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家校合作的小学班主任管理策略探究

2022-05-30沈芳弟

文理导航 2022年30期
关键词:家校合作小学班主任

沈芳弟

【摘  要】家校合作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小学生管理方法。在小学班主任管理中,教师可以与家长进行充分的沟通,及时听取家长的反馈,充分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心理状态、个性养成等方面的状况,展开更为深入细致的指导,帮助学生充分提高学习效果,增强独立生活能力,形成乐观向上的心理状态,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塑造学生独特的个性,促进学生全方面成长。本文就主要从这些方面谈一谈基于家校合作的中高年级小学班主任管理策略。

【关键词】家校合作;小学;班主任;管理

家长和教师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最经常接触到的群体,是学生共同的教育者。教师能够以校园生活为立足点,对学生的各方面状况进行及时的了解;而家长能够以家庭生活为立足点,对学生的各方面状况进行及时的反馈。教师通过综合这些信息能够具体认识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而展开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从学习、生活、心理状态和个性养成等方面获得不断的提升与发展,以此促进学生综合成长。因此,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教师要充分运用家校合作的管理模式,推动班主任管理工作不断获得提升。

一、在家校合作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学习是学生在校园生活和家庭生活中作为主体的任务。进入中高年级阶段后,学生的学习内容会更为丰富,学习压力会增加。因此,班主任教师可以充分展开家校合作活动,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方面与家长进行深入的交流,协同家长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首先,教师可以从学习态度方面进行家校合作管理。对此,教师可以与家长共同反馈学生在课堂学习和课后学习中的表现,发现相应的问题,进行相应的指导。比如,教师能够反馈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存在着积极性不高、专注力不足等问题。家长能够反馈学生在课后学习时不能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会利用大量的时间休闲和游戏。教师可以据此与家长一同分析学生产生问题的根源。比如,家长能够反映学生有着较多的电子游戏设备,精力经常投入在游戏上,因此不能够专注学习。教师可以根据这一原因引导学生认识沉迷电子游戏的危害,指导学生适量进行电子游戏,并在课堂中进行有趣的课前导入活动,提高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可以从学习习惯方面进行家校合作管理。比如,在校园生活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按照规定的时间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之后,在家校合作活动中,教师一方面可以通过与家长的交流,了解学生对计划的实施状况;另一方面可以将学生的计划告知家长,让家长及时对学生进行督促。由此,学生能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学习中。最后,教师还可以从学习方法方面进行家校合作管理。课堂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很多学生会遗留下一些疑难问题。同时,学生由于对教师存在着一定的畏惧心理,在课后不能大胆向教师请教。因此,在家校合作活动中,家长可以与学生进行友好的交流,了解学生存在的困难,并向教师反馈,由教师作出指导。比如,在英语学习中,一些学生经常不能具体地理解英语文本,也不能熟练地记忆英语词汇。在家长反映这些问题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掌握情景体验、归纳记忆文本阅读和词汇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能够以家校合作活动为依托,全面了解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家长共同协作,帮助学生培养专注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多样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不断提高学习效果。

二、在家校合作中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

在现代社会,小学生能够享受优越的生活条件,受到家长过分的关爱,普遍缺乏独立生活的意识与能力,对于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缺乏良好的适应能力。因此,班主任教师可以依托家校合作活动与家长进行紧密的配合,引导学生参与多种生活实践活动,培養学生各方面的生活能力,培育学生自强自信的品质。

首先,教师可以与家长进行交流,了解家长的家庭教育方式,帮助家长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寻找解决的措施。比如,在校园生活中,教师能够发现很多学生在班级卫生打扫、学习园地布置等方面积极性不足,并存在较多的困难。通过与家长的交流,能够了解到家长有着强烈的望子成龙的心态,在家庭生活中经常让学生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上,不能够自觉引导学生参与相应的家务劳动,造成学生对家长存在着过强的依赖心理。因此,教师首先可以对家长进行思想引导,让家长认识到劳动教育对于学生生活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帮助家长形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意识,以此让家长能够鼓励学生独立生活。其次,教师可以与家长进行紧密的配合,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向家长反馈学生经常存在迟到的现象。家长可以引导学生在睡前制定闹钟,并及时早起。同时,还可以反馈学生在早晨学习时经常会产生疲惫困倦的状态。家长通过回顾学生的日常生活,能够认识到学生缺乏吃早餐的意识。因此,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推前起床时间,利用充足的时间吃早餐,保持充沛的精力和均衡的营养。又比如,家长能够反馈学生缺乏熟练的衣物清洗能力。教师可以展开以衣物清洗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帮助学生掌握衣物清洗的流程和方法。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能够通过家校合作活动提高家长培养学生独立生活能力的意识,并协同家长对学生进行具体的指导,让学生掌握多种独立生活能力。

三、在家校合作中关爱学生的心理健康

随着我国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不断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尤其进入中高年级阶段后,学生一方面会由于学习压力而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另一方面会由于人际关系而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因此,教师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展开家校合作活动,与家长一同对学生进行关怀与鼓励,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状态。

对此,教师可以通过与家长的相互观察和反馈了解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分析产生的原因。比如,教师能够发现某些学生在班级生活中过于保守和孤僻,不能够大胆与同学交往,经常存在着悲观、抑郁等心理状态。而通过与家长的交流,能够认识到学生的家庭属于单亲家庭,经常缺少父母的关爱,因此会存在着过于自卑的心理问题。教师可以从这一方面入手,引导家长与学生进行亲子共读、亲子游戏等活动,及时关爱学生,增强学生融入集体的信心。又比如,教师能够发现学生在班级生活中经常过于暴躁,与同学会产生较多的矛盾。通过与家长交流,能够认识到在家庭生活中,家长的脾气经常较为暴躁,对学生会存在打骂行为,进而对学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家长改变家庭管理的方式,与学生进行友好的交流,采纳学生的建议和意见,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成长。又比如,家长能够反馈学生在学习压力大时,经常会出现忧愁、悲观的不良心理,并且会与家长发生争吵。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情绪调节的方法,让学生经常参与体育锻炼,欣赏户外的美丽风景,与同学一同参与有趣的游戏活动,以此充分放松身心状态,调节心理压力。由此,教师能够通过与家长的相互反馈和指引,帮助学生充分解决各方面的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另外,教师还可以邀请家长与学生一同参与班会,利用班会展开多种有趣的亲子游戏以及师生互动游戏,让教师、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到游戏中,进行协作与交流,以此让学生更为充分地增进与教师和家长的情感,进一步提高心理健康状态。

猜你喜欢

家校合作小学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夸夸我的班主任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讨
班主任
家长参与下的家校合作
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机制分析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