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借景”的乡村民俗文化图形应用方法研究
2022-05-30杨雅雯万萱
杨雅雯 万萱
关键词:乡村民俗文化 图形应用 借景 乡村振兴 农村空间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2)09-0041-03
引言
“借景”一词最早出现于明末著名园家计成所著《园冶》一书中并形成具体理论,为使视觉空间中景观更具意境和统一性,借用地之宜和人文之宜来创造情景交融的园林之景[1],是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表达。从视觉图形艺术的角度来看,农村公共空间中的视觉图形应用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呈现,与乡村面貌形成一个空间整体,其视觉表现离不开与之交融的乡村整体风貌与内涵文化,其“借景”手法在乡村民俗文化图形应用探究具有创新意义。当前政府“自上而下”的乡村民俗文化图形视觉应用,由于缺乏对乡村民俗文化的调研与探究,图形应用的载体与乡村建筑、环境以及乡村底蕴的共生关系无法整合。作者在归纳研究的基础上,调研了乡村民俗文化图形的应用问题,通过“借景”理论的探究以及乡村民俗内涵的挖掘,总结基于“借景”的乡村民俗图形的创新应用方法,使视觉图形在艺术打造与乡村融合的过程中良性建设乡村。
一、当下乡村民俗文化图形应用调研现状
近年来,党中央和政府愈加重视乡村振兴,十九大更是作出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发布多个政治文件为乡村发展助力[2]。基于国家乡村战略的实施,视觉艺术驱动乡村振兴的方式,则通过点状的乡村图形应用营造乡村的氛围,复兴乡村精神以及带动人文振兴。
在乡村体系中,村民通过在乡村公共空间开展日常交往、参与公共事务等社会生活,外来人员通过在乡村空间的探访了解乡村面貌和风土人情,感受乡村带来的独特氛围[3]。现有的乡村民俗文化图形一般通过墙面图形艺术、宣传栏图形、标识牌图形等来表现出乡村特色、传播乡村文化如表1。调研大量农村空间中乡村民俗图形表现,发现乡村文化建设中民俗图形应用缺乏对乡村意境及乡村统一的思考。
(一)图形表现模式化缺乏乡村韵味
如今,较多农村中乡村民俗的图形应用上只注重传达内容,图形没有留意在乡村整体环境空间的表现形式,造成其应用效果模式化,表现形式乏味。例如在贵州省威宁毕节市板底村乡村民俗图形应用中,意图通过在墙面打造穿着彝族服饰特色的民风民俗图形,传递少数民族乡村相关文化。从视觉上不难看出,图形运用只注重服饰,没有深入探究该少数民族乡村的民俗文化表现,多个图形的排列以及模式化的边框较为局限地封住图画里面的内容见图1,应用上缺乏对周边建筑与景色所处的整体乡村的考量,导致乡村意境丢失,在整体的空间中产生乏味的视觉体验,削弱了少数民族乡村韵味的表达。
(二)图形色彩“突兀”扰乱村落环境
乡村空间区别于城市丰富、杂乱的视觉感受,总体上更具有简约、宁静的氛围。许多的乡村意在通过图形等元素为乡村注入新的活力、传播乡村文化时,却易忽视乡村统一的视觉色彩,随意的色彩模式从而造成突兀的视觉。在浙江省宁波市沿山村,以民俗文化等墙面图形积极推进三美乡村建设中见图2,虽然图形极具特色,但是整体的图形色彩亮丽且面积过大,未能注意到其周边乡村风貌与其图形的相互影响关系,未能巧妙对乡村整體氛围进行色彩延用,在乡村传统建筑中的表现较为突兀,其图形艺术无法与自然环境相统一,反而降低了乡村的独特氛围。
(三)图形材料与乡村风貌不协调
乡村风貌因为地域环境不同,通过木头、砖、瓦搭建的乡村建筑各有风格。但当下乡村图形的应用缺乏对与之共生的建筑、环境风貌特色的注重,造成图形运用的材料与乡村风貌产生不融洽的视觉感受。例如在河北磁县陈庄村以宣传栏展现村民村约的精神文化,见图3采用的塑料材料是普遍的城市化物体打造的手法,而乡村建筑墙面、窗格及院落的质感是组成乡村肌理的主要载体,其塑料材料没有进行新与旧的嫁接,缺乏对乡村的传统肌理面貌的借用,从而产生不协调的质感,在整个乡村风貌中反而造成破坏导致视觉不佳。
(四)小结
艺术乡建的形式本意是使乡村更有情怀与活力,但当下很多农村在民俗文化图形应用上未尊重乡村特性,出现图形模式化、视觉色彩“突兀”、材料使用不讲究等问题。乡村与乡村内部的组织是一个整体空间,乡村文化图形应用应该是乡村记忆符号和乡村空间的有机融合,而不是简单的片面化表达。从“借景”的理论思路来看,通过整体乡村文化内涵中所传递的“情”与乡村空间表现的“景”的探究可以理出其空间中的民俗图形与乡村空间融合的创新方法。
三、“借景”手法下的乡村民俗文化图形表现释义及意义
(一)“借景”释义与启示
“借景”是指在视力所及的范围内,有意识地将好的景色组织到园林视线范围内,形成整体空间和景观的有机组成部分。计成在《园冶》一书中卷三“借景”篇幅中记录了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五种“借景”形式,并提出“构园无格,借景有因”,即建造园林虽然没有固定的规则,但借景却需要遵循一定的依据[5]。狭义的借景是借园内外的景物,而广义的借景不分远近,凡是能用来造景、组景的东西都可以为之所用,包括意境、遐想这些非物质[6]。通过“借景”手法的历史理论和更多实践的可能性,可以理出“借”不仅是简单的构景手法,而是来自一种大环境的整体设计思想,它揭示了人文与自然的关系[7]。在借景理论实践中不局限于物质景物的借用,还扩展到文化内涵的情感传递,两者互为依托、相得益彰。
(三)“借景”手法下的乡村民俗文化图形表现意义
“民俗”一词在我国古代有表示民间风俗的含义,孔德元认为民俗文化就是以民间文化和民俗风情为主体的民族民间物质、精神和制度的传统[8],乡村民俗文化则是在乡村这一区域中的民俗文化探究。乡村文化作为乡村的灵魂,在农村公共空间中,基于乡村民俗文化的图形应用不是一种艺术形式的直接介入,而是与乡村建筑、环境浑然一体的“乡村记忆”。将“借景”引用到视觉设计中,利用“借景”手法探究乡村民俗图形与空间的整合,在乡村民俗文化图形表现为借景传情层面的提升,是自然和人文的统一表达。其“借景”手法的创新应用不仅充裕传统的美学理论,更为乡村中视觉图形应用提供了创新思考。
四、“借景”的乡村民俗文化图形表现方法
在乡村民俗文化图形表现的“借景”中,是将物质上的“借景”延伸至文化情感层面的“借景抒情”,通过对乡村轮廓、乡村环境色彩与乡村风貌质感等形态的借用,来传递具有乡村意境的视觉表现,改善杂乱的乡村民俗文化图形应用,创造乡村独特符号,营造具有乡村氛围的视觉艺术。
(一)“借”乡村轮廓体现趣味性
“轮廓”在词典中解释为构成图形或物体的外缘的线条,引证为物体的外周或物形的外框、概貌。乡村的建筑、植被等与城市有着不一致的轮廓特征,在乡村文化图形表现中,利用“借景”理论中空间借景手法对乡村轮廓借用表现图形,通过对场所借景、留白借景、为“境”造景三种手法可以在乡村民俗图形趣味的打造上增加乡村视觉整体性。
1.场所借景:乡村整体空间中,由民居、河流、植被以及生畜等构成要素。在乡村场所中,图形的应用想要融入整体乡村中,可通过借助周围空间元素的位置、距离、形态产生“互借”的效果,正是对“借景”方法的运用,两种元素之间彼此互相兹借[9],表现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趣味视觉与整体感。例如在河南渑池县城关镇班村,利用“锅盖馍”“饸饹面”等生产生活方式的墙面图形应用来打造具有历史文化内涵和浓厚生活气息的特色乡村底蕴。见图4在其图形表现中,挖掘地域乡土文化本质与内涵,结合村落现状可以注意到,图形无意中“借”道路旁的植物轮廓、距离感与光照产生的斑驳,使绘画的阴影与建筑与植物阴影融为一体。景与画相互作用,营造出比独立的图形表现更有趣的乡村民俗文化视觉,在此基础上使图形与乡村场所愈加整体。
2. 留白借景:“留白”源于老子的哲学思想,也是中国艺术作品创作中常见的一种手法,意为使作品的整体画面和构图表现更加协调和韵律,刻意留下相应的空白和想象空间[10]。从乡村空间来看,乡村建筑等具有独特轮廓,与周围环境相互影响,如图形在表现载体中布满,不留一点空隙,大面积的色彩、肌理运用容易在整个乡村背景中造成视觉疲劳,也易使图形与整个乡村空间不契合。而通过空间的借景手法依据,可以借用整个建筑轮廓的形态,考量图形应用的排版形式,利用留白意向,通过留白空间过渡与乡村整体环境融合,可以使整个画面产生“虚实相生”的意境美感。通过对载体的合理留白,在乡村视觉统一的基础上可以创造更加巧妙的艺術氛围。
3. 为“境”造景:《园冶》中提出如“借”不到景,则可以“造景”。乡村民俗文化图形应用中,不是每一部分都可以刚好借到有趣的景,乡村文化为营造某种乡村情感氛围,则可以利用本身图形文化内涵创造场景,增加乡村的整体意境。例如通过画面的内容需要营造情景交融的立体效果,也可镂空画面的某一部分,使画面的前后景观与图形融为一体,增加意境与趣味。在日本白川乡合掌村保持着村落本真、自然的风格,沿袭日本传统美学“侘寂”文化。见图5在表现乡村特有的“浊酒节”民俗文化时,视觉图形根据本身在墙面运用半立体造型表现乡村文化习俗,借用半立体的图形应用场景使文化表现更有氛围,增加了乡村文化与乡村空间的契合度。
(二)“借”乡村环境色表现整体性
人们利用色彩的记忆性表达进行识别、感知 [11]。乡村的氛围相较于城市鳞次栉比的热闹有着较为统一、独特的色彩属性,乡村民俗文化使乡村特点变得鲜明,但在图形运用中不可忽视与之相互影响的乡村空间色彩。色彩心理学指出,人会从不同的色彩表现感受到不同的心理情绪[12],见图6以Y黄色为例,在角度对比为30°- 60°的两种或三种颜色的视觉感官是比较统一、雅致、含蓄和稳重。处于120°-180°的对比色彩呈现则表现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具有相反的情感与性质。在三维空间中色彩呈立体分布就形成色立体见图7,色彩具有明度和纯度变化的多维感受,不同纯度及明度的色彩组合,给人营造不同的视觉效果。通过色彩心理启示,色彩的表现影响着人们心理情绪的变化,在乡村民俗文化图形表现中,色彩的运用需要根据乡村实际氛围进行考量,可以借用乡村中的色彩表现组合打造整体、统一的视觉情感表现,通过“借”乡村风貌的特有色转换到图形的色彩中,使之与乡村空间达到相互交融,互为一体的画面。
韩国釜山市沙下区的甘川文化村曾被外国媒体称为“亚洲最艺术的村落”见图8-9。它的村落并非传统村落,而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太极道信徒和6·25避难人民共同聚居形成的,艺术家们和当地居民共同打造乡村艺术,使之成为国际知名的“文化村”。在该村的墙面图形色彩表现中,充分“借助”村落整体具有艺术氛围的色彩,使其发挥极致,表现出属于该村特有的文化符号。通过该乡村视觉艺术的整体表现激发了乡村活力,也给当下乡村复兴带来很大的启示。
(三)“借”乡村风貌质感展现独特性
在乡村民俗文化图形应用的载体材质上,其材质不止是单个二维图形的视觉表现,不同的材料在肌理、色彩、质感方面会给受众带来更为丰富的感官互动体验,其乡村图形的载体应用需要考虑乡村风貌特色,并巧妙的运用在其中。中国幅员辽阔,地理研究通过数据分析将中国地域进行了区分[13],这些区域因为自然及人文条件等不同,乡村风貌也有着不同的表现。在乡村民俗文化图形表现的载体中“借”其邻近的建筑、生态质感,与图形所表现的载体材料相结合,是对传统借景手法中邻借的延伸运用,可以使观者产生沉浸式的多维民俗文化感官体验,不会因为材质突兀打断感触,有利于提升整体乡村民俗图形的立体质感,也为外来人员增加乡村民俗文化的独特体验。
例如早期在日本越后妻有地区乡村具有老龄化严重、缺乏生机等问题,2000年后北川富朗与艺术家们通过城市与乡村共生的探索,打造了许多乡村公共艺术,使该地区重新获得繁荣。在该乡村图形视觉艺术中见图10,其图形符号不是单纯地运用现代化材料,而是巧妙地借用了乡村中的植被质感作为图形的载体表现,通过地貌的凹凸呈现出图形的边缘,图形符号一方面概括性的展现文化内容,另一方面又与乡村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对于当下乡村文化图形的质感的特殊表现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
结语
中国园林设计的“借景”方法是建筑空间表达意境及统一的重要方式,对乡村空间的视觉艺术打造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在乡村建设中,乡村民俗文化图形的应用具有展现乡村独特内涵与教化乡民的作用,也是激活乡村本土文化发展以及文化创意产业开发的方式。文章针对于当下乡村民俗图形应用问题,通过对“借景”理论的探究,找出共性将其方法与乡村民俗文化图形应用创新结合,使其方法在乡村民俗文化图形应用中有效提升乡村艺术的表现形式。通过不断探究可以在前行中促进乡村图形艺术与乡村环境的有机融合,也为乡村振兴带来新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