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古代的海军

2022-05-30

百科知识 2022年17期
关键词:战船水军劣势

我国古代的海军

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建造了专门用于水战的大型战船,有了比较完善的海军(水军)组织。史书记载,伍子胥曾在太湖训练吴国水军,他把战船划分为多个种类,分别承担不同的攻击、拦截和驱逐任务,划分得非常细致,表明当时或更早我国一些军事家就已深谙水战。三国时出现了大型楼船,还有了风帆战船;南北朝时发明了以脚踏木轮推進的车轮船;宋代指南针开始用于水师航海,还应用了水密隔舱等一系列先进的造船技术;元代火炮开始上船;明代是中国古代战船的最后辉煌,郑和下西洋的舰船是当时世界上最大、适航性最好的。

“三姑六婆”原意指什么

现在的“三姑六婆”是指家庭关系复杂,其实这个词的原意并非如此。关于“三姑六婆”的来历,最早可追溯到明代。明代有个叫陶宗仪的学者,他著的《辍耕录》第十卷中有这样的记述:“三姑者:尼姑、道姑、卦姑;六婆:牙婆(贩卖人口的妇女)、媒婆、师婆(女巫)、虔婆(鸨母)、药婆、稳婆(指生婆)也。”清代小说家李汝珍在他的小说《镜花缘》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吴之祥道:吾闻贵地有三姑六婆。一经招引入门,妇女无知,往往为其所害,或哄骗银钱,或拐带衣物。”这就是“三姑六婆”的原意。

“大战三百回合”的“回合”指什么

“回合”一词源于古代车战。商朝至西汉初期,战争的主要形式是车战。车战开始时,战车驶向对方,两方开始交战:先是远程,射者对攻;战车靠近后,双方用戈矛交战;然后战车擦身而过,驶向远方,再用弓箭对射。这个过程称“合”。“合”就是交战的意思。战车驶远后,各自必须再兜过头来,准备第二次对攻。这个战车掉头的过程就是“回”,然后两车再驶近而“合”。一个“回”必有一个“合”,战斗就这样不停地“回”“合”“回”“合”下去。直到一方败北,在“合”后不再“回”,直接驾车而逃。因为逃跑的一方是“合”完逃跑的,所以不用减速,直接冲出战场,因而有一定的速度优势。胜利的一方在“合”后必须要减速再来一个“回”,才能发现对方逃跑,从而加速追逐,这就存在一个距离劣势和一个速度劣势,一般很难追上。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古代车战很难活捉对方的主将。汉武帝以后,由于作战的对象变为北方匈奴,作战的决定力量也由车战变为骑战,“回”“合”的壮烈渐渐不再出现。但以“回合”一词来说明作战中一次交锋,却一直流传至今。

猜你喜欢

战船水军劣势
劣势或许会成为优势
那些“雷人”的战船
近亲繁殖:并非全部是劣势
陈友谅究竟是“蛋”还是“鸡”
资深“水军”揭秘行业潜规则
水军
水军的前世今生
公立医院优势变劣势
清前期战船的修造与检查
礼炮为何二十一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