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建假期实践活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2022-05-30李颖玲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本土文化语文素养

【摘 要】为加强假期生活指导,挖掘育人价值,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笔者所在学校开展了基于本土文化的假期实践活动,以丰富的体验活动让学生的语文视野从教科书投向了社会,有助于学生开阔眼界,增长见闻,积累写作素材。同时还可以让作业形式更多元,使学生更乐于学习语文,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假期实践活动;语文素养;本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2)18-0161-03

笔者所在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外来务工人员家庭,根据调研发现,目前很多学生的寒暑假生活都处于以下状态:家长因忙于工作无暇陪伴学生,缺乏对学生假期生活的指导和规划,学生的寒暑假时间在托管班或者家里吃喝玩乐的散漫状态中慢慢消磨。近几年来,笔者所在学校充分认识到本校、本地区的条件和优势,联动社会力量,在二至五年级学生中开展了基于本土文化资源的小学语文假期实践活动,并探索出了一些实践策略,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一、本土文化作为假期语文实践活动资源的

价值

文化对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影响巨大。笔者所生活的城市为广东省佛山市,佛山身处粤港澳大湾区,历史源远流长,有“陶瓷之都”“武术之乡”“美食之乡”“千年花乡”“粤剧发源地”“民间艺术之城”等美誉,自然景观丰富,民俗文化兴盛,历史街区遍布,是一座崇文尚武、名人辈出、敢为人先、开拓进取的文化名城。文化与教育相互影响,认识本土文化是人文教育的一部分。佛山具有内涵丰富的岭南文化,教师可以将其作为鲜活、生动的课程资源纳入语文实践教育计划。笔者所在学校的学生虽然居住在城市,但是大部分是随迁子女,父母一辈对本土文化并不熟悉,如果学校利用寒暑假开展基于本土文化的课外学习活动,可不断加强新一代对地方优秀文化的认知。

二、以本土文化开展小学语文假期实践活動的策略

(一)挖掘资源,归类假期语文实践活动主题

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生活处处有学问,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从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中选择教学素材。这几年来,学校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经过考察、访谈,挖掘、整合本土文化资源,开展了涉及多个主题的寒暑假实践活动。

①“古镇文化”主题。教师开设介绍本土文化的主题小讲座,并带领学生参观名胜古迹、传统作坊、名人园林、文化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概念馆,走进古街古村、龙舟基地、民间艺术社、美术陶瓷厂,寻访武术名人纪念馆,追寻千年古镇发展的足迹。②“我们的年俗民俗”主题。开展过年传统文化比较与探究,学习拜年礼仪、年节诗词和春联、年节食品制作,到本地花卉培植基地了解年花及其意义,在武术拳馆观赏龙狮、大头佛表演等,让学生认识文化底蕴深厚的本土传统年俗。③“我们的文学艺术”主题。邀请语言艺术家教学生朗诵国学名篇,邀请本地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教学生剪纸、做狮头、做花灯。④“我们的科技环保”主题。带领学生参观公安局的智能交通指挥中心、科学馆、污水处理厂、少年创客工场,参与环保袋创意涂鸦、硅藻泥艺术创作等体验活动,接触前沿科创成果,培养学生对新兴行业、AI创新实践的热爱,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了解“智慧佛山”。⑤“我们的美食”主题。到青少年军校参加户外综合实践活动;在社区服务中心跟随家长义工学习烘焙;参观本地中华美食名店,了解传统美食的制作历史和体验制作过程;到本地驰名中外的百年酒厂考察岭南酒文化。⑥“公益活动”主题。与社区老人开展联谊活动;和社工一起慰问社区独居老人、低保困难老人。⑦“运动保健”主题。与武术协会合作,请教练开展武术套路教学;邀请佛山市红十字会的培训师为学生开展应急救护技术的培训;走进社区,参加专业社工开展的“心灵小屋”心理工作坊活动,邀请社工共同开展历奇活动。

以上多元化实践环境和体验课程,增强了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使其更乐于在生活中识字词、学知识。帮助学生增长了学识,提高了艺术品味,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强了想象力,从而实现了综合素养的提升。

(二)遵循“导、趣、悟”的思路,实施假期语文实践活动

学校把假期实践活动和语文学习相结合,建立清晰的目标,目标中包含了有利于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活动,贯穿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教师以学生为主体,按照“导”“趣”“悟”的思路,以突出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开放学习、发现学习,把各个活动环节落到实处[1]。

1.做好前期准备

比起平日,寒暑假期间教师和学生没有课业的束缚,有比较充足的时间,这为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提供了基本保障。在实践活动开展之前,学校招募对此研究感兴趣的语文教师组成指导教师团队,招收来自不同年级的学生组成活动团体,将指导教师和活动学生按年段进行分组。教师团队认真确定研究主题,对活动目的地进行实地考察,联合合作单位共同确定具体活动方案,邀请拥有扎实专业知识和讲解技能、浓厚教育情怀的社会专业人士、家长义工共同担任导师,共同备课,有助于促使活动目标落到实处。

2.“导”在行前课程

学校在开展每个专题活动前都会开展“活动前课”,让学生明确研学课题、行程安排、注意事项。如结合“探寻广东粤剧博物馆的旅行”,课前与学生共同讨论设计研学旅行手册,指导学生查阅资料,制定参观路线,写活动方案;开展研读粤剧的历史、了解粤剧名伶的故事活动;开展“写导游词”和“说导游词”的辅导课,锻炼学生创作导游词和脱稿表达的能力。

3.“趣”在活动过程

假期实践活动范围广,注重学生亲身经历,注重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去体验,如参观、探究、调查、访问、角色扮演、动手操作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鉴赏能力、探究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如开展“我们的美食”主题实践活动时,教师带领学生到本地有三百年历史的老店“德心斋”开展研学,让学生亲眼见识“酝酿扎蹄”的制作过程,并充当记者采访厨师,聆听传说故事,亲自动手制作。学生在参加这些活动时细心观察记录,在采访、动手制作的过程中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4.“獲”在行后课程

教师尽可能让学生有抒发自己想法和看法的时间和空间,提倡分享、互相激发、善于接纳、主动提升。如高年级学生进行写随笔、写调查报告、制作活动纪念册、演讲等专题训练,低年级学生进行写句子、写片段的习作起步练习和分享感受的口头表达训练。这些成果展示、分享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比拼,到活动组和活动组之间的交流,螺旋

上升。

三、小学语文假期实践活动取得的成效

新课标指出,要多让学生体验生活,有助于发展学生感受、理解和欣赏的能力,让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2]。

(一)有助增强文化认同感

在这个“天地为课室,社会为课本”的假期实践活动中,学生感受到一条古巷、一栋旧房、一棵老树、一曲古韵都有着独特的人文故事。如五年级的一名学生参观石湾美术陶瓷厂后在游记里写道:“陶艺师低头专注地完成手中的作品,他们身上有一种独特的气质,让我们不自觉地放轻脚步,不自觉地被他们吸引,我想那应该就是他们身上的匠人精神吧……”四年级的一名学生在参观广东粤剧博物馆后写道:“古老的戏台、金灿灿的八音鼓、五彩的面谱、熠熠生辉的戏服,都在诉说着佛山的古往今来,粤剧名伶辈出,好戏连台。虽然我不会唱粤剧,但我以家乡为荣!”

(二)有助体察人情美好

假期里让学生在活动中与同伴交往、与成人对话、与社会接轨,能使他们感知人情美好,形成健康、乐观、向上的品质。如暑假里,八十名学生到青少年军校参与团队创建,有的学生在日记中写道:“我们不再是一盘散沙,我们唱响了队歌,拧成了一股绳,我们分工合作,下河捞鱼、摘瓜分果、生火做饭、洗菜烹饪,做勤快聪慧的小能手;我们分享美食、收拾整理、垃圾分类,做互帮互助的好伙伴……”

(三)让习作有源头活水

生活能为写作带来创作的动力和源泉。很多学生生活体验不足,写作时存在缺乏积累、无从下笔的情况。而假期实践活动能帮助学生打开视野,丰富经历,多方面了解时代所涌现的事物,储存在记忆中,转化为内心感悟,进而流畅地表达出来。如四年级学生在写单元作文“推荐一个好地方”时,由于学生接触过雕梁画栋、庄严辉煌的殿堂,山水相映、鸟语花香的古村,曲水回环、奇石巧布的名园,满目翠绿、天高地阔的郊野,高楼矗立、繁华喧嚣的商业地标,因而可选的素材多了,少了生编硬造,在写作时下笔如有神。

(四)提升学生完成作业的主动性

《人是如何学习的》一书指出:“比起其他生物来说,人生来就是一个灵活的学习者、主动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行动者[3]。”以往的假期作业通常是让学生做练习册,抄写字词或者阅读教材上要求的必读书目,比较单一、枯燥。同时,针对学生上交的假期作业,教师往往将其堆在一边或者稍微翻看一下,没有作出及时有效的评价,学生体会不到完成作业的收获和意义,因而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不高,随意应付的情况比较普遍。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教师要适应数字化的生活,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作业方式,改变枯燥的纸质作业,让学生自己去规划假期生活,主动学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记录和分享实践活动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实践中,教师可抓住学生思维灵动、信息技术掌握快的特点,指导学生利用多媒体或自媒体完成作业或者点评他人的作业。如指导学生使用手机软件录制朗诵片段,学习拼接、美化作业图片,制作简单的幻灯片或者美篇,利用微信朋友圈分享学习成果或者多人视频互相点评作业,由此让学生主动分享假期见闻,思考作业呈现的角度和方式。同时,指导教师、研学导师要及时参与其中,从“情感态度(主动交往、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勇于克服困难)”“合作交流(懂得配合和帮助、乐于表达和倾听)”“学习技能(懂得搜集、处理信息)”“成果展示(参与汇报和竞赛、成果有新意)”等方面去评价学生,并以鼓励为主,评选和表彰“假期实践活动小能手”。

总之,学生素养的提升是个长期的工程,光靠课内学习远远不够,积极开发本土资源,让学生在假期深入社会、深入生活,实现学科小课堂和生活大课堂的对接,打破学科界限,整合多个学科的知识,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悟,体现语文课程资源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有助学生发展思维能力,培养良好审美情趣,提升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赵长河.语用化语文教学[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2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李家成,郭锦萍.你好,寒假!——学生寒假生活与学期初生活重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

【作者简介】

李颖玲(1974~),女,汉族,广东台山人,本科,小学语文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Rebuilding Holiday Practice Activities for Students' Chinese Literacy

Yingling Li

(Yidong Primary School of Chancheng District , Foshan, Guangdong, 528000)

Abstract: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holiday life guidance, excavate the educational value, and improve the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Chinese literacy, holiday practice activities in the author's school based on local culture has been carried out. With the rich experience activities, students' Chinese vision has been transferred from textbooks to the society, which helps students broaden their horizons, increase their knowledge, and accumulate writing materials.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also make the form of homework more diverse, so that students are more willing to learn Chinese, and to promote the students' Chinese literacy.

Key words:holiday practice activities; Chinese literacy; native culture

猜你喜欢

本土文化语文素养
基于公益讲座在本土文化建设的创新模式探析
如何利用本土文化资源提升语文综合课的教学效果
管窥高中英语教学问题及解决措施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为小语课堂“瘦身”,为学生语文素养增“肥”
反观中国电影本土化精神中的人性本真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