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苏州方言的视觉转化设计研究

2022-05-30范佳琳

艺术科技 2022年17期
关键词:插画设计文创设计

摘要: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的媒介,存在多种变体。方言作为一种平民化、地方性、具有传承性的表达形式,在语言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苏州方言作为吴语流派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语言,在历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在20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苏州方言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水文化”赋予了其柔软、缠绵的特点。文章以方言视觉转换为主要研究对象,在了解分析苏州方言文化理论的基础上,选取部分方言词汇进行深入探索和归类整理,从意象表达和语义解读的双重角度出发,针对部分苏州方言词进行视觉化的设计转换与文创设计研究。

关键词:苏州方言;视觉转换;插画设计;文创设计

中图分类号:H173;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17-0-03

0 前言

苏州是一个古老又年轻的城市,一方面,它是众所周知的历史文化名城,有着2000多年的文化历史;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和社会迅猛发展,當年“轻风细柳,小桥流水”的诗意景象慢慢变成了“车水马龙,繁忙喧嚣”的都市风景,大街小巷充斥着来自五湖四海的宾客,耳畔边萦绕的是各种口音的普通话。在传统与现代交汇之际,熟悉的面孔似乎有点陌生,纯正的乡音也正渐行渐远[1]。

如何突破地域堡垒更好地传承、发扬地方方言,一直以来都是个值得探讨的话题。从视觉传达的角度出发,以一种超越文字、超越语言的方式,将地方方言通过视觉化的图形语言加以呈现,或许是一次促进方言文化交流的有益尝试。

近几年,文创设计在国内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如传统节日文化、传统戏剧文化、传统饮食文化等,因此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品日渐繁多。文化的载体形式多样,方言作为地域性特色文化之一,却被很多人忽视。本文以苏州方言为代表,通过对方言视觉化的调查与研究,将现代插画与文创设计相结合,将吴方言中蕴含的地域文化融入设计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方言变成可视化的插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接受。

1 语言文字视觉转换的意义

语言文字和图形都是人们交流的重要媒介,对信息的传达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二者各有特点。图形是一种记号,一种说明性的图画形象,是一种区别于语言、文字的视觉形式,能够将信息中包含的抽象情感与思想内容进行形象、充分、具体的表达,并给观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最初语言文字是为了实用之需而创造出来的,因此它在传播信息时,能够使表达更加准确,这是语言文字区别于图形传达所具备的优越性[2]。

语言文字与图形在信息传达这一功能上具有相似之处,因此二者必然存在一定的可转换性。对语言文字进行视觉形象转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丰富图形的传达设计和对传统观念意义的表现。

为了使信息的传达更加完整、丰富、意义深刻,可以将二者结合起来,也就是用图形表现语言文字或用文字来解释图形,共同服务于同一信息的传达[3]。在此过程中,可以使用递进式的图形创意的联想方法,使语言文字与图形在同一画面中融为一体,共同完成图文转换,也使二者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2 平面设计领域方言视觉转换的实例探索

中国人作为象形文字的传承者,对语言的视觉转换应该不会陌生。早在远古时期,先祖创造的文字就来源于图画文字。虽然经过数千年的演变,如今的汉字已跟原来的形象相去甚远,汉字也由表象文字慢慢转换成表意文字,但现代表意文字的生成依然以表象文字为基础。

就当前而言,平面设计领域对方言视觉化的研究主要分为两大板块:一方面是从方言语义解读的角度展开研究;另一方面是从方言意象的表达角度进行探索。基于相关研究,展现地方方言的特有语境,剖析方言所蕴含的地域文化。

2.1 从语义解读的角度分析方言的视觉表现

方言作为地方性的语言,与普及官话不同,具有明显的地域性,除了当地人之外,其他地方的人对当地方言所表达的意思知之甚少。通过研究方言中的词语及意思,可以得到与方言意思相对应的视觉表达效果,并通过社会上普遍认可的视觉语言来表达方言所传达的意义,让非当地人直观地理解方言的意思[4]。

以《插画版南京方言》为例,作者用生动有趣、简约的插画形式搭配文字背景,重新解读南京方言的特色词汇,让人们通过阅读背景文字解释的方式看懂南京方言的意思,实现听觉视觉化。

2.2 从意象表达的角度分析方言的视觉表现

在平面视觉设计领域,表象符号和文字符号的创作即图形设计与字体设计的结合统一,可以创造出更完美的视觉效果。因此,从符号学的角度来看,基于意象的设计来分析方言所包含的意义,也是一种方言的视觉表现方式。

例如,在《江苏方言视觉印象》中使用的表象符号是纪实性的地方影像元素,作者将地方的地标性建筑与当地方言、俚语相结合,以一问一答的形式为观者讲解江苏不同地区方言的语境,这种需要由观者自己揣摩的语境,正是当今时代各地方言最重要也是最害怕流失的东西。

再如,《听见黔方——贵州方言视觉化》中所使用的是另一种表象符号——图形元素,这是一种抽象的表现形式。作者以一种新的视听结合的方式来表现传统方言独特的魅力,将贵州方言的19个声母和32个韵母视觉化,将其转化为特有的图形符号,并结合贵州当地的民俗元素,赋予贵州方言一种新的视觉语言。

3 “潮流吴语”视觉转换设计研究思路

苏州方言历史悠久,素有雅致、软糯的语言特点,是吴语方言片区的典型代表方言。最早可以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经过中原华夏语种与当地吴越民族语言的融合,又历经2000多年的进化演变,发展成为现代“吴侬软语”的苏州方言。

苏州方言诞生于苏州,又孕育了苏州,造就了苏州人温润内敛、淡定儒雅的气质,其特有的语言魅力非其他方言可以比拟,因此,如今苏州话已成为全国最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方言之一。

苏州话除了声音语调绵软、柔软之外,在语言表达上也生动简明、韵味十足。苏州历经文人骚客熏陶,保留了诸多古代语言文学的用法,如在苏州方言中,以“弗”代“不”,以“哉”代“了”[5]。

苏州话既有古代文学之严肃,又具现代风格的童趣,在苏州话形容词中,素来喜欢用叠词表达,比如在形容颜色的翠绿时会用“碧碧绿”,形容墨水颜色黝黑时会用“墨墨黑”,表达“辣”时为“辣蓬蓬”,表达“苦”时为“苦唧唧”等。

本次设计旨在通过对苏州方言视觉化的调查与研究,选取部分比较有意思、耳熟能详的方言词,如闹热—热闹、困高—睡觉、棒真—困难、港唉唔/设老费—聊天、漂亮—出卡、你好—汝好、来噻—可以、一塌刮子—总共、个劲—关系好、温吞水—慢、海歪—多、拉浪—在、适意—称心等[6],并通过现代化的视觉形象来展示苏州方言独特的语言魅力,在此基础上将传统与现代潮流相结合,引发人们对方言之美的新思考,让人感受到不一样的“潮流吴语”。

3.1 “潮流吴语”图形元素选择

通过对苏州方言文字进行视觉形象的转换,在丰富信息传达的基础上,对传统的方言意义也有了更直观的表现。让非当地人能更加直观、明了地理解苏州方言的意思,突破地域限制,让观者可以看懂苏州方言。

地方建筑往往是一个城市文化特征的最佳表现形式之一,它不仅具有历史的传承性,又体现了当今时代的诉求感。苏州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吴文化的发源地,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至今还留存大量的古建筑。如云岩寺的虎丘塔,这座现在已经倾斜的塔建成于北宋建隆二年,经过多次翻新、改建,已成为苏州古城的标志之一,被誉为“吴中第一名胜”。再如苏州的古典园林拙政园、狮子林、沧浪亭等,将具有苏州地域象征的标志性建筑和方言搭配在一起,无论是在形象还是在方言象征上,都能充分体现出苏州的地方文化。

水是苏州最有生气的存在,作为江南水乡,苏州被誉为“东方威尼斯”,其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42%,4/5的太湖水贯穿其中。苏州因水而秀,以水为荣,因此苏州文化离不开水的滋养,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苏州园林,园林依水而建,傍水而生,苏州同样如此。在一定程度上,轻声细语的吴侬软语也离不开水文化的熏陶,它正如水绵延、温软的性格一般存在,并将不断流传下去。

设计选择了数字插画的形式,给予难懂的方言词汇以现代化的视觉形象。系列插画的主体形象是猫咪,因为在苏州方言中“猫”被称为“ā wù”(与“吴”同音)。

3.2 “潮流吴语”图形创意

在图形创意方面,在传达苏州方言意思的基础上,将苏州地方特色融入画面中。画面主体由前景表盘和后景苏州虎丘塔构成,虎丘塔从表盘的中心发散出来,以此传达时代的变迁,这座千年古塔历史的悠久。

3.3 “潮流吴语”色彩选择

在色彩方面,系列插画以蓝绿色为主色调,以“潮流吴语”(见图1)为例,蓝绿色的平静水面营造出一种宁静、悠远、清雅的氛围,较多同类色的叠加使用使画面层次更为丰富。系列插画设计以蓝绿色为主色调,搭配以黄橘色为代表的暖色调,使画面冷暖对比和谐,显眼的同时又显得古朴稳重,比较符合苏州“江南水乡”的特色,輕柔温婉中带有一丝俏皮的味道。

4 “潮流吴语”设计的媒介表达

考虑到设计作品的应用性,将文创产品作为“潮流吴语”方言设计的载体,将苏州方言中蕴含的地域文化融入现代文创产品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方言转化为可视化的现代艺术,被更多的人了解和接受。

“潮流吴语”系列作品以文化宣传、实用美观为出发点,将产品应用分为两大部分:文化纪念类和时尚生活类。

文化纪念类产品(见图2)以宣传苏州地方文化为主要目的,主要体现苏州的园林文化、水文化、特色方言等,制作以“潮流吴语”方言系列插画为主题的明信片、信封、书签、卡片、纪念徽章、摆件等。

时尚生活类产品(见图3)则以实用美观为出发点,设计手机壳、帆布袋、杯垫等用品,插画图案配以简洁的说明性文字,从而简洁明了地表现苏州方言的艺术文化特征。

通过系列化的文创设计产品,使苏州方言由一个抽象的概念转变成一件件现代的、新颖的、美观实用的具象物品。

5 结语

鲁迅先生曾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方言作为地域文化的载体、地区气质的集中体现,是一种值得永远传承的文化。选择以“潮流吴语”为设计和论文的选题,笔者愈发感受到方言文化所蕴含的深刻含义。传承家乡地域文化,是新时代青年应该肩负的责任,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发扬和传承传统的地方方言文化。

设计尝试用直观的视觉语言,从语义解读和意象传达的双重角度来阐释苏州方言,在选取苏州方言特色词汇的基础上,将方言词汇的意思转化为图像符号,并加上注音和注释,使观者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部分苏州方言的意思。

参考文献:

[1] 汪平.普通话和苏州话在苏州的消长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1):29-36.

[2] 陈健玲.图形设计中的语言文字之视觉形象化转换[J].大众文艺,2017(4):141-143.

[3] 戴秀珍.看得见的语言:方言视觉转译设计初探[J].包装与设计,2013(3):104-107.

[4] 程芳.豫言不止:河南方言的视觉转换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6.

[5] 周丽敏.把根留住:浅谈苏州方言的语言特色和表现方式[J].时代经贸,2010(11):249-250.

[6] 周言.试论苏州方言的文化价值[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94.

作者简介:范佳琳(1997—),女,江苏常熟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猜你喜欢

插画设计文创设计
传统元素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山西剪纸艺术的运用研究
基于“情绪记忆”的茶社插画和灯具设计研究
《剑侠情缘网络版叁》同人插画设计调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