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文论述忌随意,情感表达应畅通

2022-05-30李艳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22年33期
关键词:劳动成果螃蟹知识产权

李艳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各种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产品外观等,都受到知识产权保护。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可能会觉得知识产权离自己很远,但其实在我们身边知识产权无处不在:5G通信技术有专利、新上映的电影有版权、食品服装有商标、我们自己创作的作品有著作权……这些,都是知识产权的体现。

2021年9月22日,《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发布,指出要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知识产权强国,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为提升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复兴中学计划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主题活动,请你以学生代表的身份准备一份在活动上的演讲稿。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莫束知识产权于高阁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莫束知识产权于高阁”。

近期,“知网”又在网络上掀起了一场热火朝天的讨论,这一次“知网”陷入了侵权风波。赵德馨教授为自己被“知网”运营方擅自收录的100多篇文章打起了维权官司,七十多场官司皆以胜诉告终,“知网”侵权之事告一段落。然而,事件的背后,又有多少不为人知的“赵教授”在面对侵权时苦苦挣扎,又有多少原创者在面对自己的作品被剽窃时忍气吞声、委曲求全……

那么,何以保护原创者权利?唯有保护知识产权,将知识产权保护落到实处,而不是束之于高阁。

许多同学要问,什么是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这是一个看起来深奥的概念,但其实知识产权无处不在,商标、品牌、版权等都是知识产权,皆受保护,创作者对自己劳动成果享有依法保护的权利,“是人类对发明创造从自发到自觉的认识升华”。

正如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所言:“没有专利局的国家就像是一只螃蟹,这只螃蟹不能前进,只能横行和倒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动力就是创新,而知识产权则是创新强有力的保障。而没有知识产权保护的创新等于零,失去创新的国家只能如一只横行和倒退的“螃蟹”,被时代所淘汰。而保护知识产权,如江河之浩荡,如山海之磅礴,如磐石之坚毅,给予原创者以前行的力量,给予国家、民族以奋进的底气。因此,莫束知识产权于高阁,让知识产权意识走进每个人的心里,提升保护知识产权意识,势在必行。

相信不少同学认为知识产权离我们很远,不是我们该操心的事情。试问,当诽谤丛生、谣诼纷起,你还会觉得知识产权离你远吗?当黄钟毁弃、瓦釜雷鸣,你还会觉得知识产权不重要吗?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切不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持漠视态度,放任侵权的野草肆意丛生,而要提升保护知識产权意识,为原创者保护正当权利助力!

同学们,涓涓细流能汇成汪洋大海,点点星光能照亮四方寰宇,提升保护知识产权意识吧!让知识产权意识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还创作者一片没有剽窃侵权的天地,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透过现象追问本质,思考较深入,但这里应明确“事件”,聚焦问题,观点态度要鲜明,不能模棱两可。

运用设问的形式提出论点,语言简洁,但表述不够完整。

段首缺少过渡语,略显生硬;对“知识产权”概念进行界定,其后的例证不具体,“商标”“品牌”概念有交叉,所下定义有语病。

段首引用恰当,有助于增加议论深度,但这里直接引用非常突兀,与上文不衔接,缺少自然的过渡。段尾的总结强调了论点,但位置不太合适,最好放在现实问题之后。

段首直接指出不少同学知识产权意识淡薄的现状,紧扣写作任务“提升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展开议论,但演讲稿缺乏互动性,缺少亲和力;“试问”这部分是写作的一大亮点,但“诽谤”“谣诼”与侵权问题的语境不相合,用词欠妥。

结尾发出号召,深化主旨,但“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倒”有刻意拔高主旨之嫌,应结合文题材料进行修改。

猜你喜欢

劳动成果螃蟹知识产权
劳动成果要珍惜
劳动成果评比
重庆五大举措打造知识产权强市
我是螃蟹
关于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几点思考
论国企政工干部的劳动成果评价
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