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朴苗寨藏智慧—— 新桥村
2022-05-30王晨浩
王晨浩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分布着大大小小的传统古村落,这些村落或历史悠久,或民族文化浓郁,都富有特色。在黔东南游玩期间,我走过许多古村落,但雷山县大塘镇的新桥村给我留下了独特印象。这里的“水上粮仓”和“短裙苗服饰”是村寨里的两道靓丽风景,不仅古朴迷人,还蕴藏着苗家人的生活智慧。
从贵阳出发,全程高速路,约3个小时车程就可到达雷山县大塘镇新桥村。新桥村和黔东南的其他村寨一样,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干净、清爽。据了解,新桥村居住着两百多户短裙苗村民,有上百年的历史。
与许多深藏在大山里的苗族村寨不同,新桥村就坐落在大塘镇周边,离镇上的中心城区很近。不过,即便地理位置临近城区,也没有打扰新桥村,这里依然保存着自己的古朴风格。
从大塘镇的交通主道旁拐进新桥村,就像走进了另一个世界——石子铺就的小道阡陌纵横,鳞次栉比的吊脚楼与墨绿色的水塘交相辉映,在寨子中间还有每个苗寨都必备的芦笙场(类似小广场)。在新桥村里转一转、瞧一瞧,你会发现,这里有两道透着超现代主义的绝妙风景——粮仓建在水塘中,女子皆穿超短裙。
进入村子的小径横着、竖着,把水塘划分成不同区域,新桥村的“水上粮仓”就建在各个水塘的中央。村子里的老人骄傲地向我介绍,新桥村共有47座水上粮仓,至今仍在使用。其仓数之多,全国独有。粮仓为全杉木吊脚式结构,每个建在水面上的粮仓高约3.5米至4米,由4根或6根仓柱支撑,各仓的立柱直径大小不一,仓柱底部立在露出水面的青石墩上,水深40至50公分。在距离水面1.5米处,用横穿枋将六根柱子连起来,再横装木板及板壁,仓顶用青瓦或杉木皮加盖。每仓面积约25平方米,可储粮2500公斤左右。为村民出入仓方便,按仓排位,将粮仓“条块分割”成三横三纵,形成排序井然,错落有致的格局。
“水上粮仓”用来储存粮食好处多多,可以防火灾、防鼠患、防虫蚁,水域里还可以养鱼、鸭子、鹅等家禽。村里的老人说,历史上,新桥村经历过两次火灾,但粮仓均毫发未损。如今,每逢苗年或鼓藏节等重大传统节日,村民们还会不约而同地在水上粮仓处开展祭祖、庆丰收活动。同时,水上粮仓也成为新桥村的一处民俗景观,吸引众多民族民俗学者、建筑艺术学者、旅游者前来参观。
正当我感慨苗族先辈建造“水上粮仓”的大智慧,一群身着短裙的苗族姑娘迎面走来,她们挑着粮食,在粮仓的横梁上挂玉米。仔细一瞧,姑娘们的服饰颇有特色。苗家刺绣的上衣色彩鲜艳华丽,古朴中彰显出浓浓的苗家风韵。下身着短裙,小腿上扎绑腿,这一风格像极了城市里穿超短裙,著长筒靴的时髦女郎。
据了解,正因新桥村这一服饰特征,人们将这支苗族分支亲切地称为“短裙苗”。关于这支苗族女性为何穿短裙,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苗家人最初用芭蕉叶遮羞,后来有了布料做衣裳,索性把它做成芭蕉叶大小,方便平时的劳作。可见,苗家先祖在服饰上的智慧,既考量了美观,还结合了助力生产劳作的元素。
在新桥村的一日游,“水上粮仓”的古朴建筑风格、精妙设计,令人感叹古人智慧。短裙苗姑娘们的美丽服饰,仿佛“东方芭蕾舞裙”,令人着迷。稍有遗憾的是,没有赶上村寨里的民族节庆。我想,有机会一定会再来新桥村,在水上粮仓前和村民们一起欢庆丰收,与短裙苗姑娘们一起跳芦笙舞,以弥补此行的遗憾。(责任编辑/谢予谦)
村寨信息:
区位: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大塘镇
交通:贵阳—沪昆高速—凯福高速—凯里环城高速—凯雷高速—锦鸡路—茅坪镇。车程约2个半小时
乡村特色:短裙苗风情,水上粮仓,苗年、鼓藏节等民族节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