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立资本预算制度 加强国企资产管理

2022-05-30韩文元

中国集体经济 2022年21期
关键词:资产管理国有企业

韩文元

摘要:文章阐述了国企资产管理在化解出资人缺位问题、完善构建经营激励与约束机制、提高财务治理水平方面的重要性,分析了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制度、采用精细化资产管理模式、加强资产监督、有效实施资产管理、提升明细账目清晰度、委托资产管理机构管理出租资产、建立科学预算制度和监督机制等可行性管理措施,旨在通过这些措施应用,有效提升国企资产管理水平。

关键词:资本预算制度;国有企业;资产管理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是各级国资委依据政府授权,以国有资本出资人身份取得资本经营收入,统筹规划国企资本经营支出预算的制度,是国有资本出资人职责履行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国有资产监管的关键路径。在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公司治理结构优化与完善属于重点环节,而公司治理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完善有直接的关系。通过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能够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完善提供支持,进而可实现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优化的目标。

一、建立资本预算制度加强国企资产管理重要性

(一)有效化解国有企业出资人缺位问题

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认定,公司治理是一种管理和控制体系,主要针对的是公司制企业。它明确规定了公司参与人员的责任和权利的分布,并清楚表明决策公司要严格遵循相关的规则和程序进行权责划分。因此,解决出资人的责任权利对称问题时,需将监理公司治理结构优化作为先决条件。

出资人主要指的是企业投入资本方,即股东。立足投资人角度分析,投资人进入企业后与企业法人一样,拥有一定的资产。在市场经济持续发展过程中,出资人代表应运用与其他所有制财产分析相同的方法确定国有企业资产。由于国有资产与普通资产存在差异,因此,从出资人角度出发,需要根据出资额的多少分配相应的收益,方可确保其在国有企业经营中自身职责的有效履行。然而当前国有企业面临著出资人责任不明确、产权划分不清晰的问题。国家财政和国家银行贷款兴办的国有企业,自从实施分税制之后,针对国有企业资本的收益,国家从来没有收纳过,还没有充分体现出国家作为出资人的地位。基于此,通过建立国有资本经营制度,实现国有资本经营收益收缴,需要由国有资本出资人代表按照国家资本经营预算要求来实施,进而促使国有资本出资人做好自身工作,履行好自身职责。在政府中,国资委作为非常重要的机构,在资产管理等方面,可通过人员及事务管理,实现责任、权利及义务的统一。

(二)有利于完善经营激励与约束机制

有效激励经营者、完善约束机制,是保障管理顺畅实施、实现公司治理结构优化目标的关键所在。当前,企业相关激励约束机制不够健全,有些方面还需完善。首先,企业内部不够注重考核工作,未能明确主要的考核对象。部分企业实施考核工作时,以财政部门作为实施主体,有的企业则是交由组织部门负责实施。其次,一些企业未能构建科学系统的业绩评价和考核指标体系,或是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不够完善。此外,经营者收入分配过程中,从经营者和劳动者的角度来看,收入还存在一定差异。为了能更好地激励经营者,建立健全的约束机制,要意识到评价和考核这项工作的重要性,确保考评工作的有效实施,进而保障企业取得良好的经营成果。基于此,国企资本预算制度建立过程中,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经营者与约束机制:

一是确定考核的主要对象。二是建立健全的考核指标体系。三是构建良好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注重经营预算指标和经营者考核指标融入,避免出现经营者激励过于随意现象,在法律允许范围内,依法建立与完善激励与约束机制,确保国有企业资产保值增值。四是科学分析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明确各项预算指标,结合行业差异合理分解预算指标,确保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科学设定。

(三)促进企业财务治理水平的提高

为确保公司治理工作顺利实施,必须认识到财务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应在现有财务治理机制基础上,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对财务治理模式加以完善。就当前就国有企业实施财务治理的情况来看,部分国有企业的财务治理水平还需进一步优化。而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有效实施资本预算制度,为企业财务治理工作顺利完成提供可靠保障,进而实现财务治理水平有效提升的目标。国有资本经营制度健全后,国有企业应提高对财务预算工作的重视程度,并科学制定与持续完善财务会计体系。

首先,高度重视财务决策和会计核算工作,构建完善的财务决策与会计核算系统;其次建立与实施财务披露制度。对于投资者来说,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国有企业财务信息,尤其是国有资本投入、收益状况信息以及资本预算执行情况。这些信息在预算期内,可将国有资本经营结果的财务信息充分反映出来,并能实现国有资本经营结果在资本存量初期和余额变化上的如实反映,且可有效反应国有资本经营效率与财务信息状况。最后,应加强审计监督,优化与完善现有审计监督系统,不断提高信息的真实性,确保国有资产实现保值增值,避免国有资产严重流失问题出现。国有企业需要在审计监督工作开展同时,做好审计监督系统完善工作,进而实现国有企业财务治理水平的整体性提升

二、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一)资产管理重视程度不够

现阶段,部分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虽意识到了经营绩效和流动资产管理的重要性,但对固定资产层面的管理认识程度还不够。针对这种情况,企业的固定资产很容易发生重复购置现象,再加上维护和保养力度不够,后期管理中未能做好职责划分,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在运用资产的过程中,没有区分好责任部门和责任人,一旦发生问题难以追溯到具体责任人,导致资产流失。

(二)国有企业管理机制有待完善

经济持续发展背景下,市场发展要求不断调整,国有企业相关法律法规已经不能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国有企业不同于常规企业,除了遵循企业法律规定外,还要遵守国有企业法律法规。然而新政策法律出台后,国有企业的管理机制与新法规可能存在不一致的问题,进而会影响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成效。为此,国有企业需要在政策法规完善修订的同时,结合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同步优化与完善国有企业内部管理体制。

(三)资产运用监督管理力度不足

国有企业管理未能与现代企业制度有效融合,且未建立起完善公司治理架构,与其他企业相比还存在不足之处,主要原因在于制度不完善,管理监督不到位。其中不同种类的国有企业的资产管理及监督管理要求并不一致,且监管核心和要点也有所差异。通常情况下,国有企业监管工作主要以一个政府多个部门为主,此种监管模式下,各监管部门的权利与职责未能清晰划分,导致针对国有企业的资产监管未能规范开展。

(四)资产的闲置和流失

首先,资产闲置。国有企业资产闲置现象的产生与其资产管理存在直接关联。部分国有企业不注重资产管理,在实际采购中,主要以突发性采购方式为主,且采购流程不够完善。若采购工作没有处理好,后期管理中还会影响到内部信息传输和协调,为各部门工作协调带来困难,致使国有企业出现资产闲置问题。其次,资产流失。针对资产闲置情况,制度不全面是最重要原因,由于缺少制度约束,监督管理力度不够,未能有效实施维护和保管工作,致使资产流失。

(五)考察机制不够完善

通常情况下,业绩指标是考察企业管理者的重要指标,然而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人员忽略了资产管理指标,没有意识到此指标的重要性,或者是针对资产管理考察没有拟定相关的追究体制。有的管理人员对企业资源管理认识程度还不够,没有意识到其重要性,致使企业内部考察制度存在漏洞。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在对员工考察的过程中,未以资产管理职责和员工绩效作为依据,这直接影响管理人员培养成效,难以有效提高国有企业的资产管理控制水平。

三、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建立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制度:首先,在国有企业内部,需要构建经营管理工作结构,精细化各个工作岗位的职责,并对各个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能进行明确。其次,在明确工作职能基础之上,还需要建立岗位责任制度,规范工作人员的思想。国有企业的资产管理工作除了是各个部门和管理者的任务之外,还是一种企业文化渗透。其中国有企业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直接关系到资产管理工作的质量。所以国有企业内部还需要建立岗位责任制度,并加强考核检验环节,采取定期或者是不定期的方式实施考核,为国有企业严格按照规定和流程实施各项经营活动提供重要保障。最后,对于经营管理人员来说,还需要建立审计监督机制,在实际建立的过程中,结合企业内部会计部门工作的实际情况,提高财务会计工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让国有企业资产成本降到最低,使得企业资金得到高效利用。

(二)采用精细化资产管理模式

传统资产管理模式较为粗放,资产运用方向不够清晰,尤其是资产运用数量未能明确。所以从国有企业的角度上来看,在实施资产管理的过程中,要引进科学管理模式,实现精细化管理。比如:开发有效的EPR系统,细化资产管理,细化到资产使用部门和项目以及岗位、个人。让职员们管理好自己岗位占有的资产,领进岗位并加强监督,如此方能充分发挥出资产价值。

(三)加强对资产的监督,提高资产管理效率

针对资产运用闲置和流失的问题,国有企业不仅要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管理监督要求,还需积极完善现有企业内部现实管理体制,构建更加完善科学的管理体制。实际建立过程中,需要结合相关法律规定,加强企业资产监管。首先,针对资产相关事项,国有企业需要依据企业内部资产管理体制进行处理。其次,加强企业会计核算,使其获得良好的资产实物管理效果。最后,企业各个部门要加强交流和协调,有效实施交流和协调工作,并建立健全的相互监督制度。

(四)有效实施资产管理,降低资产的闲置率

通过全面的资产管理体制,确保企业内部管理工作顺利实施,获得良好的管理效果,有效排查出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严格把控各个采购流程,避免资产发生闲置。对于实物管理人员来说,需要对资产做好相应的记录,并加强统筹管理和调配,围绕着全部资产来实施,使其资产得到运用,不断提高运用水平。其中在处理使用次数比较少的资产时,可引入经营租赁这种方式,并做好资产后期保管工作,防止资产流失。

(五)重视财务管理,提升明细账目清晰度

财务管理是资产管理的基础,所以从国有企业的角度上来看,需要有效实施财务管理,将这一管理模块落到实处,这就需要在现有的财务管理制度基础之上积极进行完善,建立健全的制度。比如:在难以回收应收账款等方面,成立一个小组,小组主要负责债权项目,来对债务进行追回和催收,防止资产流失。在资产管理中,高质量的财务管理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建立健全的监督制度,加强财务管理的实施,将资产运用的风险降到最低,促进国有企业可持续的发展。

(六)委托资产管理机构管理出租资产

由于国有企业具备较多资产资源,仅依赖于一个部门,难以实现有效管理。这就需要实施外包,也就是说对外运营业务实施管理。建立严格的审核制度,选择资产管理公司,将可信度高效率高的公司选择出来,国有企业的资产管理部门应加大审查力度,围绕承包业务资产管理公司展开审查。比如:与租贷对象签订国有资产租貸合同前,需要得到批准并经过专业审批评估后方可实施。所有的工作必须要做到规范化和流程化。通过外面的资产管理公司,来收取承租对象的费用,可采取定期或者是不定期的方式进行账目审查,加强账目的处理,让资产管理更加完整。

(七)建立科学预算制度和监督机制

在资产分配的前期和分配后需要实施管理,也就是需要建立预算制度和监督机制。应做好资产管理、预算管理及财务管理的有效配合,进而确保国有资产管理工作顺利实施,不断提高管理的效率,防止国有企业出现资产浪费现象。国有资产管理预算制定前期,需要实施全面的预算,应重新分配资产,使其利用率不断提高。当资产分配完之后,还需要加强资产监督管理,因此,应构建完善的资产监督管理机制。此外,还应建立资产审核机制,运用“有偿运用”制度,防止发生漏洞的情况,并对资产实施统一管理。

四、结语

总而言之,建立资本预算制度加强国企资产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国有企业正常运转和发展。从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角度上来看,一定要注重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实施这项管理工作,在现有的资产管理机制基础之上,积极进行完善,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不断提高国有企业资金利用率。

参考文献:

[1]史宸语,王帅.关于国企改革下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研究[J].中国储运,2021(03):110-111.

[2]刘燕.国企资产管理中的财务监管问题及对策[J].中国中小企业,2020(07):125-126.

[3]刘锦强.内控视角下的国企资产管理[J].中国外资,2019(22):40-41.

[4]毕显天.试析国企资产管理过程中的财务监管问题及策略[J].中国商论,2019(21):155-156.

[5]熊国星.关于国企国有资产评估管理的探讨[J].商讯,2019(26):177.

[6]刘江.浅谈国企国有资产评估管理方式[J].纳税,2019,13(25):220.

[7]李娜.国企资产管理过程中的财务监管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2021(17):68-69.

[8]姚彦华.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全国流通经济,2019(05):71-72.

(作者单位:中交陕西西筑商业管理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资产管理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推进“科改示范行动”的实践与思考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论基于内部控制的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模式
浅析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绩效角度下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模式研究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及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方法探讨
论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结合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