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文化视域下南通“非遗”传承与创新研究
2022-05-30张成禄
摘要:南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江海文化的重要载体,肩负着南通对外文化交流与传播、培育区域文化认同、提升南通文化形象等重要使命。弘扬江海文化以及寻求南通传统文化向现代转型的内在诉求,要求南通非物質文化遗产必须顺应时代潮流进行传承与创新。文章分析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现状,结合江海文化,指出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供参考。
关键词:江海文化;“非遗”;传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19-00-03
目前,国家正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使文化建设日益成为当今社会发展中的重要课题。一个民族的文化现象,是这个民族在长期生活的区域不断发展和演变形成的。南通在地理区域上临江靠海,江南、江北多元文化在此交会融合,多种文化现象在该区域交流互动、演变发展,逐步形成了多元、包容的江海文化。生活在这一区域的人们有着与生俱来的务实精神,敢为人先,乐于接受新知识、新事物。南通的人们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技艺,留下了具有鲜明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蓝印花布印染技艺、板鹞哨口风筝,以及以沈寿为代表的仿真刺绣、扎染等均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建设文化强国的时代潮流下,发展“非遗”已经成为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多样性的叙事方式,被誉为“人类的生命记忆”。南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江海文化的重要载体,担负着南通对外文化交流与传播、培养培育区域文化认同、提升南通区域文化形象的重要使命。建立健全南通“非遗”技艺的传承和创新体系,打造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持续、创新、高效的新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1 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现状
1.1 有丰富的“非遗”资源,但依然面临着消亡的危险
南通临江靠海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其多元文化现象包容、并存、开放的特点。南通地处长江以北,在海安有青墩文化,与江南的吴越文化、海派文化包容并存。多种文化现象在传承和发展中相互交融,在江海乡野间孕育出多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蓝印花布印染技艺、板鹞哨口风筝、以沈寿为代表的仿真刺绣、梅庵古琴技艺、南通色织土布技艺等,都是“非遗”的典型代表。南通的“非遗”涵盖了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涉及领域有传统技艺、文学、音乐、舞蹈、美术、传统医药等。但值得注意的是,“传统工艺的核心是手工技艺的个性化制作,是人与技艺的和谐统一,凝聚着创作者的思想情感、对技艺的纯熟表现、对美的感知和理解,具有唯一性,这是工业化生产无法替代的”[1]。因此,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在传承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南通市区经济发展良好,有较好的资源和平台,产业发展相对均衡,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先决条件,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项目得到了较好的开发和保护;而县区则受到区域位置等相关因素的影响,“非遗”项目的传承面临着消亡的危险。
就传承和保护的问题而言,有学者提出对“非遗”进行创新,把创新的成果也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的学者则认为,“非遗”的传承与创新在一定程度上是互相排斥的,创新后的成果已经不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只能算是一种文化活动或者专业艺术的生产。以上两种观点都较为片面,前一种观点只强调创新,而后一种观点又忽略了文化的传承。在不同的观点和快节奏的现代社会环境的双重影响下,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难以得到传承和保护,最终被淡忘甚至淘汰。
1.2 政府重视“非遗”的持续发展,但支持力度不够
近年来,南通市各级政府为传承和发展好区域传统文化,提升区域文化内涵,通过地方性法规形式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特别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提出要推动“非遗”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以提升南通城市文化底蕴为基本的指导思想,在城市规划、城市建设等方面也作出了明确说明和规定。如唐闸古镇的恢复性改造项目,形成了当地城市人文化发展的一个亮点。
由此可见,政府是否持续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引导和扶持,直接影响其传承和保护,以及和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践创新。例如,被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沈寿仿真绣,其以“中学为本,西学为用”的创新理念,将中国传统刺绣技艺与西方油画、摄影等相结合,创作出了独具表现力的刺绣作品。但在沈绣技艺保护、传承和技艺人才的培养等问题上,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2]。现有的刺绣工艺技师年龄较大,年轻人缺乏耐心,不愿学习沈绣技艺,沈绣技艺传承面临着后继无人的窘境。
2 江海文化视域下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机遇
2.1 政策机遇
为实现文化强国的中国梦,文化强国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与文化产业相关的政策法规,如《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文化部、国家旅游局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江苏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性文件[3]。特别是文化部和旅游部两个部门的重组,文旅融合从政策出台、科学规划管理、资金扶持等方面有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作为支撑,为推动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提供了直接或间接的政策依据。同时,其也加快了区域传统文化、传统技艺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步伐。基于此,南通市要积极跟随利好政策的步伐,加强“非遗”与旅游产业融合创新,实现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2.2 市场机遇
“非遗”的保护与创新为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创造了市场机遇,文化产业逐渐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积极挖掘区域“非遗”并与文创产品设计相结合,开发具有区域特色、文化底蕴深厚的文创产品,有利于促进“非遗”传承和发展。通过设计开发文创产品,将文化知识的共享、用户体验、趣味性集合在文创产品中,消费者在使用文创产品的过程中,就能够体验独特的地域文化,以此满足自身对旅游的个性化需求。
南通近几年也在积极地整合现有的“非遗”资源,举办文创产品设计大赛,通过各种途径挖掘“非遗”资源,关注多元诉求,提供多样、丰富的旅游文化产品。如南通代表性“非遗”项目板鹞风筝,在设计文创产品时,可以提取板鹞风筝的相关元素,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将其设计成各类旅游产品,并在这个过程中使消费者认识板鹞风筝的艺术特点、结构、绘画技法等。由此可见,政府要鼓励更多的投资主体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中。
2.3 构建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传承人培养新模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传统技艺人才的培养,积极推动和构建以学校培养传承人的模式,通过高等职业学校的专业教育,助力“非遗”传承人的培养。高等职业学校肩负着专业教育和文化传承的社会职责,学校对传承人的培养在“非遗”传承中起着不可取代的作用。
南通大学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了传统手工艺、文创产品设计等课程,聘请南通当地的“非遗”传承人为学生授课,真正做到了把传统技艺的相关课程充实到专业学习中,为社会培养具备较高人文素养、技术素养、美学艺术素养、实践能力的专门人才。
同时,该校还开发编写了传统技艺等具有区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配套教材,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与高等专业教育人才培养相结合。例如,教材中有关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的内容,从工艺的发展沿革,到图案、色彩、装饰艺术的特点,再到印染工序,无不展现出浓郁的地域文化。总之,学校教育对本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地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断探寻传承的新路径,发掘传统文化的内在精髓,不仅对本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有重要意义,而且可丰富本区域人们的文化生活,是增强其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
2.4 构建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振兴新模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和地域民俗特色,构建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振兴的创新模式有助于乡村振兴。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作用,积极挖掘本区域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如南通通州区围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通过“乡村+旅游”“乡村+产业”“乡村+非遗”等多种模式实现了农民稳步增收,助力农村经济稳定健康发展[4]。通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传统工艺制作的西亭脆饼、石港窨糕、平潮红糖精枣等都是南通人记忆中最具代表性的茶食,也是当地居民走亲访友的馈赠佳品。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积极发展乡村民俗、农家乐,有利于带动当地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2.5 发挥各类新媒体的传播力
随着各类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和新媒体的崛起,越来越多的“非遗”传承人通过短视频、各种直播平台展现传统技艺,换言之,简单、易上手的新媒体成为“非遗”传承人传播“非遗”的主要渠道。新媒体时代,万物互联,网络上拥有海量的资源,大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学习、观摩“非遗”传统技艺。大数据将各类信息通过新媒体有针对性地推送给不同需求的用户,让越来越多的人可以通过视觉、听觉和多维度的交流互动,对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直观的印象,加深对“非遗”的认知。
3 江海文化视域下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面临的挑战
3.1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与经济发展存在矛盾
江海文化快速发展,必将为南通“非遗”的传承和创新带来新的契机。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只谈创新发展,而忽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也不能只谈传承,而忽视创新发展,要做到在传承和保护中将“非遗”的创新发展与市场经济紧密结合,处理好传承和保护与经济效益之间的矛盾。在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市场化的过程中,如何科学地处理好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关系,是需要深入思考的课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是建立在尊重文化技艺传统本源的基础上的,不能脱离人们的日常生活。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自人们日常的生活创造,所以也应该服务于人们的生活。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设计传承与创新,不能忽视服务和丰富人们生活的价值,不能单纯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技术化或艺术化,而是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运用并服务于生活中,这样才能持续地传承下去。如蓝印花布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中较好地处理了两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开发多样化的产品,以个性化定制来不断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而对经济效益相对较低的传统色织土布技艺,人们的关注较少,甚至忽略了这项“非遗”,没有做到主次有序,均衡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不能一直停留在对传统的沿袭上。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传统的材质和工艺与人们日益增加的需求已经不相适应。因此,必须立足传统,让创新紧跟时代步伐,改进材料和生产工艺流程。应给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一定的政策扶持、资金奖励以及荣誉表彰,同时,利用各类媒体大力宣传传统技艺,弘扬传统文化,积极推广“非遗”文创产品设计机构开发的文旅产品,推动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3.2 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面临着区域环境的改变与文化重构的挑战
南通的区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门类众多、涉及面较广,这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文化重构带来了挑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与该区域经济发展、社会环境有紧密联系,是相互作用的。因此,区域文化环境的改变,会直接或间接地改变“非遗”存在的土壤,自然会影响到“非遗”的传承和创新。当地政府应积极引导,以保护发展为总基调,深入推进“非遗”与文旅产业融合,增强区域民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自信,充分展现“非遗”特色,重构民族传统文化。
4 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人类的生命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技艺”的形式,通过“造物”的形态呈现出来,只有不断地传承和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与时俱进。此外,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尊重传统,在技艺上推陈出新,构建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创新的运行机制,推动区域文化传播,进而推动南通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 徐艺乙.传统手工艺的创新与创造[J].贵州社会科学,2018(11):79-83.
[2] 马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高职教育的使命:以南通仿真绣为例[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1,25(3):47-50.
[3] 胡菊海.文旅融合视角下的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机遇与挑战[J].鞋类工艺与设计,2021(13):116-117.
[4] 叶淑媛.非遗手工艺传承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的方法与路径:以甘肃省为例[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6(5):8-15,129.
作者簡介:张成禄(1978—),男,甘肃张掖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新媒体艺术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