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倒视” 不必惊慌

2022-05-30孟昭群

保健与生活 2022年21期
关键词:小文持续时间画画

孟昭群

活泼可爱的小文快3岁了,她平时最喜欢看书、画画。有一天,妈妈在陪她看书时,突然发现女儿总是拿着书本倒着看。给她纠正后,她还会再倒过来看。敏感的妈妈怀疑小文的眼睛出了问题,心中十分慌张,匆忙带着小文到医院就诊。医生经过询问后告诉小文妈妈,孩子的这种表现在医学上称为“倒视”,一般发生在3岁以内的幼儿身上,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家长不必惊慌。

幼儿出现“倒视”现象属于正常

眼睛的结构就像一架照相机,人们在观看外界物体时,在视网膜上(相当于底片)都是形成倒立的图像,这种图像传导到大脑,通过视觉中枢的综合分析,才把倒立的图像纠正成正立的图像。可见,人的视觉中的正立图像是大脑的一种适应性功能。

然而,由于3岁以下幼儿的大脑皮质还未发育成熟,大脑缺乏完善的综合分析能力,还不具备把倒立的图像还原成正立图像的本领,因此,当幼儿拿起图书倒过来看的时候,景物在视网膜上所形成的图像反而是正立的。幼儿会不由自主地倒着看书、画画,甚至将数字看反。

不过,倒视的持续时间不会太长,随着大脑功能的日趋完善,这种倒视现象就会自然而然地逐渐消失。

幼儿有倒视,家长多留意

由于每个幼儿个体差异比较大,倒视的持续时间也不尽相同。但是,经过父母正确的引导和纠正,幼儿倒视持续的时间可以缩短一些。

不必刻意纠正:幼儿倒视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等到孩子接触周围的事物多了,也就接受了事物正立的常态。到那时,孩子对倒立那种非常态的东西就觉得不舒服了,会自然而然地予以纠正。所以,父母没有必要刻意纠正幼儿的倒视现象。

经常细心地观察:一般情况下,幼儿倒视的持续时间很短,大多数幼儿常会在还未引起父母注意时就不再倒视了。不过家长也要经常注意观察孩子,如果发现孩子倒视的时间比较长,甚至在4~5岁还有倒视,出现看反字、串行等异常现象,不要粗心大意,最好向醫生咨询一下。

帮幼儿尽快度过倒视期

为了使幼儿能够更快地渡过倒视阶段,家长可以多给幼儿讲解图画的内容,或者把一些大的标语指给幼儿看,以帮助幼儿认识什么样是倒立的,什么样是正立的。这样幼儿就会渐渐地对正立的文字或图片形成深刻的印象。家长也可以让幼儿多搭积木,玩直立的动物玩具,也有助于幼儿尽快地树立直立概念,较快地纠正倒视现象。

猜你喜欢

小文持续时间画画
天门石
七步之才
事半功倍
我家的小文(2)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5)
The 15—minute reading challenge
基于SVD的电压跌落持续时间检测新方法
我爱画画
老树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