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课堂生活化教学
2022-05-30况建平
况建平
摘要:生物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开展生物生活化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而且也能够优化生物课堂教学效率,改善生物课教学质量不佳的现状。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应该积极探索更加高效的生活化教学方法,促进初中生物课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生物 生活化 教学策略
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生物课程标准有所调整,生物课程体系中增加了和科技、社会、生活等方面相联系的内容,对于生物学发展需要、社会发展需要以及学生发展需要进行了综合考虑和满足,目的在于将生物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相联系,从生活实际着手,对生物教学过程进行强调,注重初中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发展,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实现学生的全方位发展。下面就阐述开展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提出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开展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
生物学科的内容与生活有着十分紧密的关联,初中生物学科中不仅包含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粮食短缺等问题,而且也涉及了人类的发育、营养、遗传等方面问题,通过学习生物学知识,能够激发学生探索生命的好奇心,增长学生的见识。虽然目前我国已经推行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部分初中生物教师为了提高学生考试成绩实行应试教育,比较看重教材中理论知识的讲述,却忽略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基于这种现状,初中生物教師有必要探索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融入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知识。
- 实现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1)设定生活化教学目标。为了推进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初中生物教师应该设定生活化的教学目标,依据教材中的内容来展开教学。如七年级生物教学的根本目标是让学生能够对生物有基本的了解,知道动植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并让学生了解细胞构成生物的过程,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等。以七年级生物教材中《生物的特征》这一课的教学为例,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就在于让学生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可以根据自己学习的知识来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生物。许多城市地区的学生都缺少接触大自然的机会,他们对生物的了解不够充分。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可以为学生们多列举一些经常能在电视上看到的例子。如“动物世界”是多数初中生都很喜欢观看的节目,在“动物世界”中有很多种动植物,这些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因而他们都属于生物。为了让学生能够全面理解这部分知识,教师也可以为学生举一些反例,如铁臂阿童木、变形金刚等机器人形象,他们就是人为创造出来的,并不属于生物范畴。经过系统地学习了与生物相关的知识后,学生们明白了生物都需要吸收营养和呼吸,当生物遇到外界刺激时他们会产生一定的反应,而且生物需要定期向外界排出废物,他们会进行生长、繁殖、遗传,甚至是变异,具备这六大特征的物体才能被称为生物。
(2)组织角色扮演活动。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讲,趣味性更强的教学模式更容易被初中生接受。角色扮演教学是一种十分有趣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组织角色扮演活动不仅能营造活泼、轻松的氛围,而且也能够让学生在娱乐中学习生物学知识。例如初中生物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就可采用角色扮演的形式来展开教学。首先,教师选出扮演六大器官的学生,然后请学生站上讲台,为其他学生演示六大器官以及它对植物做出的贡献。例如扮演“根”的学生这样说道:“大家好,我是植物的根,我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我不仅能够帮助植物吸收土壤中的养分,而且也能够将吸收的养分供给植物的其他器官,如果没有了我,植物就没有办法继续存活下去。同时我还具有保护组织,可以起到保护植物的作用;我也有输导组织,在我的体内有一条能够运输水分和营养的导管,这条细小的导管发挥的作用可是很大的,就是这条导管将养分运送给植物的其他器官;我还有营养组织,在我的细胞中储存着许多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因此我认为对于绿色开花植物而言,我才是最重要的器官,你们认为我说的对吗?”通过采用这种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们欣赏着精彩的表演,在欣赏表演的同时学习生物知识,并进行思考,探究哪一器官对绿色开花植物的贡献是最大的。在这种积极、欢乐的氛围中,学生们充分展开了讨论,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大大提升。
综上所述,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方式能够营造融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初中生物教师应设定生活化教学目标,组织角色扮演活动,采用贴近生活的形式来讲解生物学知识,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黄沧波.新课改下初中生物课堂生活化教学浅谈[J].中国校外教育,2015(1):82.
[2].李艳玲.生活化教学法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应用[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8(1):3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