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视野下少数民族“非遗”的活态传承路径研究

2022-05-30吴徐皝

艺术科技 2022年18期
关键词:活态传承非遗乡村振兴

摘要:“非遗”承载着各族人民悠久的历史文化记忆,是农耕文明的优秀产物,同时也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动力源。“非遗”作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的一部分,在乡村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但各地在开发“非遗”资源的过程中出现了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失衡的问题。丹寨苗族蜡染技艺在此方面具有典型性,文章以此为例进行分析,旨在为“非遗”的活态传承找到更加合理且有效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乡村振兴;“非遗”;活态传承;蜡染技艺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18-0-03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而文化振兴是乡村五大振兴中的关键一环。“非遗”作为乡村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的能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和凝聚人心的精神力量能为乡村产业兴旺、乡风文明建设等注入内生动力。因此,“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工作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对此作出了重要指示:“要让活态的乡土文化传下去,深入挖掘民间艺术、戏曲曲艺、手工技艺、民族服饰、民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把我国农耕文明优秀遗产和现代文明要素结合起来,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少数民族地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区域,“非遗”保护与利用更是乡村振兴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处理好少数民族地区“非遗”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实现“非遗”这一“活化历史”的存续,是社会各界人士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文章立足于乡村振兴,以丹寨苗族蜡染技艺为研究对象,剖析其在传承、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探讨如何有效解决问题,进而实现活态传承,以期为少数民族“非遗”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1 丹寨苗族蜡染技艺发展现状

贵州地处中国西南部,全省92.5%的地形为山地和丘陵。连绵不绝的山川与长江、珠江两条水系共同塑造的封闭地形为贵州各少数民族提供了一个独立而封闭的生存空间,加上其西南边陲的区位因素,使其较少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塑造了各少数民族独特的文化属性与民族信仰,丹寨苗族蜡染技艺就诞生于这一场域中。

在丹寨,“丹都式”蜡染的制作群体主要为白领苗,现今丹寨白领苗大多生活在丹寨县东南部,另外一部分生活在三都县北部一带,以扬武镇的排莫村、排倒村以及排调镇的远景村为中心,整个蜡染区域约50平方千米,有21个自然村寨。

蜡染技艺有自身独特的制作流程,笔者通过调研得知,蜡染制作的第一步是制作布料,第二步是画蜡,第三步是染布,第四步是脱蜡,最后一步是风干晾晒。此外,在蜡染制作工序中,有一种兼具民族文化传承功能与美学价值的艺术,即蜡染纹样。从实物图案上可分为几何纹样和自然纹样两大类。几何纹样较为抽象,最具代表性的有“窝妥”纹;自然纹样是以自然界中的花鸟鱼虫作为素材,随心所欲地创作,生动活泼,极具生命力,代表纹样有鸟纹、鱼纹、蝴蝶纹等。

截至2022年,丹寨苗族蜡染技艺共有代表性传承人40人,蜡染传承人1366人。有苗族蜡染技艺项目传习所5处,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4处,其中国家级、省级、州级、县级各1处。各级传承人创办蜡染手工企业13家,蜡染合作社15个,社员500余人,每年生产蜡染产品20万件以上。全县利用“非遗+旅游”等方式引导蜡染产业优化升级,2021年销售额突破了3000万元。

丹寨县蜡染产业的生产模式采用企业、合作社以及家庭作坊的形式,其中较为典型的是宁航蜡染有限公司、哎哟产业扶贫专业合作社以及复兴明秀蜡染坊。宁航蜡染有限公司发展成效十分显著,该公司成立于2009年,带动了排倒村、排莫村在内的8个村寨近200名苗家妇女凭借蜡染技艺创业就业,在实现脱贫致富的基础上将蜡染的文化价值及社会价值展现出来。截至2021年,寧航蜡染有限公司员工中建档立卡贫困户人数为28人,常驻画娘48人,人均工资3500元/月,带动8个村寨中的130名画娘靠蜡染手艺人均增收8000元/年。

2 蜡染技艺活态传承存在的问题

2.1 过度逐利使得蜡染技艺传承失序

“‘功利在当今时代往往会压倒‘意义,这会使得我们短视地把传统文化作为逐利的手段。”[1]“非遗”具有独特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及社会价值,但在其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过度追求经济价值的情况,忽略了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随着产业化的推进,部分传承人在巨大利益的冲击下,开始放弃对“非遗”原真性传承的坚守,转而快餐式地制作,以减少人力成本,从而提高收益。目前,丹寨蜡染技艺的保护与开发也存在类似的情况,利用蜡染技术将其纹样刻画成现代卡通动漫的图样,此种方式并未真正做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没有将苗族独有的文化记忆刻画其中。正如学者苑利(2020)所说,“为了获取收益,选择‘非遗+文创等方式,做风筝的放弃了做风筝开始研究风筝图案的T恤,刻皮影的放弃了皮影开始研究驴皮饰品。最终得到了钱,却丢了手艺”[2]。此外,为了提高产量,工业化生产原本是“慢工出细活”的手工产品,这无疑抽空了其本来应该具有的民族文化记忆和内涵。

蜡染技艺需要传承的是制作过程中呈现的情感与文化,而机器生产仅是一种对过去手艺的“冰冷复制”,使原本饱含温度的蜡染作品变成了冷冰冰的商品。长此以往,蜡染产品会逐步失去其灵魂与温度,核心竞争力的缺失势必会阻碍蜡染技艺的活态传承。

2.2 蜡染技艺传承主体流失

当前,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以及都市文化的扩张,城乡二元结构矛盾越发突出,乡村人口及青壮年劳动力流失严重,蜡染等“非遗”的传承主体也因此逐渐流失。丹寨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丹寨县常住人口为138 642人,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六普”)增加了16 212人。其中城镇人口为57 263人,较“六普”增加了32 632人,乡村人口为81 379人,较“六普”减少了16 420人,城镇人口比例提高了21.18%。

由此可见,作为蜡染技艺产生及发展地的乡村,人口流失严重。笔者在与丹寨蜡染技艺传承人张老师的访谈中得知,“前几年排莫村的年轻人多是选择了去向丹寨县城或者凯里、贵阳等地务工。直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日渐深入,政府开始大力扶持乡村产业的发展,村里的年轻人才慢慢回归”。学者东宇轩(2022)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活态文化,它是依附于人而存在的,其价值和意义就在于它是人们实践着的生活方式”[3]。因此,传承人是蜡染技艺等“非遗”文化“活态性”的核心所在。当下丹寨县乡村人口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失,导致传承蜡染的主体越来越少,此种情况势必会损害蜡染技艺的“活态性”。

2.3 蜡染技艺文化价值认同弱化

当下,多数传习蜡染技艺的女性认为蜡染技艺不能产生足够的经济效益,没什么价值,为了维持生计而放弃传承蜡染技艺,前往城市谋求经济收益更高的工作,另一部分适龄青年则囿于学业压力,无法沉心研习蜡染技艺,而留守的妇孺老幼由于文化水平不高,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仅是单纯地保留老祖宗留下来的技艺。长此以往,会削弱当地民众对蜡染文化价值的认同,进而导致文化自觉的缺失。当前城乡经济发展呈现的巨大差距导致从乡村到城市的苗家人日渐失去对蜡染文化的自信。在这种情况下,“理性”会使其放弃文化传承价值大于经济价值的蜡染技艺。正如方李莉(2006)所言:“当生存权没有得到完全解决的时候,人们不会去关心文化的自主性,而是首先考虑如何抛弃贫穷的生活,摆脱这种束缚着他们的文化,转而融入一个更强大的文化潮流中去。”[4]在乡村振兴的大环境下,如何重塑村民的文化自觉意识,使其意识到蜡染技艺的重要价值以及这种价值能够带来的不仅有经济效益,还有文化和社会效益,是社会各界都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3 蜡染技艺活态传承的实现路径

3.1 先守正,后创新

守正,即守住蜡染产品的意识形态,将其中蕴含的苗族文化传统及人文精神完整地呈现出来。要做到守正,政府方面应该制定符合地方情况的法规,从整体上为蜡染产业建立保护为主、开发为辅的制度;企业方面应该严格遵守蜡染的文化传统规约,对蜡染产品的制作要分清主次,无论是在原料的制作上,还是在纹样的绘制上,都不能脱离苗家自古以来的习俗规约;传承人方面则必须有强烈的履责意识,他们是蜡染技艺活态传承的主体,不仅要传承技艺,还要传承“非遗”蕴含的人文精神、工匠精神。

做到守正之后,便要进行符合时代需求的创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包括“非遗”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该怎样创新作出的重要指示。蜡染技艺要实现创造性转化,应该在保证根本立场不变的情况下改变旧的传统形式,即在确保制作过程紧紧围绕苗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丰富产品的形式。

此外,蜡染技艺要实现创新性发展,就应在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下充分观照当下社会生产生活中的热点。目前,“国潮热”正风靡全国,国风服饰正逐步取代国外潮流服饰在年轻人心中的地位,而“非遗”的精神内核正是中国风最好的养料。蜡染技艺可借助“国潮”打造凸显苗族蜡染文化的现代化服饰,以此吸引消费者从单纯购买发展到愿意主动了解蜡染文化,充分实现在开发利用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3.2 大力加强蜡染传承人才队伍建设

“非遗”的基本属性——“活态性”,从根本上来说,是以人为载体的,正是基于人的动态性,才使“非遗”具备了随生产生活变化的“活态性”,因此人才是“非遗”活态传承的核心要素。蜡染技艺的活态传承亦如此,通过产业化的方式实现其活态传承更需要一支集技艺传承人、产品营销人才、经营管理人才等多领域人才的队伍。

对此,首先,政府可通过政策优惠引进相应的“非遗”文化设计师团队,研究蜡染产品的呈现方式,这种方式最典型的就是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承办的研培项目。基于不同人才的认知差异,邀请专业设计师及高校设计院系师生与“非遗”传承人合作,将不同领域的灵感糅合在一起,成功创作出了“千里江山”缂丝高定服饰系列等优秀作品。

其次,鉴于蜡染等文化产品的需求弹性较大,在产品的销售方面需要引进外来企业和相关市场营销人员。通过对市场中生产要素的分析,将产品精准分类,充分挖掘蜡染产品的市场价值。

最后,培养本土的蜡染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组织他们参与国内外各项文化交流活动,以此拓宽代表性传承人的视野,同时通过与其他优秀文化的交流获取更多的灵感。

3.3 重塑蜡染价值认同,建立民众文化自觉自信

一方面,要建立内部自我认同。首先,让代表性传承人认识到蜡染技艺的多元价值是建立其自我认同的开始。对此,政府可以定期组织各代表性传承人前往高校研修,不仅要学习基本的文化理论,还要充分了解蜡染文化的多重价值,拓宽认知面,并了解当前文化发展态势,进而产生明确的自我认知、自我认同。其次,政府应该对从事蜡染生产经营的企业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增进经营管理者对蜡染文化的认知,进而形成认同,以避免其陷入逐利的困境。最后,在中小学课堂中开展民族文化教育,从小培养学生对蜡染等民族文化的认同。

另一方面,要建立外部市场认同。生产性保护的关键点在于建立“文化消费认同”,只有使消费者对蜡染产品产生认同心理,才能促进蜡染产业可持续发展。因此,打造一个优质品牌对丹寨蜡染技艺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品牌价值越大,其背后存在的文化符号便越能得到大众的认可,市场需求才会增加。政府可以积极引导和鼓励当地优秀的蠟染公司与国内各大服装品牌合作,推出联名款产品,以此在拓展蜡染产品销路的同时宣传蜡染文化,比如新华百货与“非遗”传承人伏兆娥老师合作推出了虎年联名产品“新白虎”系列,得到了众多消费者的认可和喜爱。由此可见,当“非遗”产品能以新的形式科学地呈现给消费者时,价值认同的获取就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了。

4 结语

乡村振兴是一项动态发展的战略,以丹寨苗族蜡染技艺为代表的少数民族“非遗”要想在时代发展的洪流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就必须用动态的方式将其活态传承置于乡村振兴策略之中。与此同时,形成不同类型“非遗”的场域,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基于不同的经济文化及社会情况探索适合当地“非遗”发展的策略,找准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之间的平衡点。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非遗”的活态传承与开发利用并行,“非遗”才能历久弥新。

参考文献:

[1] 刘魁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享性本真性与人类文化多样性发展[J].山东社会科学,2010(3):24-27.

[2] 苑利.把“现产”当“遗产”:会不会使中国的非遗保护走上不归路?[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20,12(2):145-148.

[3] 东宇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究述评[J].贵州民族研究,2022,43(3):89-95.

[4] 方李莉.全球化背景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贵州梭嘎生态博物馆考察所引发的思考[J].民族艺术,2006(3):6-13.

作者简介:吴徐皝(1995—),男,贵州石阡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少数民族经济。

猜你喜欢

活态传承非遗乡村振兴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