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音乐”中发展艺术素养初探
2022-05-30胡润泽
胡润泽
摘要:音乐不仅是一种听觉艺术,更是一种实践艺术。音乐的学习必须通过“做音乐”——自身的感受与实践获得。根据目前的小学音乐教学实际,“做音乐”即师生在音乐课堂中共同进行演奏、演唱、感受、律动、创编、赏析等活动。在“歌唱”“律动”“赏析”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大胆尝试、自由展示、主动交流。学生的行为逐步由统一走向个性、引导走向放手,学生的艺术素养也在良性发展中。
关键词:音乐活动;音乐能力;艺术素养
音乐不仅是一种听觉艺术,更是一种实践艺术。音乐教学是培养学生艺术素养的重要阵地。音乐学习必须通过“做音乐”——自身的感受与实践获得。在百度词条中,戴维·埃利奥特把“做音乐”概括为正在进行的音乐创造活动。根据我国小学音乐教学实际,“做音乐”即师生在音乐课堂中共同进行演奏、演唱、感受、律动、创编、赏析等活动。在此过程中,学生会受到教师的影响和同伴的启发,会进行自我创造。“自我创造”是学生借助自身的想象力和思维潜能进行音乐创作的表现手法,对于学生艺术素养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 在“唱”中“做音乐”
“做音乐”的基础是唱。“唱”是艺术素养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它是学生喜欢的音乐表现形式。“人的声音”是天然的乐器,在音色、音高、速度与力度等变化中表现作品;“唱歌”是最自然的“直抒胸臆”的音乐活动,它既能使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表达自身的情感或感悟,又能在气息运用中增加肺活量。在小学阶段,音乐教师要让学生形成最基础的发音方法和歌唱能力,以此提高他们的艺术核心素养。在有感情的歌唱中,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可以培养他们感受美、表现美、体验美的能力,从而提高艺术素养。
【案例1】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教学中,笔者通过这样几步在“唱”中“做音乐”。
用音色变化“做音乐”。开始上课后,教师可以用不同的音色来向学生进行自我介绍,亦轻柔亦凝重,亦甜美亦粗放。不同的音色变化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不由自主地就模仿教师的音色变化进行自我介绍。
用音阶变化“做音乐”。音阶练习是唱歌的基本功,它可以为学生建立正确的音高概念,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识谱和读谱能力。《你的名字叫什么》这首歌曲短小、简洁,由5个音组成。教师通过这5个音的音阶练习,让学生初步建立标准音高的概念,为接下来正确掌握曲调和演唱歌曲打下基础。
用角色变化“做音乐”。学生建立正确的音高之后,教师可以用不同的角色演唱歌曲。不同的角色意味着唱歌的速度也有所变化,可以是老爷爷的缓慢,可以是小朋友的轻快……低沉的声音用缓慢的速度,轻快的声音用较快的速度。学生在教师的多角色示范中,可以选择用自己喜欢的角色唱出来。
在“唱”的练习中,我们可以培养小学生的音准,提高他们的演唱能力,培养他们的表演能力,提升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带来全新的音乐课堂体验,从而感受音乐课堂的魅力,推动艺术素养的形成。
2 在“动”中“做音乐”
音乐课程是培养学生艺术素养的学科。除了“唱”,学生也要“动”。这里的“动”是指舞蹈律动。我们将“在音乐的伴奏下运用肢体进行的舞蹈运动”称为舞蹈律动。在音乐教学中,舞蹈律动可以表现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悟,可以表现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可以提升学生的音乐兴趣,可以让学生从小培养音乐综合能力,可以为学生艺术素养的形成奠基。
【案例2】歌曲《风车依呀呀》的教学中,笔者通过这样几步在“动”中“做音乐”。
借“律动”激发学习兴趣。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师如果总是采用示范演唱或者播放音視频传授演唱的方法和技巧,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不能激发学习兴趣,导致他们对音乐作品理解不深刻,从而制约着音乐课的教学效果。笔者在实际教学中添加律动环节,让学生随着音乐节奏或者歌词内容进行律动:有的学生用拍手或跺脚或同桌对拍表示节奏的变化,有的学生根据歌词加入插秧的动作……学生在五花八门的舞蹈动作中既掌握了作品的节奏,又感受作品的内涵,同时又培养了发散思维。
借“律动”营造学习氛围。一节有效的音乐课一定有着良好、宽松的学习氛围、有着积极的情绪感染力。因此,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借助合理的舞蹈律动,活跃课堂气氛,注入课堂活力,营造学习氛围,构建高效课堂。当学生出现疲乏状态时,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进行唱歌接龙或者律动接龙,让学生的注意力回归课堂,回归音乐世界,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借“律动”进行作品创编。小学生因为年龄和心理特点,对音乐作品的认知不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不深,这制约着他们音乐水平的提高。音乐教师可以借助律动时的表情来传递音乐的情感。在丰富的表情和肢体变化中,让学生充分体验情感,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提升艺术素养。在学生会唱《风车依呀呀》这首歌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平时各种场景的劳动画面,比如校园劳动、家务劳动等等,唤醒这些劳动时的体验,启发他们模拟各种场景的劳动动作,配以夸张的表情变化和肢体动作进行律动表演。在学生与音乐作品的交流互动中,激发积极的情感体验,也促进健全人格的形成。
3 在“赏”中“做音乐”
“赏”即音乐赏析,它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赏析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兴趣,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作品赏析能力,可以提升学生音乐素养。在音乐课堂中,教师要钻研教材内容,充分利用教材中已有的素材,创设音乐赏析的时间和空间。在不同特点或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中,学生整体感受音乐能力逐步加强,音乐的欣赏能力逐步增强,艺术素养逐步提高。
【案例3】歌曲《游子吟》教学中,笔者通过这样几步在“赏”中“做音乐”。
多媒体促“赏”。音乐赏析可以借助多媒体。多媒体进入音乐课堂,给音乐赏析带来方便。教师可以播放各种音乐赏析需要的图片和短视频,也可以拓展教学的广度与深度,让学生借助信息化工具接触更多的音乐知识和作品,可以给学生的赏析奠定基础,加深他们对此类作品的印象。在教学《游子吟》的开篇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这首诗的作者及创作背景,同时播放相关的视频,让抽象的歌词转化为生动的动感画面。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直观地观察到歌曲中的画面,可以更好地了解作者创作时的内心情感。设想一下,如果没有多媒体技术的介入,学生的音乐赏析将会受到阻碍,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也会变得浅显。多媒体技术的加入,可以使学生的音乐学习更投入,可以使他们的认知更透彻。
想象力促“赏”。音乐赏析的教学目的,不仅在于让学生听“懂”,还在于在赏析的过程中活跃学生思维,更在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儿童的思维活跃,体现在对不同音乐作品的多元解读中,体现在他们根据内容进行各种联想上。教师要在课堂赏析中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从歌曲出发进行创编。这样既能帮助学生达成音乐赏析目标,又能帮助他们深刻体验音乐的感受力。在《游子吟》这首歌的学唱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想象孟郊的母亲为他缝衣服的动作,想象自己的妈妈平时对自己的关心与爱护,鼓励他们用肢体动作表达自己的想象,展示他们对音乐的理解。这样的引导,可以迅速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深入理解赏析的作品。
感受力促“赏”。《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感受与欣赏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高阶的音乐感受力可以丰富音乐情感、提高艺术素养、促进身心健康发展。音乐的感受力包括表现审美的情绪与情感、审美的形式与风格等,教师从这些方面进行引导,有利于形成个性化的音乐感受力,形成自己的音乐价值观,表现他们独特的音乐情感。
总之,艺术素养的培养不是一个短暂的过程。在这个长久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能力经受着考验;学生亦在审美能力、表现能力、合作能力等方面得到提升。在“歌唱”“律动”“赏析”中“做音乐”,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参考文献:
[1]吴丽媛.“做音乐”:发展学生音乐能力的有效手段.中小学音乐教育,2021(06):10-13.
[2]马仕峰,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价值与应用探讨.天津教育,2020(08):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