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卷化时代下“空心病”的意蕴、形成机制与应对

2022-05-30朱燕婷邹红军

中小学班主任 2022年18期
关键词:内卷化躺平生命教育

朱燕婷 邹红军

[摘要] 当下,青少年“空心病”问题日益突出。空心状态下的个体带有强烈的无意义感及无目标感,在内卷化时代下容易流于消极式“躺平”或加入自我内耗的大军,给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消极影响。社会转型剧变、学校教育功能偏移、个体生命“降温”助推了空心病的酝酿发展。为了让青少年走出价值虚无,应当重构社会关系、修正学校教育功能、复归教育者理性心态,以更好地追求心灵充盈的路径,并提升青少年意义感和幸福感。

[关键词] 空心病;内卷化;躺平;心理健康;生命教育

2016年,北京大学徐凯文在“时代空心病与焦虑经济学”的主题演讲中借用生物学中植物病害“空心病”的概念来描述当代青少年的精神状态,也可称之为价值观缺失所致精神障碍,其特征主要在于个体精神世界的贫瘠和内心的空洞,以及价值观中缺失存在感和意义感。近年来,“内卷”与“躺平”等网络新晋热词被广泛提及和讨论,其中包含的一些“丧”“佛系”“精致利己”思想和精神也在社会迅速蔓延开来。内卷背景下的空心病对个体心理健康和精神产生的消耗和危害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亟待关注,学术界对空心病的研究也在不断升温。

一、“空心病”的意蕴

(一)什么是“空心病”

“一些学生非常优秀,成长过程中没有明显创伤,生活优渥、个人条件优越,却感到内心空洞,找不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就像漂泊在茫茫大海上的孤岛一样,感觉不到生命的意义和活着的动力,甚至找不到自己。”这段话是徐凯文在主题演讲中对“空心病”这一概念进行的解释,后续相关研究多沿用此表述来对“空心病”这一概念进行介绍。质言之,“空心病”是由价值观缺失所致的精神障碍,不应被简单地理解成个人的意向和状态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从这一概念表述可以看出,“空心病”会发生在学习上有良好表现、生活环境和条件优越的部分“好孩子”身上。而在时代浪潮迅猛向前的当今社会,不仅是这些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上有着优异成绩的群体会产生孤独和无意义感,未在学业、工作和生活当中取得夺目成就的群体同样深陷自我认同及价值观缺失的漩涡,这一新特征也值得我们密切关注。

(二)“空心病”的特质与危害

中科院心理所开展的国民心理健康的研究发现,26.4%的中小学生有抑郁的状况。在物质愈加丰富的时代里,人们罹患精神障碍或疾病的几率却在不断提升。空心病暂且缺乏诊断的量化标准,缺少科学具体的评估方式,这对其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的探求增加了不少难度。但不难发现,空心状态下的个体在内卷浪潮中容易流于消极式“躺平”或加入自我消耗的内卷大军。

1.“躺平”与倦怠:消极情绪的席卷

空心病患者常带有强烈的孤独感和空虚感,认为事物的意义是虚无缥缈的,因而难以理解他人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高度热情和浓厚的情感。他们大多有抑郁症状表现,在学习和生活当中,巨大的内耗已使自身疲惫不堪,对实际活动的投入效能低,久而久之,个体对自身的能力产生怀疑。纵然外界竞争十分激烈,空心病患者“自风情万种,与世无争”,选择“躺平”来降低自身的期望,以防止失败带来的自尊打击,即心理学家通常所说的防御性悲观。这一群体内心的自我保护策略将催使自身认知和心态转变,转向个体情绪和行为的消极。

目前来看,网络成瘾在青少年中泛滥的形势严峻,其同样是空虚之下精神成瘾的互联网时代产物。手机不可离身,沉醉于快节奏、碎片化的娱乐,荧幕背后无法释放的双眼,身心健康在虚拟的网络世界迷失。网络成瘾群体以消极、悲观心态面对生活,容易失去应对困境和挫折的勇气和毅力,在恐惧恫吓之下一再退缩,给日常生活和实践活动带来极大的不利影响,他们还会在群体间带来虚无主义扩散的隐患,让更多人认为生活将失去意义和价值。

2.“功利”与消耗:异化价值的追求

人类躯体需要安家,精神也需要寻找歇息的家园。由于缺乏自我认同,缺失理想信仰,人们便向外寻求认可、寻找归属。在社会转型剧变时期,物质主义、消费主义横行,财富信仰、名利追求与权力信仰成为人们的终极信仰。而青少年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易受到身边亲友与外界社会的影响。从人生价值和意义是什么,到追求别人对自己的肯定,从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到表面上似乎在做些什么,但并不是自己真正想做的,最终使价值观与实际行为不符。功利追求之下,涌现出大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为达成自身目的而进行有意识的虚假。他们即使认为事件毫无意义,也仍会在特定场合表现出合适的行为,以牟取个人私利。这种现代犬儒主义姿态中映射出价值观异化的追求,用表面的虛假隐藏背后真实的目的,不仅是对个人的消耗,当目的被不择手段地达成,可能会对社会文明的发展进步造成更大的威胁,加剧社会不同群体间的割裂。

二、青少年“空心病”的形成机制

(一)社会转型与剧变

资源稀缺理论认为,社会资源始终是有限的,有限资源的获取需要通过合理竞争,最终才能达到整个社会最优的帕累托状态。但在当前社会结构性发展的困境下,有限资源的获取通常需要通过无序且非理性竞争途径,加之青少年本身经验和资源的有限,“内卷化”时代之下,个体不得不将更多的能量投入低收益的低效率竞争中,导致越努力却越挫败。[1]日复一日的努力过后,却换得升学困难、生活改观无望的主观认识,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产生断裂,与此伴随的强烈的迷惘无力感、无意义感则会把青少年推向价值虚无的深渊。

社会激荡剧变,社会规范和文明观念亦产生巨大变化。多元价值观的冲击之下,个体的精神世界产生了矛盾,个体无法有效调和,以至于掉入探索生命意义的“黑洞”,越追寻反而越空无。[2]思想与精神世界陷入一种“不断坍塌、不断重建的循环”,空心病患者由于对意义世界的追问得不到回答,对价值的否定观念便由此产生了。[3]从外在社会到内在个体,导致青少年空心病频发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新一代生活在价值观多元化的社会中,不同于过去较为简单纯粹的价值观念,新一代青少年有更多新的追寻和向往,也面对更多新的矛盾。现实矛盾就在于它的现实性、稳定性和相生性,个人通常难以改变或调和,最终在多元化价值观的消极碰撞中走向价值虚无。

此外,自媒体不断壮大,网络科技也日益发达,这些都为实际生活带来无限便利,但同时也编织成一个可躲避现实的虚拟空间。此空间广阔无垠,个体得以自在“冲浪”。并且,依托大数据和算法等,给用户推送个性化信息,感兴趣的用户驻足时间便会更久。不同于阅读、运动等活动需要长期浸润其中才能给个体带来变化,网络世界的娱乐带来的快感直接又便捷,人们选择将痛苦而长期的活动抛之脑后也就不足为奇了。由此,更多人在虚拟空间构建个体的意义世界,“信息茧房”或成永久归宿。此外,科技进步与传媒发展也为空心病的发展提供了助推力,空心病患者在虚拟世界躲避现实、自我麻痹,与社會的联结感进一步减弱,无意义感则随之增强。

(二)过度的竞争与评价压倒育人实施

“提升一分,干掉千人”“您来,我们培养您的孩子,您不来,我们培养您孩子的竞争对手!”以上标语对许多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在如此紧张和充满竞争意味的氛围中,努力学习的同窗仿佛是自己的“敌人”,而不是共同进步的“战友”,学习不再是纯粹为了增进知识和才能,而是为了超越他人。这一状况表明,担负教育职责的场所已经有些忘却育人初心,在已高度自成体系并且有着高利害性的评价体系的指挥之下,促进个体生命的完整成长这一目标似乎已偏向一隅。单一的评价体系对于个性和才智多样的学生显得过于笼统狭窄,高分数、好学校成为学生成长的统一标准模板,导致一切向评价看齐,自我决定的需要和能力被忽视,学习生活无法唤起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和热情,继而陷入“无意义”学习。

学生怀揣着期望和激动的心情走入学校,最后却带着疲惫、厌恶学习的心境离开。一些地区,学校只顾及当下学生成绩的获得和为学校赢得良好发展的资源,缺乏长远目光,在教育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需要,分数至上,用传统的期望和要求替代受教育者个人的特殊能力的标准[4],为遥远的未来牺牲现在的生活。如此的教育观念使学生个体成长缺乏持续性动力,在离开以分数来评价个体发展的体系时往往不能很好适应,并因此失去目标感、意义感。

(三)个体生命“降温”

“空心病”是缺乏情感体验所导致的意志退缩下的问题认知[5],当下家庭教育者对孩子过度保护或插手,家长代替孩子思考、代替孩子选择,甚至在实际行动中也代之效劳,“她为了防止孩子感觉到自己的娇弱,却把孩子养得越来越娇弱……在百般保护他的时候,特别要考虑到他的将来。”[6]过度保护导致孩子缺乏经验和力量,在困境之下不禁产生自我怀疑与否定。此外,个体自主选择、体会生命意义和价值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缺乏前行的内生动力。在过度保护的另一端,是家长对孩子异化的爱和漠视。孩子或成家长脸面的表征对象,成绩成为奖励孩子的条件。内卷之下,上升机会的减少、成功条件的加重进一步催化了家长的焦虑。

价值虚无主义的根源在于生命个体的自由被抹杀、生命个体的独立人格遭窒息。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是导致这种抹杀和窒息的主要力量。家庭教育是个体一生中接受时间最早的教育,且个体与家庭的关系通常难以割舍和改变,会陪伴个人一生,家长的教育理念、教养方式对个体的价值观、人生观会产生久远而深沉的影响。现今,人们用世俗标准标榜成功,当孩子不符合心中期许时便给予印象上的减分。当内卷袭来,一些父母缺乏正确看待成功和财富的理性和智慧,“鸡娃”现象也就成为常态。

对青少年成长轨迹同样有重大影响的便是教师。从古至今,人们对教师职业尊敬有加,无数名人志士写下名篇诗句讴歌其神圣与伟大。在孩子的心中,教师是他们求知、成长的领路人和见证者。如若教师也不能明晰教育的真正意义和本真,而是以功利标准评价和区分学生,那么教师的教鞭和冷眼就会浇灭学生求学进取的热情和信心。

三、“空心病”的应对策略

(一)社会关系的重构:制度价值引领

一个社会的价值观和精神风貌受制于社会的制度和文化,价值虚无的酝酿和发展归因于缺乏合理性的结构制度,以及缺乏文化力量的教育。为寻找失落的意义来填补心灵的空缺和浇灌贫瘠的精神荒漠,使人重新建构正面的社会关系,我们需要从制度层面破除结构性困境,从文化层面筑起坚固防线,强力除“卷”,让前进与发展之路更平整、更开阔。社会应该给予青少年更大的包容性和供其个性发展的空间,在就业、教育、医疗和住房等关切民生的制度上提供更多的支持,使其能够看到理想照进现实的可能,而不是落入自我消耗又收效甚微的恶性循环。各项制度应激励其为美好生活努力的斗志,体会生命的意义。

“学校教育缺失了一点什么,问题不是出在我们所教授的知识和技术,而是我们的教育缺少了文化的力量,缺乏深入心灵的东西。”[7]时代发展飞速,一边是身心剧变时期,一边是错综复杂的外界环境,青少年价值观的引领和理想信念的树立需要格外重视,应巧借并充分发挥朋辈、榜样的引导和带动作用,注重以文化为品格的教育,使个体思想精神得以丰满。需要注意的是,价值态度对个体行为选择至关重要,价值观的引领不得不谨小慎微。“一个人只要开始把自己想象成为另外一个人,不久以后就会完全忘掉他自己的。”[8]与他人比较,将他人成就作为自身目标时常会出现一个问题:持续对自身的满足感、接受度的降低。长期处于该状态之下,可能反而导致个体空虚感和无意义感的加强。因此,在注重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同时,也应当把握恰当的度,过度地宣扬远大的理想,会走上另一个对成功的过度崇拜的极端,平凡的生活和细碎的美好也同样值得人们追求和尊重,人生的意义往往也藏在微小的幸福中。

(二)学校功能的修正:回归教育本真

“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内在困境,是我们在教给青少年学生以知识能力与素质发展的同时,并没有敞开个体人生内在的价值目标,由此而寄予他们以相应的价值感与意义感,或者说没有教育出完整成人。”[9]我们应更多地去关注教育的实质性职能,即培养具有健全品格的人;应是评价、竞争为了教育,而不是教育为了评价和竞争。不断地完善教育评价治理体系,创建一个低评价、低管控和良性竞争的教育生态,实现善待受教育个体的最低要求,而不是使其成为教育的最高纲领。“目的和手段分离到什么程度,活动的意义就减少到什么程度,并使活动成为一种苦工,一个人只要有可能逃避就会逃避。”[10]学校的价值并不在于给学生灌输多少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为个体创造生长的意愿,提供兴趣和方法,营造更富人文关怀的校园环境。让教育回归本真,使学生实现完整成长,获得终身学习的内生动力和能力,找到人生前进的意义。

与此同时,学校应发挥好教育主体地位的作用,积极与家庭沟通联系,形成牢固的心理健康教育合力,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监测与干预,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学校应扭转漠视生命教育的现状,将生命教育渗透到日常学习和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利用生命教育鼓励青少年思考和追求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从而让学生珍视生命、热爱生命。学校还应引導学生正确认识网络空间的便利性和虚拟性,在青少年时期应多读书、多接触社会,而不是将自我与现实隔离开来。最后,学校应组织开展多样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结,并充分利用好新时代互联网技术,在网络平台上开展高效、长效、互动性的心理健康咨询服务。

(三)教育者理性的心态:注重人文关怀

家长还需多放手让孩子去磨砺,用过程换取成长,让自身强大起来,这是避免更大的灾祸酿成的重要条件。“通过了这些考验,孩子便获得了力量;一到他们能够运用自己的生命时,生命的本原就更坚实了。”[11]人们常将家比作温暖的避风港,在多数自杀或试图自杀者的自述中,都会谈及家庭不可调和的矛盾或淡漠。“一个人是绝不会因患痛风症而自杀的,唯有心灵的痛苦才使人灰心失望。”[12]孩子取得成功是父母质朴的愿望,但在分数、学历、荣誉之外,一个生命的成长有太多值得我们关注和欣喜的地方,成功的道路也绝非只有一条。父母赞许和关怀的眼神里蕴含着光和热,能够点亮和温暖孩子的世界,支撑孩子在充满荆棘的人生道路上坚毅前行。父母的信任和尊重能为孩子创造一片广阔天地,使其自由翱翔、领略万物之美,促使孩子热爱世界、积极生活。

望学生成才是教师爱才之心的体现。欲成才,先成人。苏霍姆林斯基曾让我们不要去强制塑造一个人的灵魂,而要去细心关注每个孩子的自然发展规律,关注他的特性、意向和需求。[13]许多教师在考试成绩或升学任务指标的压力之下,无法顾及学生道德素养和心理素质,一些教师清楚学生的心理问题,但是出于各种原因而不能帮助学生摆脱心灵困境。内卷化时代下,教师承受着来自多方的压力,社会应该给予教师群体更多的包容,赋予他们更多的权利,理性认知努力与内卷之间的界限,“过度竞争”与“内卷”并不等同,并带动学生和家长跳脱出内卷的圈套。教师对个体的影响力不可估量,需深知自身的责任与使命,巧妙消解学生、家长追求好分数的狂热,善于在孩子的内心和头脑里激起获得知识的欢乐感,促进学生的完整成长。[14]教师还应破除分数至上的陈旧观念,形成重视价值观培育的新共识,真正去关心学生的成长并付诸行动。教师的关怀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让学生具有归属感、安全感。

[参考文献]

[1]林龙飞,高延雷.“躺平青年”:一个结构性困境的解释[J]. 中国青年研究,2021(10):78-84.

[2][5]徐伟.当代青年精神困惑的内在逻辑与理性应对[J]. 当代青年研究,2020(1):68-73.

[3]崔欣玉.大学生“空心病”现象的反思与对策:基于价值虚无主义的视角[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34(03):148-152.

[4][10]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6][8][11][12]卢梭.爱弥儿[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7]董彬.国际教育不能让民族魂掉队[J].人民教育,2017(6):31-33.

[9]刘铁芳.重申教学的教育性:走向生命论的教学哲学[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0(03):78-82.

[13][14]苏霍姆林斯基.育人三部曲[M].毕淑芝,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内卷化躺平生命教育
安全100分也不能躺平
让“躺平式”干部站起来
躺平 花香自来
那些躺平的人,究竟经历了什么
中国当代乡村伦理的“内卷化”图景
成就最美善的生命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何以“内卷化”:我国警察权控制格局的审视
资本下乡真的能促进“三农”发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