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战时中国电影(1937—1945年)的集体记忆建构

2022-05-30张希茹

艺术科技 2022年16期
关键词:八百壮士集体记忆

摘要:抗日战争的爆发导致中国电影由自由创作转向官营电影的制作,此时的中国电影在战时环境中迅速建立起新的体系。文章以应云卫执导、陽翰笙编剧的电影《八百壮士》为例,探讨这一历史背景下,中国电影建构集体记忆的方式,在影像中找寻属于民族和时代的情感认同和文化认同。

关键词:战时中国电影;《八百壮士》;集体记忆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16-00-03

中国电影起步于放映,在放映业的带动下,制片业开始发展壮大。中国电影的制作发展从依附于外国电影公司到自给自足,这期间也完成了从短故事片到长故事片的转换、从无声片到有声片的转换,以及国产电影运动、新兴电影运动、教育电影运动、战时电影发展、战后新电影等各个时期的电影创作指向标的转换。通过这一系列跌宕起伏的变换,中国电影逐渐走向稳定发展的道路。在这期间,各个类型的电影层出不穷,如故事片、教育电影、家庭伦理片、纪录片、社会片、古装片、武侠片、神怪片、体育片等。各个时期的电影都承载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现实。

1 战时中国电影

战时中国电影的发展是在1937年至1945年。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标志着全面抗日战争开始,从此,中国电影自由发展的状态也被战争打断,明星、联华、天一等大公司遭到战争的冲击,各类小公司也纷纷倒闭,此时的民族影业受到沉重打击。中国电影开始依附不同的地缘政治继续发展前行。上海“孤岛”和沦陷区接受和容纳了新市民电影和国粹电影,同时复兴了战前被新电影淘汰的旧市民电影,共同构成了电影业畸形繁荣的局面。此前,由左翼电影转型而来的国防电影自然延伸为战时的抗战电影。国统区抗战电影的生产完全依赖于三家官方制片厂,中国电影制片厂、中央电影摄制场和西北影业公司为主体的官营影业成为民族影业的支柱,其所创作的电影主要以政治宣传、全民族抗战、激励民众为目的。

电影作为视听结合的艺术形式,不仅能使民众惶恐的情绪得到缓解,还可以通过声音和画面诠释战争中发生的故事。同时,战时中国电影对民众的文化程度也没有很高的要求,各个年龄、各种文化程度的观众甚至是文盲都可以直接从电影中获得自己需要的内容,即便是无声电影,画面和镜头也可以将想要表达的信息很好地传播给观众。

由中国电影制片厂创作的电影《八百壮士》根据真实发生的新闻事件改编而成。1937年10月,持续三个月的淞沪会战即将结束,为掩护主力部队撤退,88师524团约400名战士进驻四行仓库,奋勇抵抗日军的攻击,用生命守护了一个民族的尊严。电影在事件发生的第二年上映,由当时的名导演应云卫执导,阳翰笙负责剧本创作,男女主角谢晋元与杨慧敏则分别由袁牧之与陈波儿饰演。在《八百壮士》前后摄制的电影还有《保卫我们的土地》(1938)、《东亚之光》(1940)、《胜利进行曲》(1941)等。这些电影无论是题材内容还是叙述形式均表达了明确的抗战与反侵略的诉求[1]。这一类电影的创作背景大多是国家和人民面对“亡国灭种”的危机,民族和解全面达成,国共两党结成统一战线一致抗日。战时中国电影集中力量推出大量的纪录片和教育类影片,观众在观看的同时对画面呈现的内容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从而使民众的个人记忆、村庄记忆转变成为民族记忆、国家记忆和集体记忆。

2 电影中的集体记忆

集体记忆是由法国社会学家莫里斯·哈布瓦赫提出的一种社会心理学概念,其认为集体记忆是一个特定的社会群体之成员共享往事的过程和结果,保证集体记忆传承的条件是社会交往[2]。这是指人们当下对历史事件进行解读和分析,来获得一种强烈的集体认同感。集体记忆有两种时代意涵的解读,一是重温历史、找寻情感共鸣,或追忆往昔的卓绝灿烂,或铭记曾经的伤痛创痕;二是凝聚当下、巩固集体认同感,激励社会成员团结一致,继往开来[3]。

电影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方式,具有比文字、音乐、绘画更形象直观的作用。同时,观看电影一般是人群集中的聚集性活动,以电影画面、音效作为传播媒介,从而产生对集体记忆的再现与强化。将集体记忆这一概念运用到电影中,能增强人民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激发人民对国家历史的情感和文化认同,更有利于团结人民,推动国家稳步发展。

在抗日战争这一阶段,每一部电影都连接着个人和历史,观众可以由此鼓舞、振奋、反思自己,并将这些情绪带到抗日救国的实践行动中。有关“八百壮士”的故事,在电影上映之前,报纸、广播等媒介就已经有了许多宣传,同名电影的制作无疑是当时的一个社会热门话题。1938年,电影在民间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当时,电影院集中在省会城市,许多底层民众看电影的机会并不多。为此,军事委员会政治部专门组织了十个电影放映队,展开流动电影放映活动,重点向大后方的县城与农村地区的民众放映露天电影[4]。

电影作为时代产物,不仅能在当下唤醒观众的文化认同和历史认同,经过时间的洗礼,现代人观看战时中国电影时,更能认识到英雄的战士和人民,为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国家尊严舍生忘死、英勇斗争。电影画面再现远去的历史,以此激励吾辈自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断奋斗。

3 《八百壮士》建构集体记忆的方式

3.1 真实事件激发情感共鸣

战时中国电影大多是以记录真实事件为主体的改编创作,这一时期的影片多围绕抗战救国这一主题来塑造人物形象和展现故事情节,以当下发生的真人真事作为创作灵感,通过电影语言还原历史真实。电影通过自身的艺术价值反映真实生活,这在中国电影的发展过程中有着巨大的意义和显著的作用。日本侵略战争使得当时的中国百姓食不果腹,吃饱穿暖成为一种奢求,此时,电影的纪实性表达成为反映战争真实性的重要方式。电影《八百壮士》基于新闻事件进行改编。在淞沪会战中,这场围绕四行仓库与日军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在1937年引起了社会和国际的广泛关注。电影无论是演员的选择还是场景的构建,都尽可能地还原历史事实,最大限度地刻画了真实的人物形象。新闻事件通过艺术的再创作,得以再现于银幕上,并且流传至今。通过电影对历史事件的还原和解读,反映了社会现实和战争实况。

《八百壮士》通过情景再现展现了谢晋元带领号称“八百壮士”,约400名战士不屈不挠、顽强抵抗敌人进攻的画面,对日军烧杀抢夺的丑恶嘴脸也進行了细致刻画。八百壮士八佰兵,四行仓库卫家国,真善美和假丑恶的对比在电影中展现得淋漓尽致。观众将自身遭遇与电影画面进行对应,激发起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对法西斯暴行的愤恨与厌恶。

在电影开头,百姓在日军的进攻下四处逃窜,无家可归。日军残忍暴虐、肆意妄为,尤其是在抗战初期,南京大屠杀等血腥暴虐的侵略行为使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电影展现了老百姓因为战争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画面,战争带来的死亡、分离、痛苦具象能够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电影不仅充分展现了“八百壮士”不怕牺牲的大无畏英雄精神,还叙述了苏州河南岸的上海市民救助伤兵搬运物资等真实故事。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电影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民众抗日救国的信心和决心,具有深刻的社会价值。

3.2 电影语言再现历史真实

电影是一种综合艺术,能把文学、音乐、摄影等各类艺术结合起来,通过演员的演绎和情境的构建,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和故事情节。《八百壮士》通过艺术语言将真实新闻事件呈现在银幕上。电影中,虽然对话都以字幕展示,但音乐却是贯穿全片的一大亮点。观众可以听到《满江红》《松花江上》《歌八百壮士》等歌曲,这些音乐起到了补充画面内容、渲染情绪、抒发感情的作用。在电影后半段,画面展现了“八百壮士”抗战取得阶段性胜利,报纸、广播等纷纷发布新闻通告播报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伴随着画面转换的就是歌曲《歌八百壮士》。这首歌曲由桂涛声创作,激昂的音乐展示出“八百壮士”的英雄壮举,慷慨悲歌振国魂,歌曲中饱含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誓死抗战的大无畏英雄精神。律动的旋律与通俗易懂的歌词相结合,歌曲张弛有度,一气呵成,不仅鼓舞了中国军队的士气,还使观众产生了更强烈的爱国热情。这首歌曲也因此成为电影《八百壮士》中的响亮号角,激励着中国军民团结一心抗击日寇。

除此之外,字幕也是这部电影的一大亮点。电影一开头,就用大段字幕陈述了这一历史事件,字里行间表达出战士们誓以最后一颗子弹、最后一滴血奠定战斗胜利的基石。电影《八百壮士》中,中英字幕的结合是电影的一大亮点,简单易懂的英文字幕配合画面展现故事情节和人物对话。这也侧面反映了中国当时的社会环境,外国在华租界较多,字幕需要满足外国人观看的需求,而这也可以用电影语言向全中国以及国际友人反映中国所处的战争环境和中国人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以真实事件激发全民投身到抗战中,唤醒身处中国危亡时刻的全民族记忆。

整部影片追求用最平实的影像画面,将历史事件与现实相关联,真实回归电影创作的根本目的,引领观众从历史中反观现实。无论是高昂热血的音乐、充满情绪的镜头,还是中英结合的字幕,都展现出一种强烈的真实感和在场感,为观众营造了身临其境的氛围,形成了战时中国电影的独特拍摄风格。

3.3 细节画面唤醒集体记忆

《八百壮士》作为纪实性故事片,细节的展示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一部优秀的电影往往存在很多鲜活、充满质感的细节,这些细节常常伴随着事件不断深入发展,成为作品的闪光之点、动情之处,深深地吸引并感染着观众[5]。《八百壮士》中,许多细节的展现能够强化故事情节、塑造人物性格、贴近社会现实,使观众在观看过程中如临其境,有所触动。

电影用许多镜头集中展现了战乱背景下民众的生活状态。例如,在开头百姓流落街头、四处逃窜的画面中,人来人往,而一个小孩子孤零零地站在人群中。画面一转,怀里抱着小孩的母亲拼命向孩子招手,她局促不安地小跑着,在快速逃窜的民众中显得格格不入,这一生动真实的细节让人深感悲痛。战乱年代,一家人的团聚也在这时显得弥足珍贵,稍不留神,家就被炮火击打得四分五裂。电影的另一片段中,观众可以看到战士身负重伤后,民众自发为负伤战士治疗,扎绷带,送干粮,孩子们舀到水先给战士们喝、馒头先给战士们吃,他们用童真传递温暖,用小手举起大爱。在这两部分画面中,孩子作为镜头画面的主角表达了很多内容。孩子象征着纯真,由孩子作为主角来讲述故事更能打动观众,直击人的心灵深处,唤醒战争时代人们的家国情怀和情感认同,将个人记忆及家庭记忆升华为集体记忆。

“八百壮士”在艰苦抗战条件下义无反顾地与日寇周旋,在谢晋元的带领下获得了阶段性的胜利,这一壮举赢得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并获得了很高的评价。电影与现实中,除了“壮士”们的英勇抗战,上海租界内的同胞们在目睹国民的苦难后,纷纷伸出援手,通过演讲募捐等方式筹集物资、食品和医疗用品,为将士们做好物资保障,尽绵薄之力。

影片中,女童子军杨慧敏冒着生命危险,冲过火线把一面国旗献给八百壮士,冉冉升起的旗帜是战争中将士们的精神支柱。这些都是这场战役中甚至是整个抗日战争中很小的事情,但正因为有了这些细节,才更有打动人心的力量。以小见大,不论是当时的观众还是如今的观众,都可以读懂电影所传达的、独属于中华民族坚毅与勇敢的美好品格。

4 结语

《八百壮士》作为战时中国电影阶段的电影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作为纪实性故事片,具有绝对的真实性;以抗日救国作为题材,具有强烈的民族性。这些特征都汇聚成为属于当下的历史记忆,它能够唤醒身处战乱中的民众的记忆,并且激发当代民众的情感认同。从1938年到2022年再到未来,影像资料能够重现历史,通过电影的表达,完成对历史事件的还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中国青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战时中国电影记录了历史事件,建构了集体记忆,今人可在记忆中重拾历史。

参考文献:

[1] 龙艳.从《八百壮士》到《八佰》:写实主义到诗化风格的转变[J].电影文学,2021(2):88-91.

[2] 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M].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40.

[3] 王玉姗.新媒体视阈下的集体记忆建构:以主流媒体微博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为例[J].今传媒,2020,28(5):35-39.

[4] 郭洋.“八百壮士”历史记忆之建构与传播历程[J].天中学刊,2022,37(5):131-138.

[5] 余冉冉.浅析细节拍摄在纪录片创作中的作用[J].东南传播,2020(9):130-131.

作者简介:张希茹(1998—),女,山西介休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民国电影的叙事策略与文化解读。

猜你喜欢

八百壮士集体记忆
“八百壮士”历史记忆之建构与传播历程
不同政治语境下的艺术表达
浅析主旋律电影跨时代翻拍特点
洪秀柱称台湾拒统是死路一条
评沈虹光新作《壮士无言》
“网红”微博广告研究
古装电视剧与大学生的集体记忆
新闻社群的“情怀”策略建构
“八百壮士”流离的血泪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