地区行政事业单位在设定预算绩效评价指标过程中还应当实现指标内容的细化,要能够从多角度、多层次出发,分类、分层进行指标设定,既要包括过程性指标、合规性指标,也要对指标内容进行细化,尽可能地具体到三级指标,减少评价中偏差幅度。以便于全面、真实、准确地反映单位预算管理具体问题。
(三)优化预算绩效评价方式方法
我国各地区行政事业单位应当积极引入先进的预算评价方式方法,区别于普通企业适应行政事业单位实际情况的评价体系,在以结果导向对比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引入未来导向以及问题导向的评价方法,综合应用层次分析法、优劣解距离法、信度与效度分析以及模糊评价法等方式方法通过构建更高效度的评价模型来对预算管理情况进行反映,切实提升评价结果全面性、真实性、准确性。同时,各地区行政事业单位还应当加大对预算结果分析力度,可以引入现代化信息技术在评价结果的获取之后,进一步将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到后续预算管理工作中去,针对预算管理问题所在形成系统报告,为单位预算管理正确决策的制定提供有效信息数据。
(四)完善预算绩效评价监督和激励措施
从预算绩效评价监管角度出发,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摒弃兼职方式来开展预算绩效评价监督工作,抽调专人来负责此项工作。在完善监督机制過程中,行政事业单位还应当实现预算绩效评价监管权责,尽可能地给予具体监管人员一定的权力以便于其及时进行信息搜集和调查。同时,行政事业单位还应当明确预算绩效评价监督方式方法,单位管理层在对国家相关部门所出台的政策文件进行仔细研读之后要能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方法,可以考虑书面数据、走访调查、问卷调查综合应用以及平衡计分卡、横向对比分析、纵向对比分析等监督评价方式,以便于在具体业务开展过程中起到指导作用;从预算绩效评价激励角度出发,行政事业单位还应当在现有的预算绩效评价激励机制基础上进行优化和完善,要实现分层次的物质和激励相结合的激励方式,在物质激励上设定绩效等级,对于表现和工作成绩情况进行分层奖励,在促进其工作积极性的同时也间接促进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成效的提升。
(五)提升预算绩效评价人员业务能力
要想促进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业务能力的提升,单位负责人不仅要对预算绩效评价人员进行严格要求,从客观层面来促进其不断优化和完善知识结构,而且还应当重视预算绩效评价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提升人员的专业素养,可以通过定期组织和安排培训方式来促进其更好地了解和掌握预算绩效评价理论知识掌握,提升其实务操作能力,丰富其经验,为此项工作的持续有效开展提供一定保障。
(作者单位:广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