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台海危机”:毛泽东批示“不要贪小便宜”
2022-05-30
众所周知,新中国建立之初,关于台湾问题,我们的口号是“一定要解放台湾”。然而,1955年亚非万隆会议以后,面对当时的国际形势和海峡两岸的情况,中国政府对解决台湾问题的方式有了新的考虑。
朝鲜战争结束后新的战争形势
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美国充分领教了新中国的力量。为封锁新中国,美国组织英、法、澳、菲等八国签订《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对中国形成半月形包围圈。蒋介石为了获得美国军事力量的支持,实现反攻大陆的梦想,指示外交官员频繁游说美国朝野,促使美国与台湾签订共同防御条约。美国当时并没有答应这个请求。
如果美国帮助国民党军守卫沿海岛屿,将对新中国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7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作出的决议强调:“现在我们面前仍然存在一个战争,即对台湾蒋介石匪帮之间的战争;现在我们面前仍然存在一个任务,即解放台湾的任务。”
三方大战一触即发
由于对台斗争牵涉到美国,中共中央需要取得苏联方面的支持和帮助。7月28日,周恩来总理访问苏联,与赫鲁晓夫会谈,通报了中国东南沿海的形势和准备采取的措施。苏方对中国的决策表示支持。
根据中央军委的部署,解放军准备从大陈和金门两个方向同时打击国民党军。9月3日炮击金门,使国民党军感到震惊,两名美军顾问被打死,也震动了美国政府。美国国务院、参谋长联席会议连续开会,分析中共的意图和可能引起的后果。9月,美国国务卿杜勒斯访台。蒋介石再次要求美国与他签约。杜勒斯同意了,1954年12月2日,美国与台湾当局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
美国的敌对行动,引起了中国的极大愤慨。为了打击美蒋军事同盟,中共中央决定发起解放浙东沿海岛屿的战役。此前,以张爱萍为司令员的浙东前线指挥部已进行了长时间的周密准备。
我陆海空三军经过演练,具备了联合登岛作战的能力。空军的喷气式战斗机几次击落从台湾起飞的国民党军战机,夺取了制空权。海军舰艇和鱼雷快艇也多次出击,击沉台湾海军的“太平号”军舰,切断了台湾对大陈岛的海上补给线。空军轰炸机也对大陈国民党军阵地组织几次轰炸,沉重打击了守岛国民党军的士气。经过反复谋划和请示,中央军委指示浙东前指,适时发起一江山岛登陆作战。
获悉解放军进攻一江山岛的消息,蒋介石迅速与美国政府联系,探询美方对此事件的反应。美国政府基于远东战略的考虑,不愿卷入中国沿海岛屿战争,避免与新中国发生直接的军事冲突。
1955年1月19日上午,艾森豪威尔总统召集杜勒斯和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雷德福讨论大陈岛局势,向台湾提出三点建议:一、鼓励国民党从大陈岛以及除金门以外的其他沿海岛屿撤退。二、美国将提供海、空掩护,以便撤退行动有序进行。三、美国将协助国民党防守金门 。
得知美国政府要求台湾从大陈撤退,蒋介石愤怒至极,却又无可奈何,只得下令从大陈撤军。美国政府又做出姿态,表示在必要的时候将动用武装部队,以保卫台湾和澎湖列岛的安全。另一方面,由新西兰出面,在联合国安理会提议国共双方停火,由联合国斡旋谈判。
1月29日,美国参众两院通过决议,授权美国总统“在他认为对确保和保护台湾和澎湖列岛不受武装进攻的具体目标是必要的之后,使用美国武装部队”。与此同时,美国海军第7舰队的主力也向台湾海峡和浙东海面集结。
在这个严峻时刻,如果任何一方坚决要打,大陈海域都将出现严重局面。但中、美、蒋三方不约而同地采取了克制的态度。
2月1日,解放军海军司令部向中央军委请示使用海岸炮兵打击大陈之敌,毛泽东批示:“在蒋军撤退时,无论有无美舰,均不向港口及靠近港口一带射击,即是说,让敌人安全撤走,不要贪这点小便宜。”于是,浙东前指撤销了继续攻击大陈之敌的计划。
蒋介石成唯一输家
在三方博弈中,唯一的输家是蒋介石。大陈岛的撤退不仅使国民党失去了反攻大陆的一个重要基地,也使他彻底丧失了东南沿海的战略主动权。美国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还敦促他放弃金门、马祖。
一次次地在关键时刻被美国出卖,使蒋介石悲愤交集,刻骨铭心。回想1949年撤离大陆之时,还幻想依托海空优势,先封锁大陆,然后进行反攻,然而到了1955年,他不仅被拥有现代化装备的解放军打得连连败退,连台湾本岛的安全也要仰仗美國军事力量的庇护。这个实力转换的过程,只有短短5年。(摘自《国防时报》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