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国园林经典著作《园冶》对高职园林专业教育的启示

2022-05-30张灿

职业 2022年18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

张灿

摘 要:《园冶》被称为世界上最古老的造园专著,内涵丰富,极具研究价值。本文基于新时代高职教育要求与高职园林专业教育现状,提出重温经典、回归初心,深入研读中国园林经典著作《园冶》,挖掘传统造园匠人特质,厘清现代高职园林专业教育二元核心,探讨《园冶》对现代高职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关键词:《园冶》   高职园林专业    人才培养

当前,高职园林专业教育强调人才的实用技能培养,而在继承与发扬本土园林文化、艺术特色及传统民族精神方面有所缺失,存在“重技能、轻文化”“重现代、轻传统”等问题。如何唤醒园林学子的民族文化自信,培养既有传统文化积淀又掌握现代实用技能的园林人才,是园林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鉴于此,笔者在深入研读中国园林经典著作《园冶》的基础上,挖掘传统造园匠人特质,探讨《园冶》对现代高职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一、《园冶》与园林教育

《园冶》是明朝末年计成撰写的我国最早的一部具有完整造园体系的理论专著,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园林的建造因人、因地、因时而各有异宜,没有固定法则,因而很难写成专著流传下来。计成担起此任,总结多年积累的造园经验,创立了造园学说,填补了我国造园专著的空白。计成的著书立说之举可视作我国古代造园学术传道的开端。

回顾我国风景园林教育发展历程,《园冶》一书教育思想亦贯穿其中。现代风景园林学科教育起于欧美,但其最早的专业译名“造园”却出自《园冶》。1949年,梁思成提出成立造园学系的设想;1951年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和清华大学营建系合办“造园组”,由此开启了我国现代风景园林教育的大门。在学科发展上,“造园”二字的确立与运用,肯定了《园冶》在我国本土园林教育发展历史上的重要引导地位。在教育实践中,《园冶》一书的核心造园理论被编入园林专业教材,还有部分院校专门开设了《园冶》课程及讲座。这无疑说明对于当今时代而言,《园冶》依然具有重要教育意义。

二、高职园林专业教育的二元核心

新时代高职园林专业教育在“面向社会、强调技能”的同时尤其需要重拾初心、重视传统,抓住教育的根本就是传授“为人之道、为学之方”。“为人之道”强调人立志关键在于道德教育,针对园林教育而言,则为造园之初心的确立;“为学之方”强调人增进学识关键在于知识教育,针对园林教育而言,则为造园理法的修习。从《园冶》一书,恰巧能窥见一个传统造园者的“初心”与“理法”。

计成在《园冶》中陈述了其精湛的造園技艺,描绘了其心中的理想园林意境,传递了高雅的审美情趣与艺术追求,这一切生动地呈现了计成精神世界与实体世界的二元融合。从思想精神层面上来看,《园冶》的民族文化内涵与生态文明精神依然符合当今时代的需要,并且具有未来学的意义。从造园实体层面上来看,《园冶》的艺术造园理法在现代景观设计中依然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实体的营建与精神的表达,构筑出了中国传统园林中的实与虚、景与境、形与神等二元体系。受《园冶》二元论的启发,笔者认为,搞好高职园林专业教育,培养优秀园林人才的二元核心在于“仁心”的塑造与“巧术”的历练。只有将这两者融会贯通,合“二元”为“同一”,方能悟得真正的造园之“道”。

三、造园之“仁心”的塑造

园林风物建筑杂糅了造园者的品格态度。造园者的思想精神对于园林中景与境的呈现至关重要。计成博学多才,对以儒家为主的各家典籍、史籍等著作理解深刻。儒家思想提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园冶》的造园核心思想“虽有人造,宛自天开”“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精炼地表达了计成师法自然、物我一体、以仁心观万物、万物皆可为我所用的朴素生态造园观念。此“仁心”即造园的初心和高远的精神世界,是一个优秀造园师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包含了“观己、待人、顺应万物”三个层面。而这是在现代高职园林专业教育中师生较易忽略的方面。在现代高职园林专业教育中塑造园林学子的造园“仁心”是人才培养的基础与关键。

(一)观己之立志坚守

“仁心”塑造,首在观己。观己即自我审视,确立志向,坚持如一。计成之所以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造园师,首先在于对自我正确的认知。计成“少以绘名……有林下风趣”,无论是绘画还是造园,皆呈现其对自然山水的喜爱与感悟。其次,在于能够始终如一。“无否东南秀,其人即幽石”,计成为人质朴,心思灵秀,清雅简单,为人像幽静的石头。“幽石”之“幽”点出计成作为一位优秀画家、造园师的超群人文素质;“幽石”之“石”印证了计成的始终如一,即对造园理想的坚守。在现代高职园林专业人才培养中,对新生开展入学教育时可以融入中国优秀传统造园师的生平、作品的宣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标杆,发掘自身特质和潜力,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并鼓励学生保持初心,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

(二)待人之人文关怀

造园“仁心”,关乎于人。造园的主体是人,造园师的待人之道全蕴含在其所作之园林情境中。计成造园的初衷就是让身处园林中人,可借“曲曲一湾柳月,濯魄清波”“清气觉来几席,凡尘顿远襟怀”。他把真挚、拙朴、幽远的精神世界化作近在眼前的一园优雅静谧山水,借此感染他人,帮助人们畅神寄情、排郁解忧。“设门有待来宾,留径可通尔室 ”“围墙编棘,窦留山犬迎人”“花落呼童,竹深留客”,这与人为善、和谐往来的美好场景彰显着爱园之人的博大胸襟与人文关怀。优秀的园林作品须景中有情,优秀的造园师则须深刻了解人的诉求与情感。在现代高职园林专业人才培养中,尤其需要注重人文素质教育,以此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培养学生推己及人的能力,如此才能发扬造园师所需具备的人文关怀精神。

(三)顺应万物之尊重自然

造园“仁心”,重在顺应自然。人们造园的初衷是渴望亲近天地、回归自然,因此造园最好的方式就是发现自然之美、尊重自然之美、彰显自然之美。《园冶》中充分体现了“因借”自然之美的生态观念。造园应该“得景随形”,取自然之势,人工为自然让步。此外,摄取有度、合理利用是对自然万物的尊重。“开林须酌有因”“休犯山林罪过”,时刻在提醒人们开林造景需斟酌,切不可随意破坏自然。自然是园林成景的依托,唯有尊重自然,自然才能为我所用。在现代高职园林专业人才培养中,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生态观,唯有具备了对待自然万物的一颗“仁心”,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园林从业者。

四、造园之“巧术”的历练

造园没有固定不变的章法,哪怕工匠有着丰富的园林建造经验,如若缺乏灵动巧思与悉心谋划,所造园林也无法收获日涉成趣的美好。“主人有丘壑矣,而意不能喻之工。工人能守不能创……以屈主人,不得不尽贬其丘壑以徇。”为了避免此种遗憾,造园师在园主、工人之间发挥桥梁作用,既能与园主尽述丘壑之美,又能与工匠沟通施工细节,把控现场,化刻板为灵动。优秀的造园师理应将造园理法了然于胸,然又深谙变化,从心不从法。这就是计成造园的“巧术”,主要体现在造园的“意在笔先,构园得宜”与“指挥运斤,顽巧滞通”,即造园的“构思规划”与“工程施工”,两者密不可分。因此,在园林专业教学中将这两种实践技能贯通至关重要。

(一)意在笔先,构园得宜

造园之“巧术”,首先“巧”在对场地的整体构思。古今造园的时代空间背景虽然有所差异,但造园流程大致相同,都需在建造前进行合理规划。在计成看来,仔细审察造园场地的自然条件是关键,“相地合宜”才能“构园得体”。“物情所逗,目寄心期”,自然景观给予人启发,眼中所见与心中所想相互触动,才能让所设计的园林情景交融。在现代高职园林专业教育中,具体的设计法则、绘图技能易于讲授,但真实项目设计所需的场所感知与解读却易被忽略。在園林规划的实践教学中有必要激发学生与自然的共情能力,引入真实项目案例与场景,让学生从“相地立基”入手找到园林设计情境升华的立足点。这样才能培养出心中有感、胸中有意、笔下有形、构景有神的优秀园林从业者。

(二)指挥运斤,顽巧滞通

园林本就是工程与艺术的结合。构想的山水丘壑能否完美呈现,关键在于熟练精巧的现场施工。“世之兴造,专主鸠匠”充分说明了古今建屋造房都离不开能工巧匠。普通工匠能够按照样式建立标准构架,虽然雕刻细致、工艺娴熟,但还不能称之为大国工匠。计成深耕造园现场而非纸上谈兵,深谙造园规律但不生搬硬套,能够灵活地应对复杂多变的现场情况,使“顽者巧、滞者通”,将构想中的园林逐一呈现,这才是真正的大国工匠,能够统领园林建造全局、因地制宜地灵活筹度建设、合理安排施工。现代高职园林专业教育立志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在园林工程实操技能的教学中,应注重人才灵活技巧的培养,要避免人才变为生搬硬套的“无窍之人”。

五、小结

《园冶》是我国园林史上的宝贵遗产,其中所展现出的中国传统造园师的思想值得我们悉心研究与学习,并且对于现代高职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通过《园冶》知识的普及和熏陶,强调造园“仁心”的塑造与“巧术”的历练,加强对园林学子传统文化素养的培养,方能助力我国园林事业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永莉,高飞,郑宝仁,等.文化自信与高职园林专业教育[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0(3).

[2]计成 .园冶注释[M].陈植,注.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3]赵光辉.论道《园冶》:《园冶》传统哲学思想浅析[J].中国园林,2013,29(6).

(作者单位: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交通管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