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后膛抬枪设计分析
2022-05-30付梦雪曹汝平
付梦雪 曹汝平
摘要:晚清时期,洋务派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仿制新式武器,采用机器生产的晚清兵器在枪支方面进步尤为明显。文章以晚清后膛抬枪设计为研究对象,认为通过枪支的演变反映晚清迫于军事压力对武器的学习与改造,体现晚清学习西洋先进科学技术的迫切愿望,以及在军事快速发展时选择相对落后的抬枪的无奈。
关键词:后膛抬枪;武器设计;晚清
中图分类号:TJ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18-0-03
1 后膛抬枪的演变
后膛抬枪由最初的火绳枪演变而来,逐渐进行结构的改造和火力射程的升级,最终形成使用金属定装式弹药的后装转栓式步枪。18世纪末,中国农民军常在山区与清军斗争,清军的重炮很难发挥作用。随后,清朝道光年间,在西方列强的军事侵扰下,东南沿海战局愈发紧张,摩擦不断。冲突的增加使得火器的需求量提升,然而清朝在此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爆发大规模战争,火器制造业没能获得实质性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一种重30多斤的大型火绳枪抬枪应运而生。抬枪又称“扛枪”,使用时需要扛抬行动,安于架上施放,因此得名[1]。抬枪的英文名“Jingall”最初来自印地语“Jangal”,指的是需要在架设之后使用的重型火枪,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抬枪是基于明代九头鸟铳的形制而改进的。
作为中国独有的火器,同时也是清代火器发明之一,抬枪的辨识度极高。在尺寸方面,各个制造局制造的抬枪长度普遍都超过2米,江南制造局的抬枪长2.45米,山西机器局的抬枪长2.2米,如今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的抬枪都长达1.5~3米。道光二十一年三月初十的奏折记载,成品抬枪长七尺五寸,在演练中射程甚远,“施放时一人将枪安于一人肩上,双手勒定皮带,又一人将枪尾托定,看准钩火,可发三百余步,吃药三两五钱,铅子重五钱,可装五个”[2]。这样的设计使得清军士兵只能通过协同作战的方式进行操作,使用时至少需要2~5个人,其中一人填充火药,其他人负责调整方向并发射弹药。
抬枪的设计理念是尽可能地增加威力,通过更改尺寸弥补技术上的不足,在结构不变的情况下把普通尺寸的枪放大。对比之前的将军炮和子母炮,这种抬枪有很大的进步,在减轻重量的同时增加了机动性,在战斗中携带较为方便,仅需人力就可运输,因此适应当时的各种地形,在清朝的战争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其中设计最成功的是陕西机器局制造的抬枪,将尺寸缩减为1.6米,口径扩大到了41.3毫米,这个口径更接近于当时西方国家的炮。在射程方面,抬枪已经达到290~480米的射击距离。在设计结构和射程方面,抬枪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命中精确度不高,这主要是因为抬枪的制造工艺粗糙,枪膛精度不高[3]。
抬枪作为一款火绳枪,从理论上来看,增加枪管的长度可以使发射的火药速度加快、射程增加。但是抬枪将枪管改造得过长,使得枪支速度增量越来越少,枪支的灵活度也大大降低,丧失了作为“枪”的便利性,优点是在装药量和威力方面提升了不少,在步枪的选择中,抬枪以火力优势胜过了同期的马枪。
清末各机器局在引进雷明顿枪、施耐德枪、毛瑟枪后,将其等比例放大,设计出了后膛抬枪,枪管质量提高,设计制造规范化[4]。后膛抬枪在进行改造后,威力远胜于普通步枪,能够为步兵提供额外的支援型火力。但是由于生产力低下,生产工艺较为简单,手工打造出的枪管非常厚重,火药也是老式黑火药,射程较短。另一个问题是抬枪在使用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抵肩射击,人体无法承受巨大的后坐力,甚至会被打翻在地。这样单纯放大步枪而不考虑操作的设计,使其射程和威力都大受影响。
随着战事的发展和人员的扩充,对军火的需求进一步提升,天津机器制造局因北洋大臣、直隶总督王文韶练兵需要后膛枪1500杆,先造边机、中机抬枪两杆进行试验,试验后认为两款枪都具有实用性,但是边机太重,因此对其进行改造,降低重量和缩小尺寸,定于30斤左右。19世纪70年代后,西方各国开始推广集子弹、火药和铜帽于一体的金属定装弹,简化了步枪的填弹程序,火器性能得到极大的提升[5]。19世纪末,清军设计的新式抬枪大小接近毛瑟枪,由于借鉴了坚固的比利时枪支的优点,射程达到了2000米左右,被山东巡抚李秉衡大为夸赞。
此时的抬枪结构由最初的前装式演变为后装转栓式,弹药也从先填火药再点燃火绳推动弹丸飞出枪口的笨拙方式进化到金属定装式弹药,但基本设计原理依旧是同款步枪。随着金属冶炼技术的发展,弹药威力不断增强,技术更加成熟,现存国外的抬枪子弹多为清朝末期各大兵工厂生产的后膛转栓式,口径在0.6英寸到1英寸不等。
2 后膛抬枪的长期制造
后膛抬枪虽然是由早期前膛火绳抬枪演变而来,但在结构上和早期的枪支相比有了很大的区别,无论是装弹方式还是内部结构,更像是引进的西方各种后膛定装枪械的放大版。李鸿章作为直隶总督,十分关注西方军事技术的发展状况。19世纪80年代,法国开始为军队装备无烟火药弹,李鸿章对这种新式药弹很感兴趣,想要学习新式技术为淮军更新装备,但此时西方国家十分注重对新军事技术的保密,不仅在科技上不透露半分,在允许进口之后价格也十分昂贵。因此,1890年到甲午中日战争以前,清政府在经费缺乏的情况下,经信义各洋行订购的各国武器的数量较少[6]。
在此条件下,李鸿章要求“上海、江宁、天津、广东各机器局,大都分造砲械子藥”,在未能仿造后膛大炮的情况下先制造后膛小炮,满足水陆军使用需要。由此可见,当时的制造工艺还无法支撑先进武器的制造,虽然新式枪支质量较好,但是产量过低,无法支持大量的军队人员配备,而且新式枪支需匹配新式弹药,在后勤补给能力低下的晚清时期,能否保障弹药的及时补充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除了武器制造工艺落后,新式弹药的制造同样存在困难,有的弹药还需要依靠进口,作为一种消耗品,弹药方面的支出给军费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相比之下,制造后膛抬枪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
后膛抬枪得到长期使用的原因之一是晚清时期中国近代兵器工业处于发展起步阶段,武器产品质量普遍不高,清朝无力进行技术改革,只能想办法对原有武器进行更新升级。开办较晚的湖北枪炮厂引进的机器相比其他厂更为先进,因此湖北枪炮厂的自造武器堪称质量最好的,其尝试对7.9毫米口径的毛瑟枪进行改制,制造出了小口径的“汉阳式步枪”,对此,时任东三省总督的锡良的评价是还不如早期笨重的九响旧枪,可见仿制并不是很成功。
除了技术落后,各个兵工厂在枪炮设计中还缺乏统一的制造标准,经常出现子弹和弹膛无法匹配的情况,样式仿照的是同一种型号,但各厂的机器设备、经费配比、人员能力天差地别,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在企业管理方面,没有完备的制度,克扣生产经费、使用劣质材料等腐败行为时有发生。在人员方面,普遍存在依赖洋员的弊病,外国技术人员起到关键作用,为了赚取高薪,洋员往往多方刁难,拒绝将技术传授给华人。因此,在枪炮制造过程中,缺乏成熟的图纸和安装方法也使得晚清的枪炮设计不成熟。
晚清兵工企业除了存在生产产品数量少、质量差等问题外,还有产品型号落后的缺点[7]。当时军工创办人员缺乏专业的武器知识,对西方军备了解较少,对枪械没有进行严格的测试和评估,沒有思考其是否符合当前军队的使用习惯、型号是否为最新、本国的生产条件能否支持大规模生产,没有结合国情进行仿造,严重限制了兵器的发展和更新迭代。
还有一个原因是清军使用抬枪的习惯遗留,太平天国战争时期的湘军营制已经编有抬枪队,往后至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无论是军工制造还是军火配备,一直都有抬枪的身影。由于枪械操练不勤,新式火器使用不娴熟,士兵更倾向于使用抬枪。在枪械配备上也没能实现全面普及,1899年俄国动乱前夕,珲春副都统管下正项八旗官兵配置的枪械仍以鸟枪、抬枪等旧式枪械为主,新式洋枪装备极少[8]。同时,许多清朝官员对抬枪这一本土火器有独特的情怀,曾国藩就曾在奏折中明确提出,中国的枪炮要比来福炮更加便捷强大,新加坡所铸的枪炮完全不如本家。李宗羲在同治十三年中的奏折中提到,无法仿制新的克虏伯炮,但这种枪本来就不如原来前膛式的枪稳,因此无须仿制。更有甚者将抬枪视为神兵利器,认为其集各国枪械的长处于一身,位于世界一流水平,抵得上十几门炮的威力。甲午战争之后,盛宣怀也认为此次战争的胜利要归功于抬枪,金陵制造局的后膛抬枪射程远,比炮更好用,要求该局多多赶造。大多数中国兵在进入编队后,领枪时更青睐抬枪而非来复枪,因为来复枪需要特殊子弹,弹药配比跟不上,而抬枪是本国的产品,只需要火药和弹丸。
因此,晚清时期后膛抬枪的制造技术相对成熟,加上清军长时间的使用习惯以及众多官员对本土抬枪的“迷信”,使得这种在当时看起来较为落伍的枪支在军队中被长期使用。
3 对后膛抬枪的客观评价
抬枪开始大规模生产之后,清政府再次增加经费。以往生产火器,机器局会先购置外国机器进行试造,在演练完毕、没有太大问题的情况下进行批量生产。而此次四川机器局认为中国的抬枪技术已经非常成熟,随即走进了一个误区,拒绝采购任何外国机器,直接进行全套自制,打算自制机器以保障荣禄扩充各地机器局。四川机器局的制造费用每年以8万两为限额,不能超出,从成本来说,枪炮和弹药的成本并不高,外洋的机器昂贵且运输费用高,路程远也带来了一定的损耗。四川机器局总办候补道安成称:“该局制造委员、工匠皆能制造机器,不如由局中自造,既可节省经费,又无滩河险阻,并可计日告成。”
清政府在机器制造方面的技艺还不成熟,盲目地大规模使用自己的机器制造火器是一种冒险行为,在此之后,四川总督进行了更迭,由满人恭寿换成了满人奎俊。1898年,四川总督奎俊奏请增加预算,对抬枪进行扩充制造,此时的年经费已经达到了10万两,制造后膛抬枪毫无问题,但是四川机器局新任总督并不熟悉军工领域,只是按照承诺的数量一味追求效率,使得之后生产的抬枪暴露出质量问题。
后来对抬枪的评价多数是贬低,认为在多数国家使用先进武器的晚清时期,清政府依旧古板地使用抬枪这种老式武器,与其说它是落后,不如说抬枪是理念过于先进,以简单的装填形式大幅度提高火力,是提前100多年诞生的反器材步枪。金陵机器局生产的抬枪可以击穿厚约10厘米的木板,可以对掩体后的目标造成杀伤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随着坦克、装甲车等重型武器的出现,西方国家也开始放大普通步枪进行攻击和防护目标。1918年,德国研制的世界上第一种反坦克枪“T步枪”与晚清后膛抬枪的设计不谋而合[9]。晚清长期使用的后膛抬枪的设计思路一直被忽视了。晚清时期的火器,在军事上需要保证武器火力和军队中的广泛配备使用,在经济上不允许大量武器进口,在政治上面临大臣们的本土崇拜,多重压力下,后膛抬枪的长期制造与使用实属无奈之举。
4 结语
后膛抬枪相较于同期的毛瑟枪和林明登枪,在工艺、结构和火力方面都有很大的差距。晚清政府由于经费不足,无力支撑新式枪炮的大规模仿制。在技术方面,手工打造的枪支无法与机器制造的枪支媲美。后膛抬枪的设计是在本土武器的基础上实现的,它尽可能学习了西方枪支的优点,演变出这种中西结合的武器。在战争中,后膛抬枪被北洋陆军广泛装备,在镇南关战役和甲午海战中都有不错的表现。能够仿制一两种新式武器并不代表中国实现了军备的自立自强,反而是大规模使用后膛抬枪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晚清热兵器的进步。由此看来,后膛抬枪的设计并非一无是处,而是符合当时时代发展潮流的产物。
参考文献:
[1] 王子林.抬炮·抬枪:清末火器的最后一搏[J].紫禁城,1996(1):46-47.
[2] 齐思和.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二)[M].北京:中华书局,1964:898.
[3] 吕小鲜.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中英两军的武器和作战效能[J].历史档案,1988(3):86-94.
[4] 崔金泰.枪炮史话[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1988:47.
[5] 黄凯.火器引进与淮军军事改革[D].长沙: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
[6] 关伟.论洋务运动时期淮军的改进和建设[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
[7]方小阳.晚清长江中下游地区兵器工业地理研究(1860-1911)[D].合肥:安徽大学,2019.
[8]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珲春副都统衙门档[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18.
[9] 曾永珠. 21世纪初叶轻武器发展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1995.
作者简介:付梦雪(1992—),女,安徽阜阳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曹汝平(1976—),男,湖北荆门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设计历史与理论、设计与技术哲学、数字媒体应用理论、艺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