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类热点素材观点碰撞与实战应用

2022-05-30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2年23期
关键词:老歌考研演唱会

热点速递:表演式

“表演式”工作请走开

近日,《解放军报》发了一篇题为《加夜班的同志为啥这么多》的文章,被不少人在朋友圈传播。文中披露了一种怪象:每到凌晨12点半领取夜餐时间,机关楼“夜餐领取机”前就会排起长队,几乎各科室均有人员出现在队伍里。此外,朋友圈还会时不时看到类似“漆黑的夜色衬托着办公室明亮的灯光,烟灰缸里参差不齐的烟头,以‘终于忙完‘第N个通宵等开头文字”的秀加班图文。网友评论称,这些人是在“表演式”工作。

要阅读,不要“表演式”阅读

认识一座城,感受一座城,要从踏入这座城的图书馆开始。

2022年5月22日,武汉青山区图书馆新馆重新对外开放。过去,青山区图书馆老馆持证读者15000多人,还有大量常来馆内阅读报刊的老年读者。新馆建成之后,时尚新颖的设计吸引了络绎不绝的市民前往先睹为快,其中不乏马上在这里进入阅读状态的读者,但也有不少人在高端时尚的书柜前捧着一本书拍照留念。有网友戏言:图书馆的30万册书等待读者去打开。在这里,是阅读,不是表演阅读;是心静,不是佯装沉浸;是神游,不仅仅是打卡的人流。

观点碰撞

观点一:“伪加班”“伪奋斗”与懒散无异,与实绩无关。一味地使虚劲、做虚功、玩花活,看似表面热闹,实则无效,只会浪费时间和精力,损害真正干事创业者的干劲,贻误事业的发展。

观点二:表演也不全是一无是处。有些表演其实是为了工作,比如打仗之前的演习,就是为了实战的取胜;比如经典故事的回眸式演绎,就是为了给人们树立未来的标杆。但如果为了演习而演习,真实的战斗有可能失败;如果为演绎经典而演绎经典,经典的作用就可能打折。

党员干部是人民的勤务员,你没有表演的资格,只有解决问题的职责。在学习型社会,你怎样阅读?在为人民服务中,你怎样真抓实干?它们是一脉相承、相辅相成的。去除“表演式”外衣,把它上升到人格荣耻的高度来认识,如此或许能扼制“表演式”的习以为常。

实战运用

要将这两则素材运用到作文中,可以有这样几个思路:

关注素材中的关键词。“表演式”指向“务虚”与“形式”,可将其运用于“现象与本质”“务实与务虚”“杜绝形式主义”等话题中。

关注素材中的细节。第一则素材的细节有“每到凌晨12点半”“几乎各科室均有”“时不时看到”,这些表示时间、频率、范围的词反映出这股“表演式”工作的歪风已经越刮越大。可将其用于“跟从与盲从”“自律与慎独”“敬业与乐业”之类的话题。

第二则素材中有一组對比:老馆“持证读者15000多人”“大量……老年读者”;新馆“时尚新颖的设计”“高端时尚”。从中可以看出,新馆吸引读者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建筑设计,而非阅读氛围。这组对比除了论证与“阅读”有关的话题外,还可以论证“初心”“起点与终点”“始简与毕巨”等话题。

对素材进行多角度质疑。“表演式”工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是工作者的责任感缺失,还是领导的评价机制问题?朋友圈的“阅读秀”能不能激发“真阅读”?图书馆未来将怎样建设阅读空间?这样的质疑对论证有许多好处:或点燃辩证思维的火花,或作纵深的拓展,或实现观点的升华。

如果要将这两则素材运用到同一篇作文中,有三种可能:提炼相同点,组合成繁例,用在同一个分论点中;寻找不同点,展开阐述,用在不同的分论点中;分别从正反面的角度寻找切入点,对两则素材展开辩证思维。

运用示例一:“表演式”虚浮无根,与踏实成长的命题相悖。借“表演”猎取外界关注之时,表演者也正在失去生活所赋予的厚度和质感。在“表演式”工作的裹挟下,人们无法获得踏实追梦、自我提升的生长体验;在“表演式”阅读浪潮中,人们难以感知朴素而鲜活的阅读之乐。聚光灯散去,“表演式”徒留滤镜破碎后一无所成的自我。唯有脱下“表演”的外衣,用心站稳生命的舞台,倾情投入,你才能绽放属于自己的华彩。——林忻曈

运用示例二:“表演式”工作歪风抬头,不见实绩,徒留姿态。在批判之余,我们应认识到,这是一味迎合领导、忘却工作责任而打开的“潘多拉魔盒”;“表演式”阅读大行其道,假装沉浸,实则疏离。这种表演妨害知识获取,是一味迎合“学习人设”热潮,颠倒阅读与分享主次关系的结果。跟风心理、迎合态度是形式主义的策源地。唯有真正认清责任,脚踏实地,才能从根本上抵制形式主义歪风。——吴佳玉

热点速递:选择

谢常红:48岁重返校园读研

一年前,一段“我快50了,今年去读研究生,希望鼓励到大家”的留言让许多网友深受触动,也让留言者谢常红走入了公众视野。当时,她成功考取了长春师范大学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梦想于她不再遥不可及。

在谢常红的很多90后同学看来,快50岁的谢常红跟她们没有太大差别:研一上学期,她就回家了两次,其余时间同样住宿舍,上图书馆,做作业。闲暇的时候,她也跟闺蜜一起出去逛街,吃饭,游玩。

在很多人看来,考研无非是为了谋取更多的机会,除了这些功利化的东西,那么还为了什么考研呢?谢常红的一些亲戚说她,你都快50岁了,读完了,然后呢?这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谢常红说,毕业以后,她大概率还是要回到原来的生活里来,但她说自己并不遗憾。在整个人生里,有这一个不可复制的阶段就已经足够了,“回头想想这是非常美好的事情。”

“考研”并非“必需品”

近年来,研究生报考人数不断增加,考研落榜后选择再度备战的不乏其人,甚至还有辞职备考的。光明网评论文章提到了一组数据: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人。同期,报名参考研究生的人数为457万人,占应届毕业生总人数的比例为42.47%,二者的比例接近2:1。

文章认为,考研在走向一种“高考化”,这成了很多学生理所应当一道必过的坎。研究生教育“学术研究”的色彩正在淡化,反倒更像是求职敲门砖。考研学生把考上称为“上岸”,这很形象——渡过风浪、踏上陆地才有安稳,而不是为了从容不迫的学术兴趣。

观点碰撞

观点一:也许在一些人看来,在这个年龄重返校园并不“划算”,不过,正如媒体报道中所指出的,岁月的积淀,让她更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她的这份选择,超越了功利性考量,而更多是源于对知识的渴望。在不断革新的社会中,保持学习的热情无疑是值得提倡的积极生活态度。这份追寻内心热爱的勇气值得被点赞。

观点二:考研要分两面来看待,从一方面来说,考研成功,对自己的前程会有较大帮助;从另一方面来看,考研要经历的备考过程是艰难的,可能花费了时间精力,也不一定成功。所以考研是不是必需,因人而异。有的人以考研为目标,也有人觉得考研不适合自己。换言之,我们的社会需要人才,但也不一定考上研的才是人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不妨多多尝试。每个人的人生都是自己选择的,自己的选择决定自己的未来。

实战运用

解读这两则关于“考研选择”的素材可以抓住几个矛盾点:

第一个矛盾,谢常红的年龄和重返校园的梦想。在谢常红的亲戚们看来,年龄是不可逾越的深沟。然而她的学习生活与90后的同学没有什么区别,由此,可引向“青春”“打破偏见”“认识自我与突破局限”的论证。再深究,则可以窥见大多数人“终身教育”意识的缺失。可用于对相关主题的论证。

第二个矛盾则是一般人考研的功利目的和谢常红考研的理想预设。这种反差可用于论证“有用与无用”“理想与现实”之类的话题。

第三个矛盾是谢常红毕业后的去向和她对这段生活的评价。她说毕业后“大概率还是要回到原来的生活里来”,从这句话来看,谢常红的考研选择似乎没有意义。但她说“回头想想这是非常美好的事情”则赋予这个选择非同寻常的意义。这一矛盾可以用于论证“情怀”“过程与结果”之类的话题。

第四个矛盾是研究生教育的学术性特征和高学历求职的功利性特征。素材二中“‘学术研究的色彩”与研究生学历成为“求职敲门砖”形成冲突,“研究生”这一称呼所代表的学术精神正在被市场消磨。可以将这组矛盾用于论证“理想信念”“科学研究与功利追求”之类的话题。

运用示例:年少自当蓄能,白首也要“充电”。年近半百的谢常红以求学诚心冲破年龄藩篱,返校读研。面对功利化求学的倾向,谢常红“为自己而活”的信念更加发人深省:学习绝非某个年龄的特权,绝非求职过程的踏板。因此,培养“终身教育”意识,显得尤为迫切。唯有抛开眼前苟且,看到教育塑造人格、充实精神的意义,时时有所学,岁岁有进步,方能让“终身教育”成为治愈年龄偏见、走出功利怪圈的良方。——蔡婉茹

热点速递:集体怀旧

音乐慢综艺用回忆滤镜传承经典

2022年4月,以港乐为主题的音乐综艺《声生不息》频繁登上热搜,许多经典的粤语老歌重回了大众的视野。从致敬经典出发,节目并没有止步于情怀,而是采用港乐“新”唱的形式,用当下的音乐艺术去诠释经典,多维展示了经典歌曲的多种打开方式。两地文化在充分的音乐交流中深刻碰撞,使得港乐这一“传奇国货”焕发时代新风采,让经典得到更好的传承和放大。其实“怀旧”浪潮从未停止,在此之前,还有《时光音乐会》《我们的歌》等一系列“老歌新唱”的综艺节目,虽然节目褒贬不一,但观众对那些金曲的感动一如既往。

云演出,换种方式与老歌相遇

疫情期间,演唱会直播、录播、重播等形式层出不穷,多场明星线上演唱会引发现象级传播。2022年5月20日、21日,歌星周杰伦几年前的两场线下演唱会重新在网络直播,总观看量将近一亿人次,创造了在线演唱会的最高观看记录。紧随其后,5月27日,罗大佑和孙燕姿线上演唱会同时登场。此前,西城男孩、崔健等音乐人的线上演唱会也先后掀起了不小的声浪。如今,线上演唱会成为刷屏的热门话题,“一波回忆杀”“DNA动了”也成了网络热词。

观点碰撞

观点一:“技术+情怀”助力經典回归。

数次老歌“出圈”的尝试,让我们看到数字技术与经典音乐的巧妙结合。演唱会从线下走到线上,是时代的选择,也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新技术的运用,带来的不仅是视觉上的丰富体验,也是交互方式上的潜在变化。而情怀为线上演唱会的成功构筑起精神堡垒。一些时代偶像承载的记忆符号,通过媒介放大后,唤起共同兴趣人群间的亲密感,并获得群体性的认同。

观点二:老歌卷土重来,“新歌”去哪了?

信息技术时代,自媒体的兴起、短视频的流行,严重影响了制作音乐的氛围,音乐作品越来越直接地成为变现工具,导致音乐制作从精雕细琢到只注重高潮的三十秒,以期用旋律的“洗脑”获得歌曲“走红”。但这些缺乏内涵的“神曲”带来的流量只是短暂的,老歌让我们泪流满面的、雀跃欢欣的,正是其中留给我们的思考和感悟。

观点三:真流量还得靠实力来撑。

大众习惯性地认为:有流量的创作者没有实力,有实力的创作者不会有流量。但线上演唱会的爆火,“古早”歌手的翻红告诉我们,实力和流量本身并不相悖。事实上,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内容为王”才是成功的秘诀。有流量的助力,歌曲的确能够被更多人听见,但只有好的音乐内容,才能真正做到“生生不息”。

实战运用

要将这两则素材运用到作文中,可以有这样几个思路:

1.寻同共振。通过抓取要点与比较,两则素材的共性为:老歌作为经典,仍然有号召力;老歌的“回声嘹亮”,可以通过唱法的改变、技术的支持实现;怀旧也可以带起流量。以此两则素材可组合成排例,用在同一个分论点中,如经典的回暖在于创新、真正的经典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数字技术与经典音乐的巧妙结合也可以“出圈”等。

2.异中思辨证。通过抓取要点与比较,两则素材的区别在于:素材一提及用当下的音乐艺术去诠释经典,展示经典歌曲的多种打开方式,强调的是“经典的传承和放大”;素材二强调的是“换种方式”“回忆杀”。由此得到辩证的结论:既要回忆经典,又要传承经典;经典的传播既要考虑情怀,又要考虑方式;经典的“红火”既在于演唱者的实力,又在于流量的助力。以此,这些辩证的思考可以论证与“经典永流传”有关的话题,还可以论证“艺术创作”“传承与创新”“实力与流量”等话题。

3.升华拓视野。将这两则素材当作成功的个案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对其“推而广之”,由此,论述视野变得宏大,不会停留在就事论事的层面。比如着眼于发散思考老歌的再次红火,给其他传统艺术的传承与破圈产生的启发。

要言之,这两则素材用到同一篇作文中,可以挖掘相同点,组合成排例;也可以运用不同点,合理发散,对两则素材进行升华。

运用示例:经典如果被束之高阁,那么也就成为空壳了,如同庄子所说的被供奉在庙堂里的”万年死乌龟”。经典与时俱进,发挥即时作用,泽被后人才真正有意义。“老歌新唱”的火爆给这个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即:在经典中先行筛选那些依然有价值的内容,然后辅以新锐手段。比如,用当下的音乐艺术演绎老歌,用直播、录播、重播进行“云演出”,如此,“精彩+技术”双管齐下,经典将会成为“永远新的旧故事”,永远熠熠闪光。——江苏省盐城市大冈中学 潜墨

(编辑:关晓星 王冠婷)

猜你喜欢

老歌考研演唱会
My Dream
一首老歌
考研,我是怎么坚持过来的
宝刀未老
工作十二年后,我才去考研
怀念老歌
考研不易,更要好好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