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工院校技能大赛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2022-05-30黄浩兵向金林潘协龙

职业 2022年16期
关键词:技能大赛技工院校管理模式

黄浩兵 向金林 潘协龙

摘 要:近年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及各省市对职业技能大赛越来越重视,以职业技能大赛作为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和检验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载体,组织开展了多层次、全方位的技能大赛。技工院校如何以此为契机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的目的?如何通过技能大赛管理模式创新提高大赛管理成效与大赛成绩?广西机电技师学院创新构建了“2352”技能大赛管理模式,使技能大赛在推进学院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提高教学质量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供同行学习借鉴。

关键词:技工院校    技能大赛    管理模式    创新

课   题:本文系广西职业教育互联网+智能制造专业群发展研究基地(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LG202206-58583)的研究成果。

本文以广西机电技师学院为例,对技工院校技能大赛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实践进行探讨,对技工院校技能大赛在运行管理模式上仍存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

一、技工院校技能大赛管理模式的现状与问题

(一)技能大赛组织管理缺少长效机制

许多学校没有制定技能竞赛管理办法、承办大赛的工作流程,没有成立学校技能竞赛工作领导小组,很多技能大赛的组织没有形成专人分工统筹与监管,技能大赛的开展缺少经费保障与后勤保障。

(二)技能大赛争创佳绩缺少促进平台

许多学校没有定期举办让师生广泛参与的技能节,没有培养集训选手梯队。部分学校没有技能大师工作室平台或大赛信息化管理平台,缺少高水平的教练团队。

(三)技能大赛奖励办法激励实效不佳

许多学校没有制定有效的大赛奖励办法(包括比赛获奖与集训课酬挂钩),部分学校对技能大赛指导教师或参赛师生的政策倾斜度还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指导教师或参赛师生的积极性。

(四)技能大赛管理模式创新不足

许多学校没有构建技能大赛办赛与参赛管理体系(如构建院赛、市赛、省赛、国赛四级体系)。大赛组织方法与管理流程缺少创新,大赛集训要求没有结合世赛或国赛标准,部分学校不重视技能大赛管理模式的与时俱进。

二、技工院校技能大赛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近年来,广西机电技师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创新构建了“2352”技能大赛管理模式。“2352”管理模式中的第一个2为“两个平台”(学院技能节平台、技能大师工作室平台);3为“三个办法”(竞赛管理办法、比赛奖励办法、集训课酬核算办法);5为“五化”管理模式(技能竞赛普及化、集训内容课程化、集训教练团队化、集训选手梯队化、集训项目系统化);第二个2为“两个承办”(承办各级各类大赛、对外承办选手赛前集训)。学院坚持开展大赛组织、运行和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实践,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其中,2021年学院师生获得国家级技能大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在首届全国工业设计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无损检测项目冠军;在第46届世赛“十进五”全国选拔赛中获得第三名的好成绩;在广西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5金2银5铜的广西参赛单位最好成绩。以下将从五个方面介绍“2352”技能大赛管理模式的具体做法。

(一)建立选拔集训长效机制,保障技能竞赛顺利进行

1.以学院技能节为平台,建立竞赛选手选拔机制

学院从2014年開始,每年5月份举办一届师生技能节。学生以专业班级为单位,中青年教师按专业划分,开展不同层级的技能竞赛。技能节既培养了师生的竞赛意识,又激发了师生学习技能的热情,同时,技能节为选拔大赛选手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各系部通过这个平台每年选拔出优秀学生,组建技能大赛选手团队。

2.建立奖励机制,激励大赛选手

学院修订了《职业技能竞赛管理办法》《师生参加各类技能比赛奖励办法》《技能竞赛集训课时与奖励课酬核算办法》,形成了完善的对各级各类技能竞赛参赛选手、教练的激励机制。每次比赛报名前,参赛师生需填报《参赛审批表》,内容包括教练团队与分工、本赛项上一届比赛获奖成绩、本届比赛获奖目标。比赛获奖目标与教练集训课酬挂钩。

3.建立合作交流机制,全方位保证竞赛培训

通过多种途径,加强与技术先进、实力雄厚的企业和学院的合作,全方位保障竞赛集训工作。学院多次组织参赛选手到广东三向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市技师学院等企业和学院学习,适应大赛设备,研讨竞赛项目,集训竞赛科目。

4.经费保障到位

学院每年安排专项预算资金100余万元,用于各级技能竞赛选手集训交流、教练的交流培训、集训耗材等方面的支出,确保各项竞赛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依托技能大师工作室平台,引领技能竞赛深入开展

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正式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方案中提到建立国家技术技能大师库,鼓励技术技能大师建立大师工作室。学院目前拥有国家级技能大师4人,自治区级技能大师6人,全国技术能手6人,广西技术能手51人。以他们为核心,学院组建了维修电工、数控车工、多轴加工、钳工共4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以及机床装调维修、电工维修、焊工、3D动漫游戏、电子商务、汽车维修共6个自治区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建立了包含企业专家、能工巧匠在内的专业技能大师团队。每年由各专业技能大师牵头设计开发大赛的集训项目,集训大赛选手。同时,学院以技能大师工作室为平台,对接国赛、世赛标准,购置国赛、世赛设备,建立了2个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基地、3个世界技能大赛广西集训基地,这些大赛集训基地为学院进行技能大赛集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对接世界技能大赛,构建学生“五化”技能大赛管理模式

1.技能竞赛普及化

从2014年起,学院每年都举办为期一周的师生技能节活动,每届技能节安排28个左右竞赛项目,进入决赛周阶段的参赛师生超1 600人。

2.集训内容课程化

对国家示范性与自治区骨干专业,学院将课程改革与技能大赛项目紧密对接,把技能大赛项目和标准融入专业培养课程体系,从而推进竞赛内容融入日常教学。突出能力本位的培养特点,为竞赛集训课程化奠定基础。

3.集训教练团队化

学院以技能大师工作室为平台,组建了由技能大师、实训教师和能工巧匠等参加的大赛教练团队。充分利用大师工作室与心理工作坊的人力资源优势,开展大赛选手的集训,保证集训的系统性和持续性。

4.集训选手梯队化

学院以技能教学为基础,以大赛训练为主线,以每年一届的师生技能节为平台,从学生入学的第二个学期开始选拔优秀学生组建技能大赛选手团队,形成竞赛选手梯队。

5.集训项目系统化

学院对接世界技能大赛、国赛、区赛项目内容和标准,制定学院的选手培训方案,确定不同层级选手的集训项目、集训标准与集训计划,有序地推进各项目的集训,保证每一个集训项目都收到实效。

(四)积极承办各级各类技能大赛活动

学院连续多年承办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世界技能大赛广西选拔赛、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广西选拔赛、广西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等各级各类技能大赛。通过承办技能大赛,促使学院对接大赛要求,完善大赛条件,了解各级各类大赛的项目内容和大赛标准,为学院的大赛集训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和经验,促进了学院专业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同时,承办大赛要求各相关部门各司其职,保证大赛在组织有序、公平公正的环境下进行,确保大赛工作没有投诉、申诉与安全事故。近两年,各省市高度重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对此,学院在赛前一个月颁布《承办技能大赛新冠病毒疫情防控方案》《承办技能大赛新冠病毒疫情应急预案》与《承办技能大赛筹备工作方案》,并提前向承办院校所属城区相关防疫部门做好办赛报备审批工作。赛前与赛中协同有关职能部门重点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五)积极承办企业与职业院校参赛选手的赛前集训活动

近年来,上汽通用五菱、柳汽、柳工、玉柴、华锡集团等大中型企业常以学院作为职工大赛的集训基地,派出参赛选手到学院进行大赛集训,企业派出专家和学院技能大师团队组成教练组,共同对选手进行大赛集训指导。2021年,学院充分发挥各专业集训基地优势,对外承担了第七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广西选手集训等工作。通过对选手进行集训,学院的教师队伍得到很好的锻炼,相关企业、院校选手在各项大赛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三、小结

经国务院批准,从2020年起,我国将每两年举办一届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大赛。2021年11月5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的《技工教育“十四五”规划》也提到了“技能竞赛”“竞赛集训”工作。说明国家希望充分发挥职业技能竞赛在促进技能人才培养、推动职业技能培训和弘扬工匠精神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举办技能大赛的目的是“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技能大赛管理模式的完善与创新能促进大赛的顺利开展,能促进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的创新,从而提高大赛管理成效与大赛成绩,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最终提高技工院校办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陈晓青.高职院校技能大赛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高等职業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4(1).

[2] 张建平.高职院校举办技能竞赛的实践与研究[J].职业·下旬,2014(10).

(作者单位:广西机电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技能大赛技工院校管理模式
“以赛促学、赛教结合”的工程造价教学改革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基于技工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的思考
工程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学生考研管理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