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北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提质升级”
2022-05-30
青岛市北区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领域的探索一直走在前列。
历经几年的摸索和沉淀, 市北区已在实践中创造和形成了一批好的经验做法:构建“区委-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院党小组-党员中心户” 这一党建“动力主轴”,将党组织链条延伸到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开展“五子”达标以及“六个好”星级网格创建,启动“嵌入社区的发光体”项目,推动网格服务阵地迭代升级;全要素打造“党群e家”信息化平台,推动基层治理的数字化转型;落实“群众吹哨、街居响应、部门报到”问题处置全周期管理,推动网格“真解决事,事真解决”;以“揭榜”机制为抓手吸引“红色合伙人”等多元力量参与基层治理, 凝聚起基层治理的磅礴力量。
今年以来,市北区实施“党建引领一网治理”强基工程,推动部门按照职能业务落实到940个网格,实行“一网治理”, 构建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城市基层党建新格局。
“业务网格化”让多条线拧成“一股绳”
党建引领一网治理,就是要聚焦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突出党建引领,坚持问题导向、系统思维、全局站位,以治理网格为基础,以资源整合为依托,以着力解决群众关注问题为抓手,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走深走实。
“‘一网治理不是把社区往下再划一个层级,而是协同各方力量‘一网治理的具体手段,是从‘网格业务化到‘业务网格化的转变。”市北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推进中心网格建设部部长刘峰介绍,以前基层治理工作偏向“网格业务化”,治理压力全部传导至网格,纷杂繁琐的处理事项和基层人财物少的现状,导致实际工作进展和效果事与愿违, 群众认可度不高。“业务网格化”则是把与基层治理密切相关的职能部门的人财物资源直接充实到网格,以基础网格为基层综合服务管理的基本单元,同时,通过干部下派、志愿者支持等,进一步夯实网格工作队伍。“这样不仅能摆脱基层人财物的掣肘因素,还能迅速响应基层‘哨声,破解基层工作人员‘忙断腿,群众‘不买账的困局。”
由此可见,市北区党建引领一网治理的“一网治理”不是简单的地理重合和“加法题”,而是人员力量、资源要素的有效叠加、有机融合。而这一思路的转变,正是市北区优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系的关键。
记者了解到,目前,市北区政法综治、城管、市场监管等首批10个试点区直部门,已经按照“党建引领一网治理”强基工程的要求落实网格化管理,将人财物等资源向一线网格倾斜,用专业的力量解决居民在各条线上的“急难愁盼”。市北区部分街道也先行先试,搭建“一网治理”调度平台和运行机制。目前,即墨路街道小港社区、辽宁路街道贮水山社区等4个社区已开始试点推行“一网治理”工作,进一步整合辖区社工、公益岗等力量,形成治理共同体。
“一网治理”的效果如何?“恰逢创城的关键阶段,这是检验治理成效最直观的、最有说服力的‘标尺。”市北区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指挥部工作人员说。
“作为老城区,即墨路街道创城工作的薄弱环节多、工作力度大,为了加大对关键部位的整治, 我们将城管、执法、交警等多方力量纳入街道‘一网治理管理体系,深入开展辖区内农贸市场、小商品市场等重点区域、重点场所专项整治,每天对辖区内47条次干道、6条背街小巷、居民楼院开展巡查,及时针对乱堆乱放、乱停车、老旧楼院卫生死角等问题立整立改,全面提升辖区市容环境秩序。” 即墨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盛建说。
据介绍,下一步,市北区还将继续协同联动优化网格运行, 聚焦阵地建设,深入开展“六个好”星级网格创建,以一网治理为抓手, 以创城工作为场景,全面检验治理成效,倒逼部门落实“一网治理”,实现治理效能与群众满意双提升。
互联平台建设织密基层治理“防护网”
“一网治理”是一个大系统,数字化、智能化既是突破口,也是强支撑。
为了打通数据壁垒, 统筹数据应用,夯实数字底座,实现多平台互联、数据互通,让老社区更具“智慧范”,市北区正加快构建以“社区微脑、街道中脑、区级大脑、城市云脑”为主体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数字化平台,强化基层治理“智治工程”。
今年初,市北区选定兴隆路街道兴德路社区开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互联平台试点工作, 将互联平台与“党群e家”数据交互,与市北政务网、疫情随访系统、退休人员养老补助资金发放管理平台等9个系统平台互联互通,围绕近万常住人口,以及房、地、物等数据信息,快速建立了资源清单、需求清单。
“今年3月,青岛出现本土疫情,互联平台可真是派上了大用场。” 提起年初的抗疫工作,兴德路社区党委书记杨磊不禁连连感慨。杨磊回忆,疫情刚发生时, 兴德路社区接到上级部门通知,摸排前往疫区或刚从疫区返回居民的情况。“以往疫情摸排工作,需要社区工作人员、楼组长打电话或上门开展‘广撒网式摸排,用时长且效率低。这一次,社区工作人员利用互联平台搜索疫区关键词,很快就锁定了与疫区有地域关联的居民, 并根据搜寻结果完成摸排,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基层工作人员的负担。” 杨磊告诉记者,当时,互联平台查找到54位居民,社区工作人员分头打电话,1个小时疫情摸排工作就顺利完成。
当然,除了应对突发事件外,互联平台还通过搭建完备数字底座,优化完善平台功能模块,助力兴德路社区工作实现数字化、便捷化、智能化,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和基层治理效能。“资源清单和服务清单的数据化匹配让服务更高效。”杨磊举例说,网格员在巡查时了解到某个老人行动不便,需要提供上门理发服务,在平台发布信息后,入驻平台的志愿者服务队就能立马根据志愿者情况,安排上门。“这样大大破解了社区工作人员少、平台多、任务重、精力不足等难题,真正助力社區工作提标、提质、提速、提效。”
“根据‘社区微脑‘街道中脑‘区级大脑‘城市云脑为主要内容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数字化体系,互联平台将打造适用不同人群的5个应用端口,实现‘党群e家信息化平台、App端、工作端、数据端、PC管理端等‘五端三脑有机融合,满足居民、社区、区级决策三个层级不同需求。” 互联平台的开发运营方亿联科技工作人员说。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市北区打造“党群e家”平台,积极推进“城市云脑”建设,在打通数据、利用数据、开放数据上做了大量工作, 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目前,“党群e家” 平台在线注册的32.48万余名党员、群众和企业线上累计创建社群9407个, 上报议题21.9万个,办结率达99%。
下一步,市北区将继续加强“党群e家”与政务服务、社会视频监控等系统的有效对接,打通数据壁垒、共享数据资源,真正实现社区“人、地、物、事、情、组织”治理要素的数据一体化、精细化管理和为民服务的资源精准化匹配。同时,发挥好网格化平台作用,落实全周期管理流程,实行区、部门、街道、社区分层派单响应机制,对不同类型问题实行“即办、快办、分办、联办、顶格办”分类处置,在问题办理中转作风,助力青岛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建设繁荣美丽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