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单元主题阅读教学探讨

2022-05-30胡泽华

求知导刊 2022年18期
关键词:比较阅读实践活动小学语文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能够有效反映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水平,因此,加强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小学语文单元主题阅读是语文教学中较关键的阅读教学活动,明确单元主题对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主要对小学语文单元主题阅读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进行探讨,希望能为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供助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单元主题阅读;比较阅读;实践活动

作者简介:胡泽华(1977—),女,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横林实验小学。

小学语文单元主题阅读教学主要是教师通过对单元课文进行分析,结合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明确各个单元的阅读主题,并以阅读主题为中心开展相关的阅读教学活动以及拓展活动。教师应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加深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探究开展小学语文单元主题阅读教学的策略是目前小学语文教师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

一、立足教材单元主题进行阅读拓展

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通常以单篇阅读教学为主,是零散性教学。相对而言,以单元主题阅读教学为主的整合性教学更有利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虽然小学语文教材包含的课文种类非常多,也很契合小学生的学习需要,但是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快速提升仅仅依靠教材中的课文是很难实现的。因此,语文教师应该立足小学语文教材单元主题,并进行相应的阅读拓展,给学生增加一定的阅读量,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拓展阅读的内容需要紧扣单元主题,因此,语文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阅读水平以及发展需求,合理地选择拓展阅读的内容。例如,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的《少年闰土》《好的故事》《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都是与鲁迅先生有关的优秀课文。鲁迅先生是著名的文学家,他的精神品质对学生有着极强的教育意义。因此,语文教师可以“走进鲁迅”为本单元的阅读主题,在完成教材内的几篇课文的阅读教学之后,带领学生进行“走进鲁迅”主题阅读的拓展阅读,让学生在完成课内阅读的基础上阅读《故乡》《一面》等文本,使学生通过更多的阅读材料深入了解鲁迅先生的人物性格特点以及生平,并从中感受鲁迅先生高尚的人格以及优秀的品质。

在开展以教材单元主题为主的拓展阅读训练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对拓展阅读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现开展单元主题拓展阅读的目标,语文教师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以及学习习惯为学生创新单元主题拓展阅读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单元主题拓展阅读的教学质量[1]。例如,在上述的“走进鲁迅”单元主题拓展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布置相应的阅读思考题,比如“鲁迅笔下的故乡是什么样的?”“鲁迅对故乡有怎样的情感?”“鲁迅的文章让你产生了哪些情感共鸣?”等等。教师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行拓展阅读,可以促使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思考,从而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质量。在此基础上,语文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布置相应的写作训练,如写读后感、写读书笔记,或者仿照文本进行其他题目的写作训练,如写自己的故乡等。如果布置读后感写作类作业,语文教师就需要对学生进行读后感写作的指导,如读后感包含哪些要素,读后感的写作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等。这样一来,学生不但能掌握读后感的写作技巧,并通过读后感写作,对阅读内容进行总结和反思,还能将自己阅读后的收获用语言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从而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除了以读写结合的方式开展单元主题拓展阅读教学,教师还可以从课上教学向课下教学延伸。传统的小学语文单元拓展阅读教学主要在课堂中进行,但因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很难高质量完成大量单元主题拓展阅读的教学。在飞速发展的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动下,小学语文教学不再受到课堂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学可以由课上向课下进行有效延伸。因此,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性的单元主题阅读拓展学习。例如,五年级下册教材的第二单元设置了《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以及《红楼春趣》四篇名著片段,其目的是想通过教学让学生对我国四大名著的相关内容有基本的了解。然而教材内的课文内容十分有限,还不足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国四大名著的内容及其蕴含的文化内涵,因此,在完成基本的课内阅读教学之后,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下自主拓展阅读活动。语文教师可以给学生设置单元拓展阅读的主题——四大名著主題阅读,再根据主题,结合学生的语文水平,给学生准备一些经典的阅读片段,比如《智取生辰纲》《大闹野猪林》《大闹天宫》《真假美猴王》《火烧赤壁》《空城计》等。语文教师可以将这些阅读资料上传到学习群或者学习平台上,供学生阅读。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还可以上传一些视频以及图片资料,让学生在课下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拓展阅读资料。同时,语文教师要将阅读任务上传至学习平台,让学生在自主拓展阅读前先了解阅读任务,从而提高单元主题拓展阅读的教学效果。在学习交流群中,学生可以与教师进行实时互动,分享自己阅读的收获以及讨论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课下自主阅读效率。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也可以给学生预留五到十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分享自己课下自主拓展阅读的成果,并给予科学的点评和总结。

二、创建主题阅读情境,让学生感受单元主题情境

在小学语文单元主题阅读教学中,教师除了要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感悟文本中的情感以及中心思想的能力,就是学生应具备的阅读理解能力中的一个重要能力[2]。若想培养学生感悟文本中的情感以及中心思想的能力,教师需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同身受,使学生更能理解作者的情感,从而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发展。语文教师可以在单元主题阅读教学中,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学生构建相应的主题阅读情境,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从而将学生带入单元主题阅读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更深入地感受文本表达的情感。例如,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包含了《慈母情深》《父爱之舟》等几篇经典课文,是关于亲情的文章。因此,语文教师可以结合单元教学内容将“亲情依依”作为本单元的阅读主题,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自己在生活的哪些事情中有感受到亲情,感受到父爱与母爱,并与大家分享。为了能够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启发和引导,语文教师可以结合自身的经历,比如讲自己在生活中感受到的亲情的伟大、无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亲身经历中有效地回忆自己生活中的事情,并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与奉献。经过这种情境上的引导与启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会被激发出来,对父母的爱会有更深刻的体验与感受。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行相关文本内容的教学,就能够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与文本的中心思想,从而提高单元主题阅读教学的质量。

除了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语文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给学生构建丰富多彩的主题阅读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进行单元主题阅读的兴趣,同时加深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例如,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包含了《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以及《开国大典》等课文,这些内容对于现在的小学生来说距离较远,难以让学生理解。因此,语文教师可以在单元主题阅读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创建阅读教学情境,将学生带入与单元主题阅读内容有关的时代背景中,让学生真切地感受那个时代,体会那个时代人民的精神以及保卫国家的满腔热血,从而让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爱国之情。比如,语文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开国大典的纪录影片,让学生在影片中感受当时人们那种迎来新生活、迈进新时代的欢喜和雀跃,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这种多媒体教学情境能使学生跨越时空,走进各个时代,感受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从而加深学生对单元主题阅读内容的理解,提高单元主题阅读教学的质量。

三、实施比较阅读,让学生在对比中增加收获

小学语文教材中每个单元都包含了多篇课文,而同一单元的多篇课文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这种单元设计方式对单元主题阅读教学的开展有很大的帮助。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思维,增加学生在语文单元主题阅读中的收获,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同一单元中相似的课文进行比较阅读,让学生发现相似文章的异同,并在比较阅读中掌握更多的语言表达技巧与写作技巧。比较阅读的教学模式具有很强的探究性,为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交流互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3]。因此,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单元主题以及单元中的课文内容合理开展比较阅读活动,以提升阅读教学的质量。例如,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单元阅读主题为“我的动物朋友”,本单元的课文有《猫》《母鸡》《白鹅》,三篇课文有一定的相似性,都是描写动物的文章,而不同点在于描写的动物不同,表达的情感不同,写作的思路不同等。因此,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这三篇课文进行比较阅读,并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现不同作家在描写動物方面的特点,思考作者是站在什么角度上进行描写的,同时表达了什么情感等,让学生能够掌握多种动物描写的方法,感受不同作家的写作风格,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写作风格有一定的作用。比较阅读能够让学生感受不同作家对事物的不同观点以及不同的思维方式,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

四、开展丰富的主题阅读实践活动

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主要以文字阅读教学为主,但这种大篇幅的文字阅读教学对小学生来说有些枯燥,长期下来很容易让小学生对语文阅读产生厌倦心理。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育教学的开展要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在传统课堂教学的基础上,结合单元阅读主题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阅读实践活动,通过有趣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几篇课文都是关于世界文化的内容。在完成本单元的阅读教学之后,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我是小小讲解员”的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自主收集整理资料做讲解员,可以讲解家乡的优美风景,可以讲解我国的名胜古迹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自主积累相关知识,还能训练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单元主题阅读的诵读大赛,让学生进行有感情的诵读,以培养学生的阅读情感,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单元主题阅读教学对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教学内容合理地设计教学方法,包括开展拓展阅读、比较阅读以及与阅读主题有关的实践活动等,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形式提升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参考文献]

陆永珍.小学语文单元主题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J].小学生(中旬刊),2021(1):83.

邱志红.小学语文单元主题阅读教学的思考与研究[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0(11):14-15.

房树良.小学语文单元主题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5(20):21-22.

猜你喜欢

比较阅读实践活动小学语文
谈比较阅读内容的专题化
浅谈优化阅读方法 提高阅读能力
在过程中体验 在体验中发展
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原点之妙 终点之效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