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童年创伤,不是你的错

2022-05-30迟兆艳

百科知识 2022年17期
关键词:肖恩威尔心理学家

迟兆艳

1997年上映的美国影片《心灵捕手》是一部斩获两项奥斯卡金像奖的电影佳作,也是一部以主人公的心灵成长为主线,探寻人性幽微的经典心理电影。电影中的男主角威爾拥有过人的天赋,能解开名校教授出的数学难题,按常理来说,他的学习和工作应该顺风顺水。然而,威尔只是大学里的清洁工,有暴力倾向,因为打架而被警察逮捕。在感情方面,威尔和在哈佛大学求学的女孩斯凯拉情投意合,但却因为不自信而伤害了爱人,差点错失终生。实际上,这些问题都与威尔的童年经历有关。他是孤儿,童年时期辗转于多个寄居家庭,遭受了严重的虐待。虽然威尔拥有极高的智商,却没有健康的人格。如果没有遇到心理学家肖恩,他的人生也许会一直伴随着暴力和痛苦,以悲剧的方式落幕。

童年创伤会产生哪些问题

多年来,童年创伤一直是心理学研究者关注的重要问题,儿童在童年创伤下发展出来的信念系统以及成年后看待世界的方式,可能都是消极的。有研究表明,童年创伤特别是童年时期受到虐待的经历,会导致儿童在成年后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暴力行为

受过虐待的孩子长大后有可能会有暴力行为,这也许是因为长期在暴力环境下不自觉的习得和潜意识的认同。比如,小时候被父母打过的孩子,在成年后更容易以暴力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些受虐者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如遇到冲突很容易暴怒,这是因为童年时期没有习得正确处理情绪的方式。在影片里,威尔就有这样的行为,他很容易和别人起冲突,遇到矛盾时会瞬间暴怒。

抑郁

没有被父母善待的孩子也更容易抑郁。因为他会觉得自己没有价值、特别糟糕,不值得被爱。河北寻亲男孩刘学州就是这样一个例子。2022年1月24日,刘学州自杀身亡的新闻引发关注。他出生不久就被父母抛弃,童年遭遇校园暴力,17岁时被生身父母再次抛弃后,他选择了自杀。虽然他拥有健康的身体,也能独立生活,但被抛弃的经历让他陷入抑郁,对未来失去了希望。

负罪感和羞怯感

负罪感和羞怯感是童年创伤最严重的后遗症,受害者可能一生都活在羞耻的阴影下。受害者之所以感到羞耻是因为他可能会把受虐的原因归结到自己身上。“我保护不了自己,我真是个废物。”“如果我做得更好一些,也许爸爸就不会再打我了。”他们遭受了身体和言语的暴力,却将这些归因于自己的无能和不听话。这些不合理的思维方式在长大后会内化成人格的一部分。当再次遭受不幸时,这些受害者会相信“这是应该的”;当幸福降临时,则会感到不舒服。

信任问题

如果在童年没有与看护人建立安全的信任关系,长大后这些受害者也无法与其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因为他们会觉得,其他人都不值得信任,其他人都会拒绝自己。

无法建立亲密关系

英国心理学家鲍尔比(依恋理论的创始人)研究发现,如果在婴幼儿期,孩童受到了安全稳定的照顾,那么等到成年期,他就会跟别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如果在婴幼儿期养育者对孩童有虐待或者忽视的行为,那么在成年期他会过分担忧被伤害和忽视,从而无法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

研究亲密关系的心理学家通过依恋理论发现,能够形成安全依恋关系的人往往能够信任自己的伴侣;焦虑矛盾型依恋者会过度依赖伴侣,而回避型依恋者则难以信任他人,也不喜欢依靠他人。有过童年受虐经历的人往往是焦虑矛盾型依恋者或回避型依恋者,他们无法相信自己值得被爱,从而无法建立长久的亲密关系。

如何治愈童年创伤

虽然遭遇童年创伤会带来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但这些问题是可以被解决的,创伤也有机会被治愈。多年来,不同学派的心理学家一直致力于运用不同的心理疗法帮助这些不幸的人。

认知行为疗法在治疗童年创伤上具有显著的效果,影片中的心理学家肖恩就是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帮助威尔走出了童年的阴影。

英国临床心理治疗师海伦·肯纳利致力于研究和治疗童年受虐者,并编写了《治愈童年创伤》一书,她在书中详细描述了治疗童年创伤行之有效的方法,归纳起来,主要可以分为7个步骤。

了解自己的问题

童年的不幸经历会让受害者对自我和他人产生错误的信念,正是这些错误的信念导致他们产生了不健全的心理。通常情况下,我们会有三种信念:关于自己的信念;关于他人和世界的信念;关于未来的信念。有童年创伤的人往往会有这样的信念:我是不值得被爱的;他人是不值得信任的;未来是没有希望的。这些受害者的日常行为会受到错误信念的影响,从而产生不良后果。

认知行为疗法提出了“想法—感受—行为”循环系统理论,该理论认为想法、感受和行为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人的想法会影响感受,同时,人的想法和感受也会影响人的行为。例如,你身处一场结婚典礼活动,现场气氛温馨浪漫,突然,你想到自己还没找到另一半,焦虑或伤心的情绪就会浮上心头。因为突如其来的糟糕心情,你可能会坐在酒店的某个角落,不跟任何人交流。又因为躲在角落,无人交流,你会觉得自己被冷落了,愈发伤感。

此外,人的生理状况和所处环境也会影响想法、感受和行为。比如,宿醉之后,人往往会感到沮丧;工作压力太大会让人焦虑。认知行为疗法认为,想法、感受、行为、生理状况和所处环境这5个因素的相互作用会对人产生很大的影响。要想改变自我,必须从多方面做出调整,第一步是了解自己的5个因素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童年创伤的受害者首先要做一些练习,了解自己的想法、感受、行为、生理状况和所处环境。比如,写下自己的经历、信念系统、情绪、行为以及和他人的关系,逐一分析自己有哪些问题。

电影中最动人的一幕,就是当威尔放下心理防御,向肖恩倾诉他曾经受到过的虐待,肖恩抱住了威尔,一直在重复“这不是你的错”。因为肖恩知道威尔把过去的不幸归结到自己身上,对自己产生了错误的信念,所以才会自暴自弃。

了解阻碍康复的因素

一般情况下,阻碍童年创伤受害者康复的主要原因是自身因素和生活压力。比如,受害者害怕开始一段新的关系,担心会受到伤害。受害者首先要分析自己有哪些担忧,这些担忧是不是实际存在;其次,可以找找有哪些解决方案。

电影中有一段经典对话,是在肖恩帮助威尔看清他对新生活的恐惧和退缩时展开的。也正是这次交流帮助威尔鼓起勇气,走向新生。以下对话是这次交流中肖恩对威尔感情问题的剖析。

威尔:在我眼中,这女孩现在很完美。我并不想破坏这种完美。

肖恩:也许现在你是很完美,也许你并不想破坏你自己的完美。但我觉得这是一个极妙的哲理,因为这样你可以一辈子不用认识任何人。人们称之为“瑕疵”,但其实不然。“不完美”才是好东西,能选择让谁进入我们的小世界。

你并不是完美的,我也不想吊你胃口。我想说的是,你认识的那个女孩,也不是完美的,但关键是你们能否完美地适应彼此。亲密关系就是这么回事。你可以了解世间万物,但追根溯源的唯一途径便是亲身尝试。

在影片里,肖恩告诉威尔,虽然害怕改变,虽然可能会失去,但如果不亲自尝试,永远无法体会其中的美妙。这些台词作为心理治疗的经典范例毫不为过。

制定想要达到的目标

受害者需要制定的目标包括现实的目标、具体的目标和可管理的目标。

现实的目标就是可以实现的目标,如对过去的事情不再有负罪感和学会管理愤怒。有了现实的目标之后,就可以针对现实的目标制定具体的目标,如要将每天发怒的次数减少到多少次。有了具体的目标之后,则开始制定可管理的目标,如学习沟通的技巧和控制情绪的方法以减少发怒的次数,从而实现具体目标。

学习应对技巧

童年创伤的受害者往往会采取错误的方式应对问题,如酗酒、逃避或者伤害别人和自己,毫无疑问,这些方法有害无益。只有学习行之有效的方法,才能改变现状,如跑步、读书、听音乐和朋友聊天等。除此之外,临床心理学家还提出了4种应对技巧。

呼吸练习 这是一个非常简单、有效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坚持练习腹式呼吸,熟练掌握这种方法后,既可以缓解焦虑和紧张,又能在发怒时及时控制情绪。

简单的放松程序 通过音乐和想象进行全身放松,可以达到抚慰情绪的效果。

控制自己“游离在外” “游离在外”是受害者经常采取的一种应对方式,被虐待时他们往往会想象被打的人不是自己,假装自己是旁观者,以此来减轻痛苦。当他们长大成人遇到痛苦时,也会采取这种方法。如果能控制自己“游离在外”,逐渐学会面对恐惧,对自我成长非常有好处。

建立社会关系 走出家门,结交朋友,发展亲密关系,在现实中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

管理“问题回忆”

那些童年痛苦的回忆如影随形,总是会在不经意间涌上心头,受害者似乎对它们无计可施。实际上,这些回忆是可以被管理的。

临床心理学家提出了三种管理“问题回忆”的方法。首先,认清触发痛苦回忆的情景和人。如果自己当下无法应对这种痛苦,可以选择回避这些情景和人,等到自己有足够勇气时再直接面对。其次,可以采取一种让自己舒服的策略来直面这种痛苦,如随身携带自己喜爱的玩具,痛苦时可以握紧它,从而让受害者从痛苦的回忆中脱离出来,或者采取拥抱和握手等方式获得他人的抚慰。最后,如果受害者足够有勇气,可以把以往的创伤经历写下来,做深入的剖析,直面自己的痛苦和恐惧,从而消解“问题回忆”。

影片中,在肖恩的帮助下,威尔逐渐打开尘封已久的痛苦回忆。通过分析“问题回忆”的方式,威尔最终能够直面自己的心理问题。

改善自我意象

受害者对自己的评价往往是负面的,觉得自己没有价值,不值得被爱,这些负面评价会带来大量负面情绪。这种自我评价也可称为自我意象。受害者可以通过很多方式改善自我意象。比如,找到自己喜欢和擅长的活动,在持续的活动中,找到自己的快乐和自我的价值;找到那些自己喜欢、尊重并理解自己的人,跟他们相处,从而改善自我意象;列一个清单,记录生活中点滴的美好;重新评估自我意象,花一点时间分析自我意象,看看哪些意象是不真实的,是错误的。

获得平衡视角

错误的信念系统会形成错误的观念,让受害者产生许多错误的判断,常见的错误判断有以下几种。

全部肯定或者否定的觀念,看问题非黑即白、缺少弹性。

灾难化观念,遇到事情只想到最糟糕的结果。比如,我做错了事情,老板会很生气,然后会把我辞退了,我就失业了,没钱了,失去了生活来源。实际上,这些可能都不会发生。

过度泛化,总是由一件事情推到所有的事情上。比如,失恋了就觉得世界上再也没有人爱自己了。

给自己贴标签,常给自己贴上各种负面标签。比如,我太笨了,根本不会有人喜欢我。

认为事情都是针对自己,常常假设,如果有糟糕的事情发生,都是自己造成的。比如,你在演讲,突然有人离开,你会觉得他是因为你讲得不好才走的,而不是因为想上厕所。

这些错误的判断会让人在细微小事上产生很大的负面情绪,让微不足道的事情影响自己的心情。要应对错误观念,就需要受害者自我审视,审视自己存在的错误判断,看看自己是否存在错误的思维方式。如果找到了,就尝试换个思维方式,并且在现实中检验一下。比如,一位童年创伤的受害者感觉朋友在疏远自己,理由是“今天碰面时,他没有跟我微笑”。这位受害者因为这件小事就不跟朋友来往了。实际上,受害者可以重新审视这个问题,也可以找朋友沟通,看看朋友的真实感受是什么;如果朋友真的有意疏远自己,可以找到问题的症结,尝试改善关系。

当然,除了认知疗法,还有很多心理治疗方法可以应用于治愈童年创伤,如美国心理学家贝弗利·恩格尔提出的悲悯自愈项目以及正念疗法、精神分析等。

对受害者来说,童年固然有诸多不幸,但还是有很多方法和时间治愈创伤。在艰难的境遇中,万万不可自暴自弃。世间纵有恨我弃我之人,但也有爱我惜我之人;世间纵有痛苦万千,但也抵挡不住人心对幸福和快乐的向往和追寻。只要对未来充满希望,苦难将只属于过去,就像在影片的最后,威尔的创伤得以疗愈,他战胜了恐惧,奔向了属于自己的成功和幸福。

猜你喜欢

肖恩威尔心理学家
寻找肖恩
威尔森林的骗子大叔
最佳男演员:威尔·史密斯
威尔·史密斯是怎么把自己玩坏的?
现在不远了
人生什么最重要
美国心理学家:让孩子成功要做7件事(下)
美国心理学家:让孩子成功要做7件事(上)
↓点灯——派威尔(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