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创食安新发展 共享美好新生活

2022-05-30张卫

中国食品 2022年18期
关键词:食品

张卫

8月29日,由国务院食品安全办、中央文明办、中央网信办等27部门及经济日报社主办,中国经济网承办的2022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正式启动,宣传周的主题为“共创食安新发展 共享美好新生活”。今年的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更加突出“营养健康”的理念,从国家层面、地方层面、社会层面举办了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

8月29日上午,2022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主场活动在京举办,国务委员、国务院食安委副主任王勇出席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和“四个最严”要求,进一步压实责任措施、加大工作力度,不断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王勇指出,食品安全直接关系民生福祉、产业发展、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严格食品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强化全链条全覆盖执法监管,督促生产经营者落实第一责任、诚信守法经营,坚决守住兜牢食品安全底线。积极推进法治监管、信用监管、智慧监管,强化法律法规、技术标准、检验检测等基础支撑,持续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水平。健全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治理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安全稳定环境。

国务院食品安全办主任、市场监管总局局长罗文主持主场活动。罗文说,这十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关心、部署、推动下,食品安全领域法治建设之快、政策措施之严、改革力度之大,前所未有,食品安全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开创了新局面。进入新发展阶段,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食品安全的需求更加迫切,对食品安全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把握新形势、展现新作为。

在宣传周主场活动上,国家相关部委、地方政府、行业协会、食品企业等介绍了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所做的工作及取得的成绩,也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及短板纷纷建言献策,只为守护好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国家部委:食品安全形势向好

未来需共建“数字食安”

國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总监王铁汉在主场活动上发布了2022年上半年食品安全抽检信息,市场监管部门对市场上销售的全部34大类食品组织抽样、检验,完成食品安全监督抽检237万批次,发现不合格样品5.94万批次,监督抽检不合格率为2.51%,较2021年同期上升0.17个百分点。

王铁汉介绍称,从抽样食品品种来看,消费量大的粮食加工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肉制品,蛋制品,乳制品等5大类食品,监督抽检不合格率分别为0.65%、1.02%、1.07%、0.31%、0.07%,均低于总体不合格率。与上年同期相比,蔬菜制品、酒类等27大类食品不合格率有所降低,但食用农产品、餐饮食品等6大类食品不合格率有所上升。

据了解,通过监督抽检发现的主要问题有:一是蔬菜和水果的农药残留超标问题仍较突出;二是水产品的兽药残留超标问题较为集中;三是食品微生物污染问题多发,特别是复用餐饮具微生物污染问题突出;四是油炸和发酵面制品等食品存在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问题。

王铁汉称,对抽检发现的不合格食品,属地市场监管部门已及时依法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风险,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2022年上半年,市场监管部门完成抽检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任务10.47万件,移送公安机关1971件。对多批次抽检不合格的生产企业依法关停、吊销食品生产许可证;违法行为性质恶劣的,依法处罚到人;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

据悉,2022年以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组织全系统开展食品安全“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专项行动,每周风险会商、双周全国调度,及时通报问题,点地方、点企业、点人员,逐项督办、对账销号,形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工作闭环。通过上下联动、共同努力,专项行动取得积极成效,食品安全形势进一步好转。

在食品安全标准工作方面,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指出,2010年以来,国家卫生健康委牵头对原来分散在15个部门近5000项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食品卫生、食品质量等标准进行清理整合,解决食品标准间重复、交叉、矛盾问题。截至目前,已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1455项,包含2万余项指标,涵盖了从农田到餐桌全链条、从过程到产品各环节的主要健康危害因素,保障包括儿童、老年等全人群的饮食安全。“标准体系既契合我国居民膳食结构,又符合国际通行做法。”李斌进一步介绍,在标准体系方面,中国已连续15年担任国际食品添加剂法典委员会和国际食品法典农药残留委员会的主席国,牵头协调亚洲区域食品法典委员会工作,为国际和地区食品安全标准研制与交流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了强化风险监测评估能力,使预警研判有效,维护公众健康,“我国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监测、食源性疾病监测两大监测网络以及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体系。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监测已覆盖99%的县区,食源性疾病监测已覆盖7万余家各级医疗机构。”李斌介绍,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监测食品类别涵盖我国居民日常消费的粮油、蔬果、蛋奶、肉禽、水产等全部32大类食品。这些措施使得重要的食品安全隐患能够比较灵敏地得以识别和预警,不仅为标准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为服务政府风险管理、行业规范有序发展和守护公众健康提供有力支撑。

为了促进公众营养健康水平提升,国家卫生健康委积极推进落实国民营养计划和健康中国合理膳食行动。李斌介绍,在这方面,国家层面成立18个部门组成的营养健康指导委员会、组建健康中国合理膳食行动工作组、成立国民营养健康专家委员会、建立健全指导委员会工作机制、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和分工方案,形成各尽其职、共建共享的联动机制。同时,组织建设一批营养健康餐厅、食堂、学校等试点示范,在各类基层服务组织开展营养专业人员能力提升培训。此外,持续加强对生命全周期人群的科普宣教,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合理膳食指导服务,通过社会共治共建,增强营养健康服务和场所可及性,提升人民群众健康素养水平,推动实现“吃得安全”向“吃得健康”转变。

总的来说,近年来,经过多方共同努力,我国的食品安全形势总体呈向好态势,但大大小小的食品安全事件仍偶有发生,如前一阵曝光的“麦趣尔牛奶被检出丙二醇”“必胜客食材过期换签‘续命”等。为了推进食品安全共治共享,市场监管总局食品安全总监王铁汉表示,必须压实各方责任,既要切实强化监管责任,也要狠抓企业主体责任落实。“食品安全没有零风险,但监管必须堅持零容忍。要深入开展食品安全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专项行动,充分利用监督检查、抽检监测、媒体监督、投诉举报等途径,及时发现处置食品安全的风险隐患,深挖彻查群众反映强烈、突破道德底线的重点案件,同时积极发挥企业品牌的引领作用,通过奖优罚劣的机制持续净化食品安全环境。” 王铁汉说。

市场监管总局食品生产安全监督管理司司长马纯良则建议,通过共建“数字食安”来保障食品安全、提升监管效能、推动责任落实。通过有效利用大数据,可以研究制定食品生产企业风险分级管理办法,科学评定企业食品安全风险等级,实施精准监管;可以建设食品安全监管决策平台,展示食品安全监管重要业务和全量数据、关联数据监管、投诉举报、舆情热点信息数据,支撑食品安全态势感知、支持地区类别食品监管信息查询。

地方政府:积极探索

共治监管、智慧监管等模式

在主场活动上,湖南省张家界市人民政府市长王洪斌介绍了当地食品安全包保责任机制的经验,“我们的包保责任机制是层层紧抓,市县领导包保区县乡镇、分管领导包保行业部门、区县专班包保市场主体、驻点人员包保村居网格,全面形成共治格局。”“正是在这种最严监管、最实举措的作用下,张家界市连续六年实现了食品安全‘零事故,广大游客和市民获得感、满意度持续提升。”王洪斌说。

内蒙古市场监管局创建了以落实“一点两责”为核心的重点领域风险管控系统,邀请13.2万户中高风险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入驻“风险管控系统”, 市场主体运用“五定防伪技术”开展自查,系统对企业自查结果进行智能分析,并对企业提出整改意见,将检查结果推送到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实现智慧监管、信用监管一键贯通。

厦门市食安办常务副主任、厦门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饶满华介绍,厦门是一个食品输入型、消费型的城市,85%以上的食品来自外地,因此食品安全监管始终牢牢抓住以追溯为核心的智慧监管体系建设。目前,厦门市已有10.5万家食品生产经营主体52.5万种食品纳入追溯系统,追溯覆盖面超过90%。同时整合各部门信息资源,建成跨部门、跨环节的厦门市食品安全信息网,实现批发市场等各类主体的自建系统与监管系统的互联互通,实现全市食品和食用农产品“一张网”全覆盖监管。在“雪亮厨房”建设方面,厦门市餐饮服务单位“明厨亮灶”覆盖率达87.4%。在网络餐饮监管方面,推动平台商户证照合规率达99%以上。

行业协会:加大食安科普力度

从多维度促进儿童青少年身体健康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和科普的重要论述精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与国务院食安办于2021年8月正式启动《食品安全科普宣传大纲》(以下简称《大纲》)修订工作,组建包括4位中国工程院院士、7位业界权威专家和12位食品安全科普领域的一线科技工作者在内的高端专家团队,历经一年完成修订工作。在主场活动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校长、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孙宝国代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发布了《食品安全科普宣传大纲(修订版)》。

据了解,新修订的《大纲》由三部分组成。在目的和适用范围部分,对《大纲》目的进行了修订,强调要增强食品安全科普高质量供给能力,最终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落脚点;扩大了《大纲》的原有适用范围,增加了“各类食品相关教育、科研和检验机构”以及“食品生产经营者”。在指导原则部分,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升级,提出食品安全科普要坚持科学性、规范性、有效性和协同性。在科普宣传内容和要求部分,从科技界、工业界和政府监管三个维度, 融入对消费者科学素质提升的要求。

具体来看,第一部分新增了“与食品相关的欺诈行为、食物过敏与食物不耐受、婴幼儿配方食品及辅助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运动营养食品、食品相关产品”等内容,重在提升公众的食品安全科学认知水平;重点加强容易误食导致人身伤害等典型案例的科普(如误食“亚硝酸盐”“毒蘑菇”等);了解食源性疾病的风险来源和典型案例,掌握常见食源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促进全社会树立良好公共卫生观念和行为习惯。

第二部分强调通过树立“大食物观”,全方位多途径丰富食物种类,使食品生产经营者了解“从农田到餐桌”全产业链中相关的食品安全知识,提升产业界对食品安全风险的防控能力;倡导公众遵循世界卫生组织的食品安全五要点,特别强调在接触进口冷链食品时要注重自我保护。

第三部分将“食品安全标准”内容融入此章节,使公众通过了解我国食品安全基本状况、相关法律法规等知识,建立起对我国食品安全的信心;知晓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是强制性标准,了解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与其他标准(如行标、团标、地标、企标)之间的关系,辨识对食品安全标准的认知误区。

孙宝国表示,《大纲》对提高公众利用科学知识指导日常生活的能力,推进食品安全诚信文化建设,营造全社会关注食品安全、参与食品安全保障的良好氛围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希望参与食品安全工作的社会各界关注、重视、用好《大纲》,构建社会共治良好氛围,共创食安新发展,共享美好新生活。

儿童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合理膳食至关重要。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丁钢强表示,我国6-17岁儿童青少年总体膳食质量有所改善,但蔬菜、水果、蛋类、奶类及制品、大豆及制品摄入不足,烹调油、烹调盐摄入量高于膳食指南推荐,且存在城乡、东中西地区差异。对此,《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管理规定》《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指南》《营养与健康学校建设指南》等一系列文件均给出了具体对策,从多个维度全面促进学生健康。

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我国居民超重肥胖的形势严峻,城乡各年龄段居民超重肥胖率持续上升。我国成年居民超重肥胖超过50%,6-17岁的儿童青少年接近20%,6岁以下的儿童达到10%。针对我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问题,政府部门正在积极行动,把儿童青少年肥胖干预工作作为重点,发挥多方面作用,共同解决当前突出问题。

食品企业:坚守使命担当

全力保障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中粮集团董事长吕军用“守初心、凝匠心、提信心”三大关键词,介绍了中粮集团在食品安全工作方面的高标准、严要求。吕军说道:“守初心,是坚决做人民‘舌尖安全的守护者,建立起从田间到餐桌全要素覆盖、全过程管控、全员参与的食品‘安全链;凝匠心,是以优质民族品牌食品充实百姓生活‘购物车,不断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提信心,是提高健康‘附加值,带动传统行业标准提升。”

中粮集团还以“数字食安”为抓手,探索出一系列食品安全管理方法,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中粮集团质量安全管理部总监陈志刚指出,中粮基于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系统化管理、结构化设计等出发点,提出中粮“四化并进”建设指导意见,长远谋划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规划。以原料风险监测为例,中粮聚焦源头突出风险,提出原料风险评价模式,依托GIS技术开发原料风险地图,实现20类主要原料、200项关键风险指标的动态监测、评估和预警。在可追溯管理方面,目前已有超过1200家法人企业依托信息化技术手段实现正向追踪、逆向溯源。在“数字食安”的护航与助力下,中粮食品安全管理绩效稳步提升,产品政府抽检合格率连续保持在100%。

去年9月,美赞臣中国成为了本土持有、本地化管理、服务本土、独立运营的业务集团。美赞臣中国业务集团总裁朱定平表示,新美赞经过一年本地化运营,已经形成以中国市场为中枢的数字化体系架构,形成穿透式数字化管理模型,从产品研发、供应商审核与管理,到原料控制、生产过程,再到产品检验、产品流通的各个环节,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监管,实现对每一罐奶粉的定位追踪,让食品安全管理更精准、高效、透明。

“作为食品生产企业,我们责无旁贷地必须参与营造有序规范的食品生产、营销环境。”雀巢(中国)有限公司科学与法规事务副总裁孙伟表示,在产品开发、生产阶段,雀巢公司结合儿童青少年营养需求,通过内部“营养素评价”系统,在保证口味前提下努力控制产品油盐糖含量。同时,积极参与并推动行业自律,对儿童食品采取负责任的市场营销行为,为进一步降低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风险做出应有的贡献。

随着我国外卖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外卖体系的逐渐完善,消费者对于外卖餐品的食品安全要求不断提升。美团食品安全高级总监高蓓表示,美团将食品安全重点放在配送环节,依托人工智能、物联网(IoT)与无人配送三大技术加强对外卖配送的建设。截至2022年8月,美团无人机配送在深圳4个商圈落地,航线覆盖10余个社区和写字楼,完成面向真实用户的订单超7.5万单。截至2022年8月,美团自动配送车完成室外全场景配送订单超过240万单。同时,美团在全国超过60个城市投入使用智能外卖柜,为最后100米的履約配送提供安全保障。

据悉,除主场活动、第十三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外,宣传周期间还举办了食品安全媒体训练营、首届中国食育大会、大学生食品安全营养中国行活动等活动,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等14个部门也分别举办了“部委主题日”活动。

猜你喜欢

食品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神奇的自热食品
食品造假必严惩
263项食品及食品相关标准将要开始实施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有些塑料袋不能装食品
纯天然食品不等于健康食品
危险食品
美味食品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