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关键小事”的关键环节
2022-05-30海淀区城市管理委员会
海淀区城市管理委员会
北京市海淀区聚焦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坚持打好持久战和整体战,形成了有海淀特色的垃圾分类实践模式。
一、党建引领,构建多元共治分类格局
海淀区坚持党建引领,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协同、群众参与的垃圾分类多元共治格局。
(一)区、街、社区三级党组织上下联动
以“居住区、非居住区”两个维度,融合45个委办局成立十个工作组1构建“两横十纵”2工作格局。各街(镇)建立“垃圾分类工作专班”,党委书记和镇长任组长,强化居住区垃圾分类主体责任落实。针对地区党政机关、大院大所多的特点,采取“条块结合”方式,发挥地区党建联席会议作用,动员党员干部带头示范,党政机关率先实施,推动垃圾分类成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新实践。把垃圾分类纳入社区治理,发挥社区(村)党组织优势,促进形成社区、物业、居民、志愿组织、行业等多元参与的垃圾分类“合伙人”团队,努力践行“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理念。
(二)典型示范引领,实现“点、线、面”扩展
着力挖掘和塑造垃圾分类的典型经验。中关村街道建立桶站投放点整改台账,聚焦薄弱桶站,倒查薄弱行为。督促各社区以周为单位上报点位治理情况,聚焦桶站建设维护情况,实时更新重点点位工作实效,集中整治问题点位,打好“歼灭战”。万寿路街道高标准组织驿站建设,积极利用社区的闲散空地,依据园区常住人口数量,设计定制各个驿站的外形尺寸、投递口数量,实现驿站的“量身定做”。东升镇发挥辖区科技企业优势,对所辖小区开展桶站智能监管改造,提升了社区监管能力。甘家口住建部社区、清河怡美家园、安宁华庭等37个小区推进“一袋式”上门回收,实现可回收物的应收尽收,促进生活垃圾减量。苏州桥西社区持续发挥党建引领、全员参与、多元共治长效机制,构建了一整套措施体系,将垃圾治理与社区治理密切绑定,有效促进了社区活力与凝聚力的提升。
(三)宣传引导,实现“立体式”营造
持续开展党员在线分类答题、“我分类、我承诺”“垃圾分类我报到、桶前值守我先行”等垃圾分类宣传活动,组织党员、工青妇群团参与垃圾分类值守。签订个人承诺书5.8万余份,党员签订率达到100%,居民签订率达82%以上。举办“高校垃圾分类短视频”大赛,大件垃圾回收进校园等特色活动。策划视频直播,依托抖音、快手等平台,举办直播活动,总观看量1380余万人次。“探访垃圾分类中的黑科技”主题宣传活动走进北下关、海淀街道,观看量累计达295万人次。
二、完善分收运处链条,健全分类环境体系
(一)落实“三桶”工作法,打造标准分类环境
坚持“服务导向”,落实“四有三选配”桶站建设标准,抓住“设桶、看桶、管桶”工作细节。统筹垃圾桶站布局的规范性和群众投放的便利性,把每个规范的桶站打造成居民身边的宣传阵地。目前,全区2080个小区(村)规范设置桶站投放点7600余个,建成分类驿站329座、大件垃圾中转站28个,规范再生资源回收点400余个,分类环境得到明显提升。
(二)构建“四分”链条,实现运输能力提升
目前,全区四品类垃圾的收运链条均已实现有效运行。围绕商品类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以街(镇)为单位布局再生资源回收车,设置规范点位410余处。对大件、低值垃圾及有害垃圾的收集,率先建成以街(镇)为单位的回收中转站网络,投入运行站点27个,实现了全区覆盖。同时,在六里屯选址建设全区有害垃圾暂存点,并与终端处置单位的运输对接,实现了链条完整。
厨余垃圾收运采取“桶车对接”直运终端运输模式,全区现有厨余垃圾对接点约2000个,日收运厨余垃圾8000桶。全区目前投入运行的厨余垃圾车120辆,每天到各对接点对厨余垃圾进行“打卡式”收运。日均厨余垃圾收运量在450吨左右。
区内其他垃圾的收运以密闭式清洁站和五路居转运站为支撑。目前,区市政集团运行管理的密闭式清洁站共262座,五路居转运能力1500吨/日,其他垃圾日均收运量稳定在1700吨左右。
(三)深挖自主处置能力,扩展协同处置渠道
以“自处理为主、协同分流为辅”,积极谋划处理体系,提升处置保障能力。一是对大工村餐厨厨余垃圾处理厂进行技术改造升级,通过优化卸料分选线、增设应急处理线,调整垃圾物流、分时段分类型卸料等方式,进一步挖掘现有设施潜力,提升厨余垃圾总体处理能力。二是积极协调市级分流,采取“其他垃圾分流鲁家山垃圾焚烧厂、怀柔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和“厨余垃圾分流阿苏卫垃圾综合处理厂、南宫垃圾堆肥厂”等分流路径,多渠道保障垃圾妥善处理。三是针对大型终端不足现状,组织各街镇、各部门在源头上想办法,积极开展厨余垃圾源头减量,去水控杂。率先建成投运两个试点项目,日均处理厨余垃圾约6吨。开展“一袋式”试点,促进可回收物应收尽收,实现多元化减量。
三、信息化支撑,运行管理能力迭代升级
发挥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优势,率先将城市大脑应用于垃圾治理场景。聚焦突破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管理的信息系统难点问题,探索实施“城市大脑+垃圾治理”的信息化支撑工程,建立生活垃圾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不断提高科技化、制度化、智慧化管理水平。
(一)构建基础环境,实现数据平台化运行
整合垃圾分类系统的人、车、地、事、物等基础数据资源,对接区属部门及社会单位的相关业务平台数据,构建立体化、可视化、标准化的垃圾综合分类处理信息展现体系,优化完善垃圾分类处理监管体系,加强垃圾分类数据分析,强化垃圾分类各主体的作业监控、分析、预测和调度。
(二)建设“一网一库四平台”,实现数据交互应用
垃圾分类信息化体系,主要包括垃圾分类信息感知网、垃圾分类专题数据库、垃圾分类三级监管平台、垃圾分类社会单位信息服务平台、垃圾分类物联网服务平台和市民服务平台。
垃圾分类专题数据库,主要包括基础数据库、业务数据库、专题数据库和共享数据库。
垃圾分类三级监管平台,主要实现区级垃圾分类监管、街镇级垃圾分类监管、社区级垃圾分类监管,以及与市级垃圾分类监管信息系统的信息互通。
垃圾分类社会单位信息服务平台,主要提供具体业务管理和垃圾分类信息服务,包括住宅小区服务系统、社会单位服务系统、可回收物服务系统、厨余垃圾服务系统、有害垃圾服务系统、其他垃圾服务系统、大件垃圾服务系统、建筑垃圾服务系统等。
物联网平台,主要实现前端感知设备数据的采集、管理、共享及通信模块管理等功能。数据在各平台有效交互,为科学决策提供有效支撑。
(三)运用“三融五跨”、AI赋能的方法论
积极实践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跨层级、跨街镇、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城市大脑建设方法论。开展业务数据与基础数据分析,深入挖掘有效信息,优化垃圾處理决策支持。利用北斗导航、无线通讯和地理信息技术,实现业务运行的智能化调度和作业过程监控。
作为城市大脑的重要组成部分,垃圾分类全过程管理平台实现与北京垃圾分类监管信息系统的信息互通。充分利用城市大脑的大数据分析、AI计算处理中心、时空一张图、区块链等基础能力,为平台的智能化、智慧化提供服务,不断提升精治共治法治水平。
1.十个工作组:综合协调组、垃圾减量组、宣传动员组、党政机关社会单位工作组、居住区工作组、农村地区工作组、信息化组、执法保障组、党建群团发动组、监督执纪组。
2.两横:居住区、非居住区;十纵:十个工作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