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王本生图》装饰元素在服饰设计当中的应用
2022-05-30钟天元王江东
钟天元 王江东
摘要:敦煌莫高窟壁画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鹿王本生图》是其主要代表之一。《鹿王本生图》的装饰元素代表了我国传统服饰的艺术特征及装饰美。文章将《鹿王本生图》的装饰元素与礼服设计相结合,运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分析《鹿王本生图》及北魏造型艺术特点,并寻找经典的设计案例进行深入探究,总结出《鹿王本生图》装饰元素在礼服设计中的创新应用,旨在为未来将中华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服装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鹿王本生图》;装饰元素;礼服
中图分类号:TS9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17-0-04
1 选题背景
敦煌莫高窟壁画作为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艺术价值不可估量。其中,第257窟的《鹿王本生图》是其主要代表之一,因以少有的情节故事画为主题举世闻名。近年来,许多中国风元素和传统文化艺术融入礼服设计中,如具有壁画装饰元素的礼服出现在国际时装周的舞台上,因此将壁画元素融入礼服设计中必能为当代服装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以敦煌壁画《鹿王本生图》为例,分析其装饰纹样,并将其运用在礼服设计中,进行创新设计尝试。
2 选题目的及意义
总结敦煌莫高窟著名壁画《鹿王本生图》中的装饰元素,从造型、色彩、线条等方面分析其传统艺术特征及装饰美,并创新装饰元素,设计出新的装饰纹样,目的是将《鹿王本生图》中可运用的元素创新性地应用于礼服设计中,为传统文化在服装设计中的创新性运用提供新的思路。
3 研究方法
3.1 文献分析法
在做中国历史文化的相关研究时须明确了解文化历史情况和事物全貌,确保研究对历史文化正向发展起到促进作用。通过欣赏《鹿王本生图》图片、查阅多篇相关文献,分析《鹿王本生图》及北魏时期的造型艺术特点,了解其故事背景,归纳总结其装饰纹样的类型和特点,为后面的纹样设计和创新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3.2 案例分析法
寻找具有传统壁画元素的礼服设计案例加以分析,分析其如何将各类壁画元素融入礼服设计中,研究其设计优点,同时也为创新应用提供相应的思路。
4 《鹿王本生图》装饰元素分析
4.1 《鹿王本生图》的背景
《鹿王本生图》作为敦煌莫高窟第257窟壁畫,其题材比较少有,以故事画为情节,画作诞生于北魏时期,是一整幅横卷连环画,要了解故事须从画卷两头看起,直到画面中间才是故事的结尾。全图故事由多幅画面构成,故事前后衔接,首尾完整。故事一共描述了五个情节,内容是有人落水后九色鹿将其救起,落水之人对鹿表示了感激,可当国王下令捉拿九色鹿时,落水之人便出卖了九色鹿,最后落水之人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4.2 《鹿王本生图》的画面构图
《鹿王本生图》是经典故事画情节的横长卷连环画,以中国传统长卷的构图方式呈现,整体画面可以看到山、河流、石块,占据画面比重较大。总体来说,山纹都零散地分布于画面的上下部分及中央空隙处,目的是填补画面空间,并清楚划分每一个故事情节,运用简单明了的构图方式增强画面的视觉效果。
此画面的讲述方式是由两头延至中间,因此《鹿王本生图》的图像中心便是整个故事的高潮部分。可以发现,左右两头的九色鹿都将身体朝向正中间,以此向观者表明越往画面中心,越是故事的高潮。这也映射了北魏时期的壁画风格,把中心思想放在画面正中间,故事则逐渐向两边倒叙,让观者从两边逐步欣赏,了解故事内容,体现出画师对画面的独特想法。
4.3 《鹿王本生图》的造型元素
《鹿王本生图》的造型彰显了北魏时期的绘画特点,带有浓烈的西域特色与中国早期绘画的风格,具有丰富的造型元素。例如:
(1)英俊的鹿王:姿势挺拔,体态优美,呈乳白色。
(2)遍地的散花纹:花瓣呈椭圆形,散落地分布在根茎周围,整幅画均匀分布。
(3)三角波浪式山纹:由于受佛教的影响较大,色彩上经常采用“凹凸法”上色,山纹造型主体呈三角波浪形,由许多种颜色构成,如黑色、蓝色、白色、红色等颜色。
(4)倒立式蝌蚪纹样:上半部分形似蝌蚪,有一个蝌蚪似的尾部,呈白色,下半部分形似鱼头,呈绿色,在画面中均匀分布,且数量比散花纹少。
(5)桃式造型花纹:纹样中间呈桃子状,色彩主要为绿色、黑色、棕色,且周边遍布绿色花瓣纹样与白色线条,主要分布在画面左右两侧。
(6)日月冠鹿角纹样:国王的头上戴有日月冠,中间为日月,两边呈现鹿角弯曲形状,主要向右边弯曲。
(7)服饰造型纹样:溺水人下半身身着短裙,长度在膝盖之上,且身披绿色飘带,属于南亚风格服饰。国王身穿白色长裙,头戴鹿角日月冠,身披绿色飘带,是典型的波斯人服饰。王后的服饰是齐腰长裙,整体呈绿色,有黑色长袖,散发出典型的贵族气息。驾马的人身材矮小但异常强壮,身着黑色大衣,有部分绿色加以点缀。
4.4 《鹿王本生图》的色彩搭配
纵观大部分的敦煌壁画,在色彩选择上大多采用朱砂色、石绿色、靛青色、银朱色等颜色,表现出画面的浓墨重彩,凸显出画面本身极强的视觉张力和感染力。以《鹿王本生图》中的主角九色鹿为例,虽说九色鹿有九色,但壁画中一直使用灰白色作为鹿的主体颜色,部分用石绿色、赭石色在鹿身点彩,以表示其颜色之丰富,故名九色鹿。《鹿王本生图》的屋顶上瓦砖颜色是青色、绿色,壁面由灰白绘制。图中的山纹,每相邻两座山的配色都不同,分别有灰白色、青绿色、淡赤红色、墨黑色等。图中的配色主要是青绿色、灰白色、淡赤红色,阴影部分则由深赤红色绘制。整个画面以暖色调为主,搭配部分冷色点缀,符合人的视觉审美。
4.5 《鹿王本生图》的线条元素
一个完整的画面除造型和配色之外,线条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鹿王本生图》是北魏时期的画作,画面中的线条明显含有北魏时期的特点。北魏时期的壁画尤其是《鹿王本生图》鲜用较细的笔法勾勒线条,反而用较粗较大的圆头毛笔尽量保证一次勾勒成形,以表现画师娴熟的用笔技术和线条的流畅感。越接近北魏时期,画面线条整体形态越鲜明,越圆润流畅。许多造型须用粗笔尖一次勾勒成形,线条使用越肯定、行笔越快,越能体现画师对物体形态以及结构的理解。勾线的同时还须掌握好下笔的力度和线条的大气美,两者结合能画出至真至纯的线条,体现传统画面的线条美。
5 礼服设计分析
5.1 礼服背景
礼服历来是出席重要场合的“门面”。一套款式精美且极具特色的礼服,一经亮相,就会引起广泛关注。礼服的款式和风格也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发展。礼服与其他服装不同,如今它既代表服装的文化艺术,也象征着工艺技术。纵观礼服的各个发展阶段可发现,设计师们不断地追求更新的理念、更独特的风格,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礼服设计上更进一步。
5.2 礼服设计表现手法
如今,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越发频繁地被运用于服装设计中,以此开辟一条服装设计的创新之路[1]。世界知名品牌的设计师也钟情于从东方文化中汲取灵感,寻找创意,如中国传统纹样、服饰配色等便是经典代表。中国传统纹样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如人物、植物、动物、图腾等纹样。在礼服设计中,设计师也经常将充满特殊寓意的纹样融入其中,以此增加服装的韵味及文化内涵。在礼服配色上,常见的是中国红,暖色调礼服层出不穷,大红色代表的是中国色彩;而想要将中国山水画元素融入礼服设计中,则会加入青绿色系,表现出我国崇山峻岭、浩渺江河的自然景色,充分展现出我国传统文化的清韵和雅韵。
5.3 礼服的风格特征
5.3.1 礼服的造型元素
我国古代服饰上经常出现各种各样造型别致的纹样,这是因为纹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个流程。而在礼服造型方面,通常采用传统纹样,种类繁多,世间万物皆可被当作纹样加以设计。这些装饰纹样的造型大体可分为具象和抽象两大类。具象类通常是指植物、动物、人物、风景等,礼服造型设计中常出现的是植物或动物纹样。抽象类则是一切可多变的变形形象[2],礼服设计中常有许多几何纹样,它们不仅造型独特,还蕴含着我国传统文化清新淡雅的寓意。
5.3.2 礼服的色彩元素
中国传统色彩一直是中国服饰色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国传统色彩可分为五色体系,分别是青、赤、黄、白、黑,这与我国古代的阴阳五行学说有关[3]。中国传统色彩是浑然天成的大气之色,如中国红并不是亮眼的大红色,而是深沉浓重的朱砂红,比较耐看。而在礼服设计中,尤其是融入了中国风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礼服中,这五色体系在礼服设计的色彩运用中占比颇大。由此能看出,五色体系标志着中国文化独特的色彩魅力。
5.3.3 礼服的线条元素
点与点之间相连即为线,线条在空间上起着相互连贯的作用。线条有曲有直,不同的粗细、方向上的变化也会带给人不同的感受。线条是服装设计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它能带给观者直观的视觉印象。在服装设计中,线条可表现为服饰外形轮廓线、褶皱线、装饰线条等,线条美无论是在服装还是其他物品上都极具艺术性,每一处都彰显着线的创造力与表现力。而线条的艺术性是指线条如何具体通过勾勒造型来表现美的特征以及物品本身的装饰性。礼服不同于传统的服饰,在线条的组织和运用上更能彰显出中国画线条的灵动、飘逸等特点,一定程度上贴近极简主义的特点。
5.4 相关案例分析
(1)图1左图源自2019年春夏系列“画壁·一眼千年”中国时装秀。提到敦煌壁画时装秀,就不得不提到设计师熊英。这套礼服配色主要是白金色系,以壁画的线条流畅美为设计特点,线条的造型疏密有致,刚柔并济,将传统色彩、线条艺术与礼服设计结合,表现出东方温柔婉约之美,让观众能从礼服上感受到时间沧桑的恍惚之感以及礼服时尚的特点,传统与时尚并存。
(2)图1中间的图源自以敦煌壁画为主题的时装秀。此次时装秀旨在将东方元素与时尚元素相结合。此礼服将《鹿王本生图》中主角九色鹿的造型绘制在礼服上,颜色采用当今流行的水晶蓝,材料具有透明质感。作为北魏时期的作品,其造型特点受多方风格的影响向汉地转变,尤其到了后期,无论是鹿还是人物造型,都是肩削体长、风格飘逸,在一定程度上采用了南朝陆探微的秀骨清像绘画风格。在这套服装造型中,设计师熊英将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展现得淋漓尽致。
(3)图1右图是将敦煌壁画与中式传统服饰相结合的服装设计。《鹿王本生图》在色彩搭配上特点鲜明,看似色彩艳丽,实则色彩种类较少,而土红色的用色比最大,整幅画面一眼望去是大片土红色,这也是北魏时期用色上的一个较为明显的特点。而在此套服饰上,尤其裙摆处,和敦煌壁画中服饰的飘逸感如出一辙,神似《鹿王本生图》整体色调,配色大胆,看似艳丽,实则种类较少,且点缀有石青色、石绿色,达到冷暖对比的平衡。
6 《鹿王本生图》装饰元素在礼服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6.1 《鹿王本生图》线条元素在礼服中的创新应用
图2左设计图的创新点在于将《鹿王本生图》中的线条流畅美运用到了中国传统礼服中。北魏时期的汉服受各民族服饰的影响,出现了多种风格融合的趋势。北魏时期女子的穿衣风格是长裙曳地,大袖翩翩,胸间与腰间会配上饰带,以此展现全身的飘逸。袖子叠搭在一起,犹如山峦起伏,裙型是将襦缠绕至腰间,形成山峦层叠的气势,将这个特点与线条的流畅美相结合,设计出一款具有传统风格的中式礼服。
6.2 《鹿王本生图》色彩元素在礼服中的创新应用
图2中间图的创新点在于将《鹿王本生图》中的主体色赭石色、淡米色以及少许青绿色融入中國传统礼服设计中。中国传统礼服历来皆爱用大红色或橘红色突出喜庆及红火之意。与《鹿王本生图》中的时代相结合,北魏时期的宫中朝服皆偏爱明艳的对比色搭配,花纹繁复,那时的服饰以襦、裙为主,并配上披帛显示出质地,体现北魏时期包容开放的时代特征。
6.3 《鹿王本生图》造型元素在礼服中的创新应用
图2右图的创新点在于将《鹿王本生图》中的装饰纹样运用于礼服上,从四个点进行创新设计,分别是散花纹、三角波浪式山纹、日月冠鹿角元素以及溺水人的短裙。简化溺水人短裙,中间直接总结为山形,其余保留原形。均匀地将设计的散花纹分布在裙子下半部分,呈现出一种随机的感觉。胸前呈现M形,运用了三角波浪式山纹。日月冠的鹿角则被运用在手臂袖口的长条形飘带上。前半部分裸露是参考了溺水人山字形的短裙而做的设计。
7 结语
本文提取敦煌壁画《鹿王本生图》元素并进行分析,将创新点运用于礼服设计中,力求通过对传统艺术的分析,为礼服开拓出更多与我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设计新思路。如今我国综合实力越发强盛,我国的传统文化也得到了世界更多的重视与尊重。礼服作为国际艺术舞台上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更是我国传递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相信未来会出现更多优秀的创新性设计。
参考文献:
[1] 董芳.浅析中国传统图案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4:1.
[2] 刘霏霏.中国传统装饰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0:11-12.
[3] 马玉华.北凉北魏时期敦煌壁画的技法及色彩构成[J].酒泉:敦煌研究院,2009(3):21-22.
作者简介:钟天元(1998—),女,湖北武汉人,硕士在读,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数字媒体艺术设计。
王江东(1998—),男,江西萍乡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数字媒体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