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研究

2022-05-30张宁

文理导航 2022年26期
关键词:设计策略双减政策

张宁

【摘  要】“双减”政策基于时代发展以及实际需求而提出,要求作业要达到“减负增效”的目标。摆在小学数学教师面前一个问题,如何在有限的题量以及时间之内,设计出符合要求的作业,并达到“减负提质”的目标。基于此,本文将结合笔者教学实践经验,对“双减”政策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策略进行研究,以期望能够为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在作业设计过程中提供有参考价值的依据,从而发挥作业的真正价值,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策略

“双减”政策明确要求要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校外培训负担以及作业负担真正减轻。对于小学数学来讲,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作业负担比较重,主要指的是,一方面,小学数学作业布置得比较多,这是因为部分教师习惯采用“题海战术”,以期望通过大量的作业让学生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另一方面,小学数学作业难度较大,这是因为受到了“精英”教育的影响,部分教师将作业难度提升较大,以期望让学生能够突破自己。量多难度大,学生的压力增大,最终并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在“减负提质”的目标下,如何优化小学作业设计,成为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笔者有以下建议。

一、适量——重视“减负提质”

(一)优化作业基本框架

优化作业基本框架,首先要对框架进行确定,然后对相关题目进行分析、整合以及筛选。作业类型包括自我演练、自我挑战、自我评价等三种类型(见表1)。在具体设计时,教师可以根据这三种类型确定作业框架,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优化,例如,可以演化成为分层作业等。

(二)着眼于形式多样的数学作业

除了常见的书面类作业,其实还有调查类、绘画类、实验类等非书面作业,这类作业常常被忽视,但是其作用比較大,非常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常见的量”教学为例,为了能够让作业脱离固有的形式,可以设计实验类作业。从小学生的角度来看,数学知识大多比较抽象,传统灌输式讲解容易让学生陷入困境,或者是让学生进行大量机械练习,其实很多学生并不能真正理解。因此,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可以使其亲身体验的情境,这样便能帮助学生加深印象,并达到作业的预期成效。例如,让学生步行100m、1km,亲身感受一下距离,可以培养以及发展其量感。以“图形的运动”教学为例,结合知识的特点以及教学目标,可以设计绘画类作业,要求学生设计一张地毯,可以通过对称、平移、旋转等方面来完成。学生在做这一类作业时,往往兴致比较高,会不断地探索以及创作,从而发现以及欣赏到数学之美,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发展其空间观念。以“统计”教学为例,学生掌握知识之后,要求学生调查班级同学喜欢什么样的水果,或者什么样的蔬菜,统计出来的数据能够为学校后勤部调整膳食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同时,能够强化学生的数据意识。

二、适度——让学生有所体验与收获

(一)善用分层作业,让学生有所收获

一个班级的学生有着一定的差异,所以,学习能力与接受能力不同,我们在设计作业时,应该考虑到每一个学生,而分层作业就能够满足这个要求,确保每一个学生能够获得成功的体验。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可以结合知识特点设计分层作业,并将自主权交给学生。

A组基础题:

(1)计算三角形面积。

(2)有一块三角形的玻璃,其高为7.7dm,底长为12.5dm;其价格是每平方分米为0.68元,那么这块玻璃的价格是多少?

B组提高题:

(1)两个三角形组成的平行四边形,其面积为270m2,求其周长。

(2)利用方格纸画出3个面积相同(6cm2),但是形状不同的三角形。

C组挑战题:

首先,要求学生先尝试用一幅七巧板拼一个正方形;其次,测量其边长,并计算所有七巧板的面积。

分层作业的自主权在学生手中,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可以获得成功体验;同时,将作业的选择权交给学生,由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教师可以鼓励他们敢于挑战自我,并肯定他们的进步,这样将能够发挥作业的价值,从而培养以及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统筹单元知识,完善知识体系

一个单元中有很多小知识点,但是很多学生并不明确知识的重难点。基于此,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整理、分类以及梳理,而这样的作业也可以多种多样、不拘一格,比如说,让学生结合单元知识绘制一幅数学小报、思维导图;也可以督促学生对一个单元的错题进行收集,要求学生能够对具体的错因进行分析,然后形成一本“错题集”,这些对于学生都具有一定的帮助,一定程度上可以培养以及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三、适情——让学生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

(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小学生对很多新鲜事物比较好奇,所以常常会问我们为什么。小学生的好奇心同样比较重,在作业设计时应该利用好这份好奇心,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而且可以让数学作业更具有针对性。以“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学为例,针对这部分知识,如果布置太多笔算类作业,很有可能会给学生太大的训练压力,所以,可以融入一些有趣的元素,比如说这样设计:

请对下面各题进行笔算,然后将结果填入短文之中,让短文成立。

1680÷60=? 1056÷12=?

17×113=? 828÷46=?

940÷10=? 1157÷89=?

叶圣陶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以及教育家。____94年10月____日,他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____岁考入草桥初中,毕业之后在一个小学当教员,后被排挤出学校,闭居期间开始文学创作。____年冬,他开始创作童话。19____年在北京逝世,享年____岁。

学生通过笔算之后完成短文填写,无形之中也简单了解了叶圣陶的生平,不仅可以巩固知识与技能,而且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二)玩中学习,让数学作业更具温度

“玩”也是小学生的天性,数学知识其实并不是学生眼中的“高冷”,也有一定的趣味元素,因此,在作业设计时,可以融入“玩”的元素,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调动他们的好胜心,使其认真对待作业。例如,拼七巧板、抢18、数独等,都可以将其设计成游戏作业,比如:

抢18有没有诀窍?让学生和家长一起玩一玩抢18,并对诀窍进行总结,然后,我们在课堂上比一比,看一看谁最厉害。

(三)让学生动起手来

听知识、看知识,都不利于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因此,需要督促学生能够动手进行操作,那就很有可能会深入理解。部分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所以,应该布置一些有利于动手操作的作业,例如,在完成“圆锥的体积”相关知识教学之后,可以设计一个让学生积极动手的作业,比如说“捏橡皮泥”,具体要求是捏一块圆柱形的橡皮泥,先将这块橡皮泥捏成底面积大小不变的圆锥,让学生仔细观察高度,再要求学生尝试捏一个高不变的圆锥,再仔细看看底面积有没有变化,要求学生动手捏一捏,同学之间可以相互讨论,有利于学生积累一定的经验,并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双减”政策的全面实施,“减负提质”成为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主要目标,因此,需要适量、适度、适情设计作业,让作业成为真正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的载体,从而发挥作业的价值,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夏冬一.“双减”目标下小学数学有效性作业的设计策略[J].辽宁教育,2022(1):39-40.

[2]陈岳婷,陈振华.“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初步探究[J].试题与研究,2021(34):45-46.

[3]朱艳芳.“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一例[J].湖南教育(D版),2021(11):34-35.

[4]高凤英.落实“双减”政策,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J].数学大世界(下旬),2021(11):73-75.

猜你喜欢

设计策略双减政策
政策
政策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助企政策
政策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赣鄱生态水产品包装设计策略研究
浅议郊野公园对城市宜居性提升的设计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