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母语审美课堂的美学特质

2022-05-30刘昕

江苏教育研究 2022年22期

刘昕

【项目简介】

儿童母语审美教育课堂实践,基于汉语人文性的特点,以适合儿童学习的方式帮助儿童发现母语的审美规律,提升儿童的审美素养,鼓励儿童的审美创造(审美表达)。项目研究尝试寻找一条符合母语自身审美特点的教学路径,解放儿童母语学习的压迫性,使儿童在符合审美规律的自由中获得母语学习的幸福感,让儿童母语教学的目的指向人的言语生命成长,指向人的核心素养获得,同时改良儿童在母语学科学习中的生态。项目构建了“有散步意味的流连欣赏”“有留白意味的浪漫想象”“有开放意味的话题互动”“有哲思意味的辨析感悟”四大操作要义,侧重“涵泳诵读”“情境再现”“入境欣赏”“创造表达”四个主要教学策略,表现出“瘦、漏、透、皱”的审美意趣和审美追求,形成了具有独特韵味的美学特质,力求为语文学科育人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美丽样张,为“立德树人”做出学科贡献。

摘要:儿童母语审美教育的课堂实践表现出“瘦、漏、透、皱”的审美意趣和审美追求,形成了具有独特韵味的美学特质。“瘦”指审美课堂每一课的教学目标都非常集中,围绕这一目标的达成,展开层层递进的审美实践活动。“漏”指审美活动之间具有紧密的相关性,保持着自然的通畅性。“透”指带领儿童进入文本情境或教学情境后进行审美鉴赏活动,以达到妙悟的目的。“皱”指引领儿童通过不断深入、回环往复的涵泳诵读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自主探索,享受柳暗花明的成功喜悦。

关键词:审美课堂;美学特质;“瘦漏透皱”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2)07A-0019-04

儿童母语审美教育的课堂实践,作为小学语文教育教学领域长期研究并实践的项目,它基于汉语文表达的特点,传承李吉林情境教育思想,构建了“有散步意味的流连欣赏”“有留白意味的浪漫想象”“有开放意味的话题互动”“有哲思意味的辨析感悟”四大操作要义,侧重“涵泳诵读”“情境再现”“入境欣赏”“创造表达”四个主要教学策略,帮助儿童发现母语的审美规律,提升儿童的审美素养,鼓励儿童的审美创造(审美表达)。项目实践立足于课堂,教育目标超越课堂,在学科审美中帮助儿童实现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挥课程育人的功能。经过多年的实践研究,儿童母语审美教育的课堂形成了具有独特韵味的美学特质。

北宋书法家米芾以对太湖石瘦、漏、透、皱的四字评价,打开了人们通向中国艺术奥府的通道。以此观照儿童母语审美教育的课堂,有着相似的审美意趣和审美追求。

一、瘦,不枝不蔓

中国艺术强调,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浓,朴茂沉雄的生命,并不是从艳丽中求得,而是从瘦淡中撷取。瘦与肥相对,与臃肿相对,与繁复相对。基于儿童母语审美教育思想的课堂(以下简称审美课堂)呈现出干净简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的特点,这首先取决于教师在对教材进行审美化解读时就已经对课文内容进行了淘洗,对于每一次语文教学过程来说,教师知识的丰富性、深刻性和明晰性都会对学生产生智慧的影响力与真理的震撼力。教材中的信息,在释放过程中大抵带着教育者个人风格的烙印,审美课堂的教师在对文本进行解读和呈现的时候,总是发掘出文本中对儿童而言最大的审美价值,发现了这样的审美核心价值,课堂教学就会干净而凝练,教师会为了儿童欣赏这个教材之中的审美表达,而修剪去枝蔓,在层层推进的阅读中帮助儿童发現并抵达“此美”。

因此,审美课堂每一课时的审美教学目标都非常集中,围绕这一目标的达成,展开层层递进的审美实践活动。每一篇文章在表达方式和情意道德上有不同角度和不同侧面的特点,如果要在一节课上面面俱到全部教给儿童,是不可行的。切入口越小,则越能深入,我们选择的教学目标越精准专一,儿童阅读越能走向深处。所以,教师在解读教材时,要发现每一篇教材中最大的价值,然后“取其一指”,这一指往往是教材本身的独特阅读价值,也是该学龄段儿童学习的难点,同时就是我们教学的重点。一篇文章的教学,对于小学阶段的儿童而言,我们若能就抓住这一重点作为我们某一节课的唯一教学目标,层层递进,逐步突破,那么随着教学流程的推进,儿童学习必定能够顺水而流到达可以达到的深度。正所谓,小中能够达到大,少中能够产生多,小的世界可以展延。

以统编教材《长相思》一课的教学为例,教者依据教材所在的单元主题、体裁归属等设定教学目标为:通过吟诵理解词的意思和意境,体会词的魅力,激发儿童对祖国古典文学的敬仰与热爱之情。整节课为了达成这一教学目标,项目组老师引领学生展开了“四读”审美鉴赏活动。一读,对照注音把词读准确;二读,对照注释读懂词的意思;三读,读出词人的心情:请同学们走进这首词的时空中去?随着文字的流淌,随着词人的行程,你看到词人怎样的表现?情发乎于心,而常常显于外。你看到纳兰的表情了吗?你看到他的神态了吗?你看到他的动作了吗?四读,读出词的妙处:《长相思﹒山一程》一词中用了很多“对比冲突”来表现词人的心境,请同学们试着找到这些“对比冲突”。课堂教学一脉贯穿,逐层深入,简约中见丰富,表现出瘦而不薄的美学特质。

二、漏,在通在动

如同太湖石的多孔穴,此通于彼,彼通于此,不堵不滞。正如中国艺术的审美标准之一,艺道贵通,通则有灵气,通方能往来回旋,方有空灵之象。审美课堂以儿童的审美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每一节课中学生会在三到四个由浅入深,彼此贯通的语言审美实践活动中达成学习目标。在文章的第一部分,我们已经就审美课堂当课目标的集中性做了审美化的阐述,所以,在这里我们就可以发现,正是因为目标的不枝不蔓,所以设计的儿童语言审美实践活动紧紧围绕这一个目标展开,活动之间就具有了紧密的相关性,活动与活动之间没有阻隔,他们之间的递进关系保持着自然的通畅性,这种通道在学生的第一个活动完成时就会被打开,顺水而流进入第二个活动,直到完成本课中最后的一个实践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儿童始终处于一个“动”的状态,思维随着表达在不断往前往深处流动,表达则又随着思维的深化不断产生。

以统编教材《采薇(节选)》诵读鉴赏为例,首先教师通过简洁的情境讲

述,让学生对《采薇》全诗的内容有了基本的了解。“今天,我们一起来诵读《诗经·小雅》中的一篇节选《采薇》,节选的是诗歌的最后一部分,那么前面的内容是什么呢?”“薇菜啊薇菜,你已经发芽生长了,又是一个春天了,我想回家啊,可是,回不去啊,敌人又来犯了;薇菜啊薇菜,你的叶子长得肥又大,夏天到了……;薇菜呀薇菜,你已经枯黄了,秋天来了……战争还在无情地继续,直到大雪漫天的今天,垂垂老矣的我终于可以踏上回家的路了。课文节选的就是他走在回家的路上回忆当日离开家乡的情景,发出了几多感叹——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当学生在教师情境讲述中顺利进入诗歌时,我们设计了开放的审美鉴赏活动:朗读诗歌,触摸情感。在这个活动开始,教师给出的鉴赏路径是,让儿童朗读诗歌,找出悲伤的情感究竟藏在何处。在学生仔细找寻后,首先发现“悲伤”藏在人物的表现里,因为这是最直观最直接最容易被儿童发现的,但不能止于此,我们必须帮助儿童打开向下一个环节流淌的渠道,教师会追问:你从诗句里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背影?看到了他怎样的表情?顺着学生的回答,教师很自然地引领学生入境对话:老人家,今天回家了,你为何如此悲伤呢?看着你踉跄的脚步,此刻,你一定想立刻飞回家去看看吧?可你为何又迟疑呢?你在害怕什么?学生的思维流直接进入了下一个通道,那就是“悲伤”藏在人物的内心里,“悲伤”藏在故事的情节里。由此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审美课堂的设计如同太湖石般,具有婉约的通畅之感。

三、透,微妙玲珑

透与漏是不同的美学特质,漏为通,与阻与塞相对,透则是与暗与昏相对,透是指通透的,温润的、细腻的,有玲珑剔透之感。如同好的玉石,透即当光影穿过,便有影影绰绰微妙玲珑之意。透的美学特质在中国艺术论中往往是通过妙悟来实现的。作为一种重要的美学思想,妙悟首先强调的是审美的直接性,也就是自己的亲自验证方为根本。所谓禅宗有云“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儿童母语审美教育是李吉林情境教育思想的传承,在情境构建的基础上,特别强调对儿童“入境”的关切,在审美课堂的基本策略中,审美入境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也就是找到适切的路径带领儿童进入文本情境或教学情境,在确保儿童顺利进入情境后进行审美鉴赏活动,以达到妙悟的目的。我们常常会在阅读文本的留白处设计开放式话题,引导儿童走进文字营造的空间里与作品中的角色产生直接的对话,或者设计角色置换(替代)的情境活动,以帮助儿童以体验的方式达到共情,从而悟透。

以统编教材《伯牙鼓琴》课堂教学为例。学生理解的难点,也就是最不能悟透的地方是文章最后的表述“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我们在文章的留白处设计了两个互动话题,第一个话题:伯牙终于得一知音,他会有何表现?又会激动地说些什么呢?第二个话题在完成第一个话题分享后出现:从此以后,伯牙和子期有了约定,他们相约第二年的春天在此相逢,如果你是伯牙,带着这份念想,每当你独自弹琴的时候,你的心里都会想些什么呢?有学生说:每当我谈起琴的时候,我的心情都会非常愉快,我知道等我弹给子期听时,他一定能和我心心相印,一定能听懂我的琴音。有的学生回答:我的心里充满期待,我期待和子期相遇时那份心有灵犀,我期待子期和我同聊我琴音中的画卷,我琴声中的情感。还有学生感叹:是啊,当我的琴声志在高山,只有子期能懂我啊,只有子期才能听出——巍巍乎若太山;当我的琴声志在流水,只有子期能懂我啊,只有子期才能听出——汤汤乎若流水。就在学生沉浸在“知音相惜”的美好情感中时,第三个入境的话题顺着教学情境出现:就在内心充满欢喜赶去和知音相会时,却听到了子期的死讯,你能用哪些词语形容伯牙那时的心情呢?长歌当哭,你会如何问苍天?学生接下來的表达令人动容,那一声声“苍天啊,你为何如此残忍……?”回荡在学生的耳边和心上,知音已去,弦内弦外之音都再无人能懂,就让这琴也随他而去吧。很显然,这三个话题把学生引入了故事情境,在情境中展开共情想象,在切身体验中完成了深层次理解,难点随之突破,达到妙悟的目的。整个过程由于都在情境之中,学生随着入境程度的渐深,这种体验就显得微妙而玲珑。

四、皱,生生节奏

皱,体现的是内在的节奏,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于是有了生生节奏之美。中国艺术或在静穆中求飞动,或在飞动中求顿挫,又或是从常态中超然飘逸而出,有舞动之曼妙,更有于断处缺处生出一脉生命的清流。总之静中有动,动中亦求奇崛,在舞动的气韵中节奏层递。审美课堂一个非常显现的风格标志是涵泳诵读,所有阅读教学都会以涵泳诵读贯穿儿童审美实践活动,换句话说,审美课堂必定是以层层递进的儿童涵泳诵读取代了教师的碎碎问,引领儿童通过不断深入、回环往复的涵泳诵读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自主探索,享受柳暗花明的成功喜悦。

以统编教材《圆明园的毁灭》课堂教学为例。《圆明园的毁灭》和学生已经

阅读过多篇课文有明显的区别,区别就在于,课题的题眼在“毁灭”,课文却用了三分之二的篇幅从不同角度介绍圆明园曾经无与伦比的辉煌,造成了相当多的老师在教学这篇课文时,由于花了大量的时间带领学生欣赏圆明园建筑的宏伟、景色的绮丽以及文物的浩瀚,导致学生在充满豪情的阅读中竟然忘记了作者要表达的是圆明园被毁灭的悲怆。因此,我们设计了具有瞻前顾后、反复回旋的涵泳诵读策略,具体呈现如下——

审美鉴赏活动一:诵读鉴赏圆明园的辉煌。“请同学们朗读课文2—4自然段,你从哪里读到了她的辉煌,读到了她无以伦比的魅力?你的心中涌动着怎样的情感?请带着这份情感来朗读课文。

审美鉴赏活动二:诵读圆明园的毁灭。“请同学们朗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想一想:你从哪里读出了侵略者的无耻、贪婪、凶残?你的心中涌动着怎样的情感?请带着这份情感来朗读课文。

审美鉴赏活动三:再读圆明园的辉煌。“愤怒、痛苦、悲愤充溢着我们此刻的每一颗中国心,让我们再读课文2-4自然段,同学们你的语气中只有骄傲和自豪吗,此刻再读,你心中是怎样复杂的情感呢?”

当学生在第二个诵读鉴赏环节体验到内心的愤怒与悲怆后,出其不意地让学生回过头再读“辉煌”的部分。在学生再读“辉煌”之前,穿插《七子之歌》《香港》《和平宣言》的朗诵,在悲怆的二胡曲《江河水》的伴奏下,学生的情感达到了沸腾的状态,继而急转而下再读昔日的辉煌。此时,学生的心中已经没有了第一次诵读的自豪,代之以悲痛、无奈与愤怒交杂在一起的情感,文章的主旨就在这样的生生节奏中得以明晰。从这个三个活动的内在结构,我们可以比较清晰地感受到一种曲折与跌宕的节奏之感。

责任编辑:颜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