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对就业情况影响实证研究
2022-05-30斯燕吴桑
斯燕 吴桑
基金项目:2021年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资助,2021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电商与农村经济协同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21SJA0957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互联网+”成为各行各业进行产业转型的浪潮。电子商务依托互联网平台,突破了传统交易模式的诸多限制,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已为我国的经济进步和就业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既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又能有效地减轻我国社会面的就业压力,改善国民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探究发展电子商务影响就业的效应,从而提出促进电子商务发展、扩大就业等方面的建议,本文主要分析和讨论了电子商务对就业结构的影响,并分析了电子商务的诸多就业岗位现状,最后通过实证数据建立关于电子商务就业额与就业人数之间的关系模型,并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证明该关系模型的合理性,以便为电子商务产业就业的发展和充分利用电子商务的就业效应提供资料参考。
关键词:电子商务;就业效应;格兰杰因果检验
一、前言
我国就业市场近年受新冠疫情冲击面临较大的挑战,尤其2022年千万毕业生和一定数量待就业人员需要就业,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难题。然而,电子商务作为一种近十几年来强势崛起的新商务模式,在我国的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进步,推动了众多传统产业进行产业革新,愈发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尤其令我国就业格局和就业结构产生了全面而深刻的改变。当下,我国就业方式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就业市场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而电子商务的发展,虽然存在无限机遇,但也无疑为我国就业保障、人才培养等方面带来了众多亟待解决的挑战。
如今,在新的国内外局势下,国家已将电子商务的发展上升到了空前的战略高度,其现实依据之一就在于,电子商务所贡献的就业岗位在我国就业市场也占据了不可忽视的地位。在此背景下,研究我国电子商务与就业市场的现状,分析二者背后的联系,对于我国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就业效应,提高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扩大就业规模,可以提供一些有效参考与对策建议。
本文主要分析研究了电子商务对我国就业的影响,并通过实证分析建立了相应的数据分析模型进行检验。本研究针对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及其就业效应,可以为我国多方面的就业政策和电商发展政策提供参考,从而有效促进经济、扩大就业。
二、我国电子商务就业岗位现状分析
1.电商运作模式下的就业岗位
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态势迅猛,国内很多产业都受到新冠疫情较大冲击,然而电子商务领域逆势而上,交易额逐年攀升,电商相关从业人员规模也日益扩大,为我国创造大量的工作岗位,缓解就业压力。2022年迎来1000万毕业生,叠加上受新冠疫情影响待业人数颇多,为我国带来非常大的就业压力。面临非常严峻的就业压力之下,依据电商运作模式对其就业岗位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第一,技术类岗位,主要从事网站的设计、策划、开发和维护等技术类工作,侧重于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和维护工作。第二,商务类岗位,主要从事市场调研、网络营销等商务工作,其工作内容主要面向市场,因此该类岗位一般需要对市场规律、客户需求具有良好的把握。第三,管理类岗位,主要负责电子商务平台运作全过程的管理,这既包括对业务工作的管理,也包括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当然,在电子商务实际运作过程中,以上三类岗位不是一成不变、彼此独立的,而是存在互相交融的,部分岗位可能对技术、商务、管理等方面的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要求。
2.电商背景下大学生创业
电子商务虽然在我国已经趋于平稳和成熟,但依然具备不容低估的发展前景和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电子商务模式的崛起,吸引着无数大学生就业者或创业者投身其中,“互联网+”的创新模式更是促使无数产业从传统商业模式向电子商业方向转型,在这方面,敢于创新的大学生创业者们面对这种新兴的商业模式具有天然的优势。
根据我国教育部公布数据,全国高校2015—2020届的大学生中,约54万参与过创业活动,是我国创新创业的主力军。当下,电子商务的发展正需要众多敢于创新的创业者去探索和實践,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开拓新的边界。在鼓励大众创新的国家战略支持下,大学生创业与电子商务的结合,必然会成为我国电子商务未来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途径。
3.电商背景下的乡村振兴
电子商务的优势之一在于它依托于互联网平台,而不过多依赖于其他的物质条件,这使得电子商务突破了传统商业模式中时间和空间的双重限制。基于这种特性,电子商务已成为扶持落后贫困地区的绝佳手段,为解决农民就业、乡村振兴的难题提供了新的可行思路。在电子商务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各大互联网电商相继着力布局“下沉市场”,农村农业成为竞争的重要市场,各种助农方案相继推出,客观上带动了农业产业的数字化,加速了农村农产品的流通,为乡村振兴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4.电商背景下的延伸岗位
以快递为主的物流行业,作为电商的衍生行业,伴随着电商的逐步成熟,连年实现爆发式增长,已成为我国就业与收入的重要增长点。根据邮政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的数据,我国2021年快递业务量已经达到1083亿件,较去年增长29.9%,该规模已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根据国家邮政局发布的《2019年快递市场监管报告》,2019年中国快递行业的就业规模已经达到了300万人以上,同时当年新增20万就业岗位,体现了物流行业显著的就业效应。
另外电子商务可以为残障人士提供就业按岗位。目前我国残疾人就业率偏低,主要的办公形式是居家办公,而电子商务天然适应居家办公的需求,可以为残疾人提供大量的工作岗位,改善其生活质量。未来,将电子商务的就业效应拓展到残疾人的就业保障领域,将是我国残疾人保障的重要举措。
三、电商发展对就业影响实证分析
1.模型选择
本课题研究相关数据选择的样本空间为2010年-2020年,以《2020年中国电子商务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及《中国电子商务人才状况调查报告》相关资料数据为分析基础,选取指标为我国电商交易额和我国电商直接就业人数两个时间序列。
在此,我们主要是进行定量的分析,因此选取数据源中的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S)為自变量,选取我国电商直接就业人数(E)为因变量。
对应代数模型的形式如下:
E = β0+ β1S +μ
其中β0表示方程的横截距,β1表示S的弹性系数,μ表示残差。
为了减少所选取时间序列引起的波动性,对自变量和因变量分别取以e为底的对数,得到两个新变量lnS和lnE,公式修正如下:
ln(E)= β0+ β1ln(S)+μ
其中β0表示方程的横截距,β1表示S的弹性系数,μ表示残差。
2.数据来源
研究所选取的数据来自于电子商务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中的电商交易额以及中国电子商务人才状况调查报告中的直接和间接就业人数,时间范围选取为2010年—2020年电商交易额与就业人数统计表。数据来源于统计局官网、《中国电子商务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及《中国电子商务人才状况调查报告》。
在进行回归分析前,为了避免出现有关数据的不相关性导致的实验偏差,我们应首先进行两组数据的相关性检验。所以,我们首先以2010年-2020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对我国电子商务直接就业人数和电子商务交易额进行 Pearson 相关性分析,可得直接就业人数与电子商务交易额之间的 Pearson 相关系数为 0.931,显然,电子商务交易额与就业人数之间显著相关。
3.分析过程
(1) 平稳性检验
我国电子商务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大量的工作岗位,从而带动全社会的劳动就业的增长,这一点已成为共识。但在某种条件下,电商交易额与电商直接就业人数之间或许也会存在反作用。为了明确这种影响关系,本课题以电商交易额和电商直接就业人数两个时间序列作为数据源,进行实证分析,从而检验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前后因果关系。
需要注意的是,直接回归方法,虽然数据拟合度较高,但利用这种方法进行统计和计算的准确度也相对较低,所得出的结果未必是准确可信的。因此,我们不应直接运用回归的方法研究电商交易额和直接就业人数之间的关系。
首先我们应对相关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因为格兰杰因果检验对非平稳的时间序列的检验可能会出现“伪回归”的错误,从而导致研究结论错误。对时间序列的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即单位根检验,而最常用的方法就是ADF检验法,对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lnS)和电商直接就业人数(lnE)以及一阶差分dlnS、dlnE进行平稳性检验。通过分析结果可知,虽然时间序列变量在电商交易额(lnS)和电商就业人数(lnE)是非平稳的时间序列,但是其各自的一阶方差dlnS和dlnE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是平稳序列,可以通过 ADF 平稳性检验,即电商交易额度和电商直接就业人数两个时间序列为平稳的时间序列。这就满足了协整检验的前提。
(2) 协整检验
协整检验,即检验回归方程是否为伪回归。它指的是对两个或两个以上非平稳时间序列,通过检验它们回归方程所描述的因果关系是否存在伪回归,从而来检验这几个时间序列是否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
协整检验的意义在于确定不同经济变量之间的均衡关系,即对于两个不同的经济变量,虽然它们各自随着时间的变化会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但是假如它们是协整的,则它们之间一定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
本文运用STATA软件进行Johansen协整检验法对2010年-2020年电商交易额(LnS)和电商直接就业人数(LnE)的协整关系进行检验,通过检验结果可以知道,第一行中原假设是存在0个协整关系,然而trace statistics值为22.0417,大于5%显著水平临界值15.41的,因此拒绝了存在0个协整向量的原假设。
针对1个协整向量的原假设,trace statistics值2.1649小于5%临界值3.76的,说明原假设成立,认为电商直接就业人数和电商交易额之间存在1个协整向量的关系。因此能够判断,电商直接就业人数(lnE)和电商交易额(lnS)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
(3) 格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
由上述平稳性检验和协整检验可知,我国电商交易额和我国直接就业人数之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协整关系。为了更准确地检验这种协整关系是否具有真实的经济意义,对两个变量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下表为格兰杰因果检验的结果。
从检验中,我们接受了我国直接就业人数不是我国电商交易额二阶滞后的Granger原因的原假设,拒绝了电商交易额不是直接就业人数二阶滞后的Granger原因的原假设。
综上所述,拒绝原假设,我们认为电商交易额(lnS)是直接就业人数(lnE)增长的Granger原因,即电商发展交易额增加是带动我国社会劳动就业的原因,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带动社会劳动就业的扩大,是我国就业人数不断增加的重要原因。
四、实证结果
本文主要利用STATA软件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对电商交易额和我国劳动力直接就业人数的研究和检验发现:我国的电商交易额和我国的直接就业人数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有较强的相关性与联动性,且可以得出,电商的发展(交易额增长)与我国社会就业人数变动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
由该结果可以看出,电子商务的发展本身有利于就业岗位的增多,在国家层面鼓励电子商务发展,可以有效带动全国就业规模的扩大。整体而言,电子商务的发展依然可以有效带动就业扩大,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促进社会发展。因此我们国家应积极引导电子商务发展,完善相关制度与政策,努力保持电子商务这一新增经济增长点的地位,充分发挥电子商务的多重就业效应,推动大学生创业、乡村振兴等政策,为我国经济发展和就业发展提供良好助力。希望本研究能为有效提高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就业增长提供一些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Luo Z,Heming H E.NEW URBANIZATION FROM BELOW IN CHINA:RURAL URBANIZATION DRIVEN BY E-COMMERCE[J].City Planning Review,2017.
[2]Nuray,Terzi.The impact of e-commerce on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employment[J].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1,24(1):745-753.
[3]Herkenhoff K,Phillips G M,Cohen-Cole E.The Impact of Consumer Credit Access on Self-Employ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21,141(2).
[4]Biagi F,Falk M.The impact of ICT and e-commerce on employment in Europe[J].Journal of Policy Modeling, 2017,39(1):1-18.
[5]張震新.电子商务类人才就业岗位及其要求分析[J].中国高新科技,2020(23):157-158.
[6]范作均.借鉴传统商务分类法的电子商务分类法研究[J].中国电子商务,2010(11):2.
[7]牛翠萍,耿修林.电子商务促进中国社会就业的影响探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7(28):2.
[8]王睿淑,梁霄,吴越.中国电子商务发展对就业的影响[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8):2.
[9]金裔婕.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人民生活水平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我国1999~2008年数据的实证分析[J].时代金融,2010(2X):4.
[10]王超贤.电子商务对中国经济的影响[J].中国流通经济,2016,30(11):75-82.
[11]任思璇.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就业效应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9.
[12]孙越,董斯函.残疾人互联网居家就业现状分析[J].智库时代,2020(8):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