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都美食+文创融合 发展的现状与路径探究

2022-05-30刘林

中国食品 2022年18期
关键词:文创成都美食

饮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的意识形态和当地的风俗习惯,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美食和文化不论是在源头还是在发展过程中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美食与文化创意相融合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和优势,这种带有新颖性和原创性的文化创意活动是美食产业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选择。中国拥有八大菜系,成都作为川菜文化的中心区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成都已经成为全国知名的美食之都。本文以成都为例,对美食+文创融合的发展现状与路径进行了探究。

一、成都美食与文创融合发展的优势

1.成都美食蕴含丰富的文化底蕴。成都地处川西平原,位于天府之国的中心,境内江河横纵,有着丰富的物产,如自贡井盐、郫县豆瓣、涪陵榨菜等都是成都地区的特色美食。优越的地理条件为成都的饮食提供了多样的原材料,湿润阴冷的地理气候使当地人民形成喜辣的食俗。成都地区的菜系为川菜,川菜的历史悠久,早在秦始皇统一中国时期,一直到三国时期,川菜就已经作为一方风味逐步从民间走向宫廷,这都体现出了成都美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

2.成都美食拥有成熟的工艺技艺。成都美食的口味众多,包括香甜、咸甜、椒麻、红油、怪味、家常、麻辣、咸鲜、糖醋、芥末、蒜泥等十余种,每一种口味都可以搭配和变化,做出风味无穷的美食。成都美食的烹饪方式也十分多样,仅所记载的大类就多达三十多种,而这三十多种中又包含若干小种。成都美食还十分注重火候,在不断的探索中,掌握了不同菜的做法不同火候。除此之外,成都美食還在形方面做到了极致,熟练又精细就是其最大的特点。总的来说,成都的美食拥有了成熟的工艺技艺。如著名的川菜麻婆豆腐,从选材到技艺都十分考究。麻婆豆腐使用的剑关门豆腐,生产豆腐用的是水是景区内的“剑泉”水,经过浸豆、磨浆、滤渣、煮浆、点浆、脱水等众多工序制成,豆腐颜色雪白、细嫩鲜美、口感细腻,有着淡淡的清香。用此豆腐做出的麻婆豆腐既入味,又有韧劲。

3.成都美食产业的发展前景潜力大。成都有许多节日风俗,而且这些节日已经成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代表了人们的生活需求和状态,尤其是成都美食节,在全球城市中都有不小的影响力。2010年,成都更是成为“国际美食之都”,多次举办以美食为主题的商业活动,带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而城市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美食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两者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成都也有很多美食老字号,仅全国知名的火锅企业品牌就有十几家,还有很多美食餐饮区和美食街,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集聚区,发展潜力巨大。

二、成都美食+文创融合发展的现状

成都美食与文化创意相融合,必然可以推动美食焕发出新生机。虽然近些年来成都美食产业在文创方面做了不少有益的尝试,但整体而言美食+文创的融合发展情况并未达到理想目标,原因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方面。

1.成都美食文创产品的开发不够全面。文化创意产品和产业融经济文化技术为一体,也因其强大的优势和影响力逐渐成为当下城市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方向选择。但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成都美食文创产品的开发还不够全面。比如,成都美食文化产业和产品主要集中于美食街区和老字号,涵盖范围不够广;美食文创与其他产业的联动和合作也不够深入,缺乏一定的统筹协调;文创产品和产业的开发和发展也不平衡,同质化比较严重,创意方面也不够新颖和独到,许多都只是照搬或者模仿其他优秀文创产品,特色差异不够显著。

2.成都美食文创活动的宣传力度不足。文创活动涵盖多个方面的内容,涉及多个领域,既需要包容度高的环境,也需要科学合理的运营和宣传。虽然成都已经成为享誉世界的美食之都,但成都美食文创活动的宣传力度还略显不足。许多人都知道成都的美食,知道一些成都火锅品牌,但对于其他的文创产品却不甚了解。加之,当今世界信息飞速发展,人们每天接受的消息虽然更多了,但是信息在人类脑海中的停留时间却越来越短,这也对成都文创活动的传播造成影响。

3.成都美食文创产业链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不足。文创产业以创意为核心,以文化产品为主要输出客体,包括的内容十分复杂和丰富,不仅有创意、消费、商业等,还与旅游、信息、物流等相结合,形成链式反应。当前成都美食文创产业链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不足,美食文创产业多与旅游业结合,但在家具业、文具业、服装业、影视业以及艺术等方面却涉及不多,一定程度上稍显单调。

三、成都美食+文创融合发展的优化路径

成都作为四川省的中心城市,是川菜文化的主阵地、资源聚集区,拥有众多的餐饮品牌和知名街区,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致力于发挥好成都这一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积极主动地改变与创新,为成都美食与文创的融合提供便利和条件。

1.挖掘并整合成都美食文创资源。成都美食文化资源丰富,但成都美食文创产品和产业却呈现同质化和重复化现象,在创新性和新颖性方面略显不足。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以及社会企业应深度挖掘可供利用和延伸的成都美食文创资源,加大对资源多样性和丰富性的开发与挖掘力度,扩大成都美食资源的文化内涵,在产品设计、品牌文化、理念以及价值等方面多下功夫,突出特色性和创新性,还可以开展定制服务,以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打造更具吸引力的文化创意产业和产品。另外,鉴于成都美食产品的同质化和重复化现象,应由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对其进行统一的整合与管理。政府部门要加大对成都美食文创产品质量的监管力度,做到严格把关,从而促进其品质和服务的双重提升。美食文创与人们的饮食刚需有关,所以更要注重人性化,此外还需要注重其娱乐性,以此为指引对成都美食文化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开发和利用。

2.利用互联网优势加大宣传力度。美食从古至今都是由百姓相互传诵最终发展成为一方文化,像“麻婆豆腐”“抄手”等。然而美食文化若从当地走向世界,必然需要一座桥梁进行连接,这座桥梁就是宣传。当代互联网技术带动了更多网络平台的产生,这些平台扩大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例如:抖音、微信朋友圈等。这些媒介在传播方面具有强大的优势,是成都美食文创融合发展可以利用的一个有力渠道和方式。当地政府部门以及企业等可以利用抖音、微博、微视等平台,创建官方账号并发布精彩的美食视频,还可以邀请美食家到成都各地的美食店铺、美食街区、文创园地等做测评,并拍摄与美食相关的视频来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除了视频,还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与美食有关的测评文章,文字与视频双管齐下,满足不同媒介受众的偏好,多平台定向运营,从而全方面地展示当地的美食文化和与之相关的文创产品。

3.制订并健全成都美食文创体系。打造成都美食文创体系要以“美食”为核心,促进文创与旅游、商贸、教育、艺术等方面的结合。将风景观光、娱乐购物与美食品鉴等活动相互交织,在保障消费者体验感的基础上,以体系化发展和体系化布局安排,提升游客的整体感受。从旅游景区到商业中心,擦亮“老字号”的金字招牌,实现传统美食文化与现代文化传媒的融合。另外,要加强成都本地美食产业之间的联动效应,增强美食与其他领域的互动合作,在游客整个旅游过程中将美食文创产品贯穿其中。此外,还应联合相关部门和单位共同制订科学合理并凸显成都特色的美食文化旅游方针和路线,尤其要包括那些既有特色又相对成熟的美食文创产品。而对于还处在起步和发展过程中的美食文创企业和品牌,政府要给予政策扶持,促进其不断向好、向快发展,以此助力其早日并顺利地加入成都美食文创体系之中。

综上,四川成都作为川系美食的发源地,享有“美食之都”的美誉,肩负着传承川渝美食的重任和职责。纵观历史,美食不是自诞生起就一直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和创新的,如此才能经久不衰,焕发勃勃生机。在当今这个飞速发展和变化的时代下,成都美食更不能固步自封、止步不前,而应寻求新的发展契机,调整发展模式。成都美食与文化创意相融合有天然的优势,成都美食不仅蕴含丰富的文化底蕴,还拥有成熟的工艺技艺,其美食产业的未来发展前景潜力也很大。然而当前成都美食文创产品的开发不够全面,相关活动的宣传力度不足,产业链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也略显不足。因此,推动成都美食与文创的融合发展,应挖掘并整合成都美食文创资源,利用互联网优势加大宣传力度,制订并健全成都美食文创体系,以此促进成都美食在新时代下的可持续发展。

基金项目:2022年度郑州市社会科学调研课题“郑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及比较分析研究”(0278)。

作者简介:刘林(1984-),男,汉族,天津南开区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文创产品设计、工业设计。

猜你喜欢

文创成都美食
陶溪川文创街区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穿过成都去看你
数看成都
美食
成都
美食都被玩坏了
美食的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