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泽东急于发表《七律二首·送瘟神》的背后深意

2022-05-30

读报参考 2022年27期
关键词:瘟神巡天胡乔木

《七律二首·送瘟神》是毛泽东非常重视的两首诗, 他于1958年7月1日写成后,就给秘书胡乔木写信要在《人民日报》早日发表,这背后有着怎样的深意?

我们先来看全诗:

读六月三十日《人民日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微风拂煦,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

绿水青山枉自多, 华佗无奈小虫何!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坐地日行八万里, 巡天遥看一千河。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其二:

春风杨柳万千條, 六亿神州尽舜尧。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天连五岭银锄落, 地动三河铁臂摇。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该诗在1958年发表时, 各报刊纷纷解读此诗。关于此诗的主题,多年来也一直众说纷纭。正确解读这两首诗,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正确地解读此诗,关键是我们要体味、理解当时毛泽东写作此诗时的背景、目的和心境。这二首律诗,同他自己的其他一些诗词比, 在具体处理上,有两个“之最”:

其一,从诗的写作完成到该诗的正式公开发表的时间距离在他的诗词中最短。此诗于1958年6月30日夜到7月1日晨写成,毛泽东当日就给胡乔木写信,要他同《人民日报》商量,是否可在7月2日或3日发表。毛泽东明确说,这样急于发表为的是“不使冷气”。可见他对发表的急切心情。后来因故拖到当年10月3日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就是这样,从写成到正式发表的时间也仅仅相距3个月,这在毛泽东诗词中是绝无仅有的。

其二, 关于本诗题解文字说明,在他的诗词中是字数最多的。除公开发表时的诗前小序外,尚有3则,近700字。由此可见,毛泽东对此诗的重视程度。

毛泽东的这两个“之最”很重要,尤其是为此诗写的四段说明,是我们正确解读此诗的不可忽略的依据和指针。其他三处文字是,第一处是在1958年7月1日诗写成后,给胡乔木的信:

乔木同志:

睡不着觉,写了两首宣传诗(《七律二首·送瘟神》)为灭血吸虫而作。请你同《人民日报》文艺组同志商量一下,看可用否?如有修改,请告诉我。如可以用,请在明天或后天《人民日报》上发表,不使冷气。灭血吸虫是一场恶战。诗中坐地、巡天、红雨、三河之类,可能有些人看不懂,可以不要理他。过一会儿,或须作点解释。

第二处也是同一天写的,是这首诗的《后记》:

6月30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说, 余江县基本消灭了血吸虫, 十二省、市灭疫大有希望。我写了两首宣传诗,略等于近来的招贴画,聊为一臂之助。就血吸虫所毁灭我们的生命而言,远强于过去打过我们的任何一个或几个帝国主义。八国联军、抗日战争,就毁人一点来说,都不及血吸虫。除开历史上死掉的人以外, 现在尚有一千万人患疫、一万万人受疫的威胁。是可忍,孰不可忍!然而今之华佗们在早几年大多信心不足,近一二年干劲渐高,因而有了希望。主要是党抓起来了,群众大规模发动起来了。党组织、科学家、人民群众,三者结合起来,瘟神就只好走路了(一首诗既有“前言”,又写“后记”不多见。据说这本来也是给胡乔木的信,在后来1996年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集》中,经删节以《后记》形式公开发表)。

另一则是当年《人民日报》在国庆节期间公开发表此诗不久,他的老友周世钊专门给他去信, 反映一些人怀疑“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两句是否有误。10月25日,毛泽东给周世钊回信,就此二句作了专门解释:坐地日行八万里……是有数据的。

地球直径约一万二千五百公里,以圆周率三点一四一六乘之, 得约四万公里,即八万华里。这是地球的自转(即一天时间)里程。坐火车、轮船、汽车,要付代价,叫做旅行。坐地球,不付代价(即不买车票),日行八万华里,问人这是旅行么,答曰不是,我一动也没有动。真是岂有此理!囿于习俗,迷信未除。完全的日常生活,许多人却以为怪。巡天,即谓我们这个太阳系(地球在内)每日每时都在银河系里穿来穿去。银河一河也,河则无限,“一千”言其多而已。我们人类只是“巡”在一条河中,“看”则可以无数。牛郎晋人,血吸虫病,蛊病,俗名鼓胀病,周秦汉累见书传,牛郎自然关心他的乡人。要问瘟神情况如何了。大熊星座,俗名牛郎星(是否记错了?),属银河系。这些解释……有不同意见,可以辩论……

毛泽东的这四段话,透露了怎样的信息呢?

其一,诗人开宗明义,讲写作此诗的目的是“为灭血吸虫而作”,是“宣传诗”“略等于近来的招贴画,聊为一臂之助”。急于发表是“为不使冷气”。明确说明了写诗的目的和为什么诗刚刚写出,就急于发表。

其二,诗人看了《人民日报》关于余江县消灭血吸虫病的报道后为什么“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并专门为其写诗作宣传呢?诗人为什么如此看重消灭血吸虫病呢?这是因为千百年来血吸虫给人们造成巨大灾难,就“所毁灭我们的生命而言,远强于过去打过我们的任何一个或几个帝国主义。八国联军、抗日战争,就毁人一点来说,都不及血吸虫”。可见这个“瘟神”是何等的可恶,“是可忍,孰不可忍!”现在被人们消灭了,这是一个大胜利。

其三,“灭血吸虫是一场恶战”。血吸虫病, 虽然长期为害肆虐人们,可是, 从华佗时代开始到解放初期这样漫长的历史中,医生们对此却无良策。直到近两年实行了党组织、科学家、人民群众“三结合”的形式“治瘟”,“瘟神就只好走路了”。这“三结合”是“换了人间” 之后的人们的一种伟大创造。这说明,消灭血吸虫病,只有解放了的新中国,才能做到。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和胜利, 也是人们打破常规,解放思想,焕发了革命精神的结果。

其四,消灭血吸虫病,让人们能够健康幸福地生活,这也是“换了人间”的实实在在的标志和体现。关心人们的疾苦和健康, 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体现, 是毛泽东一生的追求目的和思想。因此,毛泽东专为此事写诗,“聊为一臂之助”,也就可以理解了。

毛泽东的这些话,全面、完整地表达了这两首诗的主题思想。这两首诗是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典范。它是写实的,是专为消灭血吸虫病唱赞歌,这是一个用诗歌形式难以表现的重大事件。而且,全诗没有政治口号,没有就事论事。诗中巧用借喻(以“华佗”代各个朝代的医生,以“牛郎”代指一切关心血吸虫的人们)、比喻(用“瘟神”代指血吸虫病)、对比(治疗前后的对比)、诘问句等艺术手法, 又用“坐地”“巡天” 这样的自然常识哲理化的方式,让人间、天上融为一体,把一个很具体的事情(消灭血吸虫病),很难表达的主题(只有“换了人间”的人们才能实行“三结合”治理血吸虫病,打赢了这场恶战),写得浪漫生动、色彩绚丽、诗意昂然,令人回味无穷。

猜你喜欢

瘟神巡天胡乔木
中国的巡天利器有多强
崔向群:巡天望远追星人
毛泽东诗作《七律二首·送瘟神》(书法)
战瘟神
大疫
林散之《毛主席<送瘟神>诗联》
来而不往
来而不往
来而不往
“巡天·观地·测月”梦想实现——“嫦娥三号”最新科研成果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