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救援APP设计研究

2022-05-30路成浩邓昭刘一阳

计算机应用文摘·触控 2022年18期
关键词: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路成浩 邓昭 刘一阳

关键词: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Hybrid APP;智慧急救;视频通信

1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物质需求得到很大程度的满足,对应急救援的有效性和及时性的要求也日渐增大。然而,当下突发紧急事件时,救援电话系统耗时长,接收信息困难,易导致等待救护车时间过长而错过最佳救援时间,产生不可逆的损伤甚至造成患者死亡。此外,因怕被讹骗,老人摔倒无人施以援手等令人寒心的社会现象也屡见不鲜。

2救援APP研究及应用现状

2.1紧急救援相关研究现状

据媒体报道,深圳地铁5号线黄贝岭站一名乘客因不明原因晕倒在地。该旅客浑身颤抖,脸色苍白,失去意识,车站工作人员迅速采取急救措施,一边进行胸外按压,一边不停呼唤直至救护车到达,过程中完全依托医学专业人员,周围乘客出现拥挤、慌乱等不冷静行为[1],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救援时间。生活中意外事件时常发生,猝死年轻化及其高发率也成为社会热点。现代技术为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工业交通事故也逐年上升,越来越多的民众需要急诊,然而当下急救体系不够完善,出现出诊慢、出诊堵、救援位置不明确等问题进而耽误了救援,形成了救护车不救急的救援漏洞,急救过程主要依赖医护人员,现场急救出现死角,导致医护人员到达时延误了救援时间,这充分显示全民救援的重要性[2]。

2.2紧急救援APP应用现状

自互联网进入中国后,经历了几十年的迅猛发展。2008年左右,国内互联网从PC端转向了移动互联网化,更多的服务平台以APP的形式涌人市场[3],极大地促进了“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国外“互联网+医疗”体系庞大,各有侧重,逐渐让线上问诊成为现实,到了2012年,互联网的市场规模达到67.1亿元。此后,在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与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互联网医疗行业快速成长,数据和服务进一步完善,截至2020年底,我国的“互联网+医疗”服务APP数量已超过1000个,5G时代的到来让“互联网+”迈向新的台阶。目前,手机本身的功能已经越来越成熟,定位服务已经完全覆盖。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后,功能开发与用户需求相互促进,使得产品已经不再满足基础功能,不断拓展的信息服务会进一步满足社会需要,便捷化的功能让用户能够发挥自身价值,实现更深层次的需求,针对紧急救援平台已经有众多畅想。调查发现,目前社会上的关于紧急救援的软件屈指可数,我国最大的紧急救援体系就是120。目前,在已开发的程序中,呼声较高的有飞马控制台所助推的“一键呼救”紧急救助系统、急救超人APP和“美盟全民救援”系统,但均提供较为基础的功能辅助救援,已不适合现代需要,本文对这几款主流软件进行简单的优缺点对比,见表1。

紧急救援APP处于萌芽期,始终保持抢夺黄金救援时间,快速定位120迅速到场进行施救的共同点。增加现场指导和呼救语音功能,并在定位、技术指导、过剩资源分享等方面提供服务,出现用户交互界面体验感较差、普及面有待丰富、大数据需要完善等众多问题。

3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及其在救援APP中应用的必要性

3.1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概述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由著名美国人格理论家亚布拉罕·马斯洛在其《人类动机理论》一文中提出的观点,后成为重要的动机理论,马斯洛认为所有生物体的状态都通过动机支配,提出五类基本需要,从下到上分别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并且,这些需要互有联系,根据优越性的等级排列,在某一需要已经得到满足后,另一种“更高的”需要就会显现并支配意识形态,从而支配行为。

3.2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应用在救援APP设计中的必要性

人的需求是引导和激励个体行为最先天的力量。低级需求直接关乎个体的生存,也称作缺失需要,当这种需要无法满足时有可能危及生命,高级需要则不决定个体的生存,但是其在意识形态得到满足时会使人产生可以提升幸福指数的感受。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救援者的基本需求是满足安全和生理的需求,而社会和尊重的需求是生长需求,可产生生长性动机,甚至超越了基本需求。因此,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是当施救者最主要、最基本的需求,只有上述需求得到满足,社会需求和尊重需求才会不断增强,最终才能够达到更多有效的紧急救援。

救援类平台一直存在施救者缺乏积极性问题,本研究应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搭建有助于提高施救者积极性的奖励机制和互动平台,以满足施救者在社会环境中追求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挖掘自身潜在价值,获得满足感和荣誉感。除此之外,马斯洛需求理论提道:“当有了基本的生存条件时,对安全的需求就愈加强烈,需要一定的秩序与措施来维持正常生存的环境以及生活条件”,因此为满足此目标,将需求与功能一一对应,实现生理需求——一键求救功能、安全需求——专业协助功能、归属需求——互助社区功能、尊重需求——奖励机制功能、自我实现需求——荣誉勋章功能,将功能清晰化,需求明确化。在APP的设计中采用了共享模式,形成互救社区,向有救援需求人士伸出援助之手,在实现归属需求的同时,也满足了急救病员的健康、安全需求。因此,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紧急救援APP的设计研究尤为重要。

4基于马斯洛需求層次理论的救援APP设计

4.1救援APP的关键技术设计

本研究是一款Hybrid APP(混合型APP),半原生程序,应用程序外壳采用Native技术承载,其中的内容是借助Web技术提供的移动应用服务,HTML5和JS主要进行开发,然后调用封装的底层功能,如摄像头、传感器、通信录等。在浏览体验方面仅次于原生应用。

4.1.1硬件设计

(1) Hybrid APP(混合型APP)

混合型APP是介于Wed-APP与Native-APP两者之间的APP,混合APP的框架是基于Web技术并且和由每个操作系统独立编程语言开发的本机应用程序相同的应用程序。同时,它具有“Native APP良好用户交互体验的优势”和“Wed APP跨平台开发的优势”两大应用优势[9]。

(2) Native技术

Native是一个计算机函数,其方法的实现是由一些非Java语言实现。Native APP是一个原生程序,具有浏览使用方便,高体验度的特点,同时一般使用Objective-c和CocoaTouch Framework撰写iOS程序,Android应用程序采用“Java+Andriod”框架编写。

(3)Web技术

Web的原始含义是Spider Web和Net,现在它被广泛地翻译成Network和Intemet等技术领域,呈现出第三种形式,即超文本(hypertext)、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超媒体(hypermedia)等。Web技术是开发Intemet应用技术的总称,一般包含Web服务端技术和Web客户端技术[6]。

JS的全称是JavaScript,是运行在浏览器上的脚本的语言。其可根据用户的操作,动态地创建页面,也使网页具有交互性。它具有跨平台的特点,同时在大多数浏览器的支持下,可以在Windows,Linux,Mac等多种平台上运行[7]。

(4)手环设计

采用GPS,GSM网络、Wi—Fi和重力传感器手链等四重定位技术实现实时精确定位,家庭可以随时获知佩戴者的位置,不仅外观优雅、便于携带,而且功能齐全、操作简单方便携带,方便使用,同时搭载心率传感器MAX30102,实现对佩戴者的脉搏和心率监控,其传感器具有红外发射管、光源器件等,可随时监测,立即反应,同时采用CC2541主控芯片处理数据,生成健康状态传到云端[8]。

4.1.2交互设计

信息结构是将产品各功能对应的信息要素提炼、整合、归类而成,是为用户提供有效的信息认识的重要保障[9],交互设计是以行为感知为设计对象,包括内容评测、信息交换、交流媒介和功能交互手段四方面[10],在使用过程中,将用户的认知、感觉、动作在使用中体现出来,分析不同用户的需求程度,以用户为导向,研究用户的行动意图、动作顺序,利用动作执行逐一判断,将紧急救援的快捷、紧急性优先展现出来,建立APP架构,见图3。一键救援模块位于一级目录,除手动操控外,也实现了指纹键长按呼救、系统自动识别呼救,通过视频连线方式与救护人员及时联系,实现共同救助。志愿者在完成救援后,可以在后台申请积分福利,获取取药、就医的优先权。根据用户研究结果显示,即便当下救援需求明显提升,但大部分民众对基础救援知识仍然处于未掌握、有了解的状态,增加视频课程和学习板块提供大量的急救知识,通过线下培训考试取得志愿者资格证后即可参与救援活动,更能促进全民救援目标的实现。

4.2救援APP求救和施救的功能模块设计

4.2.1志愿者、医生救援模块设计

当被救助者发出救助信号,附近志愿者收到信号,发起救援,求救界面跳转变成地图导航界面。此外,在成为志愿者之前,需要进行专业等级考试,分高、中、初级志愿者,分别根据被救助者需要显示救援通知。同时,医疗系统接到求救信息出警救援,在救护车内通过远程视频通话功能与患者或到达的志愿者取得联系,共同判断患者病症,合并展开救援,直至医护人员到达,将等待救援的真空期完美利用起来(图2)。

4.2.2病患遇险模块设计

本APP与手环配套使用,当患者突发疾病或意外受伤时,手环会自动监测身体的各项指数,若持续低于临界值,将视为危急重症自动启动呼救模式,在向医疗单位发出求救信号的同时,系统通知附近高级救援者有人遇险,在有意识状态下亦可自己触发或终止呼救,并且可自由选择救援志愿者的等级,以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图3)。

5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救援APP的初步实现

本平台是以APP的形式工作的,APP内各种操作都与后台数据库相连接,数据库的数据保持实時性,一旦做出改动,数据库即刻保存,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对用户友好。用户界面设计遵循提升视觉直观体验,达到逻辑可行性原则,做到以人为本、尽可能减少用户记忆,保持界面的一致性。尽量使设计界面美观、便捷、清晰,实现易学、易用、易管理(图4)。

6结束语

通过马斯洛层次理论分析,针对现代社会对更高层次的需求,将技术与人文关怀相结合,积极探索基于物联网技术架构和移动应用的医疗设备定位标识管理系统,面对随时可能发生的公共危急事件,提高全民救援能力,发挥全民能动性,充分利用救援时间,为社会对全面提升救援能力的方式方法的探索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需求层次理论视野下的杰克·伦敦小说《马丁·伊登》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在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几点思考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在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几点思考
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育人探析
浅谈消费观念及消费行为
个人对知识深度的自我评价程度与个人网络社会价值认同的关系研究
激励机制在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