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贸易条件与经常项目余额关系的研究

2016-06-17张艳敏

2016年15期
关键词:贸易条件格兰杰因果检验

张艳敏

摘要:国际收支是国家发展目标之一,贸易条件反应了国家商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许多学者一直追求的课题。在1980—2010年间,中国的贸易条件恶化了16.7%,贸易顺差持续扩大,经常项目占GDP的比重从0.09%上涨到了4.01%。这样就不免让人思考贸易条件和经常项目余额的关系。后来我就在中国统计局网站上查了中国从1993年到2004年的贸易余额数据,并在由中国海关总署编写的《中国对外贸易指数》这本书上找到了进出口价格指数。这本书只有1993年到2004年的数据,所以我就先利用这仅有的数据检验两者之间的关系。我采用Eviews软件先对数据的平稳性进行考察,再检验一下协整性,最后是两者的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在统计关联性上,两者存在S曲线效应;在实证经验上,贸易条件的恶化会导致贸易收支余额在短暂的下降之后再上升,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长期以来中国贸易条件不断恶化与贸易顺差持续扩大并存的现象。

关键词:贸易条件;贸易余额;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分析

一、贸易条件

(一)贸易条件的定义

贸易条件是用来说明在一段时期内一个国家出口指数相对于进口的比例,反映该国出口商品的盈利能力和对外贸易状况,用NBTT表示。公认的贸易条件有3种形式:价格贸易条件、收入贸易条件和要素贸易条件,它们从不同的方面计算一国的贸易所得。常用的计算公式为:

贸易条件=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100%

1、影响贸易条件的因素

(1)进出口商品需求 进出口商品需求的改变会影响它们的价格进而影响贸易条件。决定一国进口的需求的因素主要包括汇率和国民收入。一国收入越高,对进口品的消费会增加,从而进口量上升,贸易条件恶化,反之亦然。

(2)进出口商品市场结构 主要是通过改变进出口商品的供给进而影响贸易条件。在国际市场结构中,如果某种商品的供给厂商减少,会增强其他厂商的垄断力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会使商品价格上升,从而贸易条件恶化。

(3)汇率(直接标价法)汇率升高,使本币贬值,从而在外国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使本币价格下降,使本国商品相对便宜,从而促进出口,贸易条件改善。反之亦成立。

(4)进出口商品组成 当进出口商品的种类、比例构成发生变化时,由于计算贸易条件需要出口商品的加权平均价格和进口商品的加权平均价格,所以当进口或出口商品的组成发生变化时,虽然商品的价格不发生变化但也会改变进口商品或出口商品的加权平均价格进而改变贸易条件。

(二)出口价格指数

出口价格指数是反映在一定的时期里,一组出口商品的平均价格如何波动的一种指数。在计算价格指数时,不同商品的价格根据其经济重要性赋予其不同的权重。它是一种反映不同时期内商品价格水平的变化的方向、趋势和程度的经济指标。价格指数是众多学者探究价格动态变化的一种工具,它为制定、调整和审核各个经济政策,尤其是价格政策提供重要依据。

(三)进口价格指数

进口价格指数是反映在一定的时期里,一组出口商品的平均价格如何波动的一种指数。经济作用和计算方法与出口价格指数相同。

二、经常项目余额

(一)经常项目余额

经常项目包括货物、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在这里只考虑货物和服务的进出口,又叫贸易余额、贸易差额(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之间的差额)。在这里为了方便,用NX符号表示。若出口总值等于进口总值,则称为“贸易平衡”。若出口总值大于进口总值,出现贸易盈余,则称“贸易顺差”。若进口总值大于出口总值,出现贸易赤字,则称“贸易逆差”。一般,用正数表示贸易顺差,负数表示贸易逆差。一国的进出口贸易是体现经济开放性的重要指标,出口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是衡量一国经济开放程度的重要指标。

(二)影响一国贸易差额的因素有

1、本国商品和外国商品的价格。本国商品价格上升,出口下降,贸易顺差恶化。外国商品价格上升,本国出口增加,促进贸易顺差。

2、汇率(直接标价法)。若本国汇率上升,本币就会贬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我国商品就会变的便宜,从而出口增加,促进贸易顺差,反之亦然。

3、贸易协定。贸易协定的签订,有利于国家间进行贸易,在出口量增加的同时,进口也可能增加,所以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4、贸易壁垒。贸易壁垒阻止本国进口,从而有利于贸易顺差。

5、本国和外国的景气循环。外国经济景气,贸易顺差加大,外国贸易不景气,缩小贸易顺差。

三、Eviews数据检测

(一)数据说明

本文数据来自于中国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和《中国对外贸易指数1993-2004》。其中采用费氏指数(即“理想指数”)体系,包括费氏价格指数,费氏数量指数和价值指数。指数类型包括同比指数,以上年同期为 100 ;环比指数,以上年全年为 100。进口价格指数的计算按到岸价格(CIF)计算,出口价格指数的计算按离岸价格(FOB)计算。进出口商品的数量单位均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统计商品目录》中规定的计量单位。

(二)利用数据算出贸易条件并在Eviews中画出总体趋势图大概分析两者之间关系

从图中我们可以大概看出第一个图贸易条件总体向下发展,说明我国自1993年以来贸易条件的恶化,而第二张图贸易余额总体向右上方倾斜。总的来说,可以这样概括两者呈相反的趋势发展。

(三)数据平稳性检验

对于平稳性检验,本文采用QLB统计量进行检验。

原假设:对所有k0,自相关系数都为0。

从图中可以看出贸易条件数据滞后11期的Q值为7.0557,贸易余额数据滞后11期的Q值为11.865都小于5%显著性水平的临界值19.68,因此,可以接受原假设。所以,这两组随机数据是平稳数据。

(四)格兰杰因果检验

我对1993年到2004年的贸易条件数据与贸易余额数据做了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如下图:

从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P值0.0098<0.05,所以我们有理由拒绝贸易余额不是贸易条件的原因,即贸易余额是贸易条件的原因。

(五)Var检验

可以看出贸易条件与贸易余额的系数是负值,两者呈相反的发展关系。

四、结论及建议

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我们发现贸易条件与贸易余额呈反方向发展。出口价格下降,贸易条件将会恶化,贸易余额将会增加。

基于此,我国应该增加高科技产品的出口,缓解我国贸易条件恶化,促使我国贸易平衡。(作者单位:辽宁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普格尔.国际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2]姜波克.国际金融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海关总署.中国对外贸易指数[M].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08.

[4]韩青.中国贸易条件及其影响因素的经验分析[J].经济科学,2006(6).

[5]王亮.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与国际收支[J].世界经济研究,2014(11).

[6]王伟.本币贬值的国际收支与贸易条件效应[J].金融教学与研究,2012(4).

[7]杨子健.论国际贸易条件波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4.

猜你喜欢

贸易条件格兰杰因果检验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贸易条件的影响研究
我国猪肉贸易条件变化及影响因素
新疆旅游开放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河南省入境旅游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
入世以来我国价格贸易条件变化原因的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基于SITC2分类的分解研究
中国贸易条件变动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我国是否面临“贫困化增长”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