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数学融入生活

2022-05-30范睿

教育界·A 2022年20期
关键词:实践分析生活化教学核心素养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基础阶段,也是核心素养形成的关键时期。在新教育政策的引导下,数学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方法,在课堂中采用更加生活化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让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更加贴近,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文章以核心素养为研究背景,针对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开展研究,提出了一些策略以供数学教师借鉴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实践分析

作者简介:范睿(1994—) 女,江苏省如皋市搬经镇常青小学。

新课程改革更加重视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让学生在熟悉的场景和学习氛围中收获更多的知识,从而实现学以致用。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使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首先需要教师将知识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结合,创设生活化的情景教学,引导学生将课堂中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进而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真正实现数学的生活化。

一、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任何学科知识都是来源于实际生活中的,数学也是如此。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数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比如购物、测量、计算问题等。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数学教师可以将枯燥难懂的知识转换到生活中去,引导学生发现实际生活中存在的数学问题,并引发其进行深入思考,调动脑海中相关的数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终提升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通过生活化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数学意识,将知识充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1]。

(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是与日常生活比较贴近的一门学科,可以说生活处处有数学。如果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中,教师的教学方法仍旧是以单纯的讲解为主,必然会造成学生学习数学的被动。学生收获的可能只是数学公式,或者只会用知识解答习题,却没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果教师将生活中熟悉的问题情境运用到课堂中,往往会更受学生的欢迎,学生也会听得津津有味,并且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之中。将难懂的、抽象的数学知识转换成生活中常见的、易懂的问题,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效果,让学生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更加快乐的学习。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数学学习需要学生勤于动手、勤于动脑才能真正地将知识内化吸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使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实际就是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学生动脑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思维方式。数学教学中用生活化的场景来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长此以往,学生会逐步养成用数学知识思考实际问题的习惯,从而促进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的提升[2]。

二、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生活场景的设置

纵观小学数学课堂,数学教师对于生活场景的创设少之又少,很多数学教师依然没有改变一贯的教学方式,讲课都是直接进入主题,更不会在场景的引入上做任何设计,没有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当学生学习抽象的公式或定理时,常常都是一知半解的状态。

(二)生活化教学成效不明显

虽然在核心素养的引导下,有的小学数学教师已经在课堂中引入了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很多学校对此也在进行推广和应用,但是生活化教学的效果却差强人意。通过对数学课堂的观察可以发现,很多数学教师对于生活化教学的应用过于生硬,并不是从生活实际出发,甚至违背了真实的生活状态。这样的生活场景误用会让学生理解起来更加困难,并没有起到帮助学生学习的效果。

(三)教学评价脱离生活化教学

很多教师依然以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过分看重学生的成绩或是课堂最终的教学成果,不管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否参与其中,只看学生能不能做对练习题,考试又得了多少分,忽视了学生在生活化教学过程中的综合表现。这种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与核心素养的评价要求是相违背的,会造成学生难以将学习到的知识真正运用到生活之中的后果,学生学习缺乏变通性,因而数学成绩也不稳定,难以获得整体数学水平的提升。

(四)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小学数学课堂中运用的生活化教学方式,主要是通过学生生活中认识的事物及场景来提高其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从而巩固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帮助学生提升數学学习的能力。纵观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可以发现,很多教师依旧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给予学生思考和交流的时间比较少,而且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互动也非常少,生活化教学只是成了课堂的引入元素,并没有充分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没有激发学生真实的生活体验和生活情感。虽然课堂讲完学生也学到了一些知识,掌握了做题的方法,但是数学的实际运用能力并没有得到提升[3]。

三、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创设贴近实际生活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使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需要教师学会抓住生活中的真实场景和贴近生活的相关素材,巧妙地引入到数学课堂中,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听到的是自己在生活中亲身经历过的场景或是遇到过的问题,那么对于这一课程的学习,他们是会非常感兴趣的,也会更愿意去主动解决问题。因此,数学教师在对每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时,可以创设一些日常生活中学生常见的、关注度较高的,而且容易理解的场景来进行教学。

例如,在进行“时、分、秒”一课的教学中,数学教师可以借助向学生问好的方式,对学生提出几个生活化的问题:“大家早上是几点起床的?”“几点吃的早饭呢?”“几点钟从家里出发又是几点钟到达学校的呢?”由于起床、吃早饭、上学都是学生生活中每天都会经历的事情,他们对此是比较熟悉和感兴趣的,对于答案也可以脱口而出。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可顺势引入今天要学习的课程,首先是对整时的讲解,此时教师可以通过联系生活中的实际情景来吸引学生的兴趣:“老师每天要求大家几点到校?”学生们纷纷回答:“八点!”接着教师再问:“如果今天学校从八点开始停电,停电时间为两个小时,那么几点钟会来电呢?”学生通过加法的运算,可以很轻松得出“十点钟会来电”的结论。虽然此时的他们还不会认时间,也没有时间概念,但是对于每天上学的时间已经牢记,通过对上学的时间展开情境创设,拉近了学生与课程的距离。此时数学教师可以拿出准备的钟表让学生仔细观察,通过拨动指针带领学生找到熟悉的上学时间,再找到学校来电的时间。这样的情景创设,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将课程与生活衔接得更为紧密[4]。

(二)使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核心素养视角下的生活化教学更加注重的是整个教学的过程,和学生的参与程度以及其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而不再仅仅是对教学内容的生搬硬套。小学数学虽然比较简单,但是针对小学生而言,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数学知识,而且生活化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比如对于公式的理解,过去数学教师比较常用的方法就是让学生死记硬背,记下公式再做题,而生活化教学更多的是将抽象的公式转化成生活中的场景来进行教学,用生活中的事例来解释数学公式的逻辑性和数学概念,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比如,在“认识人民币”一课的教学中,数学教师可以提前布置一个作业,让学生准备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带到学校来,在课上教师指导学生先拿出一元的人民币,观察其大小、面值、图案和颜色,然后再拿出一角、五元、十元的人民币分别进行比较和观察。待到学生对人民币有了基础的认识后,教师可以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物品,并贴上相应的价格,让学生拿着自己手中的人民币进行模拟的价格计算与物品购买。如此一来,学生不仅演绎了生活中的购物场景,还学会了人民币的运算,在本节课程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家长带着学生用人民币去超市亲自购买一些自己喜欢的物品,真正做到学以致用[5]。

(三)贴近生活实际,开展多元化教学评价

应试教育下,很多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只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做题的正确率,随着当前教育水平的提升,学校、教师要更加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发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使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应该逐步融入生活元素,对学生的评价要侧重观察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观察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數学意识,以及对生活中数学知识的领悟能力;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学生能否将有限的知识运用起来,把抽象的逻辑思维和知识转化成具象的实践操作。通过这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能够有效避免学生死板生硬地学习知识,对于提升他们的数学应用水平也有非常大的帮助。

例如,在教学“米的认识”一课时,数学教师带领学生将本节课的知识学习完后,可以布置这样一个作业:“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米的相关知识,我们知道了一米的长度、一分米的长度和一厘米的长度。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有关长度的问题,请大家留心观察生活中的现象,举例说明有哪些地方可以运用到长度知识解决问题。”在下节数学课中,教师便收到了反馈,有的学生说:“妈妈想买一个书架,但是不知道要买多长的,于是我就用学到的一米测量法对妈妈要放置书架的地方进行了大致的测量。我伸开双臂,发现要放书架的地方比我的双臂还要长一点点,所以我就建议妈妈可以买一个一米长的书架放在这里,正好合适,如果再长一点,可能就放不下了。”还有的学生说:“我想知道爸爸的身高,于是拿来了皮尺给爸爸测量。我先将皮尺的零刻度放到爸爸的脚底下,然后我踩上板凳,把皮尺拉得跟爸爸一样高,最后测量出了爸爸的身高。”教师通过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思考、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做出评价,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获得感,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

(四)以学生为中心,结合生活实际教学

数学与生活的紧密相连,可以让学生理解起数学知识来更加容易,而且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运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要想有良好的学习效果,就需要数学教师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中心,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结合生活实际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创新。数学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从而便利、丰富生活。在课堂中,数学教师要把课堂让给学生,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对生活的体验与感悟,同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场景进行学习,正确地运用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性,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

例如,在进行“千克和克”的学习中,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找来两个体重差异较大的学生,告知他们其中一个学生的体重,让学生们来猜测另一个学生的体重。通过两人对比估测出体重的方式,来巩固千克这一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另外,数学教师还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空间,让他们说一说自己知道的物体的重量,通过学生对实际生活的回忆,再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学生会发现千克的知识其实遍布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种教学方式体现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

结语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是核心素养下教学的发展趋势,这需要数学教师逐渐提高对生活化教学的认识,并将其正确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在使用生活化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对生活场景的合理运用,使用科学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更重要的是要给予学生发言和思考的时间,以学生的生活体验为基础,把学生能否将知识正确地运用到生活中作为教学评价的一种方式。数学离不开生活,只有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与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周永梅.在生活中寻找数学: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的探析[J].华夏教师,2018(14):77-78.

[2]张天玲.找寻生活中的数学,探寻数学中的生活: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探析[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8(03):135-136.

[3]杨海梅.新课改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思考[J]. 西部素质教育,2020,6(07):242-243.

[4]蒋仕奇.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才智,2020(18):104.

[5]朱永昌.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259-260.

猜你喜欢

实践分析生活化教学核心素养
探究小学生自主学习音乐能力的提高
对应急状态下的医学护理实践的分析
高中体育教学中不同教学内容传授方式改进的实践与探索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