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读懂诗歌的方法技巧

2022-05-30张正贵

新课程·上旬 2022年4期
关键词:情语全诗典故

古代诗歌鉴赏题是中高考的必考点,因其对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考查全面而受到了命题人的重视。通过对最近几年中高考语文全国试卷的分析判断,诗歌鉴赏试题内容包括了人物形象、语言、技巧、思想感情等方面。但高中生通常对诗歌鉴赏试题感觉无从下手、不易回答,而且得分率普遍较低。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读不懂诗。为此,笔者根据自身教学经验归纳读懂诗歌的方法:“三看一翻”。

一、“三看”

(一)看标题

标题或说明对象,或表达感情基调,或表明创作时令,或表明主题内容等。如王勃的《咏风》,从标题可看出这是咏物诗,歌咏对象是“风”,进而判断出诗中或许会刻画“风”的形象特征,一般会有“托物言志”或“象征”的技巧等。再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从标题可看出题材是送别友人,那么诗的情感大体就是依依不舍、相思惦念、劝勉自勉、忧愁担心等。

(二)看诗人

从诗人的生平事迹、内心情感、创作风格、时代背景等信息全盘考虑诗歌主题,这主要取决于学生平时的认识和经验的积累。如杜甫一生的经历,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阶段:一是读书漫行期,诗人胸怀梦想、豪情满怀,努力追求并实现自我的伟大目标,代表作如《望岳》;二是困居长安期,诗人遭遇应试落第的坎坷,之后虽得小官,但眼中已见现实社会的残酷和黑暗,代表作如《兵车行》《丽人行》;三是陷贼当政期,从安史之乱开始,诗人一路避祸备尝颠沛流离的艰辛,也目睹了因战争而带来的国破家亡的凄怆,代表作如“三吏”“三别”;四是西南漂泊期,由于蜀中友人严武的病逝,再无依靠的作者辗转到了西南一带,而孤苦伶仃、年高体弱、思念家乡、忧国忧民就是这一时期诗歌的主题,代表作为《秋兴八首》。

(三)看内容

1.注释。注释主要是对作品、背景、生僻字词句、典故等的说明,要注意,任何一种注释对于理解诗词创作都是有益的,尤其是在中高考的试题中。

2.意象。意象是融入作者主体思维情感中的客观事物,如“残月、冷月、孤月、婵娟、玉盘”等同样都是指月亮,但其中蕴含的情感却不相同。

3.意境。由诸多意象所共同融汇而形成的一个虚实并生、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如“枯藤老树昏鸦”,众多意象组合而成的意境就是一种哀愁,这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诗词的情感。

4.技巧。表达技巧是诗词经常用到的,如《含山店梦觉作》中最突出的技巧是对比,诗人“曾为流离惯别家”,而现在“惆怅起来山月斜”,若学生紧抓对比就能体会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5.情语。情语即直接表现作者情意的词或句,如《残春旅舍》颈联中的“愁”字就是“情语”,学生抓住“愁”字就能体会诗人眷恋故国的深愁。

6.典故。典故多是历史事件的浓缩,学生要加强典故的积累。诗词中若用到了典故,一定要分析内容和情感。此外,还要重视那些喜用典故的词人,如辛弃疾、李商隐、孟浩然等,他们常常用典抒情。

二、“一翻”

“一翻”即咬文嚼字翻译全诗。理解诗歌的关键就是理解语言,要遵循诗歌语言邏辑,注意诗人语言的丰富性、跳跃性、浓缩性等。在考场上理解诗歌语言的最直接方式就是翻译全诗,当然笔译也不太可能,不过起码在脑海里将其翻译一下。笔者以辛弃疾的词为例,简要阐述“三看一翻”的运用。

生查子·独游西岩洞①

青山招不来,偃蹇②谁怜汝?岁晚太寒生,劝我溪边住。

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

[注]①淳熙八年(1181)冬,辛弃疾遭诬罢官,一直闲居在上饶城北的带湖之滨。西岩洞就在上饶城南,风景秀丽。这首词是他在闲居途中的记游之作。②高耸、傲慢的模样。

本词标题是“独游西岩”,点明了人(独自一人)、地(西岩)、事(游历),据此可判断出诗人或许有孤独寂寞的情感。根据诗人的生平和注释①可判断出本诗或许会表达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愁绪。然后抓住意象“偃蹇”的“青山”“本在天高”的“明月”和《离骚》的典故,就能感受到高洁孤傲、忧国忧民、坚贞不屈的诗人形象。这是对“三看”的运用和体现,接着再咬文嚼字翻译全诗:“耸立的青山上,你若孤傲得不听号召,还会有谁愿意赞美你呢?岁暮寒冬,常到山上溪边来吧。山头明月悄悄升起,当我看到时已是高悬中天,银辉遍洒。明月、群山倒映在小溪,人们似乎都在静听我所朗诵的《离骚》后才缓缓离去。”

若运用“三看一翻”的方法,理解本词到这种程度,那么不管是选择题还是简答题,笔者相信学生会更加自信,得分也会更高。

总之,诗歌鉴赏是学生语文学习中的重难点,读懂诗歌是解答诗歌鉴赏题的基础,也是关键,通过“三看一翻”读懂诗歌的方法技巧相信会帮助广大师生科学合理地解读诗歌,为诗歌鉴赏的讲授和学习提供可靠并且可行的方法。

参考文献:

[1]赵青阳.新时期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的路径研究[J].文理导航(上旬),2021(9):8-9.

[2]何淑婷.打开诗歌鉴赏的大门:浅谈读懂诗歌的有效方法[J].考试周刊,2019(97):37-38.

作者简介:张正贵(1982—),男,汉族,本科,甘肃省康县第一中学高级教师。

猜你喜欢

情语全诗典故
悬壶济世典故的由来
一切景语皆情语
劝学
游花灯的诗性体验
一切景语皆情语
七夕节有什么典故呢
那些年,我们写作文用烂的典故