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体育专业学生职业道德塑造的思考与探索
2022-05-30甘健雄蒋海云
甘健雄 蒋海云
民族体育专业学生热情奔放,活跃机敏,为人处世坦白诚恳,讲究信用,忠厚和善。但是,学生受到多种原因的影响,民族體育专业学生思想道德培养条件尚不完善,但必须得到逐步完善。文章将尝试就怎样从明确志向确立理想嵌入榜样引导、文明薰育、名师指导、自身修养等环节着手对学生开展思想熏陶,以提升其道德理性,净化其心灵,熏陶其情操,修养其美德,健全其人格作一反思和探讨。
民族与传统文化体育专业学生,是中国学生群体中的重要部分。他们思维生动活泼,热情奔放,行动鲜活机敏,态度坦率诚恳,讲信用,重义气,宽厚仁慈,人际交往范围很广,社会实践较为丰富。但学生中也确有很大的一部分人,因为自幼习武,疏于对基础文化的掌握,所以文学基础知识比较弱;有的学生学业目标还没有确定,或者心态还没有端正。学业上没有勤奋刻苦;因为人生观、价值理念没有完善,所以看的问题有时候并不周详仔细;谈义气,但哥儿们义气亦重。纪律观念淡漠,常常由于一时冲动与同事及社会人士产生矛盾,有时往往导致非常严重的结果甚至触犯刑律,使本人终生悔恨,给家庭造成无尽的困难,给学生,给老师造成诸多的困扰给社会造成不稳定的影响。所以加强对民族体育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这种神圣的精神殿堂,用学校教育这四年的宝贵时间对其学生加以思想熏陶,净化其心灵,陶冶其情操,提升其理性,修养其美德,培养其性格,健全其人格,把其培育成志向高远,品德崇高,技艺高超,能文能武,德能双馨的学生是一个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工作者所面对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主要尝试从目标志向的树立、道明师的点拨教育,以及自身的锻炼等多个方面对中国民族体育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进行一点探讨,以就教于方家。
1 弘扬中华民族体育文明视阈下的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与中学校德育的意义
民族文化体育的在课堂中的老师都表现了一生的活跃。因为他们都是活的生命体,所以正像在《学习生活》书中所提到的“老师的工作现在也已越来越少地讲授理论知识,而且愈来愈多地鼓励思想;除了他的真正职务之外,他将逐渐变成一位咨询、一位交流建议的参与者,一位有利于发现矛盾而不能拿出真相的人,他不得不聚集更多的时候和力量去进行一些有成效的和创新社会活动,相互推动、探讨、鼓励、了解、鼓舞”。对于老师之间而言,责任不仅是讲授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而且更要创设、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让他们一起感受到平等、开放、尊重、诚信、善良、理解、包容、亲密和友爱,从而一起获得启发、鞭策、鼓励、感化、召唤、支持与建议,从而有效的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
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也是中国体育教育的组成部分,他代表了民族体育运动文明,是民族体育运动意志、民族体育运动文化精神的具体化表现形式。通过学习民族历史文化,是一种非常好的教育方式,并且还可以对学生们进行民族精神、民族团结等方面的教育。通过弘扬在中华民族体育文化视阈下的学生自身道德意识养成的格物外加美和反省内求两条道路,从而传承与发扬了良好的中华民族体育文化,让这种传统体育项目重新进入现代体育课堂,也影响了学生自身道德意识的养成过程。在参与与逃避、个人与团体、循规与投机的各种冲突中,养成了学生自身坦荡宽容、光明磊落的道德主流意识。在与艰苦对抗中,面临困境中,在受挫和失望中,在遭遇嘲笑和不公平待遇中,学会自我排解,能够冷静的分析问题。民族体育运动以生动而朴素的教育方法教人辨别真、善、美,并指导人崇尚真、善、美,让学生们避免了矫揉造作和粉饰的太平媚态,在他们心目中唯有身体健康、真诚、充满生机,才是真正的美好。同时也有助于学生们活跃思维,陶冶情操,并给其带来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
通过体育专业在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等意志品质方面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正是体育教育的育人及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优势,而职业道德教育就是德育的内容而已,职务素养是人类在特定的职务社会实践领域内所遵循的原则的总合,是品格的一部分,所有企业和社会个人在职务社会实践中均要遵循相应的原则,就是职务素养的系统化表达,名族体育学生正处于风华正茂的阶段,将要跨出校门,并且进一步踏入社会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这个时期正是他(她)们的黄金时代,紧紧抓住这个时机,能够在职业技能发展上精益求精,掌握将来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在道德教育方面,除进行良好的道德培养和教育外,还要对学生进行职务文化素养教学,加强个人的职业素养行为质量管理,使他们在逻辑思维上高目标、严规范,不断提高职务文化素养技术水平,培育学生高升的品德,并且能够使他们在将来的工作职业发展人生中传播光和热,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好服务。
2 民族体育专业学生职业道德塑造
2.1 明确目标志存高远
本文中已提到,民族学校体育专业学生多数教育的根底也相对淡薄,部分校友思想、人生观价值观都模糊不清,对自己的能力认识不清,目标不明,不清楚自己怎么上学校,以及在学校里应该干些什么。今后将变成怎样的人,又将做些什么。这样人就很容易造成浑浑噩噩,随波逐流,无心上课,痴迷上网,抽烟酗酒,滥交好友,惹是生非。所以让其清楚目标,明确方向才是首要任务。目标是:培养有理想、有职业道德、有文明、守规章的文化素质较高,技艺娴熟,德能双馨的中国少数民族体育教师、教练员、教育科研工作者等高级人才。中华民族体育文化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聪明才智的结晶,内涵非常丰厚,它的继承和发扬值得一代又一代传人因之奋斗,为之付出。因而,要使学生知道在他们身上所担负的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体育的伟大历史使命。不要满意于单纯的舞枪弄棒,踢打腾跃的低层次的功夫,要更加用心地研究发掘中华民族体育运动中的文化瑰宝,为继承伟大的中华民族文化,为拓展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运动在全球领域内的国际知名度,为复兴中华民族,让中华这一东方的巨龙重新腾飞于天地苍穹而献计赠策,流血流汗。只有明确了这一个目标,方能淡泊名利,潜心价值所在,敬业修德,健全人格,进而把自身培育成为合格乃至卓越的学生。
2.1.1 理念嵌入法
根据教育心理学的“反射”规律,为了增强学生的理想意识、志向意识,就必须实行不断的理论渗透、理论强化。首先,加大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力度,优化教材内容;其次,进一步巩固教学研究,完善教学内容,加强课堂教学管理;再次,改变了考核内容和业绩衡量方法以及评估系统。让学生切实在思想品德课中得到了实效,知道唯有从小树雄心立大志,最后,脚踏实地,不怕艰辛;顺着险峻而坎坷的山路努力攀爬,方可成大器,干重大事件,立伟业。若心志迷蒙,胸无大志,则必将碌碌无为,终于事事无成。
2.1.2 榜样激励法
榜样的力量是无限的。在影视、报纸、互联网新闻媒体、图书中,有关武林高人、武林英杰的事情记载得不少,在现实生活中也少不了其人。这些人思想内涵丰富,武艺高强、品德端正、爱国爱武、疾恶如仇,都是全民学生学习、效仿的楷模和巨大的精神力量。所以作为学校德育管理工作者,要时时刻刻以这种鲜明的榜样鼓舞学生,让他们从思想上、行为上、道德上向这些楷模学习靠拢,进而树立人生中崇高的志向和梦想。
2.2 润物无声法
这里特别突出了高雅的校园文化的熏陶和化育中学人的作用。例如“顽强不息、厚德载物”,“诚朴雄伟、励学教行”,“坚韧弘毅、博雅志道”等校训的感化;比如说“醇厚篤实,艰难创新”的学校文化的感奋;例如“博雅、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校风教育。正是这种被一代志士仁人所继承和得到发扬的,深厚的精神积淀给他们思想感化是无形的巨大的,启发和鞭策,一代又一代人的学生们为之而奋斗、努力、贡献。就如同春光化雨,润物无声。
2.3 名师指教点石成金
从中国历史和实际的经验来看,对中华民族体育的弘扬在较大程度上靠的是通过师徒传承的方法才能做到的。“名师出高徒”,“严师出高徒”所体现的也正是这种道德。此处的“明师”之“明”指的是“明理”“清明”“高明”之师。有了这样的教师人才,就能教育民传专业大学生。每个孩子都是老师的影子,而老师的一言每行,一举一动无不对学校形成着巨大而又深远的作用。要教育出高素质的学生,就需要在师资配备上下功夫。所以体育院校就需要选拔一个品德高洁,文化底蕴深厚,专业娴熟,技术精湛,举止端庄,宽严有度,处有人事有方的教师,合理运用课程的教育功效,把传道、授业、释疑解难三者功能有机地统一起来;合理运用老师的品德、个人吸引力直接作用和熏育学生。“与善人交,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之化矣”讲的正是这种思想。哪怕是一个顽石,经过名师的细心点拨,也将化石为金。
2.4 自我修炼改过迁善
2.4.1 潜心研修汲取精华
唯物辩证法告诫人们,主要外因才是改变的前提,而主要内因才是改变的根本。所以,民传学生一定要切实培育起自身高洁的文化品质,要从自身修养方面下功夫,充分了解到感情冲动的购买行为,如思想不周,缺少理智,心浮气躁等都在一定程度上也与文化教育基础较弱相关,所以一定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特别在学好我国传统文化教育上下功夫时,更要从中国传统体育中蕴含的精神文化中吸取养分,集中精力,专注致志,像练气功时那样气沉丹田,凝神屏息。阅读本来就可以解决人心浮气躁的不良习惯,而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更能提高人的精神内蕴和控制能力。“坚忍”“克己”“恕人”“宽恕”“以责人之情责己,以恕已之情恕人”“将相顶头堪走马,公侯肚里能撑船”“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等均是作者精辟论断的内修性警句。古代词汇中有云,“看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书不读不明”,身为民传学生,虽然对传统文化的基础知识相对较弱,不过经过从师几年,耳衢目染也积累了相当的文化底蕴,已经取得了相当的素质,要能像练武时那样不畏劳苦,苦心智,劳筋骨,饿体肤,潜心深入钻研,就必然会变成饱学斗士,明白斗士,高雅斗士。达到了“明明德,止于至善”的理想化境界。
2.4.2 静心沉思清除邪念
“学而不思则罔”。要做到修炼道德的化境,默观也是少不了的,要经常沈思默想,把学到的道德文化精华消化吸收,牢记于心。同样也要“吾日三省吾身”,“静坐常思己过”,即当与他人发生冲突和相互矛盾之时,先冷静反省一番,如果自身的实际工作状态上有什么错误的地方,如果是自身的错误就应该赶快改正,并适时向对方深表歉意,以寻求对方的原谅与宽容,并尽快地解决冲突;退一万步来说,就算理在我方,也绝对不要理直气粗,兴师问罪,出言不逊,行为鲁莽,逞匹夫之勇,而是要以恕己之心恕人,温柔而不动怒,谦和而不骄蛮,永远记住冤家们宜解不能结的古训,以崇高的精神情操,宏阔的气度感召对手,相逢一笑泯恩仇,主动化干戈为玉帛。更要永远知道:习武练功之本就是强身健体,传播中华民族精神,立足民族复兴,目的并不在于以武逞威,以武耍耍以武欺人,以武盗名,以武牟利。
2.4.3 反面典型对照自警
实际也证明了,由于哥儿们义气,逞一时之能、一时之勇而与同伴或社会人士吵架斗殴,致人受伤的,轻则触犯了校纪校规,或者遭到学院纪律的处理,重则触犯刑律,乃至被司法制裁的情形如有出现,严重危害了社会和他们的前程和命运,教训也不可谓不深刻。所以民传学生尤其要时时记住反面典范,反观对照自我,提醒自我,居安思危,常怀警觉之心,常揣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之意,常思崇尚法治与人至善之念。同时基于对自我对家庭对师友对国家责任的高度责任心,去学习,去钻研,去涵养,去充实,相信一定可以到达德馨如兰的高尚境地。
2.4.4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直接参与一定程度会影响的情感交流
学校除了少量的基础课程以外,大部分都属于实践性课程,需要学生直接参与活动。在对他们实施诚信和道德教育中,重点要利用他们亲身参与各种比赛活动,尤其是在组织开展的各类比赛和活动中,艰苦的比赛和充满趣味的比赛中所体现出的自己的特色的教育性,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另外,比赛行为绝大多数是群众性的,个人置身其中需要与队友(同伴)、对手、老师、评委、观众沟通,这些交流对人是一种基本的道德规范,没有诚信的人无法获得信赖,而被排除在人群以外。比如,因使用兴奋剂将被停赛,在赛场作弊将被取消比赛资格。都能够在制定和培训的流程中,对学生们有效的实施诚信素质教育。在体育课教学的外在开放性,也确定了学生运动力量极易受因素和突发事件影响的特殊性,学生的不同反应随时都可能显示出来,这就要求体育教师抓住课堂机会:思想道德教育深入工作要适时有的放矢,但同样也面临着学生年龄、性别、个性差异、知识水平、接受教育能力以及活动能力上的差异,这就要求体育老师平时观察掌握学生的个性特征,并在培训学生活动力量工作过程中针对性加以培养。在中华民族的体育视阈内的中国学生道德教育进行得应该周到,而且应该是面对着全体学生。
3 结束语
传统的道德教育,不但重视了人类基本平等并且肯定了人性以及在人的天生素质中的可塑性,也正是因为看到了一生以来便有受到高等教育的机会。发扬民族体育文化视阈下的学生职业道德培养,既是对少数民族体育运动文化的宣传,也是对他们进行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培养的有利阵地。可见,发扬民族体育文化视阈下的学生道德培养的实践是可能的。
(作者单位:广西城市职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