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双螺旋、三阶段、四环节”的合唱与指挥混合式教学实践研究

2022-05-30吴海洋

艺术评鉴 2022年21期
关键词:四环节双螺旋混合式

吴海洋

摘要:多年以来,我国各级学校均致力于以学生为核心,开发线上教学平台,并积极投入使用,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后,线上教学平台更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流渠道,借助过硬的信息化技术,结合线下课堂教学,形成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本文以合唱与指挥课程为例,以混合式教学模式为基础,探讨“双螺旋、三阶段、四环节”教学实践过程,从“双螺旋、三阶段、四环节”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定义和特征入手,具体分析其教学实践过程及效果。

关键词:双螺旋  三阶段  四环节  合唱与指挥  混合式

中图分类号:J6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2)21-0105-04

基于“双螺旋、三阶段、四环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信息技术背景下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它进一步强调教学中学生的核心地位,致力于通过更有效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提起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沟通协作和实践水平。尤其是对于合唱与指挥课程来说,更需要学生主动表达自我,同时彼此间相互协作,借助“双螺旋、三阶段、四环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较好地达到这一效果。

一、基于“双螺旋、三阶段、四环节”的合唱与指挥混合式教学模式概述

(一)概念

根据疫情期间以及疫情常态化管理阶段学校教学和学生学习需求,结合各学科教学实情,理解和应用基于“双螺旋、三阶段、四环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双螺旋”中的“双”,一个指线上,一个指线下,两相结合,同时进行,而“螺旋”意味着线上线下两种教学方式双向上升,促使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效果共同提升。从词义上来看,“双螺旋”即“DNA”,每个字母都有特定的含义:“D”意思是精心设计的,用在教学中,就是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贴合学生需求的课程教学内容,将长期以来学生被动学习的现状和以知识传授为核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学生能动、主动学习和以素养发展为核心的教学模式;“N”意思是新、新的,用在教学中,一方面代表着新的教学模式,另一方面代表着利用网络收集和整理新的、有价值的课程资源,并通过线上平台,开展“教、学、练、测、评”等工作,确保教学途径和内容始终符合当前的时代特征,培养出能满足社会新需求的新型人才;“A”意思是无论何地和无论何时,用在教学中,就是打破教学的时间和地点限制,构建线上全场景教学模式,让学生随时随地都能体验到更丰富的教学内容。

“三个阶段”指的是课前阶段、课中阶段和课后阶段,课前阶段主要是进行教学和学习准备,课中阶段主要是进行教学和学习实践,而课后阶段主要是进行课后训练、复习和巩固等。

“四个环节”指的是“情景导入”环节、“探索新知”环节、“知识运用”环节以及“总结拓展”环节。根据具体的课程内容,设置相应的问题和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情境之中,在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学习和应用新知识,并在课程最后做总结。

基于“双螺旋、三阶段、四环节”的合唱与指挥混合式教学实践,就是以合唱与指挥知识的学习和应用为双线目标,着眼于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基于新知识设置相关问题和情境,逐步引导学生在探索和实践中解决问题、学习新知识,并学会总结和拓展,以此完成教学目标,更重要的是强化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二)特征

1.灵活性

基于“双螺旋、三阶段、四环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由于相比于传统模式受限制较少,因此极为灵活。这种灵活性在疫情期间开展的线上教学中体现得更为明显。各个学校都能利用“釘钉”“腾讯会议”“超星学习通”“慕课”等线上教学平台,在线点名、授课、布置和批改作业、和学生答疑互动等,并且,教师还会按照学校专业要求,定期上传设计好的教学资源到线上教学平台上,不断更新和完善网络资源库。如此一来,教师和学生就能不受时空限制的教学,同时学生又能够根据自身需要随时随地地浏览网络资源库,一方面可强化线上线下学习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也能在教材知识基础上,利用教师上传的知识资源,持续拓展自我。总的来说,该模式的灵活性主要表现在不受时空限制,同时学生可自主获取资源并学习。

2.互动性

互动性是基于“双螺旋、三阶段、四环节”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另一个显著特征。传统线下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极为有限,大多数情况下均是教师单方面地讲、学生被动地听,偶尔的问答式互动也比较僵硬,效果也较差。而该模式是以线上平台为基础的,同时又与线下教学相联系,教师能够利用线上问卷调查等方式,掌握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而后在线为学生提供辅导。同时,教师又能够将综合起来的网络资源,尤其是高质量的知识、作品等,通过网络和学生分享、欣赏、讨论。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教学,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转换到线下或线上及时为学生解决,并通过互动,了解学生对教学提出的一些合理建议,从而共同完善和进步。

对于合唱与指挥课程来说,该模式的互动性更高,原因是“合唱”与“指挥”是紧密相连的两个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师生之间还是生生之间,都会不可避免地发生大量互动,这种互动包括有声的,如教师的指导、学生的提问等;也包括无声的,如教师做出指挥手势、动作等,学生需要根据动作做出正确反应,同时教师也会根据合唱效果不断调整自己的指挥等。所以,利用该模式,教师可以将课程的互动性有效地融合在该模式的互动中,更有效地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二、高校合唱与指挥课程及其现状

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的音乐教育专业都设置了合唱与指挥课程,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依据合唱和指挥相关理论开展对应的教学实践,内容包括和声、视唱、音乐史、器乐演奏、指挥技巧等,能够逐步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歌唱技巧、指挥水平以及音乐素养等,因此是兼具学术性和艺术性的综合性课程。不过,目前不少高校在开展合唱与指挥课程教学时存在诸多问题。表现为:第一,师资力量参差不齐。负责合唱与指挥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在数量上要少于其他专业教师,部分课程如声乐、器乐等的教学任务多是由其他专业的音乐教师负责。另外,由于国内大部分城市的高校并不集中,所以高校之间关于合唱与指挥课程的教学交流也很有限。第二,在学生方面,大部分学生在接触合唱与指挥课程之前几乎未参与过合唱和指挥的相关活动,所以学生对合唱的了解本身就比较浅,合唱时合作表现较差,导致整体的合唱水平不高。第三,当前疫情常态化背景下,线上教学随时可能开展,有效地保证线上线下教学的良好衔接和结合,对于高校及合唱与指挥课程教师来说是一个难题,再加上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学生的合唱水平参差不齐,难以保证最终的教学效果。另外,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会学生合唱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还要让学生掌握乐理、练耳、视唱、曲式、和声等具体知识,这是有限的课堂教学无法顺利完成的。因此总的来说,目前高校合唱与指挥课程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使教师在设计合唱与指挥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提高自身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认识、学习和掌握合唱与演奏的理论知识与技能。

三、基于“双螺旋、三阶段、四环节”的合唱与指挥混合式教学实践的开展

以合唱与指挥课程为例,设计基于“双螺旋、三阶段、四环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该模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主要从旁指导,根据提前制定的个性化教学方案,围绕专题形式的教学内容,搭载学校统一指定的线上教学平台,在不同问题的引导下,通过文本、音视频等方式将具体的课程内容教授给学生,让他们在欣赏、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最终的考核也不再以单一的成绩为指标,而是综合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测试结果,所以考核更加客观。

(一)教学理念

基于“双螺旋、三阶段、四环节”的合唱与指挥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教学理念具体包括以下三方面:首先,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以往的教学过程注重教师知识的传授,而现在要将重点转移到学生发挥主体性积极学习知识上;其次,倾听学生的个性需求。学生的学习水平有高有低,教师的指导也应分层次、有针对性;最后,学生整体水平的提高。这需要教师尽可能地关注到每个学生,尤其是有特殊情况的学生,如学习习惯较差的学生、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等,找到学习成绩较差的原因,进而对症引导。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

教学内容:教师结合《合唱与指挥》课程教材的单元知识,利用网络收集与此相关的延伸知识,如网络上的合唱与指挥视频等,制作线上教学教案,并规划所需要的课时。

授课对象:本班学生。

(三)学情分析

知识情况:在前期学习中,学生已经基本了解了与本单元内容有关的一些知识,比如这首歌曲的背景故事、基本内容、所传达的寓意和感情等。

基本能力: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了合唱的技巧、形态、音律、节拍、注意事项、跟随指挥应做出的正确动作等。

学习特征:学生比较倾向于在具体的情境中,在教师的从旁指导下,跟随着教师的指挥去合唱,也就是教师需要通过创设环境来获得氛围感,同时使学生乐于利用信息技术来学习更多有用的知识。

专业特性:牢固掌握合唱与指挥课程标准,初步认识不同歌曲的合唱与指挥情况。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具体歌曲的合唱与指挥教学,让学生熟练掌握正确的合唱与指挥知识及技能。

教学难点: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注意力,实现全体学生学习水平的共同提高。

(五)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合唱与指挥概念,能够准确地描述、介绍某个歌曲该如何合唱与指挥。

能力目标:能在教师设计的情境中基于合唱与指挥知识完成具体歌曲的合唱与指挥任务。

素质目标:学生能够自主地探索,自行解决教师设置的问题,拓展思维,培养创新意识,感受歌曲合唱与指挥的魅力。

(六)教学设计

该课程的教学设计遵循前述中提到的四个环节,即情景导入、探索新知、知识运用以及总结拓展,逐步推进。从具体歌曲的相关合唱与指挥视频入手,导入教材中与该歌曲有关的新知识,然后将新知识和视频中展示出的合唱与指挥知识相结合,引导学生在欣赏与探讨中学习音乐知识。在具体的分析过程中,采取片段式、分解式的方法,细致地讲解知识点,尤其是注重教学重点和难点,结合对应的视频片段,深入透彻地讲解,并通过问答互动的方式,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争取让学生理解、化解教学难点。

(七)教学过程

1.课前阶段

教师建立微信群,学生全部加入其中,教师及时将与课程有关的各种通知发布在群中,并实时交流各个问题。同时,教师将设计好的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如图文资源、音视频资源等上传到学校指定的线上教学平台中。利用线上教学平台,提前设置与本节课有关的问题和任务,任务尽可能多样化,以要求学生自主查找和总结与本节课教学内容有关的信息,如本次教学所涉及歌曲的相关信息等,整理后发布在学习平台上,教师结合学生上传的信息适当调整此次教学计划,使其更贴合学生的学习需求,这样不仅能检验学生的准备情况,也能培养学生信息综合能力。

2.课中阶段

(1)情境导入

教师播放提前上传到学习平台上的相关歌曲合唱与指挥视频,然后和学生一起观看。该环节以欣赏为主,因此视频播放过程中不涉及讲解与互动。

(2)探索新知

教师根据教学计划逐步开展教学工作,使学生理解该歌曲中涉及到的合唱与指挥知识,包括技巧、音律、节拍、感情等。而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带着提前设置好的问题,结合教师讲解的知识以及播放的视频,自主思考和探索。利用自由发言或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解决问题的结果,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3)知识运用

教师针对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列举现实中歌曲合唱与指挥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问题,让学生利用现学知识思考解决方法,提出个人建议。该环节由学生自主完成,最后由教师进行统一或个别评价。通过案例的方式突破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知识运用意识与能力。

(4)总结拓展

教师可以制作思维导图,对本节课讲解的知识点进行梳理。这种方式能够清晰地提炼和展示知识点,方便学生有重点地掌握。同时,教师还可以播放一些与本节课程有關的延伸视频,如知名指挥家点评和讲解该歌曲合唱与指挥过程的视频等,以此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对合唱与指挥课程的兴趣。

3.课后阶段

教师在学习平台上上传综合性测试题,要求学生自测,而后教师批改、打分。该环节旨在复习该节课程教学知识,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便于教师整体掌握学生对本节课所授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及时补充、指导、调整之后的教学计划。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具体歌曲的合唱与指挥为内容,导入与此相关的新知识,并利用学生自主查找资料的方式,提升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识和兴趣;搭载学习平台,借助视频以及线上互动和授课功能,让学生在探索中了解和学习新知识;通过一些现实案例的列举,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现实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新知识的意识和能力;立足于本专业,多领域拓展学生接触和吸收更多新知识的途径,全面提升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内化和应用水平。

四、基于“双螺旋、三阶段、四环节”的合唱与指挥混合式教学效果

合唱与指挥课程中应用了基于“双螺旋、三阶段、四环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之后:

其一,教师们表示,每次设计教学都有了明确的框架和方向,大大提高了教学设计效率。同时,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确保了教学的持续、连贯开展,及时解决了教学问题,对于顺利、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很有帮助。

其二,学生们表示,这种模式灵活新颖,因此更有兴趣去接触和学习,师生之间的互动也更加频繁,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身的信息收集、整理、处理能力,以及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能力等均得到强化,教师的讲解细致、清晰,指导及时且有针对性,因此学生学习激情高涨。该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教师和学生同时处于主动地位,可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地上传和获取网络资源,就图文、音视频探讨新知识,发表个人观点,用实践验证新知识,并学会应用新知识。在探索和完成任务之后,感受到成功所带来的喜悦,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学生对学习的抵触心理,掌握了相应的学习方法,学习积极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较高。

其三,对于线下课程教学来说,层出不穷的线上教学平台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多样化的形式,从而成为了线下课堂教学的良好辅助。线下合唱与指挥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是面向全体学生来教授知识的,内容较为统一,但学生的能力是参差不齐的,能力较强的学生消化课堂知识的效率更高,而能力一般的学生可能在课后回顾几遍之后就能掌握课堂知识,能力较差的学生课堂上理解慢,课后回顾时也经常会被诸多问题困扰。因此该模式出现后,借助网络优势,合唱与指挥课程的资料、教学内容以及拓展知识可永久存在于网络上,能力强的学生可自主查找与汲取课堂之外的更多知识,而能力一般和能力较差的学生则能够自主进行线上课程回顾与复习,并利用线上答疑功能,及时解决课堂上遗留问题,利用线上测试了解自身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等。不同群体依据自身状况有针对性地提升和进步,最终实现整体学习水平的提高,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五、结语

基于“双螺旋、三阶段、四环节”的合唱与指挥混合式教学实践,进一步密切了教师的教学和学生学习之间的关系,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着眼于课前准备、课中实施和课后巩固,通过情景导入、探索新知、知识运用,以及总结拓展等环节的逐步推进,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设计水平和教学效果,也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更愿意参与和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而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该模式理应推广到高校的各个专业课程教学中,推动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蕾娜,李姝婧,李强等.促进线上线下教学衔接与融合为导向的“双螺旋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以《医学细胞生物学》为例[J].牡丹江医学院学,2021(02):178-180.

[2]李晓娜,戴秀荣.基于“双螺旋、三阶段、四环节”的高等数学混合式教学实践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1(49):82-83.

[3]王震宇,刘洁.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以“合唱指挥课程”为例[J].艺术家,2020(10):116-117.

[4]闫怡如.甘肃省地方高等院校合唱指挥课程“线上线下”实践型教学模式研究———以陇东学院为例[J].艺術评鉴,2020(09):104-105.

[5]李保云,刘杰,尤明山等.“作物育种学”课程借助在线开放课程的混合式双螺旋教学设计[J].高等农业教育,2021(01):91-94.

[6]蔡华明,杨佳辉.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合唱指挥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以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为例戏剧之家[J].2021(15):106-107.

[7]闫怡如.甘肃省地方高等院校合唱指挥课程“线上线下实践型教学模式”研究——以陇东学院为例[J].艺术评鉴,2020(09):104-105.

[8]赵璇,陈旭.基于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创新教学模式探索[J].科技风,2020(32):24-25.

猜你喜欢

四环节双螺旋混合式
马尔斯克双螺旋瞭望塔
“混合式”教学在《工程力学》课程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四环节”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浅议“混合式”教学理念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
蝴蝶鱼
物联网中MAC协议的研究
DNA双螺旋结构论文发表60周年
DNA双螺旋:引领生物学革命6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