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00后飞控师梁振纬:China后是我的名字

2022-05-30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2年23期
关键词:喀山邗江区家国

无人机作为一个新兴的、多学科交叉行业,青年在这个主战场中充当了生力军和主力军的作用。无论是生产研发,还是行业应用、技术服务,都离不开青年的身影。在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大发展的背景下,在无人机如火如荼的大发展中,专业技能人才方面一直具有着较大的需求缺口,使得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发展前景被看好。

2016年,16岁的梁振纬被无人机炫酷的科技感深深吸引。初中毕业后,他毅然选了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无人机专业,成为这个学校第一届无人机专业学生。他说,初衷就是“热爱”,由于家里开汽修店,经常看爸爸工作,从小喜欢捣鼓一些电子元件,觉得很新奇、很炫酷。

一开始,梁振纬很难能让自己静下心学无人机,因为每天学大量的理论知识,没有办法接触到真实的无人机操作。“如果理论不学好的话,上手操作步骤一旦错了,就有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甚至导致瘫痪。无人机还是比较危险的。”老师的一番话,让他决心要把理论学好。

“当我第一次精准地控制无人机起降时,感觉非常有成就感。”在专业培养与自身努力和天赋加持下,梁振纬很快成为学校无人机竞赛队的队长,并代表学校参加喀山未来技能大赛的选拔。

比赛“入场券”并不好拿。“不只是单纯的实操飞行,从理论到设计建模、组装调试、诊断维修,再到自动飞行编程、FPV穿越……无人机涉及的所有部分都要考。”梁振纬回忆,为了学习编程,队伍还专门开设了一个编程班,梁振纬从零开始学习,花了一个月的时间,用自己写的代码让飞机飞了起来。

2019年8月,18岁的梁振纬身披国旗,站上了喀山未来技能大賽的领奖台,被授予无人机操作专项赛的银牌。这是该项赛事第一位获奖的中国选手。

回忆起当天的情形,梁振纬仍然很激动,“当宣布这个专项赛无人机操作项目时,China后面加上我的名字,那种为国争光的荣誉感一下子就上来了”。

如今,梁振纬已经完成了“从选手到教练”的角色转变。工作的第一年,他就开始负责模块赛事的制作。“一些比赛规则、比赛机型的制定,都需要我不断摸索。好像回到学校的状态,每天去研究,夜里12点之后才打卡下班,最晚会到一两点。”

对于自己的“下一站”,梁振纬从未停止对于天空的畅想。他希望,自己能做出一个全新的无人机编程开发应用。“通过无人机飞向天空,让我们看得更高,看得更广,眼界更加开阔”。

人物解读:李白羽

角度一:理论指导实践。

因为感兴趣,16岁的梁振纬选择了无人机专业。而纯理论的学习背离了他一开始的“实操”的初心,让他一度想放弃,这是他“急躁”心态的体现。俗话说:“没有学会走,哪能学会跑呢?”正如梁振纬的老师提醒的那样:“如果理论不学好的话,上手操作步骤一旦错了,就有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甚至导致瘫痪。”

运用示例:俗话说:“没有学会走,哪能学会跑呢?”从婴儿的蹒跚学步,学生年代的古诗文背诵,到成年时期的实际运用,开始尽管很难,但只要打好基础,之后的一切自然会水到渠成,正如梁振纬从零开始学习,直到拿到喀山未来技能大赛入场券,用自己的代码将无人机送上广阔无垠的天空,成功从理论过渡到实践。——江苏扬州市邗江区公道中学 姚颖

角度二:“为国争光”无上荣耀。

梁振纬被授予无人机操作专项赛的银牌时,他自言:“China后面加上我的名字,那种为国争光的荣誉感一下子就上来了。”这正是一个人为国家获得荣誉后内心产生的巨大的幸福感。其实爱国、报国正是人们与生俱来的情感,正如伟人列宁所言:“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作为中国的十四亿分之一,每个人理应像梁振纬那样以为国争光为豪。

运用示例:仰观历史的星空,家国情怀熠熠生辉,俯察历史的长河,家国情怀绵延不绝。其实,为国争光的家国情怀在每个人心中都“如月之恒,如日之升”。飞控师梁振纬正因如此,站在了喀山未来技能大赛的领奖台上,为祖国赢得第一枚奖牌。我辈当以“为国争光”为无上荣耀。——江苏扬州市邗江区公道中学 杨紫云

(编辑:李跃)

猜你喜欢

喀山邗江区家国
千年喀山的独特韵味
尊侨 爱侨 护侨——扬州市邗江区杨寿镇积极开展侨法宣传活动
邗江区坚持“三个用心”做好港澳台和海外统战工作
邗江区新盛街道新悦社区 凝聚侨心侨力打造“侨之家”
家国两相依
喀山池—生态岸线之俄罗斯喀山伏尔加河湾滨水区设计国际竞赛方案
家国情怀
但为家国 无问西东
站岗
略谈“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