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国有煤炭企业在深化改革和创新发展中的问题和做法

2022-05-30张海宁

中国集体经济 2022年29期
关键词: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煤炭企业

张海宁

摘要:国有企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从宏观经济看,我国经济具有独特的活力和韧性,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形成,内需战略基点作用逐步显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必须坚持稳中求进工作主基调,政策操作上不作急转弯,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由于前几年我国对煤炭大力开采致使产煤过剩,加之环境污染,煤炭行业“十年黄金期”已经过去,近几年的煤矿能源行业萧条,受深部采场条件恶化和煤炭市场疲软的双重影响,成本倒挂,亏损严重,属于落后产能。

关键词:煤炭企业;深化改革;创新发展

国有煤炭企业必须以清醒理性的思维,全面分析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明确承担的任务和使命。从行业形势看,“富煤贫油少气”仍是我国能源领域基本国情,煤矿在我国能源使用中占据近2/3比例,煤矿能源的开发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国有企业只有通过深化改革,压层级、理流程、提效能的管控体系和市场化经营、规范化运作的管理机制,在这场经济较量中,必须找准定位、保持定力和清醒理性的思维,全面分析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明确承担的任务和使命,企业才能突破发展瓶颈,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转观念正视问题,强作风奋发有为,为国有煤炭企业转型发展继续奋斗

(一)认清形势、趋利避害,需要“风物长宜放眼量”

站在改革新起点、面向“十四五”开局新阶段、谋划未来新发展趋势下,国有企业攻坚克难、乘势而上、破冰突围、改革转型就必须要更新观念、转变思想、认清形势。大数据、5G、机械化人工智能、网络共享等新技术与行业深度融合,智能开采已然成为煤炭工业的第四次技术革命,这为煤炭行业安全、绿色、高效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从全国能源看,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具备了规模产量、行业基础、核心技术等“八大优势”,特别是山东能源联合重组带来了巨大的协同效应和大集团优势依托大集团品牌和平台、依靠“六大协同”和区域化发展拓展了潜力空间,市场话语权和影响力将进一步提升。

(二)正视问题、扬长避短,需要“不畏浮云遮望眼”

前进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国有煤炭企业的发展面临着诸多风险、压力和挑战,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有效应对“三大压力”,着力弥补“七大短板”。

“三大压力”:一是安全生产的压力,權属厂矿分散,各下属单位分布在三省八市,且体量小、人员分散,安全管理难度大、成本高;矿井灾害严重,管理能力不相匹配,对灾害认识、安全治理能力有待提升,特别是防冲方面还有差距;双防机制建设还存在重形式、轻实效的问题。二是扭亏增盈的压力,融资成本居高不下,严重影响经营成效,挖潜降本动力不足,成本同比呈下降趋势,降本效果还有待提升,挖内潜的动力不足,经营管控风险能力差,人员当家理财意识不强。三是历史包袱沉重的压力,企业低效、无效资产多,不良资产数额巨大,历史包袱沉重;机关后勤服务机构庞大、管服人员多、经费单位挣钱少花钱多,仍是较大的出血点;离退休人员统筹外支出高,“去产能”、僵尸企业处置离岗人员多、长期不创效,增加了企业负担。

“七大短板”:一是思路眼界不开阔,面对改革新形势和发展新需要,部分管理人员惯性思维、煤炭思维严重,缺乏大视野、新观念,缺乏开拓精神和市场意识。二是干事创业勇气和胆魄不足,个别单位和部室存在与企业步调不一致、思想不统一、贯彻不落实等问题,重点工作推进不力、存在漏洞熟视无睹,对企业下达的指标缺乏担当的勇气和奋斗的精神。三是求新求变改革精神不够,部分管理人员“身子进入新时代、思想还在过去时”,干工作看问题习惯“回头看”,创新意识、改革激情不足,习惯穿旧鞋走老路,“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现象较为普遍。四是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不强,部分管理人员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意识不强,本位主义严重,没有充分认识到企业是干事创业的舞台、美好家庭的后台,仍有一部分人存在“事不关己”的倾向,只想保位子、不愿挑担子,老好人思想严重。五是发展不平衡,煤与非煤、井下与地面、内外部单位之间发展不平衡,有的受制于市场条件,有的历史遗留问题多,但归根结底在于单位领导班子引领发展的能力和精气神还需增强。六是创新成果不多,技术创新成效与企业发展的需求不匹配,成果转化应用为先进生产力有差距,创新能力和质量与兄弟单位相比差距明显。七是经济运行质量不高,有的单位管控不精、控制不严、核算不实,玩“数字游戏”,业绩靠“注水”、绩效靠政策,没有真实反映经济运行情况,个别单位甚至存在潜亏问题。

(三)坚定信心、“三减三提”加速企业创新变革

面对阻力不勇毅前行,阻力更强;面对压力不挑战突破,压力更大;面对困难不直面解决,困难更多。如此,将难上加难、始终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国有企业只有包袱轻了、方向明了,发展的步伐才会越来越快。

随着企业改革红利逐步释放,企业在机关的机构、管理人员将同比减少,着重要破解机设置多、横纵管理关系多、管理效率低“三多一低”的瓶颈制约,逐步形成规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科学合理的产业结构布局,加快企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同时要充分发扬狼性精神,以敏锐嗅觉的警惕、咬定目标的执着、群体奋斗的意识,认清比较优势,保持战略定力、抢抓发展机遇、应对实时变化。企业改革还存在诸多不可回避的问题,着重从降低财务费用等方面处罚,结合政府出台相关扶持政策,高收益性的支撑作用全面发力,坚持分类施策、一企一策,畅通业务重整、注销出清等九条路径,实行风险抵押和领导包保制度。随着托管项目部清理退出、“处僵治亏”、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移交等瘦身健体工程先后完成,消化了一大批历史遗留问题,止住了经济运行中的出血点、亏损点和风险点,企业历史包袱、社会负担逐步减轻。

二、深化改革存量优化,瘦身强体扭亏增盈,坚定不移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基于对形势的分析把握,国有煤炭企业确定了新的发展思路:一切工作向改革聚焦、向发展聚智、向一流看齐,紧紧咬定“五大目标”,严格落实深化改革、存量优化、瘦身强体、扭亏增盈“十六字”工作主线坚定不移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稳健开局。

(一)深化改革,致力“三改一创”,实现发展活力更加迸发

深化改革永远在路上,深化改革才能破解经营难题。下力度落实决策部署,紧抓企业发展是最关键制约、职工群众最关心关注的焦点问题,国有企业组织实施了系列改革措施:一是改革部门人员机构提效率。重塑管理架构,调整内退年龄政策,精简管理人员,定岗设位,推进瘦身强体。精简职能部门、整合业务板块,压缩管理幅度,建立起了精干高效、运转协调、规范有序、管理科学、适应现代化发展的管理架构。青年是祖国的希望,能为企业注入“新鲜血液”,经过考试、面试、删选、考察,一大批 80 后年轻干部干事创业劲头强烈,决心大、信心足,人才接续更加科学,改革活力勃然焕发,激活了企业发展的“一池春水”。二是经营成果大幅减亏。领导班子调整以来,迅速找准存在的出血点和增利点,坚定决心、主动作为,深入基层、深入现场,广泛开展问卷调查和全员大讨论,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使思路、方案、措施符合发展规律和科学精神,做到“听实话、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一举扭转经营被动局面实现赢利,煤业公司坚持稳产高效、严控成本,对冲煤价同比下滑,单位成本同比下降;本部矿井充分发挥区域营销优势,科学调配、拓市增收,利润同比增幅。热电产业大幅增盈,并积极争取政策补贴,增加供热面积;热电产业优化“一体两翼”发展布局,实现减亏增盈。其他非煤单位也不同程度减亏,工程建设不断提升自我“造血”功能,积极清理历史旧账,追讨欠款。三是“处僵治亏”成效凸显。要想亏损企业同比减少,只有担当不懈才能解决治亏难题。通过整合协调,一家下属单位已取得破产清算裁定书;针对外省三个托管项目部严重亏损问题,企业积极主动担当,成立专班解决历史遗留,经多轮艰难谈判,维护了企业利益,主动退出堵住亏损漏洞,影响企业发展的历史包袱正在逐步甩掉。四是技术创新取得突破。建立“课题悬赏、生产竞标”模式,深推技术革新、小改小革创效 ,全年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均创历史新高,获得授权专利 70余项,是同期3.3倍,其中发明专利 12项,实用新型60项,17项科技创新成果获山东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奖;获得节能治污项目取得政策扶持资金一千余万元。

(二)存量优化、全力“齐头并进”,实现改革加速提升

一是找准供暖切入点,减少市场风险性。利用冬季煤炭供暖区,抓住区域煤炭保供等有利窗口期,加快推进产能核增、地面运输公路建设、储装运系统改造及主运系统改造提升、主变扩容等配套工程,打通瓶颈,提升运营效能。

二是坚定不移推进留守创效协同。提升创效力,对留守职工进行形势任务宣讲,由“坐、等、靠”向创业、创收、创效转变,自动自发、积极主动争取政策补贴,利用现有资源,妥善安置人员,变低效无效资产为资源,实现自己挣钱自己花的新风尚。

(三)瘦身强体、倾力“双管齐下”,实现发展基础更加坚实

坚持有进有退、有取有舍,打通“堵点”、缓解“痛点”、止住“出血点”,以瘦身强体夯实发展根基。国有煤炭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历史原因,形成了巨额、大量无效、不良资产,特别是去产能关井,进入破产清算后的巨额无效不良资产如何有效处置,实现效益最大化是当前破解难题。通过用颠覆性思维,多渠道、多口径,登记完善专业的人员、上报专业的机构、获取专业的信息,运用重奖重罚激励等超常规的多重举措,促进信息对口对称、出口畅通,真正把无效不良资产变废为宝,缓冲破产清算形成的巨额损失。

一是加快“僵尸”企业处置,积极做好剩余资产的有效处置,压实责任,实现增值。加快劳务派遣用工退出和非主业清理,各矿井单位加快减头、减面、减系统,提速、提质、提效益,优化采场布局、生产系统、工艺装备、劳动组织,严格控制水平、煤层、采区、掘进头数量,进行重点攻坚,加快资源释放。

二是强力推进“创新为先”,积极围绕制约安全生产经营的瓶颈困难,悬赏揭榜、组织攻关,大力倡导树立职工创新创效,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奖励,建立成果推广的长效机制,提升科技创新动力。技术和信息管理服务中心高度重视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带好队伍管好人,尤其要在通防、地测、法务等专业紧缺人才上下功夫,进一步排查摸清现状,适时组织专业人员推荐选拔,尽快上岗,保证正常接续。

三是加强中青年干部培养任用,实施机关与基层管理技术人员双向交流任职;广泛寻求社会化资源,做到借人、借资、借智、借力,实现快速突破,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撐。

四是着力打造“数字矿井”,以实用管用为准绳,坚持“不求高大上、必须用得上”,实施新基建工程,与全面建设基础网络服务、云计算服务中心,深化大数据应用分析,逐步提高数字矿井、数字热电、数字物流互联互通能力,构建独具特色的数字矿井。

(四)扭亏为盈,鼎力“两化融合”,实现发展内涵更加充盈

一是深化精益化内涵挖潜。树立“以成本论英雄”的经营导向,深化“科技降本、管理降本、效率降本”三大协同覆盖,实现成本同比降低。强化设备维修管理,以租赁平台统一管理、堵塞漏洞,严控在籍设备“三率”,保证生产正常使用。

二是严控专项费用,抓住资金“生命线”。建立月度资金计划会审、资金拨付、资金归集、资金调度、费用报销、月度经济分析等制度,严控资金支出;继续置换到期高息贷款,加大“四金”占用清理和货款回收力度,以目标考核倒逼债权清收,努力降低坏账损失;加大内部清欠,化解内部“三角债”,剪断内部输血链。严格执行劳动定额标准,用信息化手段,统一标准、结算流程、形成标准化“模块”;划小核算单元,强化成本管理,增强质量意识。

三是深化选煤升级增效,落实“双提双优一协同”战略。推进选煤增效,继续实施煤业改造升级项目,实施煤业主洗和浮选系统改造升级,达到原煤全入洗,实现“无煤泥化”,深度融入提质创效,发挥洗选效益“摇钱树”作用。

三、坚持党建引领,融合中心工作,为深化改革、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国有煤炭企业在改革发展中要持续发挥党建统揽全局、领航发展的核心作用,为深化改革、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增强政治领导力

坚持党的领导与完善企业治理有机统一,在学习贯彻中强化创新理论武装,全面掌握十九届五中全会内涵和核心要义,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程序,持续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确保企业改革发展始终沿着正确道路前进。

(二)强化思想宣传工作,增强思想引领力

结合国有煤炭企业深化改革重点任务,在企业内部开展“改革、转调、升级”主题形势任务教育,引导干部职工关心关注、拥护支持企业改革发展,凝聚干事创业强大合力;深化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典型选树宣传,推出一批叫得响的先进集体和先锋模范人物;深入开展文明单位、文明区队、文明班组等创建活动,持续提升文明创建水平;健全完善困难职工帮扶救助工作长效机制,坚持开展“两节送关爱”“冬送温暖夏送清凉”“金秋助学”等活动,把组织的关怀送到广大职工心坎上。

(三)深度融入改革发展中心,增强内涵驱动力

突出抓好安全文化教育,加强安全理念宣贯,普及安全生产知识,提高职工安全素质;加强区队(车间)、班组建设,全面推动区队长、班组长“双条例”及考核细则落地落实,夯实安全发展根基;引领保障改革攻坚,坚持“改”字当先、“优”字并行,增强组织结构变革、管理机制变革、生产效率变革、产业结构变革,加快系列改革举措落地,进一步优化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增强内涵驱动力。

(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增强作风保障力

不断加强党性、党风、党纪和廉洁从业教育,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思想防线。深推廉洁文化进车间到班组,组织开展廉洁车间、班组推荐评选活动,以“八不六要三严”的具体成效检验廉洁文化建设成果。完善预防腐败、监督管理、責任等制度,强化对物资采购、产品销售、财务管理、选人用人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监督检查,准确把握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和容错纠错机制,增强廉洁廉政作风保障。

四、结语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在当前煤炭产业深度调整的关键时期,在国有煤炭企业生产经营面临严峻挑战和改革发展进入攻坚期的形势下,“走出去”创业,“深下去”改革,“沉下去”干事,只有以改革求变的斗志、转型创变的意志、奋进应变的笃志,团结一心、攻坚克难,国有煤炭企业才能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实现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作者单位:山东能源龙口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煤炭企业
煤炭企业走好走实群众路线的制度思考
煤炭企业档案管理的创新
经济新常态及深化改革浅析
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实现“从身份到契约”的转变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基于供给侧改革理念的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策略研究
我国数据新闻的传统因素及创新策略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煤炭企业开发成本构成
我国煤炭企业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