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进,班主任成长进阶的最优方式

2022-05-30林萍

中小学班主任 2022年17期
关键词:班级班主任理论

作者简介

林萍,浙江省杭州市奥体实验小学教师。浙江省第二批名班主任工作室领衔人,曾获浙江省教坛新秀、温州市名班主任、苍南县第二批拔尖人才、苍南县“十大杰出青年”等称号。文章《诵读,开启班级文学之门》在《中国教师报》上发表,另有近百篇教育教学论文及案例获奖或发表。出版个人教育专著《谢谢爱——一位小学教师的初次告白》。

从教21年,担任班主任21年,如果没有热爱,是不能如此执着地去探索和研究,不断优化教育行为,提升认知,夯实理论,掌握更好的班主任工作技能技巧的。

如何成为更好的班主任?这应该是每一位班主任需要思考的问题。我的21年,是如何行走的?回溯时光,“精进”是关键词,是对21年努力的最好总结。

混沌期:对五年后的自己发问

2002年师范毕业后踏上工作岗位,我没有人生规划,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但是我和学生相处得非常好,和他们一起玩,一起运动。学生在日记里叫我林妈妈。

虽然我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但班级管理问题却很多。因为没什么经验,不知道该怎样管理。班级秩序混乱,很多学生上课时上蹿下跳,班级乱得像一锅粥。渐渐地,质疑我的声音也多了起来。

我感到非常失败,努力寻找解决方法。我反思自己:光有爱是不够的,得提高自己教育教学的智慧。我以五年为期,每隔五年制定一个新的计划,实现专业的不断成长。

第一个五年,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评上县级教学骨干。基于这个长期目标,我把它拆分成每个学年、每个学期、每个月要完成的小目标,并为之做出持久而坚实的努力。当目标明确后,我立马向学校领导要来评比材料,逐条解读、分析自己要准备什么,安排每天的计划。通过一点一滴的人生增量,完成作为优秀教师核心竞争力的锻造。

每天,我都会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复盘。置身在烦琐的教学工作中,目光所及,看到的只是一个个表象。如果能够透过表象看到更多,就需要付出更多的观察和思考。完成一天的工作后,我会动笔回顾今天所做的事情:分析哪里做得好,为什么能够做得这么好,背后的理论支撑是什么;哪里做得不好,出现了什么问题,哪个环节没有做到位,遗漏了哪些环節或信息,该如何解决。当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就请教优秀的班主任、学校领导、专家学者,书籍、杂志也是我的导师,在这些优秀的前辈和书籍的引领下,我逐渐明晰接下来的行动。

我专注于当下,每天阅读、写作、备课、反思,不停地追求进步。当把五年作为做成一件事的时间跨度,就意味着要忍受几年的默默无闻、枯灯勤学、勤勉探索。我的专业成长从参加论文比赛开始。我记得自己的第一篇论文是《浅谈新世纪小学班主任新形象探索》,题目不够精准,认识也不够深刻,所以结果不是特别喜人,但也获得了非正式机构颁发的省级三等奖,这对于初出茅庐的我来说是一份重要的鼓励。我把这份证书装裱起来,压在办公桌透明的玻璃下,提醒我勤动笔。

因为有了目标,每天的努力便有了全力以赴的动力。这份动力来自对自己的期许,因此它会成为一股非常持久的动力。

为什么目标能够激励人?组织行为学教授罗伯特·豪斯提出目标能够导向行为。目标导向理论是激励理论的一种,目标导向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是要求引领者排除走向目标的障碍,使其顺利达到目标,在此过程中,给予孩子满足多种多样需求的机会。

既然目标带给我如此深刻的影响,是不是也该让孩子们设定自己的成长目标,激发他们进步的动力?于是,我带领孩子们分析自己的理想,并把理想拆分成每个学年、每个学期、每一天的目标,然后为这个目标努力。

班级也需要设定成长目标。最终要打造一个怎样的班级、每个学期班级的成长目标是什么、班集体建设如何与学生个体成长融合起来、怎样建设一个更好的班级,这些都需要思考。

通过学习,我发现北美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维克托·弗鲁姆于1964年在《工作与激励》中提出了期望理论(又称效价—手段—期望理论),这是一种激励理论,也是管理心理学与行为科学的一种理论,对我的班级管理具有指导意义。该理论表明,就某个具体的激励措施而言,它的激励效果大小不仅取决于人们在主观上认为某一目标的价值大小即效价,而且取决于被激励者对获得奖励的可能性的判断即期望概率。

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引,经过思考,我在班级建设过程中构建了期望理论的架构图:

弗鲁姆以一个简明的公式表达了他的基本观点,即激发力量=效价×期望概率。期望理论是从个人追求目标的观点来研究个人对目标的期望,侧重于“外在目标”。期望理论认为动机是可以通过训练强化的,尤其是在人的童年期,认为激励的过程在于,实现外在目标的同时又满足内在需要。

基于弗鲁姆的公式,沿着班级建设思维图,我在班级建设中做到以下三点:

1.制定目标,加大激励效价

弗鲁姆在期望理论中指出:人总是渴求满足一定的需要并设法达到一定的目标。这个目标在尚未实现时表现为一种期望,这时目标反过来又能激发个人动机。所以设定合理的目标就是成功应用期望理论的开始,但两种目标在制定过程中却各有要求:

(1)个人目标制定要具象

每位学生制定学期目标时要结合自身情况,并具体、细化,不能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目标妥帖、符合实际,才有激励性,达成的概率才高。

(2)集体目标制定要融合

每位学生都要参与集体目标的制定,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将个人目标融入在内,再由集体目标转化为班级各类专项目标。班级建设目标每个学期的要求不同,呈逐级提高态势。

2.开展活动,加大激励力度

阿特金森认为,在失败过程中产生的消极抵制力量可通过施加任何外在诱因(如金钱、称赞)加以克服。班主任可以在班级中搭建各式各样的平台,开展各种班级活动,让学生从中获得称赞和表扬,让这样的外在诱因克服消极力量,让目标不断得到实现的机会,激励学生追求更多进步。

3.奖励巩固,加大激励的期望值

怎样使激发力量达到最高值,弗鲁姆提出了人的期望模式:个人努力→个人成绩→组织奖励→个人需要。

上述模式在班级里可以这样运用:当学生通过努力获得成绩和获得组织奖励紧紧相连,采取各种各样的奖励满足每个学生个体需求,那么目标对学生的吸引力更大,激励水平更高,目标就更有可能实现。当目标实现后,会激励学生追求下一个目标。

每个孩子在自己制定的目标中渐渐成长起来。班级在目标的指引下不断进步,赢得了全校的认可。而我个人也在自己制定的目标中获得成长,五年目标终得实现,我被评为县级教学骨干。

成长期:学会做最正确的选择

我的第二个五年目标提前实现,于2009年被评为市级语文学科骨干,2010年被评为县级名班主任,享受政府津贴。

评上县级名班主任,对喜欢研究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我来说是个两难的选择。因为每个人的时间有限,评上名班主任就意味着要在班主任管理方面引领大家成长,今后的研究要侧重在这方面,但我非常喜欢语文学科教学,而且得到很多同行的认可。该如何选择是我当时面临的最大难题。

最终,我选择两条腿走路,只要有学习机会,我都积极参加。那几年,我完全沉浸在教学研究中,把身心都投入工作中,因为我要比别人多一个研究方向。每次参与教育教学论文评比,我都会写两篇,一篇关于班主任管理,一篇关于语文学科研究。这期间,我参加了温州市小学语文教坛新秀评比,以全市小学语文学科组评比底分全市第一、课堂展示第一的成绩顺利通过。

但问题依旧存在,因为时间和精力有限,对家庭的付出更是少之又少,时间长了也会影响到接下来的专业成长之路。我告诉自己:人生是持续而反复的锻造,当时的我必须修正选择,做出建设性的改变。

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所谓选择,就是“审分寸”。而“分寸”就是“本末轻重”。一个人树立什么样的目标、设定什么样的价值尺度,反映了他的格局。

相对于学科教学研究,班级管理是更难的研究方向,它没有教材,需要在日常工作中积累教材、开发教材,与语文课堂相比,它有着更多元的平台和推进途径。

于是,我对自己的专业成长重新进行了评估,相对来说,研究班主任成長的空间更大,更具有挑战性。与此同时,我给自己的成长设定了更高的目标:评上市名班主任。

沿着这个目标,我即刻开始行动。我分析已经做了哪些事可以链接未来的班主任成长,接下来还需要做些什么能实现这个目标。然后开始分解发展目标,明确每个学期、每天要完成的目标。目标细化后,工作变得有方向感,内驱力再次被激发。

但是我也发现了自己在班级管理方面的研究积累太单薄,仅从期望理论出发去激励学生的成长,要想实现班级管理的最优化,还需要更多专业上的提升。我必须要在现有班级管理格局上,向前走一步。要有新的研究成果,才能证明我的确是名优秀的班主任,才能引领其他班主任成长。

于是,我打开视野,更新认知,从更全面的视角环视班级管理,还从以下方面去思考如何激励学生成长:

1.立足空间文化——让教室说话

从教室布置开始,精心选择颜色、材料,思考需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想方设法让教室里的每一面墙“说话”,起到激励学生的作用。不仅探索空间的力量,还做透班级文化。在班徽、班旗、班刊、班歌等确立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参与设计、创作,锻炼了他们的各项能力,也进一步提升了班级凝聚力。

2.立足学生个体成长——让思维破题

在班级中,调查个别学生特殊行为成因,研究解决策略,逐步实施,总结归纳,多动症的孩子如何“动”出精彩,焦虑症的孩子怎样减少焦虑情绪,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沟通,等等。

我从问题出发,阅读心理学专业书籍,如《正面管教》《期望理论》等,利用正确的方式方法帮助孩子成长。此外,我还邀请专家给孩子们开设讲座,对孩子们进行心理疏导。同时,做好家校联系,及时沟通孩子的情况。当需要借助医生力量的时候,建议家长尽快就医。

3.立足班级管理——让岗位赋能

分析每个孩子的能力,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成长和改变点在哪里,而后设置相应的岗位清单,给予每个孩子不同的展示平台。班级实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岗位清单还留有空白栏目,让学生自主增设,充分尊重每个孩子发展的需求。

就这样,时间被高效利用,不敷衍、不迟疑、不摇摆,我认真地聚焦于当下的事情,自觉而专注地投入。于是,2016年评上了温州市名班主任,2017年评上了浙江省教坛新秀。

成熟期:凸现专业精进的“努力才能”

成长需要不断优化自己努力的方式。努力是需要策略的,这是我成为成熟教师后一个深刻的认识。

1.把时间花在值得的事情上

积累班主任专业方面的知识,如阅读专业书籍;锻炼班主任实践技能,如参加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等;反思和总结个人经历,如出版班主任方面专著;寻找和获得稀缺性资源,如寻找班主任研究方面的导师;构建新的思维模式,如寻找自己在省内班主任研究方面的潜在生态位;锤炼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如提炼自己的班主任工作理论……

2.专注一个领域走到最后

人的才能发展是基于过往学习经验的积累。什么都要,什么都得不到,因为人的精力有限,如果不专注,就很可能永远处于“缓慢起步期”。本·霍洛维茨是美国硅谷有名的创业者和投资家,他在《创业维艰》一书中说:“管理能力是后天掌握的一种技能,而不是先天具备的禀赋。没有人一生下来就能管理一家上千人的公司,经验都是在一定阶段通过学习而获得的。”我将有限的时间专注于班主任研究,主动构建知识,读了近2000册班主任、心理学书籍、杂志,近500篇学术论文,以弥补自己认知上的不足,不断夯实知识之墙。

阅读每一篇文章,我都尝试运用物理学家费里曼·戴森《反叛的科学家》一书中的思考:当前班主任理论或观点,我已经储备了哪些相关知识?我又新学到了哪些知识?平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有没有实践过?还有没有可以更深入探索的地方?

我一边阅读一边向自己提问,重构知识网络,然后发现:任何一个班级建设和学生成长中的问题都可以探究下去,但必须要做好取舍。哪些是目前亟待研究和能够形成管理风格、育人特色的问题,优先选择,着力

研究。

阅读的同时,我会做好摘记,并借助阅读分享会、公益讲座,不断进行反思。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了自己在班级管理中的不足,并做出改变。

3.以科研的方式探究

设计自己的研究路径,找到着重点,从论文开始。以论文的方式推进一个研究点,从不同的方面不断地深入探索。以《期望理论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例谈》一文为例,我从“期望理论是什么、如何应用、应用后的效果如何”这三个方面去描述了自己的探索。之后,我又聚焦“期望理论中的目标激励”去研究,探索如何指导学生制定目标、落实目标、巩固目标,撰写了另一篇论文。接下来,我研究期望理论如何撬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写了相关论文《期望理论如何撬动学生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不断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进行研究,最后形成研究体系。

每个研究者的认知和能力都是非常有限的,以群组方式进行的探索能弥补这样的不足。我将自己课题中不同的研究内容分给课题组内的不同老师,大家共同研究这个课题。不同的老师根据内容撰写方案再申报课题,进行研究,又拥有了新的研究群组。接着,指导新的研究群组进行分工,老师们找到自己的研究点,仍可以申报课题,进行研究。在这样的过程中,让研究细化、到位,真正落实。就是以这样的方式,我带领着浙江省林萍名班主任工作室的老师们一起研究、探索。县级课题、市级课题、省级课题,一路追寻着科研的方向前进。

我怀揣着温暖的情感和良好的心理体驗去研究,快乐地坚持着,而逐渐成了兴趣。2016年,我的26万字第一本专著《谢谢爱——一位小学教师的初次告白》出版,2022年写完了18万字的第二本书《班级的力量》。还有一些文章发表在《中国教师报》等报刊上,很多文章获得了浙江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论文一、二等奖。

设定目标,向着目标的方向去耕耘。耕耘的过程中请做好选择,明确前进的方向,从而获得更好的成长。这不仅仅是班主任个人的成长之路,也是班级建设的成长之路。用目标形成系统的班级行动策略,就像是点亮了一盏指引学生前行的明灯,让学生爱上学习,爱上班级,爱上校园生活。

猜你喜欢

班级班主任理论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坚持理论创新
班级“四小怪”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夸夸我的班主任
班主任
不称心的新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